键盘中国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码快捷登录

搜索
baidu
摇滚王勇老师单编弹唱教程第十一集发布
查看: 10813|回复: 29

[和声] 《和声法则》第十讲 和声组成原理应用范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4-29 12: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登陆,参与交流。无法注册或登陆请加QQ群:777694204 或Email:admin@cnkeyboard.net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scz 于 2011-4-30 15:38 编辑

《和声法则》第十讲  和声组成原理应用范例

前言
以下的范例是选择六首有代表性的歌曲,从中可以看出它们原始数学模型的区别而影射出内在的本质区别。它告诉网友由组成原理生成的原始数学模型不是唯一的,不同的歌曲很可能不同,因此对于原始数学模型要由组成原理得出不能死背硬记。为了能够更清楚的说明问题,叙述力求详细,难免有些繁琐。即使这样也不如课堂教学和零距离交谈所能达到的信息容量,不过总不会像数学手册那样数不清的数字和字母让人看了发晕。特别要关注范例4、5、6三个原始数学模型与范例1的区别以及它们的推导过程。

应用范例
为了更清楚的说明问题,把从旋律生成和弦公式的全过程简单的重复一下。
①列出音阶②对于音阶中的多余、缺省音要处理成七个③构成七个和弦材料④运用和声组成原理中的纯五度下行(强进行)对和弦材料重新排列⑤两端非纯五度和弦材料按和弦同功能组原理组成新的和弦连接⑥从上述⑤⑥两条中截取任何部分就是和弦公式。(以上详细论述在第八讲)
重点:
明确从旋律到和弦公式产生过程的理论根据,掌握推理过程。各个范例间的横向对比。

范例1:《铃儿响叮当》1=G  4/4 彼尔彭特 曲
主音是G唱名“1(Do)”。
    首调唱名:1,2,3,4,5,6,7,1。从旋律中找到主音到八度主音排列七个音级并在旋律中存在,如有多余或缺省应按“《调式解析》非大小调式”中给出的原则处理,《铃儿响叮当》不存在多余或缺省旋律音。
    调式音阶:G,A,B,C,D,E,#F,G。按“首调唱名”写出音名标记。
    和弦材料:G,Am,Bm,C,D,Em,#Fdim。共七个和弦,所有和弦音必须在调式音阶中存在即七个和弦材料都是由调式音阶中的音级构成,在这个阶段还不允许有其它的音出现 。参看《调式解析》(要挖坟)。
    和弦音级:Ⅰ,Ⅱm,Ⅲm,Ⅳ,Ⅴ,Ⅵm,Ⅶ0。共七个和弦音级与和弦材料相对应。
以上内容更详细的介绍在《调式解析》中,请查阅(要挖坟)。
在上述四步完成之后就进入“和声组成原理”阶段,这一阶段分为两部分内容,首先是把“和弦材料”和“和弦音级”按纯五度下行排列并用“—”符号相连接,减五度放在两端。构成原始的“和声数学模型”。
#Fdim—Bm—Em—Am—D—G—C。其中C到#Fdim是减五度,其它都是纯五度下行。
Ⅶ0—Ⅲm—Ⅵm—Ⅱm—Ⅴ—Ⅰ—Ⅳ。其中Ⅳ到 Ⅶ0是减五度,其它都是纯五度。
(+5)—(+4)—(+3)—(+2)—(+1)—0—(-1)。和弦对应的位置编号,如0表示主和弦Ⅰ级。它的实用意义在于为“和声组成原理”的第二部分作必要的准备。上述原始的和声数学模型是最基本的和弦公式集合,使用频率很高,从中截取任何一部分都是和弦公式。它可以被理解为针对《铃儿响叮当》歌曲量身定做的“和声数学模型”,在这个过程中并没有涉及到“调式”的概念。但它要比以调式为出发点的和弦公式运作要精确的多,可以说运用“和声数学模型”产生的和公式是零误差进行。由于和调式无关,因此绝不会像传统和声那样完全依赖调式,一旦调式判断有误和弦公式肯定错误。更为重要的一点是“数学模型”是由和弦材料通过推理产生,而不是人为的不讲道理的主观硬性规定的所谓什么条条框框。
和声组成原理的第二部分是针对解决上一部分两端和弦的连接问题。这一部分公式的产生主要利用同功能组替换原理。先来看一下端点Ⅳ,它的同功能组位置有两个Ⅱm和Ⅵm级。其中Ⅳ移动到Ⅱm后有如下6个和弦连接:Ⅲm—Ⅳ;Ⅵm—Ⅳ;Ⅳ—Ⅴ;Ⅳ—Ⅰ;Ⅳ—Ⅱm;Ⅱm—Ⅳ。这六个和弦连接的证明已经在第八讲介绍过。当Ⅳ级移到Ⅵm级后又产生6个公式:Ⅲm—Ⅳ;Ⅵm—Ⅳ;Ⅳ—Ⅱm;Ⅳ—Ⅴ;Ⅳ—Ⅰ;Ⅳ—Ⅵm。其中Ⅳ—Ⅱm;Ⅳ—Ⅴ;Ⅳ—Ⅰ三个与前面相同。只需证明Ⅲm—Ⅳ;Ⅵm—Ⅳ;Ⅳ—Ⅵm三个公式的正确性。
Ⅲm—Ⅳ。证明:Ⅰ—Ⅳ纯五度下行,存在于原始数学模型。Ⅰ级与Ⅲm级是同功能组(因为Ⅰ级的位置是0,0+4=4,4 对应Ⅲm级)。用Ⅲm级替换Ⅰ级得到Ⅲm—Ⅳ和弦公式。
Ⅵm—Ⅳ与Ⅳ—Ⅵm。证明:由于Ⅵm级与Ⅳ级属同一功能组可以相互连接构成和弦公式。
数学模型高位和弦Ⅶ0级也有两个替换位置Ⅱm级与Ⅴ级,分别由+5+3和+5+4得出(在第八讲介绍)。当Ⅶ0级移到Ⅴ级位置后产生6个公式:Ⅲm—Ⅶ0;Ⅵm—Ⅶ0;Ⅱm—Ⅶ0;Ⅶ0—Ⅰ;Ⅴ—Ⅶ0;Ⅶ0—Ⅴ。证明如下:
Ⅲm—Ⅶ0。证明:Ⅰ—Ⅶ0合法,主和弦可到任何和弦,Ⅰ级与Ⅲm级同功能组,用Ⅲm级替换Ⅰ级,构成Ⅲm—Ⅶ0和弦公式。
Ⅵm—Ⅶ0。证明:Ⅵm—Ⅱm是纯五度下行,存在于原始数学模型,Ⅶ0级与Ⅱm级同功能组,用Ⅶ0级替换Ⅱm级,构成Ⅵm—Ⅶ0公式。
Ⅱm—Ⅶ0。证明:两者同一功能组。
Ⅶ0—Ⅰ。证明:Ⅴ—Ⅰ是纯五度下行,原始数学模型中存在,Ⅴ级与Ⅶ0级同功能组,用Ⅶ0级替换Ⅴ级,构成Ⅶ0—Ⅰ和弦公式。
Ⅴ—Ⅶ0与Ⅶ0—Ⅴ。证明:Ⅴ级与Ⅶ0级是同功能组和弦,可以相互连接。
再来分析Ⅶ0级的另一个替换位置Ⅱm。可有6 个和弦公式产生:Ⅲm—Ⅶ0;Ⅵm—Ⅶ0;Ⅶ0—Ⅴ;Ⅶ0—Ⅰ;Ⅱm—Ⅶ0;Ⅶ0—Ⅱm。前五个已经得到证明。
Ⅶ0—Ⅱm。证明:Ⅶ0级与Ⅱm级在同一功能组。
以上的论述对于即兴伴奏来说是够用了,但是对于先生级别的读者来说还应当能够从上述的分析中判断出调式。虽然笔者说过针对初学网友,实际上从来也没有忘记过这部分先生级的读者。
范例1的调式是G自然大调。理由是它符合自然大调的五个条件。
1、调式音阶的各个音级间音程是“三全一半,两全一半”。2、数学模型中(+1)—0—(-1)是对调性起支撑作用的骨干和弦的Ⅴ—Ⅰ—Ⅳ是三个大三和弦D—G—C。3、数学模型内部是纯五度下行。4、数学模型两端是减五度。5、有导音存在。
读者应当明确以下道理只要是如下原始数学模型肯定是某自然大调;
Ⅶ0—Ⅲm—Ⅵm—Ⅱm—Ⅴ—Ⅰ—Ⅳ。
(+5)—(+4)—(+3)—(+2)—(+1)—0—(-1)。
其中“某自然大调”的“某”由主音的音名决定。
在这类自然大调中它的核心部分(+1)—0—(-1)是在最低端,最低和弦Ⅳ级是一个骨干和弦(下属和弦),因此Ⅳ级和弦的替代转移十分重要。这与小调的相关内容有很大区别,当我们论述到小调时一定要注意它们之间的对比。同时告诉我们这样一个道理:和弦材料经过组成原理重新整合之后形成的原始数学模型便调式特征更加明显更便于对和声的定量分析。

