键盘中国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码快捷登录

搜索
baidu
查看: 1877|回复: 5

《转贴》:音響的理性思維 音響二十要 劉漢盛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10-26 17: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登陆,参与交流。无法注册或登陆请加QQ群:777694204 或Email:admin@cnkeyboard.net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ynbssm 于 2011-10-27 19:42 编辑

转帖序言:做为键盘乐器,同样少不了由音响做为表现的载体,对音响做一些了解,对一个键盘手来说也是很有必要的.在国内,这方面的理论也很多,但看下台湾音响人(暂且这么称呼吧)对音响的论述,让人有眼前一亮的感觉.(二楼有简体文字,谢谢虎哥做了转换)

音響的理性思維 音響二十要 劉漢盛
   
    這已經是我第三次寫「音響二十要」了。第一次在「音響論壇」第40期,隔了不久又寫了一次算是補述的材料。這次為了第七屆音響大展我們自己編的手冊,我又寫了一次。
   
    前後三次寫「音響二十要」,時間隔了五年多。五年後檢視我所寫過的二篇「音響二十要」,幾乎已經沒有多少補充或更改的必要。不過,為了讓讀者們不必分篇去找,並且也藉此機會重新整理「音響二十要」的思緒,我還是決定再寫一次。或者說再編一次:將前後二次的「音響二十要」融合起來。所以,如果有論壇的老讀者發現這篇「音響二十要」幾乎都是舊材料,請不必生氣,它本來就已經無可更改。至於新讀者,我誠摯的希望這篇「音響二十要」能夠在您的心裡建構出一套聽音響的中心思想。
   
    為什麼要寫「音響二十要」
   
    自台灣有人開始寫音響器材的評論以來,有關音響器材表現的各種名詞、形容詞就一直處於不夠精確的情況下;而且,許多名詞或形容詞也一直被評論員或讀者們誤解、誤用,以致於產生許多不應該有的迷惑與矛盾。究其原因,中國人「差不多先生」的個性脫離不了責任,國內國外土洋雜用的名詞也是原因之一;最後,評論人員本身及讀者未能對器材評論中所用的名詞、形容詞深思也是幫兇。因此,許多評論甚至可說是玩弄文字遊戲,灌水填充版面之劣作。說得直接一點,許多評論文章距離應該有的精確、紮實境界還有一段距離。
   
    多年以前,我因深受上述事項所苦,曾經寫了一篇「音響十要」的短文,當時祇是簡單說明我評論器材的方向。事隔多年,我發現「音響十要」早已經無法滿足「精確」的要求,而且包括我自己在內,許多評論文章仍然會因偷懶而寫得不夠週全。因此腦中就蘊釀著要重新為如何寫、看器材評論文章下個較詳細的分項。讓我自己、「音響論壇」的評論員、以及讀者們都有一個明確的指引。唯有這樣,文字的傳達才能達到最低失真;也唯有如此,器材評論的文章才能更紮實、精鍊,且言之有物。
   
    或許,我的思考尚不夠週全,以下的二十分項可能仍有疏漏或值得再論之處。不過,多年以來「音響二十要」已經成為台灣音響界普遍接受的主流思想,這已是不爭的事實。我希望新讀者在仔細閱讀過這篇文章之後,能夠精確的培養出自己品評音響器材的基本能力。這樣,也就不會被許多不精確、玩弄文字、模稜二可的評論所迷惑。
   
    音響第一要:音質
   
    音質是指聲音的品質,許多人都把它與「音色」混淆了。什麼叫作聲音的品質?當您在說一雙鞋子品質好的時候。您指的一定是合腳、舒服、耐穿,而不是指它的造形好不好看、時不時髦。同樣的,當您在說一件音響器材音質好、壞的時候,您也不是在說它的層次如何、定位如可,而是專指這件器材「耐不耐聽」!就好像耐不耐穿、合不合腳一樣。一件音質很好的器材,它表現在外的就是舒服、耐聽。您不必去探討它聽起來舒服、耐聽的原因,那是專家們的事,您只要用您的耳朵去判斷就行。有些器材生猛有力、速度奇快、解析力也強,但是不耐久聽,那可能就是音質的問題。一件好的音響器材,其音質就應該像一副好嗓子,讓人百聽不膩。
   
    或許我這麼說您還是認為很抽象。其實不然,我可以再舉實列來說明。當您提到布料時,您會說:這塊料子的質很好。當您在吃牛排時,您會說:這塊牛排的肉質很好。當您在稱讚一個小孩時,會說:這個孩子的資質很好。所以,當您在聽一件音響器材或一件樂器時,您也會說:它的音質很美。從以上這些例子,您可以很清楚的知道「質」就是與生俱來的天性。音質高貴、很好、很美就代表著這件器材的本性很好,它讓人聽起來很舒服。我可以說音質是音響器材中最重要的一環,所以我將它擺在第一要。
   
