键盘中国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码快捷登录

搜索
baidu
摇滚王勇老师单编弹唱教程第十一集发布
查看: 2582|回复: 1

[和声] 《和声法则》第四十讲 运用当代技术手段处理古典音乐作品中的和弦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10-1 09:1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登陆,参与交流。无法注册或登陆请加QQ群:777694204 或Email:admin@cnkeyboard.net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和声法则》第四十讲 运用当代技术手段处理古典音乐作品中的和弦

作者:SCZ
QQ邮箱:2918534580@qq,com

从前几讲可以看到对音程的某些问题在音乐理论平台上的解答,这些内容无论对于学院派的读者还是民间派的自学读者都存在实际应用价值,其中与调式有关的音程习题没有做解答,因为这部分内容与《和声法则》不合拍。这一讲的内容是针对和弦的一些问题,首先选自一本学院派教程中的练习题。这是一首典型的西洋古典音乐作品,乐谱中的和弦是用音符在五线谱上直接表达,不是采用当代使用音名如:A,Cm等等来表示和弦,练习题就是要求把这些西方古典和弦表示为当代的和弦标记。读者的学习目的是掌握转换方法达到与当代音乐理论接轨。

范例1、将贝多芬e小调钢琴奏呜曲《悲怆》中的和弦写出音名标记【注1】。

解题过程如下:
首先算计调号【注2】:
音乐理论宝典初始化:
【ROOT】=【1】=【宫】=【Ⅰ】=【0】=【C】;
【#】=【7】=【变宫】=【+5】=【Ⅶ】=【B】;
【b】=【4】=【清角】=【—1】=【Ⅳ】=【F】;
由于《悲怆》的五线谱中有四个“b”号,在音乐理论宝典上表示为“—4”由它来求解调号。
只同时逆时针移动C、D两块塔板,使【ROOT】指向“—4”产生:
【ROOT】=【1】=【宫】=【bⅥ|#Ⅴ】=【—4】=【bA|#G】;
其中包括【1】=【bA】就是所求出的结果:调号是1=bA(与西方古典音乐理论相一致)。清读者注意!在这里不能是1=#G,因为是“b”号调而且在音乐理论宝典上的位置编号是负值。
练习题中大谱表的第一小节的前一拍共包含有三个不同的音名,分别是:
bA、bE和C。
在音乐理论宝典的A塔板上截取bA、bE和C :
· · · 【C】—F— bB#A—【bE|#D】—【bA|#G】· · · 。
简化得到:
【C】—F— bB—【bE】—【bA】
使用 D塔板测试和弦,转动 D塔板使【ROOT】指向【bA】在D塔板上得到大三和弦刚好连接这三个音,而其它的几个和弦不能满足这个条件。所以这个和弦是:bA大三和弦,与书中答案一致。

第一小节的弱拍上的音名分别是:
bD、bE、G和bB。共四个音名,送上音乐理论平台并作截取。
· · · 【G】—C—F— 【bB|#A】—【bE|#D】—bA|#G—【bD|#C】· · · 。
这四个和弦音是从旋律中找到的,需要判断的是什么和弦,在这里提供一个通用的方法供读者参考。由于这首乐曲是西方古典音乐作品通常不会超出音乐理论宝典D塔板上的七个和弦。通过转动D塔板详细测试D塔板上哪一个和弦的指向音完全与截取的四个音相一致,不难发现只有bE7符合条件其它六个各种弦都不具备。此时D塔板上的【ROOR】指向【bE|#D】表明根音是【bE】,而低音是【bD】不是【bE】所以这是一个转位七和弦 bE7/bD,称作以bE为根音的二和弦 (七和弦的第三转位)。

通过对这两个和弦的判断不难看出在音乐理论宝典上的操作是极为简单而且可靠,不存在歧义性。有的读者感到难甚至太难,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受到传统音乐理论影响太深或者说传统音乐理论学的太好太扎实以至于其它的任何理论观点难以进入大脑。常说到的不能超之过急就是考虑到了这部分因素,当然对于任何一位学院派的门生彻底被传统音乐理论洗脑先生们可能是欢迎的,笔者也是理解和同情。