范例2、《我的太阳》1=G 2/4   卡普阿 曲
提示:旋律中出现变化音级,注意与范例1比较。
重点:数学模型内部和弦的变化,组成原理的应用过程。
主音是G唱名是“Do(1)”。
首调唱名:1,2,3 ,4,5,b6,7,1。注意!与范例1区别是b6,受到影响多了一个小二度和一个增二度。
调式音阶:G,A,B,C,D,bE,#F,G。
和弦材料:G,Adim,Bm,Cm,D,bEaug,#Fdim。注意!与范例1有区别。
和弦音级:Ⅰ,Ⅱ0,Ⅲm,Ⅳm,Ⅴ,Ⅵ+,Ⅶ0。
由组成原理产生的和声原始数学模型:
#Fdim—Bm~bEaug~Adim—D—G—Cm。与范例1比较有区别,在bEaug之前是增五度之后是减五度,平均是纯五度。。
Ⅶ0—Ⅲm~Ⅵ+~Ⅱ0—Ⅴ—Ⅰ—Ⅳm。与范例1比较有区别,在Ⅵ+之前是增五度之后是减五度,平均是纯五度。两端仍然是减五度。
(+5)—(+4)~(+3)~(+2)—(+1)—0—(-1)。与范例1比较在(+3)之前是增五度之后是减五度,平均是纯五度。两端仍然是减五度。原因在于(+3)位置上的和弦bEaug较范例1有小二度位移。核心部分(+1)—0—(-1)的关系没有变化,只是(-1)对应的下属和弦成为Cm小三和弦。
对照自然大调的四个特征,范例2应当是“和声大调”。这是为了克服自然大调的三全音[注1]的不足产生的。但是又带来了新的问题,出现了增二度音程并多了一个小二度。
只要符合如下原始数学模型:
Ⅶ0—Ⅲm~Ⅵ+~Ⅱ0—Ⅴ—Ⅰ—Ⅳm。
就是“某和声大调”,“某”是主音音名。