    音響第二要:音色
   
    音色是指聲音的顏色。在英文裡,音質(TONE QUALITY)與音色(TIMBRE或TONE COLOR)一看便知其所指不是同一件事。但是在中文裡,音質與音色經常被混用、誤用。我們時常會聽到:這把小提琴音色真冷、這把小提琴音色真暖等的說法,這就是指小提琴的音色而言。聲音就像光線一樣,是有顏色的,不過它並不是用眼睛看到的,而是以耳朵聽到的。通常,音色愈暖聲音愈軟;音色愈冷聲音愈硬。太軟或太硬當然都不是很好。有時,音色也可以用「高貴」、「美」等字眼來形容,基本上它也是天性之一。不過,就像布料一般,布質是指它的材料,布色卻是指它的顏色,這其間還是有明顯的界線。在音響器材評論裡,音色就如同顏色一般,是指它特有的顏色。有些器材的音色偏黃、有些偏白、有些偏冷、甚至您可說它是帶點憂懋的藍。總之,音響器材就如樂器一般,幾乎脫離不了愈貴音色愈美的事實。一把二百萬美金的小提琴其音色可能美得有著金黃色的光澤;而一把五千台幣的小提琴其音色有可能像褪了色的畫。雖然每個人觀點各異,但是,「美」仍然有著一個大家承認的「共識」,您不能說一個朝天鼻者是「美的化身」;同樣的您不能說一件冷藍音色的器材是美。這就是我們對音色之美的共識。
   
    音響第三要:高、中、低各頻段量感的分佈與控制力
   
    這個項目很容易瞭解,但也很容易產生文字傳達上的誤解。怎麼說呢?大家都會說:這對喇叭的高音太強、低音太少。這就是高、中、低頻段的量感分佈。問題出於如果把從20Hz到20KHz的頻寬祇以三段來分的話,那必然會產生「不夠精確」的混淆。到底您的低音是指那裡呢?多低呢?為了讓形容的文字更精確,有必要把20Hz-20kHz的頻寬加以細分。照美國TAS與Stereophile的分法很簡單,他們把高、中、低每段再細分三小段,也就是變成「較低的中頻、中頻、較高的中頻」分法。這種分法就像十二平均律一般,相當規律化。不過用在中國人身上就產生了一些翻譯上的小問題,如「較低的中頻」我們稱作「中低頻」還是「低中頻」?那麼較高的低頻呢?「高低頻」嗎?對於中國人而言,老外這種分法恐怕行不通。因此很早以前我便參考樂器的頻寬,以及管弦樂團對聲音的稱呼,將20Hz-20KHz的頻率分為極低頻、低頻、中低頻、中頻、中高頻、高頻、極高頻等七段。這七段的名詞符合一般中國人的習慣稱呼,而且易記,不會混淆。
   
    極低頻
   
    從20Hz-40Hz這個八度我稱為極低頻。這個頻段內的樂器很少,大概祇有低音提琴、低音巴松管、土巴號、管風琴、鋼琴等樂器能夠達到那麼低的音域。由於這段極低頻並不是樂器的最美音域,因此作曲家們也很少將音符寫得那麼低。除非是流行音樂以電子合成器刻意安排,否則極低頻對於音響迷而言實在用處不大。有些人誤認一件事情,說雖然樂器的基音沒有那麼低,但是泛音可以低至基音以下。其實這是不正確的,因為樂器的基音就是該音最低的音,音祇會以二倍、三倍、四倍、五倍…等的往上爬高,而不會有往下的音。這就像您將一根弦繃緊,弦的全長振動頻率就是基音,二分之一、三分之一、四分之一、五分之一…等弦長的振動就是泛音。基音與泛音的相加就是樂器的音色。換句話說,小提琴與長笛即使基音(音高)相同,音色也會有不同的表現。
   
    低頻
   
    從40Hz-80Hz這段頻率稱為低頻。這個頻段有什麼樂器呢?大鼓、低音提琴、大提琴、低音巴松管、巴松管、低音伸縮號、低音單簧管、土巴號、法國號等。這個頻段就是構成渾厚低頻基礎的大功臣。通常,一般人會將這個頻段誤以為是極低頻,因為它聽起來實在已經很低了。如果這個頻段的量感太少,豐潤澎湃的感覺一定沒有;而且會導致中高頻、高頻的突出,使得聲音失去平衡感,不耐久聽。
   
    中低頻
   
    從80Hz-160Hz之間,我稱為中低頻。這個頻段是台灣音響迷最頭痛的一段,因為它是造成耳朵轟轟然的元兇。為什麼這個頻段特別容易有峰值呢?這與小房間的長、寬、高尺吋有關。大部份的人為了去除這段惱人的峰值,費盡心力吸收這個頻段,使耳朵不致於轟轟然。可惜,當您耳朵聽起來不致轟轟然時,下邊的低頻與上邊的中頻恐怕都已隨著中低頻的吸收而呈凹陷狀態,而使得聲音變瘦,缺乏豐潤感。更不幸的是大部份的人祇因峰值消失而認為這種情形是對的。這就是許多人家裡聲音不夠豐潤的原因之一。這個頻段中的樂器包括了剛才低頻段中所提及的樂器。對了,定音鼓與男低音也要加上去。
   
    中頻
   
    從160Hz-1280Hz橫跨三個八度(320Hz、640Hz、1280Hz)之間的頻率我稱為中頻。這個頻段幾乎把所有樂器、人聲都包含進去了,所以是最重要的頻段。讀者們對樂器音域的最大誤解也發生在此處。例如小提琴的大半音域都在這個頻段,但一般人卻誤以為它很高;不要以為女高音音域很高,一般而言,她的最高音域也才在中頻的上限而已。
   
