键盘中国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码快捷登录

搜索
baidu
摇滚王勇老师单编弹唱教程第十一集发布
查看: 2461|回复: 10

[教程] 和声法则应用篇 第二十一讲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3-16 01:4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登陆,参与交流。无法注册或登陆请加QQ群:777694204 或Email:admin@cnkeyboard.net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和声法则应用篇 第二十一讲
作者:SCZ

    在这一讲当中主要解决两个问题。一个是明确西方古典音乐理论中有关“调式”的当代定义,二是建立当今电子乐器中内置移调理论机理也就是创建移调与具体音名的关系表达式(公式)。

和声法则的基本理论观点是废止西方古典音乐理论中的核心概念“调式”,在这里所废除的是调式的功能作用和它的含义并没有铲除“调式”名称,事实上在和声法则中保留了“调式”这一人们已经习惯了的叫法。在和声法则的所有论述当中并没有过于关注如何准确的理解在去除原有功能含义状态下的“调式”,下面针对这一问题做必要的解释。同时更进一步明确并依实例证明西方古典音乐理论中的“调式”概念对音乐理论的负面影响。
   
当今的主流音乐基础理论教程中有关“调式”的定义可以查到的有“调式是一部作品的音阶组织。西方音乐广泛使用的调式主要有两种:大调和小调。【注1】”还有“几个音(一般不超过七个,不少于三个)按着一定的关系(高低关系、稳定与不稳定关系等)联结在一起,构成一个音组织,并以某一音为中心,这个音组织,就叫做“调式”。【注2】”。这两个定义分析起来笔者认为是存在某些区别,理解起来似乎有些困难。按常理讲像这样在西方古典音乐理论中如此极为重要的理论概念应当严谨如一并不能出现多重解释。
现在已经做到了只要将具体的音乐旋律送上音乐理论平台,就可以完全脱离所谓“调式”对它进行分析解释,也就是说与“调式”不再有任何关系。在《和声法则》的功能中包含了全部西方古典音乐理论体系中“调式”的一切功能,由于《和声法则》明确去除调式。所以并没有在音乐理论平台上给出一个准确的调式定义,实际上已经在《和声法则》指出了确定“调式”定义的方向。接下来以中国民族五声调式为例将给出“调式”在音乐理论平台所得到的准确定义,这部分内容主要是证明音乐理论平台理论体系的功能,不代表支持“调式”存在的合理性,也不是对西方古典音乐理论中的“调式”概念的导读,更不是解读。同时在这篇文章中从现今主流音乐理论教程中选取笔者认为有代表性的练习题运用不同的音乐理论体系进行解答,通过结果加以对比。

将具体音乐旋律送上音乐理论平台。只要得到:

连续五个音级的音乐组态,这首音乐作品就是民族五声调式。
其含义是:非五声连续截取不属于民族五声调式。

同时得到一个重要推论:

由音名截取所得出的:
【Ⅰ】=【X】
这个X就是主音,结合对应的五声中国音名【Y】,那么:
【Ⅰ】=【X】=【Y】
就是民族五声音乐西方古典音乐理论体系中的XY调式。
读者应当高度注意到这里的关键词是“五声”。

第二个推论是:

类似于中古调式包括自然大调与自然小调式必须是连续七个音级的音乐组态。

回忆七声民族音乐有各自独立的调式名称,它们在音乐理论平台上的定义是:
清乐音乐组态:
【Ⅶ】━【Ⅲ】━【Ⅵ】━【Ⅱ】━【Ⅴ】━【Ⅰ】━【Ⅳ】;∥清乐宫调式,两个偏音在两端。
雅乐音乐组态:
【#Ⅳ|bⅤ】━【Ⅶ】━【Ⅲ】━【Ⅵ】━【Ⅱ】━【Ⅴ】━【Ⅰ】;∥雅乐宫调式,两个偏音在高端。
燕乐音乐组态:
【Ⅲ】━【Ⅵ】━【Ⅱ】━【Ⅴ】━【Ⅰ】━【Ⅳ】━【#Ⅵ|bⅦ】;∥燕乐宫调式,两个偏音在低端。

就连西方古典音乐理论中的和声、旋律大小调式也都有不同的唯一的音乐组态表达式来定义各自的调式定义。很明显运用音乐组态定义不仅可操作性很强,最为重要的是后续音乐理论应用必然基础。不过从严格意义上讲上述的七声民族音乐运用五声的调式名称为基础加以定义是相当不严谨的,其结果必定出现歧义性。
从中产生出一个极为有价值的结论:

音级数量是关键所在。同一音乐组态不存在多种不同的音级数量。

西方古典音乐理论对于它的调式概念中的定义没有明确音级数量的重要性,而后续的学者在解释上加以扩大造成的负面影响是很大的。
和声法则不能接受类似于西方古典音乐理论中的同一个调式名称之下而音级数量可多可少的理论观点。从根本上讲“可多可少”就是一个没有准确定量约束的概念,音乐组态以定量分析的手段表达已知的“调式”概念就是彻底解决历史遗留下来的“可多可少”的这个难题。六声民族音乐的提法多少有哪么点“可多可少”的嫌疑。
民族六声音乐由于没有明确的说法,并且借用了西方古典音乐理念的某些概念。出现了一些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其性质类似于曾经探讨过音程出现歧义性的现象。借助于范例1加以解释。

范例1、《新概念乐理教程》215页四题1小题河北民歌《小白菜》调式。答案在本书358页为“五声E徵调式”。

首先在音乐理论平台体系内容求解《小白菜》的调性之后再来确定它的调式。

音乐理论宝典初始化:
【ROOT】=【1】=【宫】=【Ⅰ】=【0】=【C】;
【#】=【7】=【变宫】=【+5】=【Ⅶ】=【B】;
【b】=【4】=【清角】=【—1】=【Ⅳ】=【F】;
歌曲《小白菜》所含全部的音名名单:
E、#F、#G、A、B、#C。//请读者高度注意!不是五声而是六声。
由于是六声作品,不符合五声定义要求。请详细阅读以下分析过程。

将《小白菜》旋律送上音乐理论平台并做音名截取:
【#G】—【#C】—【#F】—【B】—【E】—【A】。//这一运算过程与调式无关。请读者注意!是六声,不是五声。
∵已知主音是E。
∴【Ⅰ】=【E】
从而在音乐理论宝典上得到音乐组态是:
【Ⅲ】—【Ⅵ】—【Ⅱ】—【Ⅴ】—【Ⅰ】—【Ⅳ】。
《小白菜》的调性是:
【Ⅲ】—【Ⅵ】—【Ⅱ】—【Ⅴ】—【Ⅰ】—【Ⅳ】;
【#G】—【#C】—【#F】—【B】—【E】—【A】。
这样的调性表达是唯一的并不受外界的影响并与调号、调式概念无关。

如果按着西方古典音乐理论的说法,标称调号是1=A,那么一定会有:
【1】=【宫】=【Ⅳ】=【A】;//标称调号为1=A。
必然能够计算出:
【5】=【徵】=【Ⅰ】=【E】。//E徵“调式”,但是增加了变宫。
这就是从音乐理论平台上计算出书中的答案。问题是针对具体音乐旋律是否这是唯一的答案呢?请注意以下论述。
现在对《小白采》的调号做一点改动,在五线谱第四线上增加一个“#”即加入一个#D。而其它的音符不做任何改动,也就是旋律音没有变化【注3】。这一点变化影响到了调号,四个“#”,按着西方古典音乐理论的说法调号应当是1=E。如果这样的关系成立就有:
【1】=【宫】=【E】。
《小白菜》无意中变成了“E宫调式”,增加了清角。
事实上当读者无论是用1=E的E宫调还是1=A的E徵调,不同的调号在钢琴上弹奏这段旋律,它的音响效果完全一致。这种现象本身说明了一个几乎被所有读者长期忽略的一个严肃的问题:
旋律是唯一的、音乐组态是唯一的、在音乐理论平台上计算出来的调性表达式也是唯一的、音响效果还是唯一的。唯独西方古典音乐理论中的调号及调式不是唯一的表达结果。出现这样具有歧义性的现象说明西方古典音乐理论体系已经不能适用于当代音乐实践的需要,笔者认为更为准确的说是不能作为理论内容出现指导当代的音乐实践。
解决这样一种并不奇怪的异常现象,有效的方法就是彻底放弃对调式的依赖和应用并直接应对旋律自身。另外一个是具体应用上出现了常见的毛病,将原本是六声的音乐作品的《小白菜》运用五声的相关概念加以解释。如果这种现象被认为是一个问题,那么它不是记谱法上的问题。为了展示什么是记谱法上出现的问题,请读者注意范例2。