范例3、《卢斯兰与柳德米拉》1=Bb 3/4   格林卡 曲
主音是Bb唱名是“1(Do)”。
首调唱名:1,2,3 ,4,5,b6,b7,1。注意!与范例1区别是b6和b7。
调式音阶:bB,C,D,bE,F,bG,bA,bB。注意!与范例1的区别。
和弦材料:Bb,Cdim,Ddim,bEm,Fm,bGaug,bA,。注意!与范例1的区别。
和弦音级:Ⅰ,Ⅱ0,Ⅲ0,Ⅳm,Ⅴm,Ⅵ+,Ⅶ。
由组成原理生成的原始数学模型:
   Ddim~ bGaug~ Cdim—Fm—Bb—bEm—bA,
Ⅲ0~  Ⅵ+~ Ⅱ0—Ⅴm—Ⅰ—Ⅳm—Ⅶ。
(+4)~ (+3)~ (+2)—(+1)—0—(-1)—(-2)
两端是减五度。
对于范例3的数学模型与范例2比较有如下的改进:首先是核心部分(+1)—0—(-1)的位置有所提高。其次是Ⅳm级下属和弦有个纯五度下行和弦Ⅶ级(大三和弦),这个最低端的Ⅶ级又与Ⅱ0级和Ⅴm级是同功能组,所以Ⅶ完全可以通过同功能组替换把位置提升到Ⅱ0级间接的扩大了Ⅳm级和弦的公式使用的范围。如:Ⅰ—Ⅳm—Ⅶ—Ⅴm—Ⅰ,Ⅳm—Ⅶ是纯五度下行,Ⅶ—Ⅴm是同功能组进行。也可以省略Ⅶ级Ⅰ—Ⅳm—Ⅴm—Ⅰ成为完全进行,但是Ⅳm、Ⅴm两和弦不能使用大三和弦,否则范例3变成了范例 1 的色彩成为了和声病句。这也提醒网友所谓和弦替换也是受约束的,不能随意而为之,必须根据具体情况决定如何进行和弦替换。从理论上讲也可以使用Ⅰ—Ⅳm—Ⅶ—Ⅰ,因为可以用Ⅶ级替换Ⅴm级(同一功能组),但是这种用法有缺陷不是纯五度下行,Ⅶ不包含导音,Ⅶ级也不像Ⅳm级那样是骨干和弦而是地位不那么重要的下中和弦。因此这种用法使用不多。
范例3原始数学模型所付出的代价是失去了导音(只有下主音)。它的位置(+3)对应的和弦前后分别是增五度和减五度平均是纯五度是从范例 2继承而来。核心部分(+1)—0—(-1)的位置的提高也折射出向小调核心部分有所接近。而两个骨干和弦下属和弦Ⅳm和属和弦Ⅴm已经是小三和弦。这说明范例3 的调性更接近小调。由于它的主和弦是大三和弦因此范例3 调式是bB旋律大调。
凡是符合:
Ⅲ0~  Ⅵ+~ Ⅱ0—Ⅴm—Ⅰ—Ⅳm—Ⅶ。
原始数学模型都是“某旋律大调”,“某”是主音音名。
从以上三个范例我们从中看出一些问题,原始数学模型完全可以反映出调式特性的全貌。在所有音乐作品中只给出调号,如:1=G,从不直接标明调式,不是作者的疏忽而是艺术语言的特点之一。这就要求读者必须有从旋律准确的判断出调式的能力。但是在我们的论述中是可以不知道什么是调式及调式是否存在,照样可以完成和弦公式的生成,应当说是具有某种特色的和声理论。

范例4、《灯光》1=F  2/4  勃兰切尔 曲
重点:与范例1比较原始数学模型的区别,对比色彩的变化。
主音是D唱名“6(La)”。
    首调唱名:6,7,1,2,3,4,5,6。从旋律中找到主音到八度主音排列七个音级并在旋律中存在,如有多余或缺省应按“《调式解析》非大小调式”中给出的原则处理,《灯光》不存在多余或缺省旋律音。
    调式音阶:D,E,F, G,A,bB,C,D。按“首调唱名”写出音名标记。
和弦材料:Dm,Edim,F ,Gm,Am,bB,C。
和弦音级:Ⅰm,Ⅱ0,Ⅲ,Ⅳm,Ⅴ,Ⅵ,Ⅶ。
进入组成原理生成原始数学模型:
Edim—Am— Dm—Gm—C —F—bB。
Ⅱ0—Ⅴm—Ⅰm—Ⅳm—Ⅶ—Ⅲ—Ⅵ。
(+2)—(+1)—0—(-1)—(-2)—(-3)—(-4)。
两端是减五度,内部是纯五度下行。
与范例1相比核心部分(+1)—0—(-1)位置较高。从理论上讲由原始数学模型直接生成和弦公式难度很大,这是这类音乐作品(自然小调)的最大理论缺陷。下面解释理论缺陷的产生原因和解决办法,请读者一定要认真阅读。
在和声语句中是从主和弦开始经过一系列符合和弦公式的和弦进行最终到达主和弦。明确要求终止主和弦之前的和弦序列要有足够的位置空间,可是范例4中的原始数学模型主和弦的位置过高,由这个数学模型生成的和弦公式中主和弦之前必然空间太小。这种缺陷不可能出现在自然大调当中。在上述原始数学模型中Ⅰm—Ⅳm—Ⅶ—Ⅲ—Ⅵ部分是纯五度下行构成公式的最好的音程形式。很可惜它们除了主和弦之外的所有和弦都在主和弦下方,不能构成向主和弦的进行。因此弥补这一缺陷的唯一办法是最低端的Ⅵ级,越过最高端的Ⅱ0级直接与起骨干作用的属和弦Ⅴm相连接。但是Ⅵ级与Ⅴm连接是需要理论证明的。证明如下:
从最高端的Ⅱ0级来看与Ⅳm级是同一功能组,通过替换可构成Ⅳm—Ⅴm—Ⅰm公式,这是一个最常用的完全进行。而最低端的Ⅵ级与Ⅳm级也是同一功能组,通过替换可构成Ⅵ—Ⅴm—Ⅰm的和弦公式,从而越过了减三和弦Ⅱ0级。进一步可以得出Ⅰm—Ⅳm—Ⅶ—Ⅲ—Ⅵ—Ⅴm—Ⅰm的和弦公式。在这个公式中Ⅵ—Ⅴm是二度进行,失去了纯五度下行的优势。这样的和弦进行是在类似于范例4在原始数学模型中主和弦位置很高万不得已的情况下使用,在大调中由于主和弦位置很低,没有必要这么作,因此,在大调中没有这类公式。在上述数学模型中由于Ⅵ级和弦不是重要的骨干和弦,它下行又不是纯五度的强进行完全可以被删除构成Ⅰm—Ⅳm—Ⅶ—Ⅲ—Ⅴm—Ⅰm新和弦公式。它的Ⅲ—Ⅴm之间也不是纯五度下行而是三度关系,它的证明在前述己作。同样道理也可以继续删除Ⅲ级构成Ⅰm—Ⅳm—Ⅶ—Ⅴm—Ⅰm 新的和弦公式,Ⅶ—Ⅴm又出现新的二度进行。
范例4的原始数学模型中两端的和弦Ⅱ0级和Ⅵ级可以通过X+3和X+4的方法找到各自的替代位置,运用同功能替换原理得出其替换公式,证明方法与范例1完全相同。
从原始数学模型的核心部分Ⅴm—Ⅰm—Ⅳm看对应的是属和弦—主和弦—下属和弦,都是小三和弦,正是自然小调的特点。范例 4是d自然小调。
凡符合:
Ⅱ0—Ⅴm—Ⅰm—Ⅳm—Ⅶ—Ⅲ—Ⅵ。
原始数学模型,都是“某自然小调”,“某”是主音音名。它的不足是先天没有导音,因此没有导和弦。