    從上面的描述中,您一定也瞭解這段中頻在音響上是多麼重要了。祇要這段頻率凹陷,聲音的表現馬上變瘦了。有時,這種瘦很容易被解釋為「假的凝聚」。我相信有非常多的音響迷都處於中頻凹陷的情況而不自知。這個頻段的重要性同時也可以從二音路喇叭的分頻點來分析。一般二音路喇叭的分頻點大多在2500Hz或3000Hz左右,也就是說,2500Hz以上由高音單体負責,2500Hz以下由中低音單体負責。這2500Hz約莫是1280Hz的二倍,也就是說,為了怕中低音單体在中頻極限處生太大的分頻點失真,設計師們統統把分頻點提高到中頻上限的二倍處,如此一來,最完美的中頻就可以由中低音單體發出。
   
    如果這種說法無誤,高音單體做什麼用呢?如果您曾經將耳朵貼近高音單體,您就聽到一片「嘶嘶」的聲,那就是大部份泛音所在。如果沒有高音單體發出嘶嘶的音,單用一個中低音單體來唱音樂,那必然是晦暗不堪的。當然,如果是三音路設計的喇叭,這段中頻絕大部份會被包含在中音單體中。
   
    中高頻
   
    從1280Hz-2560Hz稱為中高頻。這個頻段有什麼樂器呢?小提琴約有四分之一的較高音域在此,中提琴的上限、長笛、單簧管、雙簧管的高音域、短笛的一半較低音域、鈸、三角鐵等。請注意,小喇叭並不在此頻段域中。其實中高頻很容易辨認,祇要弦樂群的高音域及木管的高音域都是中高頻。這個頻段很多人都會誤以為是高頻,因此請您特別留意。
   
    高頻
   
    從2560Hz-5120Hz這段頻域,我稱之為高頻。這段頻域對於樂器演奏而言,已經是很少有機會涉入了。因為除了小提琴的音域上限、鋼琴、短笛高音域以外,其餘樂器大多不會出現在這個頻段中。從喇叭的分頻點中,我們可以發現到這段頻域全部都出現在高音單體中。如我前面所言,當您將耳朵靠近高音單體時,您所聽到的不是樂器的聲音,而是一片嘶嘶聲。從高音單體的表現中,可以再度證明高音單體幾乎很少發出樂器或人聲的基音,它祇是發出基音的高倍泛音而已。
   
    極高頻
   
    從5120Hz-20000Hz這麼寬的頻段,我稱之為極高頻。各位可以從高頻就已經很少有樂器出現的事實中,瞭解到極高頻所容納的盡是樂器與人聲的泛音。一般樂器的泛音大多是愈高處能量愈小,換句話說,高音單體要製造得很敏銳,能夠清楚的再生非常細微的音。從這裡,發生了一件困擾喇叭單體製造的事情,那就是要如何兩全其美?什麼是「兩全」?您有沒有想過,假若一個高音單體為了清楚再生所有細微的泛音,不顧一切的設計成很小的電流就能推動振膜,那麼同樣由這個高音單體所負責的大能量高頻與中頻極可能就會時常處於失真的狀態,因為這二個頻段的能量要比極高頻大太多了。這也是目前市面上許多喇叭極高頻很清楚,卻容易流於刺耳的原因之一。
   
    您還記不記得以前的Spentdor SP-1喇叭?它是三音路設計,那三音路呢?中低音單體、高音單體、超高音單體三路。那個超高音單體負責13000Hz以上的頻率。我記得當時有許多人都「不解」,為什麼SP-1有超高音單體,而聲音卻是那麼的柔呢?應該要很銳利才對呀!現在我想您該瞭解了吧!SP-1設計著眼點在於使高音單體不會失真,而又能再生極高頻。這就是SP-1聽起來很舒服,具有音樂性的原因之一。
   
    了解了高、中、低頻段的分段法之後,我們接著要討論量感之外的「控制力」。量感當然是指量的多寡,即是我們說的:高音比較多、低音比較少等。而控制力通常多指「對低頻段與高頻段」的控制力。有些器材低頻鬆散,有些則具有彈性。我們會說後者有低頻的控制力。有些器材能夠抓得住高頻,讓它不會飆得耳朵難受,我們說它高頻控制力佳。請注意,各頻段量感的多寡並不代表器材真正的好壞,器材之間量感多寡的相互搭配才是重要的。而控制力的好壞就可以說是器材本身的優、劣。
   
    音響第四要:音場表現
   
    「音場」到底是什麼?在美國,「Sound Field」與「Sound Stage」是二個名詞。「Sound Field」泛指整個聲音充塞的空間;「Sound Stage」特指舞台上樂隊的排列(包括寬、深、高、低)。在台灣,我們所謂的「音場」其實是指「Sound Stage」而言,因為無論是「聲音的舞台」或「音台」都無法讓人望文生義。至於「Sound Field」,我們早已用另外一個名詞代替,那就是「空間感」。因此,當我們提到「音場的形狀」時,就是指您的器材所再生的樂團排列形狀。
   