归纳如下:
判断音乐理论宝典上已知和弦的方法是:首先在A塔板上截取已知和弦音。其次使用D塔板上的七个已知和弦的走向符合哪一个和弦。这样的判断方法不会有歧义性。转位与原位和弦的和弦音在音乐理论宝典上是相同的只是和弦低音有区别,和弦音的走向起点不同而大方向一致。  

这里出现一个新的问题,在D塔板上只七个常用和弦如果出现七个之外的和弦怎么处理?下面将以一个范例解决这类问题。

范例2、某一个和弦音在五线谱上从低到高是G、bB、D和E共四个和弦音,写出和弦标记【注3】。

将G、bB、D和E四个音送上音乐理论宝典并做截取:  
· · · 【E】—A—【D】—【G】—C—F—【bB|#A】· · · 。

通过D塔板的测试G、bB和D是以G为根音有小三和弦的三个和弦音。而【E】不是以G 为根音的七种和弦的任何一个和弦音,显然范例中的四个和弦音所构成的和弦已经超出了D塔板上所列出的和弦范围。因此读者应当建立一个新的和弦模板。经过分析这四个音所构成的和弦是小三和弦加六度的加六和弦,现在介绍如何建立新的和弦模板。
取下原有音乐理论宝典上的D塔板,换上一块尺寸相同大小的空白D塔板。画出ROOT指针并指向音名 C,锁定音乐理论宝典。在A塔板上找出其它三个加六和弦音的对应位置用“→” 符号将这四个音连接起来形成【C】→【bE】→【G】→【A】至此完成了加六和弦的模板,注意!在D塔板上不保留四个音名只有三个“→”。至于大三和弦加六度及其它读者认为需要的和弦模板都可以采用相同的办法添加。这样一劳永逸的添加很简单没有某些读者所说的那么难。以前讲过音乐理论宝典是模块化设计有功能扩展的空间,如果在同一块D塔板上画有太多的不同和弦走向会显得杂乱无章,因此不提倡在同一块D塔板上保留过多的和弦。建立了新模板之后对于类似范例2 就如同小试牛刀【注4】。

范例3、在音乐理论宝典上求解出以D为低音构成大三和弦的四六和弦【注5】。

四六和弦是三和弦的第二转位。首先需要在音乐理论宝典上计算出原位三和弦。
音乐理论宝典初始化:
【ROOT】=【1】=【宫】=【Ⅰ】=【0】=【C】;
【#】=【7】=【变宫】=【+5】=【Ⅶ】=【B】;
【b】=【4】=【清角】=【—1】=【Ⅳ】=【F】;
在A塔板上输入已知条件D,也就是在A塔板上截取【D】。
由于在已知条件中【D】是四六和弦的低音,这个【D】必须是某一个三和弦的五音。转动D塔板使大三和弦的五音指向【D】,这时的【TOOT】指向【G】。这时从D塔板上测式到根音为G的大三和弦的和弦音是G、B、D五音是D,当D为低音是为G46和弦表示为G/D。
在音乐理论宝典的D塔板上求解出以D为低音的四六和弦主要注意和弦音的走向【注6】。
原位和弦与它的转位和弦其和弦音是相同区别只是在于低音与和弦音的位置不同而已,在音乐理论宝典上只要抓住低音位置也就决定了转位和弦。先来了解【G】原位和弦音从低音开始的走向:
【G】→【B】→【D】。在音乐理论宝典的D 塔板上是明显的。
而第三转位的低音只是移动到了【D】,和弦音在音乐理论宝典D塔板上的走向是:
【D】→【G】→【B】。这就是G大三和弦的第三转位G/D即G46和弦,根音仍然是G而低音已经改变为D。
由于音乐理论平台的概念对于所有读者来说是新生事务,理解的过程中会出现这样的困难是很自然的事情。一旦掌握了它的应用使用起来还是相当方便的。