范例5、《红莓花儿开》1=G  2/4 杜那耶夫斯基 曲
重点:与范例4 比较。
主音是E唱名“6(La)”。
首调唱名:6,7,1,2,3,4,#5,6。
    调式音阶:E,#F,G,A,B,C,#D,E。按“首调唱名”写出音名标记。
和弦材料:Em,#Fdim,Gaug,Am,B,C,#Ddim。
和弦音级:Ⅰm,Ⅱ0,Ⅲ+,Ⅳm,Ⅴ,Ⅵ,Ⅶ0。
进入组成原理生成原始数学模型:
#Fdim—B— Em—Am~ #Ddim~ Gaug—C。
Ⅱ0—Ⅴ—Ⅰm—Ⅳm~ Ⅶ0~ Ⅲ+—Ⅵ。
(+2)—(+1)—0—(-1)—(-2)—(-3)—(-4)。
两端是减五度,(-2)级两侧分别是增减五度平均纯五度,其它都是纯五度。核心部分(+1)—0—(-1)是纯五度下行关系,对应的是属—主—下属和弦关系,分别是B— Em—Am音级标记是Ⅴ—Ⅰm—Ⅳm。其中属和弦(B)是大三和弦,主和弦(Em)和下属和弦(Am)是小三和弦。因此范例5带有一些大调色彩(称为e和声小调)。它的核心部分(+1)—0—(-1)仍然位置偏高,也存在着与自然小调相同的问题,解决方法也类似。使Ⅵ级越过Ⅱ0级与Ⅴ级相连接构成新的和弦公式(有关证明参看范例4)。范例5与范例4比较改进之处在于范例5有导音和导和弦而范例4 且没有,代价是在音阶中增加了一个小二度和一个增二度,在原始数学模型内部出现了两个非纯五度下行音程。
凡符合:
Ⅱ0—Ⅴ—Ⅰm—Ⅳm~ Ⅶ0~ Ⅲ+—Ⅵ。
原始数学模型,都是“某和声小调”,“某”是主音音名。

范例6、《夜莺》1=F  2/4 阿里亚比叶夫 曲
主音是D唱名“6(La)”。
首调唱名:6,7,1,2,3,#4,#5,6。
    调式音阶:D,E, F,G,A,B,#C,,D。
和弦材料:Dm,Em,Faug,G,A,Bdim,#Cdim。
和弦音级:Ⅰm,Ⅱm,Ⅲ+,Ⅳ,Ⅴ,Ⅵ0,Ⅶ0。
进入组成原理生成原始数学模型:
Bimd— Em—A—Dm—G~ #Cdim~ Faug。
Ⅵ0—Ⅱm—Ⅴ—Ⅰm—Ⅳ~ Ⅶ0~ Ⅲ+。
(+3)—(+2)—(+1)—0—(-1)—(-2)—(-3)。
两端是减五度,内部Ⅶ0级和弦两侧分别是减五和增五度,平均为纯五度。核心部分(+1)—0—(-1)与范例5相比向下有所移动,向自然大调的核心部分有所靠近。它的音阶中没有增二度,只保留两个小二度但位置与范例4不同。它仍然有导音,它的代价是又有了三全音。它的核心部分(+1)—0—(-1)三个和弦Ⅱm—Ⅴ—Ⅰm中主和弦Dm是小三和弦,属和弦A是大三和弦,下属和弦G也是大三和弦。因此它的大调色彩较重,调式是d旋律小调。
凡符合:
Ⅵ0—Ⅱm—Ⅴ—Ⅰm—Ⅳ~ Ⅶ0~ Ⅲ+。
原始数学模型,都有是“某旋律小调”,“某”是主音音名。

从对上述六种典型调式的原始数学模型的分析中完全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每种调式都不是十全十美,在音乐创作中只能是扬长避短,明明知道不能完美而在追求范例 7、完美。音乐就是在这种动态的变化中不断发展。当然,人类已经使用的调式还有很多,不可能也没必要都去了如指掌。只要掌握能从旋律得到和弦材料再从和弦材料通过组成原理生成原始数学模型就是以不变应万变的制胜法宝。笔者历来反对那种主观的不求根据的决定调式方法进而得出不正确的和弦式。第八讲介绍的《樱花》按自然小调进行和弦编配其原因就在于主观认为是自然小调,读者可以比较一下范例4的自然小调与第八讲对《樱花》分析产生原始数学模型的区别。