    由於受到頻率響應曲線分佈不均勻以及喇叭指向性、房間聲波反射條件的影響,有些音場是內凹形的、有些是寬度大於深度的;有些是深度大於寬度的。有些音場形狀就是四四方方,沒有內凹的。這種聲音舞台不同形狀的再生,我稱為音場的形狀。最好的音場形狀當然要與錄音時的原樣符合。在此我要提出一個值得注意之處:現場演奏時的錄音,其樂團的排列是寬度大於深度的;但在錄音室中,往往為了音響效果,樂團的排列方式會改變,通常縱深會拉長,尤其是打擊樂器會放得更遠一些。如此一來,就不是我們在音樂廳中所見到的排列。 ,挑剔的讀者以及評論員們不可不察。
   
    音場位置
   
    除了「形狀」之外,音場還有「位置」的問題。這裡面包括音場的前、後、高、低。有些器材會使整個音場向聆聽者逼近;有些則後退。有些音場聽起來會覺得浮在半空中;有些則又像坐在音樂廳的二樓看舞台一般。會形成音場位置的原因很多,像喇叭的擺位與頻率響應的均勻與否皆為重大影響因素。一個理想的音場位置應該如何呢?低音提琴、大提琴的聲音應從較低的地方出來,小提琴的位置比低音提琴及大提琴高;如果錄音時樂團有前低後高的排列時,音場內也要有前低後高的模樣出現。像銅管就極有可能位置較高。
   
    至於整個音場的高度?常您坐著時兩眼平視的高度應該是音場的略低高度。換句話說,小提琴應該在視線以上,大提琴、低音提琴應在視線下。銅管至少要與小提琴等高或更高。至於音場的前、後位置應該在那裡?應該在「喇叭前沿一線」開始往後延伸。當然,這種最理想的音場位置不容易求得,因為它與聆聽軟體也有極大的關係。通常,從喇叭後沿一線往後延伸比較容易求得,不過,不能「後縮」得太多。
   
    音場的寬度
   
    常常聽到發燒友誇口:「我的音場不只超出喇叭、寬抵二側牆,甚至破牆而出。」這句話在外行人聽來,簡直是天方夜譚。在我聽來,則僅是有點誇張而已。我想許多音響迷都有這種經驗,不必我再多費唇舌。一般而言,音場的寬度可以寬抵側牆。至於破牆而出,那恐怕就要靠一點想像力了。至少,以我而言,我要「用眼睛能夠看得到」音場在那裡才算數,牆外的東西我看不到,我不能肯定它在那裡。所以,我的音場寬度其實在祇在我的牆壁之內而已。
   
    音場的深度
   
    這就是我們平常所說的「深度感」,現在我把它歸於音場的深度。為什麼不像以前一樣,將它與層次感、定位感並列呢?因為層次與定位談的不是音場,而深度感卻仍屬音場的範圍之中,所以,我將它改成「音場的深度」而不以「深度感」稱之。與「音場的寬度」一樣,許多人會說他家音場深度早已破牆而出,深到對街。這當然也僅是滿足自己的形容詞而己。真正的「音場深度」指的是音場中最前一線樂器與最後一線樂器的距離。換句話說,它極可能是指小提琴與大鼓、定音鼓之間的距離。「寬到隔鄰、深過對街」這應該是包含在後面說的「空間感」中。有些器材或環境由於中低頻或低頻過多,因此大鼓與定音鼓的位置會前衝,此時,音場的深度當然很差。另有一例,有些音場的位置向後縮,結果被誤以為音場的深度很好,那是錯誤的。我相信,您祇要把握住「小提琴到定音鼓、大鼓之間的距離」這句話就不會錯了。
   
    音響第五要:聲音的密度與重量感
   
    所謂聲音的密度就像一公斤棉花與一公斤鐵塊一般,鐵塊的密度當然要大得多。因此雖然二者重量相同,不過鐵塊給予人的重量感就要大得多。聲音密度大聽起來是什麼感受呢?弦樂有黏滯感、管樂厚而飽滿、打擊樂器敲起來都會有空氣振動的感覺。所有的樂器與人聲都應具有重量感。不過,大部份的音響迷都得不到很好的聲音密度與重量感。這種感覺我推測與供電的充足及中頻段、低頻段的飽滿有關。聲音的密度與重量感好有什麼好處呢?讓樂器與人聲聽起來更穩更紮實更像真的。
   
    音響第六要:透明感
   
    透明感幾乎是一個祇可意會、不可言傳的名詞。有些器材聽起來澄澈無比,有些則像蒙上一層霧般,祇要是有換機經驗的人一定就有這種感覺。透明感是「音響二十要」中很重要的一個環節,因為如果透明感不佳的話,連帶也會影響對其餘各項的判定。最好的透明感是柔和的,聽起來耳朵不會疲勞;較差的透明感像是傷眼的陽光,雖然看得清楚,但很傷神。大部份的音響器材無法達到既清楚又柔和的透明程度,而祇能單單表現清楚而已。如果能夠達到「清楚又柔和」,那麼該件器材的價值恐怕也不低了。
   