范例2、李重光《音乐理论基础》第85 页例152。

这是一个在和声法则中曾经使用示的范例《苏武牧羊》,由于李老师选用的例题很精彩笔者再次加以引用。
《苏武牧羊》音名截取是:
【A】—【D】—【G】—【C】—【F】。//这里明确是五声连续音名截取,符合民族五声的基本条件。
∵主音是C。
∴【Ⅰ】=【C】。
计算出音乐组态是:
【Ⅵ】—【Ⅱ】—【Ⅴ】—【Ⅰ】—【Ⅳ】。
由于民族五声必然存在着如下截取:
【角】—【羽】—【商】—【徵】—【宫】。
以上三组同是五声截取存在着截取范围相同的共生关系【注4】:
【A】=【Ⅵ】=【角】;
【D】=【Ⅱ】=【羽】;
【G】=【Ⅴ】=【商】;
【C】=【Ⅰ】=【徵】;//这是主音。
【F】=【Ⅳ】=【宫】。//调号的位置(请注意下面解释!)。

∵【C】=【Ⅰ】=【徵】。
∴按着西方古典音乐理论的说法应当是:C徵调式。与书中答案相一致,这个结果不存在歧义性。上述分析过程并没有【1】=X的标称调号,这是问题的关键。读者必须通过计算求出真实的调号。

∵【宫】=【1】&【F】=【宫】//【宫】与【1】两者在音乐理论平台上是同一个位置,可以用“=”连接。
∴【1】=【宫】=【F】。
就是:【1】=【F】
其中1=F就是计算出来的调号。
1=F调号与书中所给出的1=C调号不一致,这是记谱法不同造成的。真实的情况是:
将书中《小白茶》1=C五线谱第三线的谱号后加上一个“b”其它不做任何改动。这就变成了真实的《小白茶》1=F记谱。任何一个键盘手弹奏这两个旋律,音响效果肯定是相同的。书中的记谱应当理解为1=F的真实记谱去掉“b”后形成的1=C乐谱。这种局面形成的原因是西方古典音乐理论存在着缺陷和漏洞。改变这种现状最好的办法是重新建立一套完整的记谱体系取代五线谱,这样做成本太高,推广起来难度太大。为此和声法则研究初期放弃了这个想法,采用了避让封存的手段,在基础理论阶段不允许有关“调号”概念的加入其中。读者们也注意到了和声法则最为基础的调性概念只与音乐组态和音名截取有关,根本没有“调号”什么事。

现在解决第二个问题。一些电声乐器中普遍存在一种有别于传统乐器的功能 ,那就是可以内置移调,方便之处在于能够运用一种指法演奏出十二个调。这是一项了不起的成就,在西方古典音乐理论体系中没有这部分内容。当然,学过西方古典音乐理论基础的读者都能够按一览表的方式列出半音的变化与音名之间的关系。但是它不是理论上的内容,只是对现象的罗列。今天将建立一个计算公式,解决增加半音产生新音名的问题,作用是解决移调的理论上的难题。由于音名不具有定量分析的条件这是西方古典音乐理论遗留下来的关键漏洞之一,音乐理论平台创建了“位置编号”弥补了这一缺陷。“位置编号”这个词容易理解这也是一开始改用这个定义名称的唯一原因。应当说“位置编号”的定义是不准确的,原因在于提到“编号”通常指的是固定的数字。而音乐理论平台上的“位置编号”是动态可变。如:
【C】=【1】表示位置编号1赋给音名C,这时的音名C被确定为1号直到运算结束。

原始的准确定义叫做:权。将位置编号数值赋给音名的过程叫做:加权。

有了这样的定义我们有能力通过加权将音名用数字加以替代,从而音乐理论才具备了进入了量化分析时代的基本条件,否则只能甚至永远停留在“一览表”的历史状态。
为了更好的说明问题,一反常态改正归邪也像西方古典音乐理论那样列一次“一览表”。
以C为基础,进行半音递增一览表【注5】:
递增的调号   : C  #C  D  #D  E  F  #F  G  #G  A  #A  B  C
递增数值(N):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对应权值(R):0   7   2  9  4  11  6   1   8  3  10  5  0
到此为止读者不会认为N与R之间会有什么函数关系。N表示移调的半音数量取值范围—6<=N=<+6整数,R表示权其值指向音名取值范围—6<=R=<+6。实际上它们之间确实存在函数关系,也就是公式如下 :

R=(N×7)mod12;

范例3、在某合成器上使用G调指法。移稠为—1(向低移动一个半音),实际音响是什么调?