范例7、从一个和声例句看和声编配的全过程{注2}。
1=C 4/4  
1– 7 - | 6  – 4 - | 3 – 2 - | 1 -  -  -  ||
主音是G唱名“1(Do)”。
    首调唱名:1,2,3,4,5,6,7,1。
调式音阶:G, C,D,E,F,G ,A,B,C。
和弦材料:C,Dm,Em,F,G,Am,Bdim.
和弦音级:Ⅰ,Ⅱm,Ⅲm,Ⅳ,Ⅴ,Ⅵm,Ⅶ0。
在上述四步完成之后就进入“和声组成原理”阶段.
Bdim—Em—Am—Dm—G—C—F。
Ⅶ0—Ⅲm—Ⅵm—Ⅱm—Ⅴ—Ⅰ—Ⅳ。
旋律第一小节倾向主和铉Ⅰ,第二小节倾向下属和弦Ⅳ或上主和弦Ⅱm, 第三小节倾向于属和弦Ⅴ(7),第四小节倾向于主和弦Ⅰ。可以得出如下的和弦进行:
Ⅰ—Ⅱm—Ⅴ—Ⅰ或Ⅰ—Ⅳ—Ⅴ—Ⅰ它们都是从原始数学模型截取得出。左侧是直接得到,右侧是用Ⅳ级替换Ⅱm级间接得出。
选取右侧的和弦公式。
C         F             G7         C
1– 7 - | 6  – 4 - | 3 – 2 - | 1 -  -  -  ||;用Ⅴ7替代Ⅴ。
Ⅰ         Ⅳ          Ⅴ7        Ⅰ
现在是考滤加入装饰性和弦的时候了。先看第三小节,由于所配和弦是G7在它所控制的范围内2是和弦音而3是和弦外音。因此可在3的位置上加入一个装饰和弦替代G7的这一部分,用一个C/G比较合适,它包含旋律音3是一个K46和弦。而原有Ⅴ7已经让出一半的拍节给了K46这样在第三小节内构成K46-Ⅴ7严格的讲应当是K46•Ⅴ7,这是一个固定的替代模式。和声已经改进为:
C          F           C/G   G7    C
1– 7 - | 6  – 4 - | 3 – 2 - | 1 -  -  -  ||;
Ⅰ         Ⅳ         K46  Ⅴ7   Ⅰ
再来看第二小节。小节内的音都是和弦音,为了改善和声色彩,在4音上加入Ⅱm级和弦Dm构成和弦公式。
Ⅳ —Ⅱm—K46•Ⅴ7
和声如下:
C         F     Dm    C/G  G7   C
1– 7 - | 6  – 4 - | 3 – 2 - | 1 -  -  -  ||;
Ⅰ         Ⅳ Ⅱm    K46 Ⅴ7   Ⅰ
最后处理第一小节。这一小节内用的是主和弦C。其中7是和弦外音中的经过音,1是和弦音,要在和弦外音上加入一个经过和弦。考滤到这个经过和弦必须包含旋律音7又要与后和弦F构成合理的装饰关系,应当选ⅠM7(CM7)。这样ⅠM7与后和弦F构成纯五度下行的强进行关系是离调和弦。而且在ⅠM7(CM7)和弦中包含旋律音7。和弦连接是。
Ⅰ—ⅠM7•Ⅳ
和声作品完成:
C   CM7  F     Dm  C/G  G7   C
1–   7 - | 6  – 4 - | 3 – 2 - | 1 -  -  -  ||;
Ⅰ ⅠM7  Ⅳ  mⅡ   K46 Ⅴ7   Ⅰ        ;ⅠM7 可用Ⅴ7 / Ⅳ表示。

在第一小节中ⅠM7和弦占用了原有Ⅰ级和弦一半的拍节。
如果按Ⅰ—Ⅱm—Ⅴ—Ⅰ来考滤和弦配置,第二小节上Ⅱm在加入装饰和弦时,应把Ⅱm后移并在6 音处加入Ⅳ级和弦,否则不能在7音处加入ⅠM7级和弦。加入其它和弦都有不如ⅠM7•Ⅳ那么好。

注释:
注1:
有关三全音的概念笔者十多年前在一本《流行音乐与爵士乐和声学》中看到过写的较为通俗,好像是在流行音乐篇的六章六节。不过没有关系据音乐书店朋友讲该书现已再版书店有售,定价可能是18元?
注2:
范例来源于一本有关和声的教材中的一个范例乐句。由于只是一小部分,因此在分析中对于缺省音没有加(),应当理解为整体音乐作品没有缺省音。

评分

参与人数 1琴币 +8 收起 理由
qyjs + 8 原创内容

查看全部评分

温馨提示: 发帖标题请概括内容,回帖请勿使用无意义字符或纯表情。积极参与发帖回帖交流能提高会员等级(提升下载权限)
发表于 2011-4-29 13:49 | 显示全部楼层
又有新的更新了啊,辛苦。:):)
温馨提示: 发帖标题请概括内容,回帖请勿使用无意义字符或纯表情。积极参与发帖回帖交流能提高会员等级(提升下载权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5-4 14:14 | 显示全部楼层
又学习到知识了
温馨提示: 发帖标题请概括内容,回帖请勿使用无意义字符或纯表情。积极参与发帖回帖交流能提高会员等级(提升下载权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7-5 01:38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楼主的好贴。。。。。。。。。。。。。相当的感谢。。。。。
温馨提示: 发帖标题请概括内容,回帖请勿使用无意义字符或纯表情。积极参与发帖回帖交流能提高会员等级(提升下载权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9-29 10:30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老师的分享
温馨提示: 发帖标题请概括内容,回帖请勿使用无意义字符或纯表情。积极参与发帖回帖交流能提高会员等级(提升下载权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1-17 10:53 | 显示全部楼层
老师 你说的下主音指的是哪个啊?不是只有下中音么?

我目前知道的音就是  主音 属音 下属音 上中音 下中音 上主音 导音   总共7个 ,齐了呀?怎么多出一个下主音出来?
温馨提示: 发帖标题请概括内容,回帖请勿使用无意义字符或纯表情。积极参与发帖回帖交流能提高会员等级(提升下载权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1-17 11:55 | 显示全部楼层
a7838277 发表于 2012-11-17 10:53
老师 你说的下主音指的是哪个啊?不是只有下中音么?

我目前知道的音就是  主音 属音 下属音 上中音 下中 ...

当第Ⅶ级音与主音差一个半音时,称为导音。而当第Ⅶ级音与主音差一个全音时,称为下主音,比如自然小调第Ⅶ级音。
温馨提示: 发帖标题请概括内容,回帖请勿使用无意义字符或纯表情。积极参与发帖回帖交流能提高会员等级(提升下载权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1-17 12:54 | 显示全部楼层
刘老师回答正确。自然小音阶只有下主音而没有导音。
温馨提示: 发帖标题请概括内容,回帖请勿使用无意义字符或纯表情。积极参与发帖回帖交流能提高会员等级(提升下载权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2-6 16:34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  谢谢老师  
将来还是要多看几遍
温馨提示: 发帖标题请概括内容,回帖请勿使用无意义字符或纯表情。积极参与发帖回帖交流能提高会员等级(提升下载权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4-24 11:4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井月轻波 于 2013-4-24 11:43 编辑

老师, 例七里 是不是有笔误?
1=C 4/4  
主音是G唱名“1(Do)”。
    首调唱名:1,2,3,4,5,6,7,1。
调式音阶:G, C,D,E,F,G ,A,B,C。

您列的是C大调的音阶..