    音響第七要:層次感
   
    層次感很容易瞭解,它是指樂器由前往後一排排的間隔能否清楚再生。以電視而言,深灰與黑能夠分辨出來的話就是有層次感。音響亦然,樂團的排列不會混在一起就是有好的層次感。更甚者,我們要聽到樂器與樂器之間的空間,這樣才會有最好的層次感。
   
    音響第八要:定位感
   
    顧名思義,定位感就是將位置「定在那裡」。聚焦不準定位感就差,結像力不佳定位感就不行,器材的相位失真也會導至定位的漂移;甚至空間中直接音與反射音的比例不佳(一般指高頻反射太強)也會導至定位不準。舉一個例子:夏天很熱時,柏油路上會冒氣。此時如果您走在路上,就會覺得物體的影像會飄。這就像我們音場內樂器定位會飄移的情形。如果您有散光而忘了戴眼鏡,那也是定位感不好的具體表現。總之,定位感不佳可能由許多原因造成,我們不管它是怎麼形成的,我們要求的是樂器或人聲要浮凸而清楚的「定」在那裡,不該動的時候就不要動,不該亂的時候就不能亂。
   
    音響第九要:活生感
   
    所謂活生感可以說是暫態反應、速度感、強弱對比的另一面。它讓您聽起音樂來很活潑,不會死氣沈沈的。這是音樂好聽與否的一個重要因素,就好像一個卓越的指揮家能把音樂指揮得充滿生氣;而蹩腳的指揮往往將音樂弄得死氣沈沈的。這就是音樂的活生感。
   
    音響第十要:結像力與形體感
   
    顧名思義,結像力就是將虛無飄渺的的音像凝結成實體的能力;換句話說,也就是讓人聲或樂器的形體展現出立體感的能力。在以前,我把它歸入「形體感」中。後來我仔細思考過,認為用結像力能包容更完整的意思,所以現在將之改為結像力與形體感。結像力好的音響器材會讓音像更浮凸,更具有立體感。也就是我常說的音像輪廓的陰影更清楚。
   
    音響第十一要:解析力
   
    這個名詞最容最懂,玩過相機的人都知道鏡頭解析力好壞的差距;看電視的人也知道自己的電視能把一片黑色的頭髮解析得絲毫不混就是解析力好的表現。好的音響器材,即使再細微、再複雜的東西都能清楚的表達出來,這就是解析力。
   
    其實,細節多與暗部層次清楚也是解析力產生的結果,這就好像空間感也可合併入音場來講一樣。但是解析力並不能代表所有的細節再生與層次感。例如由前往後一排排的層次感就不是全由解析力造成的;再者,如果真的將層次感併入解析力,那就無法對單項的名詞做明確的解釋。因此,我在此都儘可能分開來說,讀者們只要知道「音響二十要」之間彼此都有難以分割的關係就可以了。
   
    一般而言,如果細微的變化(低電平時)都能表現得很清楚,那麼這件器材的解析力當然很好。既然有低電平時的解析力,那麼有沒有高電平時的解析力呢?當然有!在極端爆棚時能將所有東西解析得很清楚,那就是高電平的解析力。
   
    音響第十二要:速度感與暫態反應
   
    其實,速度感就是暫態反應的結果,也是器材上升時間與回轉率的具體表現。老外通常會將這項說成是暫態反應而不說速度感。不過,台灣習慣的用語是速度感。對於老中而言,速度感要比暫態反應更容易了解。基本上,這二個名詞都是指器材各項反應的快慢而言。我想,在此就不必多做解釋了。
   
    音響第十三要:強弱對比與動態對比
   
    強弱對比也可以說是老外所說的動態對比,也就是大聲與小聲之間的對比。一般而言,強弱對比也可以分為「對比強大」的強弱對比與「對比極小」的強弱對比。我們常說古典音樂的動態很大就是指它最大聲與最小聲的對比很大;而搖滾樂雖然大聲,但是它大小聲的起伏並不大,所以我們說它雖然大聲,但是動態對比並不大。
   
    什麼是對比極小的動態對比呢?也就是強弱很接近的細微對比。這種細微的強弱對比就像水波蕩漾般,遠遠看好像不動,近看才知道它是一直細微的在波動。強弱對比用最淺顯的說法應該是這樣的:極大的強弱對比是拍打岩岸的海浪;極小的強弱對比就是清風吹拂下的湖水波動。
   
    音響第十四要:樂器與人聲的大小比例
   
    到底樂器的線條、形體要多大才算對?到底人聲要一縷如鍊?還是要豐潤有肉?這個問題一直在困擾著音響迷。理想主義者認為應該按實際樂團大小比例縮小放入家中聆聽室。事實上,這是不可能的。我舉一個最簡單的例子好了。當鋼琴與小提琴在演奏奏鳴曲時,鋼琴的形體不知道要超過小提琴多少倍(音量亦然)。如果在錄音時不增加小提琴的音量,小提琴往往被鋼琴掩沒(現場音樂會往往就是如此)。所以在錄音時,錄音師都會刻意平衡一下小提琴的音量。再來說到整個管弦樂團與小提琴做協奏演出時,如果完全按比例縮小,那麼小提琴的音應該要細小得不能再細小,而不是我們在CD上所聽到的那麼清楚、強勁。所以,正確的「樂器與人聲大小比例」不是一味的照章縮小,而是按照合理的音樂要作大小比例。樂器如此,人聲亦然。
   