具体解题过程如下:
音乐理论宝典初始化:
【ROOT】=【1】=【宫】=【Ⅰ】=【0】=【C】;
【#】=【7】=【变宫】=【+5】=【Ⅶ】=【B】;
【b】=【4】=【清角】=【—1】=【Ⅳ】=【F】;

移动Xa。//音乐理论宝典初始化状态是【C】=【0】。
【G】=【0】从初始状态为G加权0。
N=—1.//已知条件。
代入到公式:R=(N×7)mod12;得到:
R=(—1×7)mod12
R=—7。
∵【G】=【0】
∴【—7】=【+5】=【#F|bG】。
结果:移调—1之后为1=#F或1=bG。

反过来已知权R的值求N的公式为:

N=(R×7)mod 12。

范例4、在使用C指法的状态下,改为A调音响效果求如何确定N值。

方法如下。

音乐理论宝典初始化:
【ROOT】=【1】=【宫】=【Ⅰ】=【0】=【C】;
【#】=【7】=【变宫】=【+5】=【Ⅶ】=【B】;
【b】=【4】=【清角】=【—1】=【Ⅳ】=【F】;

∵【0】=【C】。C的权为0。
∴【A】=【+3】。
A权为+3即:
R=+3。
将R=+3代入到公式:N=(R×7)mod 12。
N=(+3×7)mod 12
N=+9。
结果:C向高音方向移动到A需要加入9 个半音。

如果向低的方向到达A,需要加入几个半音?请看以下内容。
∵【0】=【C】。C的权为0。
∴【A】=【—9】。低走向到A的权为R=—9。
将R=—9代入公式:N=(R×7)mod 12:
N=(—9×7)mod 12
N=—3。//—3表示向低音方向移动半音个数为三个。
结果:需要三个半音。


【注1】摘自任达敏《新概念乐理教程》人民音乐出版社 第一版第151页。
【注2】摘自李重光《基本乐理通用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 第一版第95页。 与李重光《音乐理论基础 》人民音乐出版社1962年版第33次印刷 第41页的调式定义基本一致只是具体文字存在变动。
【注3】改变的是D为#D而在原有旋律中没有D这个音,所以改变它不影响原有旋律。
【注4】音乐理论平台上的民族五声截取与六声以及其它非五声不存在共生关系。
【注5】合成器上移调存在N<0的情况,“一览表”没有列出,最终推导出的公式是一个。请读者注意!接下来的范例。

                      2018年3月16日于沈阳长白岛

评分

参与人数 1活力 +9 琴币 +9 收起 理由
qyjs + 9 + 9 原创内容

查看全部评分

温馨提示: 发帖标题请概括内容,回帖请勿使用无意义字符或纯表情。积极参与发帖回帖交流能提高会员等级(提升下载权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3-16 08:15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怎么看了像天书啊!不是学音乐的.业余爱好.
温馨提示: 发帖标题请概括内容,回帖请勿使用无意义字符或纯表情。积极参与发帖回帖交流能提高会员等级(提升下载权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3-16 15:23 | 显示全部楼层
轻骑漫步者 发表于 2018-3-16 08:15
我怎么看了像天书啊!不是学音乐的.业余爱好.


对于SCZ老师的教程要从头学起,才能读懂。

和声法则 第一讲 和声进行力度(2014.10.24更新到第四十二讲—后 记)
https://www.cnkeyboard.com/bbs/thread-110230-1-1.html
(出处: 键盘中国论坛)


民族调式和弦材料(2012.02.10更新到第七讲)
https://www.cnkeyboard.com/bbs/thread-134757-1-1.html
(出处: 键盘中国论坛)

SCZ老师《和声法则》应用篇  目录汇总(201.03.16更新到第二十一讲)
https://www.cnkeyboard.com/bbs/thread-247351-1-1.html
(出处: 键盘中国论坛)
温馨提示: 发帖标题请概括内容,回帖请勿使用无意义字符或纯表情。积极参与发帖回帖交流能提高会员等级(提升下载权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3-24 02:10 | 显示全部楼层
轻骑漫步者 发表于 2018-3-16 08:15
我怎么看了像天书啊!不是学音乐的.业余爱好.