范例4、D商清乐性调式和弦材料的求解【注7】。

这是在民族七声音乐基础上产生的和弦,产生过程从理论上讲比五声要简单的多,因为它类似于西方古典音乐的某些技法。书中在和弦涉及到偏音时均使用实心圆点说明作者还是有话要与读者讲,由于音乐理论平台不关心调式,所以在这里只是从七声音乐来考虑问题学会在音乐理论宝典上求解和弦公式。

音乐理论宝典初始化:
【ROOT】=【1】=【宫】=【Ⅰ】=【0】=【C】;
【#】=【7】=【变宫】=【+5】=【Ⅶ】=【B】;
【b】=【4】=【清角】=【—1】=【Ⅳ】=【F】;

从五线谱可知,由于没有任何 # 和b号所以调号是1=C音乐理论宝典初始化的内容中存在【1】=【C】。
转动A 、B和D塔板得到:
【ROOT】=【2】=【商】=【Ⅰ】=【0】=【D】;主音指向了【商】和【D】,表明已经进入了D 商调式,为了达到清乐的标准必须在五声在基础上分别在两端加入两个偏音,从而它在音乐理论宝典A塔板上的音名截取是:
【B】—【E】—【A】—【D】—【G】—【C】—【F】。
在音乐理论宝典C塔板上产生:
【7|变宫】—【3|角】—【6|羽】—【2|商】—【5|徵】—【1|宫】—【4|清角】。
∵已经得到【Ⅰ】=【D】;
∴计算出的D清乐商调音乐组态如下:
【Ⅵ】—【Ⅱ】—【Ⅴ】—【Ⅰ】—【Ⅳ】—【bⅦ|#Ⅵ】—【bⅢ|#Ⅱ】。
明显看出与大小调式的音乐组态是有很大区别,其两端是两个偏音构成完整的连续音级截取。虽然是七声但是绝对不能按着大小调式的路子去套和弦。
运用D塔板模板以音乐组态的七个音为根音并在组态范围之内建立三和弦:
Ⅵ0—Ⅱm—Ⅴm—Ⅰm—Ⅳ—bⅦ—bⅢ。
读者很容易计算出对应的音名表达式:
Bdim— Em— Am— Dm— G— C— F。这就是原始数学模型。
把它改写成按音阶排列已经不是问题。
Ⅰm、Ⅱm、bⅢ、Ⅳ、Ⅴm、Ⅵ0、bⅦ。
上述和弦表达形式与“音乐理论基础”略有不同原因在于前者是在全音程范围内而后者是在西方二元化的七声调式范围内。

范例5、用字母标记写出以下的和弦进行【注8】。
E大调:Ⅲm—Ⅵm—Ⅱm—Ⅴ7—Ⅰm。

解题过程如下:
音乐理论宝典初始化:
【ROOT】=【1】=【宫】=【Ⅰ】=【0】=【C】;
【#】=【7】=【变宫】=【+5】=【Ⅶ】=【B】;
【b】=【4】=【清角】=【—1】=【Ⅳ】=【F】;

只移动A塔板完成E大调已知条件的输入:
【ROOT】=【1】=【宫】=【Ⅰ】=【0】=【E】;其中【Ⅰ】=【E】表示已经输入E大调,在C塔板上作唱名截取范围是:
【7】—【3】—【6】—【2】—【5】—【1】—【4】。唱名是音阶实际音响效果的记录因此需要首先确定而音的字母标记不是音响效果的实际表达只是不同音级的区别的文字标记,这是两者的重大区别【注9】。
从B塔板上很容易求出相对应的罗马音级截取:
【Ⅶ】—【Ⅲ】—【Ⅵ】—【Ⅱ】—【Ⅴ】—【Ⅰ】—【Ⅳ】。也就是它的音乐组态属自然大调。
从A塔板上求出相对应的音名截取:
【bF|#E】—【bA|#G】—【bD|#C】—【bG|#F】—【B】—【E】—【A】。从E大调音名截取可以看出其音阶需要四个变化音级(四个黑键)。将其简化处理:
【#E】—【#G】—【#C】—【#F】—【B】—【E】—【A】。由于变化音级处于高端位置只能保留# 号音,不能保留b 号音。
∵原题中E大调:Ⅲm—Ⅵm—Ⅱm—Ⅴ7—Ⅰm。
∴从A塔板上得出相对应的字母标记:
#Gm—#Cm—#Fm—B7—Em【注10】。是纯五度下行,存在读者所关心的爵士音乐中常出现的251和弦进行,针对用4替换2 所构成的451进行是传统音乐理论的基础和弦进行。