    其實,樂器與人聲的大小比例最值得注意的不是比例縮小與否的問題,而是因為頻率響應曲線扭曲所造成的誤解。例如您的房間在100Hz左右有嚴重峰值的話,定音鼓敲起來一定會特別的大、特別有勁;大提琴、低音提琴亦然。這才是真正錯誤的比例。所以,在評寫「樂器與人聲的大小比例」時,應該特別注意頻率響應曲線扭曲所造成的影響。
   
    音響第十五要:樂器與人聲的質感、空氣感
   
    「質感」這個名詞相當抽象,我們常說這傢俱的木頭質感很好、這套真皮沙發的質感很好;或這個大理石的質感很好。從這個例子中,我們可瞭解,所謂「質感」京是指該物體「材質的本性」。不過,我們在此說的並不是音質的那個質感,而是樂器演奏、打擊接觸那一剎那動作所發生的質感。因此,當我們在說:「小提琴的擦弦質感很好」,就意謂著「它錄得很像小提琴」。當我們說:「鈸的敲擊質感很好」,也就是說「它敲起來像真的」。反過來說,當我們認為「小提琴擦弦質感不夠」時說的就是「它不像真的」。由此,我們可以很清楚的瞭解到,所謂質感也就是指「傳真度」。雷射唱盤剛推出時,大家都覺得小提琴的聲音不像,就是指它的擦弦質感不像。
   
    而「形體感」則更容易瞭解,當我們聽單簧管吹奏時,我們說它的形體感真好,那也是「傳真度」的一種。總之,質感與形體感皆是「傳真與否」的代名詞。至於「空氣感」又是什麼呢?當我們在形容拉奏、敲擊鍵盤樂器時,我們用的是「某某樂器的質感很好」。可是,當我們在形容管樂器時,我們通常不用「質感」二字,而用「空氣感」,也就是說吹氣的感覺。說得更清楚些,「空氣感」是指聲波振動的感覺,而質感大部分是「接觸」後剎那的感覺。當然,弦樂群除了拉奏時的擦弦質感外,它同時還有弦樂空氣中產生的「空氣感」。
   
    音響十六要:細節再生
   
    細節大概是泛指樂器的細節、堂音的細微再生與錄音空間中所有的雜音。一件音響器材細節再生的多寡很容易經由AB Test 比較出來。為什麼有些器材所再生的細節較多呢?我想這與低失真、高訊噪比、高靈敏度、解析力、透明感等都有關。細節少的器材聽起來平板乏味:細節多的器材起來趣味盎然。一件優秀的音響器材,其細節的再生當然是豐富無比的。
   
    音響第十七要:空間感
   
    我常常說,如果一套音響系統(包括器材與空間)能夠「使音場浮出來」,那麼它一定也「可以看到」空間感。請注意,我是用「看到」而非「聽到」。真正表現好的音場與空間感絕對是可以「看到」的,而非僅「聽到」而已。什麼是空間感?那就是錄音場所的三度空間實體大小。要能夠將空間感完全表現出來,絕佳的細節再生是絕對需要的,尤其是「堂音」的再生。我甚至可以說,如果聽不到完整的堂音,那麼「空間感」也無法完整的再生出來。
   
    什麼又是「堂音」?堂音與「殘響」往往又被混淆不清。大部份人誤認「堂音」就是「殘響」。其實,這是二種不同的東西。堂音的英文是Ambience,殘響的英文是Reverberation。Ambience原意是指周圍、環境或氣氛,後來被引申為音樂廳中的堂音。從「氣氛」二字,我們就可瞭解它是指包圍在我們周圍的音樂細節。除了感性的意義之外,Ambience另有一個理性的解釋,那是狹隘的指傳入耳朵的第一次反射音。換句話說藉由第一次反射音與真接音的時間延遲,我們可以「感受到」音樂廳空間的大小。因此,如果我們無法在軟體中聽到堂音的話,我們便無法「看到」空間感?
   
    「殘響」在一般的解釋中,當然也可以說是反射音。但是,殘響有一個更嚴苛的時間定義,那就是指一個猝發音發生之後,聲音的能量衰減到原來的百萬分之一(60dB)的時間長度。換句話說,通常我們會說:「這個音樂廳的殘響真豐富、真美」,而應該說殘響較長較短。反過來說,我們也不應該說:「這個音樂廳的堂音太短」,而應該說:「這個音樂廳的堂音真豐富、真自然」。
   
    音響第十八要:整體平衡性
   
    每件音響器材都和指揮在控制樂團一樣,應該求得一個整體的平衡性。這就好比一個樂團中,人人皆是獨奏的高手,但是每一個人都想出鋒頭,不聽指揮的詮釋,如此一來雖然個別演奏水準高,但是樂團的整體平衡性一定很差。這樣就不是一個好樂團。同理,一件音響器材的前述十七項要素都非常好,但是如果無法把這十七項要素做一個精妙的平衡,那麼也一定不耐久聽。此時,不管解析力再高、強弱對比再好也沒有用。關於這項,我們無法用尺度去度量出來,要分辨整體平衡性就像多聽音樂會才能分辨樂團好壞一般,祗有靠自己豐富的聆聽經驗來判斷了。
   