漫步者网友:
当笔者第一时间发现你的回复后,想到了必须肯请刘老师同非先生出面加以解释。巧的是刘老师已经做了回复。刘老师同非先生作为一名极为认真忠实的《和声法则》读者并最早破解了笔者的写作意图,毫不夸张的说是和声法则第一读者,也是真正读懂《和声法则》的第一人。他的文笔很好,又是读者的角度。与漫步者网友处于相同的读者立场,所以解释“天书”说更有说服力。对于现时的《和声法则》的理解来说作者与读者肯定是有区别的,这是首先想到刘老师同非先生的原因。《和声法则》不是天书,它是有别于西方古典音乐理论体系的系统理论内容,如果有哪位读者只是阅读第二十一讲能够读懂甚至学会整体《和声法则》那他不是神仙也是超人。学习《和声法则》不能急功近利,如果漫步者网友真心实意想了解甚至读懂《和声法测》请阅读《和声法则》应用篇第二十讲隐者网友的回复。

SCZ于沈阳长白岛
温馨提示: 发帖标题请概括内容,回帖请勿使用无意义字符或纯表情。积极参与发帖回帖交流能提高会员等级(提升下载权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3-24 02:22 | 显示全部楼层
刘老师同非先生:
笔者不知道什么原因,不能从置顶的《和声法则》应用篇目录汇总打开第二十一讲?

        SCZ 于沈阳长白岛
温馨提示: 发帖标题请概括内容,回帖请勿使用无意义字符或纯表情。积极参与发帖回帖交流能提高会员等级(提升下载权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3-24 06:38 | 显示全部楼层
scz 发表于 2018-3-24 02:22
刘老师同非先生:
笔者不知道什么原因,不能从置顶的《和声法则》应用篇目录汇总打开第二十一讲?


SCZ老师您好。置顶的《和声法则》应用篇目录汇总帖中,第二十一讲的网址少了一个字符,我已代为更改,请查验。祝您愉快!
温馨提示: 发帖标题请概括内容,回帖请勿使用无意义字符或纯表情。积极参与发帖回帖交流能提高会员等级(提升下载权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3-24 08:49 | 显示全部楼层
han5678920002 发表于 2018-3-24 06:38
SCZ老师您好。置顶的《和声法则》应用篇目录汇总帖中,第二十一讲的网址少了一个字符,我已代为更改, ...

怪我粗心了,没有验证。谢谢更正。
温馨提示: 发帖标题请概括内容,回帖请勿使用无意义字符或纯表情。积极参与发帖回帖交流能提高会员等级(提升下载权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3-25 00:28 | 显示全部楼层
人无完人,金无足赤。笔者本人也常出现类似问题,没有必要自责。
温馨提示: 发帖标题请概括内容,回帖请勿使用无意义字符或纯表情。积极参与发帖回帖交流能提高会员等级(提升下载权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5-20 23:11 | 显示全部楼层
SCZ老师您好。我在2017年开始学习《和声法则》受益匪浅。对古典音乐理论中存在的混乱现象加以剖析,并给出正确的解决方案,使人茅塞顿开,豁然开朗。谢谢老师无私的奉献。
       祝身体安康,万事如意!

评分

参与人数 1活力 +3 收起 理由
scz + 3 能够看清古典音乐理论混乱现象,好样的!

查看全部评分

温馨提示: 发帖标题请概括内容,回帖请勿使用无意义字符或纯表情。积极参与发帖回帖交流能提高会员等级(提升下载权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5-22 03:26 | 显示全部楼层
你好!行者01:
你能够看到古典音乐理论中存在混乱现象,可以说学习西方古典音乐理论有相当的功底,包括学院派也不是每个人都 清楚,可以这样说能够认识到古典音乐理论真实一面的人凤毛麟角。
借此机会通报所有读者第二十二讲已经停笔共4976个字。其中包括针对任达敏《新概念乐理教程 》218页《祖国之歌》的调式求解和李重光《基础乐理通用教材》102页《秋收》。二十一二讲对两例的详细分析从深层次看清古典音乐混乱现象。因为论坛里有一位叫作花童小姐的人曾经说过能运用计算机能够解决和声法则所解决铁问题,于是暂缓公开第二十二讲,等一等这位小姐高论,是如何从计算机上认清两个例子中反映的混乱现象。
         
                                                                 SCZ于长白岛


温馨提示: 发帖标题请概括内容,回帖请勿使用无意义字符或纯表情。积极参与发帖回帖交流能提高会员等级(提升下载权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5-23 12:04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老师,已经保存,还没有看到这里。。
温馨提示: 发帖标题请概括内容,回帖请勿使用无意义字符或纯表情。积极参与发帖回帖交流能提高会员等级(提升下载权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2 下一条

微信公众号|领红包|举报|黑屋|手机|Archiver|官方QQ群:777694204|键盘中国 ( 粤ICP备19059169号-1 )

GMT+8, 2024-3-29 03:39 , Processed in 0.067528 second(s), 4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