评分

参与人数 1琴币 +2 收起 理由
scz + 2 加错了位置,给你补上。

查看全部评分

温馨提示: 发帖标题请概括内容,回帖请勿使用无意义字符或纯表情。积极参与发帖回帖交流能提高会员等级(提升下载权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4-24 11:5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井月轻波 于 2013-4-24 11:55 编辑

问题1:例四中,  老师说的公式Ⅰm—Ⅳm—Ⅶ—Ⅲ—Ⅵ—Ⅴm—Ⅰm             删除VI 级  以及删除 III级,是因为它们不是纯五度下行,而是二度。 我想请问老师具体的缘由。    为什么可以删? 若是删除VI,直接成了III-Vm-I,这在理论上又如何成立?   此外,这三级是同功能组,这样的链接均是和声链接,结尾合适么?
问题2:例四中,最后一句。老师说删除III级,出现VII -Vm新的二度进行。  可,这好像是三度..

评分

参与人数 1琴币 +2 收起 理由
scz + 2 阅读认真,欢迎斧正。

查看全部评分

温馨提示: 发帖标题请概括内容,回帖请勿使用无意义字符或纯表情。积极参与发帖回帖交流能提高会员等级(提升下载权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4-24 13:08 | 显示全部楼层
井月轻波 发表于 2013-4-24 11:52
问题1:例四中,  老师说的公式Ⅰm—Ⅳm—Ⅶ—Ⅲ—Ⅵ—Ⅴm—Ⅰm             删除VI 级  以及删除 III级,是 ...


我根据学习SCZ老师的教程的理解,来解答你提出的两个问题,供参考:

第一个问题,关于:“  删除VI 级  以及删除 III级,是因为它们不是纯五度下行,而是二度。 我想请问老师具体的缘由。 为什么可以删? ”
首先,VI-Vm是二度下行,III-Vm是三度上行(而不是二度下行)。为什么,我的理解是:这几个和弦的连接,从和声的力度来说,二度下行最小,三度上行其次,五度下行最大,删除VI-Vm二度下行中的VI而形成III-Vm三度上行,从和声力度上来讲是合理的。同样,删除III-Vm三度上行中的III而形成VII-Vm的三度下行,也是合理的,因为三度下行的力度也较之三度上行大。SCZ老师也说了:”Ⅵ级和弦不是重要的骨干和弦,它下行又不是纯五度的强进行完全可以被删除。“ 同样III级和弦也不是重要的骨干和弦,它的三度上行也不是纯五度下行的强进行,因此也可以被删除。

其次,你所问的:“  若是删除VI,直接成了III-Vm-I,这在理论上又如何成立? 此外,这三级是同功能组,这样的链接均是和声链接,结尾合适么?”
公式写错了不是”III-Vm-I“,而应当是”III-Vm-Im“。其中III与Im为主功能组的同功能和弦(主功能),III与Vm为属功能组的同功能和弦(属功能),因此对于III-Vm-Im的进行可以看成是T-D-T(即:主功能-属功能-主功能)的进行。Vm-Im恰恰是正格终止的标准表达式,所以用在结尾是合适的。

第二个问题:”例四中,最后一句。老师说删除III级,出现VII -Vm新的二度进行。  可,这好像是三度..“
完全正确,这应当是老师的笔误!你学的非常仔细,也非常细心,实属难得。

不知这样回答能否使你满意。你是论坛上少有的几个能这样认真学习SCZ老师教程的朋友,希望能多多发表一些心得体会,共同交流。谢谢你!
温馨提示: 发帖标题请概括内容,回帖请勿使用无意义字符或纯表情。积极参与发帖回帖交流能提高会员等级(提升下载权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4-24 13:33 | 显示全部楼层
井月轻波 发表于 2013-4-24 11:42
老师, 例七里 是不是有笔误?
1=C 4/4  
主音是G唱名“1(Do)”。


应当是笔误!
正确的应当是:
1=C 4/4  
主音是C唱名“1(Do)”。
    首调唱名:1,2,3,4,5,6,7,1。
调式音阶:C, G,D,E,F,G ,A,B,C。

评分

参与人数 1琴币 +2 收起 理由
scz + 2 刘老师的回答和纠正都正确。

查看全部评分

温馨提示: 发帖标题请概括内容,回帖请勿使用无意义字符或纯表情。积极参与发帖回帖交流能提高会员等级(提升下载权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4-24 16:33 | 显示全部楼层
qyjs 发表于 2013-4-24 13:33
应当是笔误!
正确的应当是:
1=C 4/4  

SCZ老师加分加错了,是我发现的  
温馨提示: 发帖标题请概括内容,回帖请勿使用无意义字符或纯表情。积极参与发帖回帖交流能提高会员等级(提升下载权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4-24 16:39 | 显示全部楼层
qyjs 发表于 2013-4-24 13:08
我根据学习SCZ老师的教程的理解,来解答你提出的两个问题,供参考:

第一个问题,关于:“  删除VI  ...

  谢谢刘老师这么详细的给予我解答。
目前还是看的一知半解,比方说  和声力度 为何下行二度最小,三度上行其次。您说的这个和声力度是根据五度圈推算出来的么?若不是,那又是如何推算?
看了许久,对和弦公式有一种感觉,就是任何的变化,总会给出理由,而不是给出科学原理。这或许就是音乐理论的松弛性吧?