    除此之外,整體平衡性說的還有高、中、低頻段的適當量感分配。例如我們所說的低頻基礎要好就是其中之一。所謂低頻基礎就是低頻段在整個音樂裡造成的穩固、穩定的狀態。大部份的音樂迷都希望音樂是很厚實、豐潤的,而不希望高頻多過中頻、低頻,而造成頭重腳輕的情況。這種合理的高、中、低頻段量感也就是我所說旳整體平衡性。整體平衡性好的器材聽起來就會耐聽,這也就是一般人所說的音樂性。在此順帶一句,當您在做喇叭擺位時,首先要得到的就是整體的平衡性。千萬不要為了音場表現,而犧牲了雄厚的中頻與低頻。我的意思是:如果您的喇叭離牆太遠時低頻會不足,那麼就應該讓喇叭靠牆擺。
   
    音響第十九要:器材個性
   
    每件音響器材都和人一般,有著自己的個性。有些器材聽起來像紳士,有些像火爆浪子;有些溫柔得像淑女,有些又熱情得像卡門。由於個性不同,因此,在搭配上也就必須如婚姻大事一樣,慎重其事。二件火爆脾氣的器材配在一起一定讓您難以消受。反之,二件溫吞水、慢郎中配在一起也要急死您。所以,器材個性的認知絕對是必要的。
   
    在此我必須鄭重的告訴讀者們,根據我長期試聽音響器材的經驗,我認為器材本身個性上的差異要大過各器材之間真正品質的差異。也就是說,一般讀者們所認為的器材好壞往往可能是不同個性搭配下所產生的個人好惡而以,真正器材的好壞往往被個性所掩蓋。因此,深入的了解器材的個性是有其絕對的必要性。如果您不了解器材個性,當然也就無法做合適的搭配。這樣一來,聲音要好聽就難了。
   
    音響第二十要:搭配上的推薦
   
    這「第二十要」是特別為評論員而寫的。一個負責任的音響器材評論員應該就他自己豐富的經驗,向讀者推薦適合的搭配組合,否則,讀者枉費看了前十九要,卻因自己缺乏其他器材的個性資料或搭配經驗,到頭來仍然不知該項被評器材到底要如何搭配周邊器材。對於評論員而言,這是為德不卒。所以,當您寫完十九項要素之後,一定不要忘了,為讀者推薦適合的搭配組合。
   
    我再次強調,不當的器材搭配往往比器材本身的好壞影響更大。不僅是一般音響迷,就是連音響評論員也經常會因為不當的搭配而誤解了器材本身的真正能力,這是很遺憾的事。其實,任何一位評論員只要聽得愈多,就愈不敢為一件器做黑與白、好與壞的二極化評語。因為在這二極之間往往還存在著許多可能性。所以,聽得愈少的人愈肯定二極化的答案。這就好像小孩子在看電影時最喜歡問大人:爸爸!那些是好人?那些是壞人?為了減少犯錯的機會,評論員在聆聽器材時一定要先做多方的搭配,然後再將自己的搭配推薦告訴讀者。
   
    結語
   
    看完上述「音響二十要」,我相信有些人會認為太繁瑣了,但是,為了提昇音響器材評論文章的水準,為了讓讀者有明白的脈絡去判斷音響器材的優劣,我認為完整的寫完或看完這二十要是必需的。有了這「音響二十要」,評論員們不致於天馬行空,讀者們也不再一頭霧水。這樣,音響迷才能享受到既理性又感性的音樂與音響生活。
温馨提示: 发帖标题请概括内容,回帖请勿使用无意义字符或纯表情。积极参与发帖回帖交流能提高会员等级(提升下载权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0-26 19:4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一篇极好文章,谢谢ynbssm 老师的转帖!考虑到有的朋友阅读繁体中文有障碍,我把它翻译成简体中文,贴在这里。
音响的理性思维 音响二十要 刘汉盛
   
    这已经是我第三次写「音响二十要」了。第一次在「音响论坛」第40期,隔了不久又写了一次算是补述的材料。这次为了第七届音响大展我们自己编的手册,我又写了一次。
   
    前后三次写「音响二十要」,时间隔了五年多。五年后检视我所写过的二篇「音响二十要」,几乎已经没有多少补充或更改的必要。不过,为了让读者们不必分篇去找,并且也藉此机会重新整理「音响二十要」的思绪,我还是决定再写一次。或者说再编一次:将前后二次的「音响二十要」融合起来。所以,如果有论坛的老读者发现这篇「音响二十要」几乎都是旧材料,请不必生气,它本来就已经无可更改。至于新读者,我诚挚的希望这篇「音响二十要」能够在您的心里建构出一套听音响的中心思想。
   
    为什么要写「音响二十要」
   
    自台湾有人开始写音响器材的评论以来,有关音响器材表现的各种名词、形容词就一直处于不够精确的情况下;而且,许多名词或形容词也一直被评论员或读者们误解、误用,以致于产生许多不应该有的迷惑与矛盾。究其原因,中国人「差不多先生」的个性脱离不了责任,国内国外土洋杂用的名词也是原因之一;最后,评论人员本身及读者未能对器材评论中所用的名词、形容词深思也是帮凶。因此,许多评论甚至可说是玩弄文字游戏,灌水填充版面之劣作。说得直接一点,许多评论文章距离应该有的精确、扎实境界还有一段距离。
   