在《简谱与五线谱》中主要介绍了有关调号的转换,而具体简谱唱名与五线谱所在位置的对应关系没有介绍。比如:一个高音4 (假设简谱4上有三个高音圆点)应当对应五线谱上的哪一个线或者间呢?当然可以从五线谱定义在谱表上查一下。但是这样的做法没有反应出简谱唱名与五线谱内在的逻辑关系,读者必须明确简谱唱名直接反应出音响的实际效果,而五线谱表示的是视觉上的高低,这样的转换很有必要。早年笔者记录了简谱唱名与五线谱位置的相互转换公式,从而解决了两者之间的转换的内在关系,不需要从定义查找。这些公式简单使用起来没有任何难度,但是研究过程并不简单。这些公式另一个突出特点在传统音乐理论中是不存在的是地道的原创内容,从中留给读者一些严肃的问题,那么多能够以公式完全可以采用解析法求解的音乐问题为什么在传统音乐理论中一定要读者采用查字典方式找答案?为什么不让读者了解内在的逻辑关系非要死记硬背?为什么在传统音乐理论中没有人能够总结出公式写入教程交给读者?在读者阅读《和声法则》感到困难之际回答这几个问题有助于增强信心。

如果不出意外准备上传简谱与五线谱的转换公式,可以运用公共式求出任何一个简谱唱名在五线谱上确定它的位置,反过来也可以已知任何一个五线谱上的音符位置计算出对应的简谱唱名。留给读者一定的时间,如果有哪位读者解决了这个问题将给以加分,如果无人应对最后笔者再上传。实际上无论是学院派的本科生或研究生及民间派的音乐爱好者对于这类问题可以说是有点意思也有一定难度。  

【注1】摘自任达敏著《流行音乐与爵士音乐和声学》19 页练习二(四)。
   【注2】其原理在《简谱与五线谱》一文中有详细介绍,请新手读者先行阅读。它的理论根据是音乐理论平台,现在将使用音乐理论宝典进行计算。
【注3】摘自任达敏著《流行音乐与爵士音乐和【注7】声学》18 页练习二(一)12。
   【注4】关于大三和弦加六度及小三和弦加六度的概念请查阅任达敏著《流行音乐与爵士音乐和声学》14 页例16。
【注5】摘自《音乐理论基础》145页练习七Ⅰ(1)中的部分内容。
【注6】音乐理论宝典D塔板上的红色“→”表示和弦音的走向。
【注7】李重光《音乐理论基础》139页例272。
【注8】摘自任达敏著《流行音乐与爵士音乐和声学》57页练习四(二)1。
【注9】由于西方古典音乐理论只强调五线谱的音符位置标记,完全忽略了直接反映音响效果数字表达的唱名标记是阻碍其自身发展甚至数百年停滞不前的根源之一。
【注10】原题中最后和弦是Ⅰm对应是Em,而书中答案是E(259页)请读者注意!

评分

参与人数 1琴币 +5 收起 理由
qyjs + 5 原创内容

查看全部评分

温馨提示: 发帖标题请概括内容,回帖请勿使用无意义字符或纯表情。积极参与发帖回帖交流能提高会员等级(提升下载权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0-1 11:51 | 显示全部楼层
先收藏再说
温馨提示: 发帖标题请概括内容,回帖请勿使用无意义字符或纯表情。积极参与发帖回帖交流能提高会员等级(提升下载权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2 下一条

微信公众号|领红包|举报|黑屋|手机|Archiver|官方QQ群:777694204|键盘中国 ( 粤ICP备19059169号-1 )

GMT+8, 2024-4-19 20:25 , Processed in 0.058013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