  刘老师夸我是个好学生,真是让我汗颜。读书少郎时从未认真学习阅读过,基础太差,现在只是想弥补一下过去。若是以后学有所成,也当向SCZ老师和您一样,无私育人。
温馨提示: 发帖标题请概括内容,回帖请勿使用无意义字符或纯表情。积极参与发帖回帖交流能提高会员等级(提升下载权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4-24 16:55 | 显示全部楼层
和声作品完成:
C   CM7  F     Dm  C/G  G7   C
1–   7 - | 6  – 4 - | 3 – 2 - | 1 -  -  -  ||;

这里有个不解, 我在看宋大叔的视频里, 宋大叔经常提到 复合式终止 既  K46---V7—I  。
我在练宋大叔的题目时,  K46之前从未遇见过 接 II级的,一般都是V接K46或IV接K46,毕竟K46也是I级。且 老师在这里将C/G当做装饰和弦用来修饰G7  ,我有些不解。  C/G这里用的是强拍, 而G7是弱拍,   为何是C/G修饰G7?

且若是将 C/G 看成独立的一个和弦,  也是I级和弦,  那么前面的Dm接C/G 从理论上如何说通?  既  II —I   。  求老师解答。

明天温习第十一讲。届时劳烦老师了。
温馨提示: 发帖标题请概括内容,回帖请勿使用无意义字符或纯表情。积极参与发帖回帖交流能提高会员等级(提升下载权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4-24 17:59 | 显示全部楼层
井月轻波 发表于 2013-4-24 16:39
谢谢刘老师这么详细的给予我解答。
目前还是看的一知半解,比方说  和声力度 为何下行二度最小,三度 ...


和声的力度是大自然的客观存在,而不是推算出来的。关于和声进行力度的问题,SCZ老师在第一讲中就有详细的讲解,主要有以下几个要点:

一、"不同音级的和弦之间关系的远近和亲和力是不同的。“亲和力”就是推动和声前进的动力。也称“和声进行力度”。这个力度是一个“矢量”,有 “方向”也有“大小”。了解力度的“方向”和“大小”是了解和声法则的前提。"

二、“大自然给了人类一个“力度”的定量单位“和弦的(根音)纯五度下行”。 “力度”的方向是指向“主和弦”。

三、“七个自然和弦是从左到右按“纯五度下行”排列。”“离Ⅰ级(主和弦)越近的和弦,和声力度越强,越远和声力度越弱。“

根据以上三个要点,就你提问的例4,按“力度”列出和弦应当是:
Edim—Am— Dm—Gm—C —F—bB。
Ⅱ0—Ⅴm—Ⅰm—Ⅳm—Ⅶ—Ⅲ—Ⅵ。

可以看出在与Vm的距离上,VI级离Vm最远,III级次之,VII离Vm较近,因此就和声力度来说,VII-Vm>III-Vm>VI-Vm。

从另一个角度来讲,就单独的两个和弦连接时的力度来说,从和弦根音之间的音程关系来看,五度关系力度最强,四度其次,依次按三度、二度关系递减。从方向上来看,下行的力度大于上行。
温馨提示: 发帖标题请概括内容,回帖请勿使用无意义字符或纯表情。积极参与发帖回帖交流能提高会员等级(提升下载权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4-24 18:26 | 显示全部楼层
井月轻波 发表于 2013-4-24 16:55
和声作品完成:
C   CM7  F     Dm  C/G  G7   C
1–   7 - | 6  – 4 - | 3 – 2 - | 1 -  -  -  ||;


关于K46和弦前面的和弦,也必须符合和声的法则。

结合SCZ老师教程的第二讲《线性和弦法则》中的相关内容:
”和弦标记不是唯一的个体概念,而是一个具有宏观概念的无数和弦的“集合”。“
”比如:在公式中,C自然大调中的Ⅰ级和弦(C),可是Ⅰ6(C/E),Ⅰ46(C/G),Ⅰ7(C7),Ⅰm(Cm), ⅠM7(CM7),ⅠM9(CM9),••••••它们都是Ⅰ级和弦的“集合”,其中的任何一个和弦都可以替代Ⅰ级和弦。替代之后就是一个新的和弦公式。“

我们知道 K46和弦实际上是 I 和弦第二转位(I46或C/G),当用在终止或半终止时标记为K46,而 II-I 的进行是不符合线性法则的,所以你在”练宋大叔的题目时,  K46之前从未遇见过接II级的“。

一般来讲,根据线性法则,K46之前可以连接的和弦应当是V级和弦的集合(属功能),或IV级和弦的集合(下属功能)。

你所给的这个例子中出现的Dm-C/G-G7-C,需要进一步从“和弦替换”和“转位和弦的稳定性和倾向性的变化”两个方面来解释:
一方面,Dm与IV为同功能组和弦(下属功能),可以相互替代。
另一方面,K46和弦作为I级和弦的第二转位,和弦的低音为属音,与属和弦的根音相同,在功能上已经具有某些属和弦的特性,其稳定性也已经发生变化,有着极强的向属和弦解决的倾向。因此,这里的Dm-C/G-G7-C进行,是自然的,合理的。
温馨提示: 发帖标题请概括内容,回帖请勿使用无意义字符或纯表情。积极参与发帖回帖交流能提高会员等级(提升下载权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4-25 08:37 | 显示全部楼层
qyjs 发表于 2013-4-24 17:59
和声的力度是大自然的客观存在,而不是推算出来的。关于和声进行力度的问题,SCZ老师在第一讲中就有详细 ...

谢谢老师。

II 替代了IV, 我开始也是这么想的。后来又考虑到线性法则。  就像一个朋友说的,法则不是法律,音乐理论可变通的地方很多。

温馨提示: 发帖标题请概括内容,回帖请勿使用无意义字符或纯表情。积极参与发帖回帖交流能提高会员等级(提升下载权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4-25 11:12 | 显示全部楼层
qyjs 发表于 2013-4-24 17:59
和声的力度是大自然的客观存在,而不是推算出来的。关于和声进行力度的问题,SCZ老师在第一讲中就有详细 ...

离Ⅰ级(主和弦)越近的和弦,和声力度越强.
Bdim, Em,  Am, Dm, G, C,  F;
Ⅶ0,  Ⅲm, Ⅵm, Ⅱm, Ⅴ,Ⅰ, Ⅳ;
这里老师 给出了明确的 和声力度。    五度 四度 都离I级很近,所有和声力度最强。
那么请问老师,若是按照文字理解,  二度和声力度最少, 那么这里的II级 Dm 到I级C ,不也是二度么?
为什么他的和声力度要排在III级前?  Em与C 是三度啊。

老师的原话“从和弦根音之间的音程关系来看,五度关系力度最强,四度其次,依次按三度、二度关系递减。从方向上来看,下行的力度大于上行。” 这难道是单独指 独立的两个和弦? 而不是原始模型?
温馨提示: 发帖标题请概括内容,回帖请勿使用无意义字符或纯表情。积极参与发帖回帖交流能提高会员等级(提升下载权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4-25 11:52 | 显示全部楼层
井月轻波 发表于 2013-4-25 11:12
离Ⅰ级(主和弦)越近的和弦,和声力度越强.
Bdim, Em,  Am, Dm, G, C,  F;
Ⅶ0,  Ⅲm, Ⅵm, ...


这样解释吧:根据线性法则,就和声进行对于主和弦(I)的力度来讲,从离主和弦越近的和弦开始构成的和声进行,力度最强,比如:IIm-V-I,的和声力度就大于Am-V-I(注意这里的Am可以看成是IV或I的替换和弦)。这是从和声进行的力度的角度来说的。也就是说从 IIm 出发,进行到 V ,再进行到 I 的和声进行的力度,比从 VIm 出发,进行到 V,再进行到 I 的和声进行的力度要大。

这里要注意的是老师在教程中给出的按力度关系所列出的和弦关系,是以C大调为例的。结合你提出问题,我在帖子回复中给出的按力度关系排列出的和弦关系,是D自然小调的。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对于你的问题,是与D小调相关的,要看我列出的和弦关系来分析。如果这里你使用SCZ老师给出的C大调的和弦来套用,就会越来越糊涂。

我所说的““从和弦根音之间的音程关系来看,五度关系力度最强,四度其次,依次按三度、二度关系递减。从方向上来看,下行的力度大于上行。”,是仅就某两个和线连接时的力度关系来说的。

对于你前面举例所提的问题,从这两个角度出发,都可以得到解释。

不知是否解释清楚。

另外,SCZ老师的教程二十一讲前的内容,主要都是在传统和声理论基础上来讨论一些法则问题,而SCZ老师的核心内容是从二十一讲之后才展开的。所以有些问题,要到我们学完SCZ老师的全部内容之后,才能从音乐理论平台的角度,给予更为合理的解释。我也在学习研究之中,与你共勉。
温馨提示: 发帖标题请概括内容,回帖请勿使用无意义字符或纯表情。积极参与发帖回帖交流能提高会员等级(提升下载权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4-25 11:58 | 显示全部楼层
qyjs 发表于 2013-4-25 11:52
这样解释吧:根据线性法则,就和声进行对于主和弦(I)的力度来讲,从离主和弦越近的和弦开始构成的和声进 ...

谢谢,比较清楚了。
麻烦老师了。
温馨提示: 发帖标题请概括内容,回帖请勿使用无意义字符或纯表情。积极参与发帖回帖交流能提高会员等级(提升下载权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4-26 08:40 | 显示全部楼层
qyjs 发表于 2013-4-25 11:52
这样解释吧:根据线性法则,就和声进行对于主和弦(I)的力度来讲,从离主和弦越近的和弦开始构成的和声 ...

昨天太忙,早上抽空又将刘老师的解答看了一遍,这下全搞明白了。
舒服多了。
温馨提示: 发帖标题请概括内容,回帖请勿使用无意义字符或纯表情。积极参与发帖回帖交流能提高会员等级(提升下载权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4-26 17:31 | 显示全部楼层
井月轻波 发表于 2013-4-26 08:40
昨天太忙,早上抽空又将刘老师的解答看了一遍,这下全搞明白了。
舒服多了。

  
  SCZ一直认为刘老师真正理解了原文中的深刻含义,他的解释比笔者更通俗正确而且观点明确。你我要虚心学着点。你说的加分加错了地方,又给你重新加上了,在第一页。
温馨提示: 发帖标题请概括内容,回帖请勿使用无意义字符或纯表情。积极参与发帖回帖交流能提高会员等级(提升下载权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4-27 08:36 | 显示全部楼层
scz 发表于 2013-4-26 17:31
  
  SCZ一直认为刘老师真正理解了原文中的深刻含义,他的解释比笔者更通俗正确而且观点明确。你我要 ...

收到 谢谢~
温馨提示: 发帖标题请概括内容,回帖请勿使用无意义字符或纯表情。积极参与发帖回帖交流能提高会员等级(提升下载权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6-14 09:03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老师分享!
温馨提示: 发帖标题请概括内容,回帖请勿使用无意义字符或纯表情。积极参与发帖回帖交流能提高会员等级(提升下载权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3-5 21:04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老师的分享
温馨提示: 发帖标题请概括内容,回帖请勿使用无意义字符或纯表情。积极参与发帖回帖交流能提高会员等级(提升下载权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5-14 05:09 | 显示全部楼层

又学习到知识了
温馨提示: 发帖标题请概括内容,回帖请勿使用无意义字符或纯表情。积极参与发帖回帖交流能提高会员等级(提升下载权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7-9 08:14 | 显示全部楼层
继续学习新内容,好资料收藏了,谢谢老师
温馨提示: 发帖标题请概括内容,回帖请勿使用无意义字符或纯表情。积极参与发帖回帖交流能提高会员等级(提升下载权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8-16 07:52 | 显示全部楼层
都是一些基础的知识,正是我所欠缺的。
温馨提示: 发帖标题请概括内容,回帖请勿使用无意义字符或纯表情。积极参与发帖回帖交流能提高会员等级(提升下载权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2 下一条

微信公众号|领红包|举报|黑屋|手机|Archiver|官方QQ群:777694204|键盘中国 ( 粤ICP备19059169号-1 )

GMT+8, 2024-4-20 06:06 , Processed in 0.098261 second(s), 8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