    多年以前,我因深受上述事项所苦,曾经写了一篇「音响十要」的短文,当时只是简单说明我评论器材的方向。事隔多年,我发现「音响十要」早已经无法满足「精确」的要求,而且包括我自己在内,许多评论文章仍然会因偷懒而写得不够周全。因此脑中就蕴酿着要重新为如何写、看器材评论文章下个较详细的分项。让我自己、「音响论坛」的评论员、以及读者们都有一个明确的指引。唯有这样,文字的传达才能达到最低失真;也唯有如此,器材评论的文章才能更扎实、精练,且言之有物。
   
    或许,我的思考尚不够周全,以下的二十分项可能仍有疏漏或值得再论之处。不过,多年以来「音响二十要」已经成为台湾音响界普遍接受的主流思想,这已是不争的事实。我希望新读者在仔细阅读过这篇文章之后,能够精确的培养出自己品评音响器材的基本能力。这样,也就不会被许多不精确、玩弄文字、模稜二可的评论所迷惑。
   
    音响第一要:音质
   
    音质是指声音的品质,许多人都把它与「音色」溷淆了。什么叫作声音的品质?当您在说一双鞋子品质好的时候。您指的一定是合脚、舒服、耐穿,而不是指它的造形好不好看、时不时髦。同样的,当您在说一件音响器材音质好、坏的时候,您也不是在说它的层次如何、定位如可,而是专指这件器材「耐不耐听」!就好像耐不耐穿、合不合脚一样。一件音质很好的器材,它表现在外的就是舒服、耐听。您不必去探讨它听起来舒服、耐听的原因,那是专家们的事,您只要用您的耳朵去判断就行。有些器材生动有力、速度奇快、解析力也强,但是不耐久听,那可能就是音质的问题。一件好的音响器材,其音质就应该像一副好嗓子,让人百听不腻。
   
    或许我这么说您还是认为很抽象。其实不然,我可以再举实列来说明。当您提到布料时,您会说:这块料子的质很好。当您在吃牛排时,您会说:这块牛排的肉质很好。当您在称赞一个小孩时,会说:这个孩子的资质很好。所以,当您在听一件音响器材或一件乐器时,您也会说:它的音质很美。从以上这些例子,您可以很清楚的知道「质」就是与生俱来的天性。音质高贵、很好、很美就代表着这件器材的本性很好,它让人听起来很舒服。我可以说音质是音响器材中最重要的一环,所以我将它摆在第一要。
   
    音响第二要:音色
   
    音色是指声音的颜色。在英文里,音质(TONE QUALITY)与音色(TIMBRE或TONE COLOR)一看便知其所指不是同一件事。但是在中文里,音质与音色经常被混用、误用。我们时常会听到:这把小提琴音色真冷、这把小提琴音色真暖等的说法,这就是指小提琴的音色而言。声音就像光线一样,是有颜色的,不过它并不是用眼睛看到的,而是以耳朵听到的。通常,音色越暖声音越软;音色越冷声音越硬。太软或太硬当然都不是很好。有时,音色也可以用「高贵」、「美」等字眼来形容,基本上它也是天性之一。不过,就像布料一般,布质是指它的材料,布色却是指它的颜色,这其间还是有明显的界线。在音响器材评论里,音色就如同颜色一般,是指它特有的颜色。有些器材的音色偏黄、有些偏白、有些偏冷、甚至您可说它是带点忧郁的蓝。总之,音响器材就如乐器一般,几乎脱离不了越贵音色越美的事实。一把二百万美金的小提琴其音色可能美得有着金黄色的光泽;而一把五千台币的小提琴其音色有可能像褪了色的画。虽然每个人观点各异,但是,「美」仍然有着一个大家承认的「共识」,您不能说一个朝天鼻者是「美的化身」;同样的您不能说一件冷蓝音色的器材是美。这就是我们对音色之美的共识。
   
    音响第三要:高、中、低各频段量感的分布与控制力
   
    这个项目很容易了解,但也很容易产生文字传达上的误解。怎么说呢?大家都会说:这对喇叭的高音太强、低音太少。这就是高、中、低频段的量感分布。问题出于如果把从20Hz到20KHz的频宽只以三段来分的话,那必然会产生「不够精确」的混淆。到底您的低音是指那里呢?多低呢?为了让形容的文字更精确,有必要把20Hz-20kHz的频宽加以细分。照美国TAS与Stereophile的分法很简单,他们把高、中、低每段再细分三小段,也就是变成「较低的中频、中频、较高的中频」分法。这种分法就像十二平均律一般,相当规律化。不过用在中国人身上就产生了一些翻译上的小问题,如「较低的中频」我们称作「中低频」还是「低中频」?那么较高的低频呢?「高低频」吗?对于中国人而言,老外这种分法恐怕行不通。因此很早以前我便参考乐器的频宽,以及管弦乐团对声音的称呼,将20Hz-20KHz的频率分为极低频、低频、中低频、中频、中高频、高频、极高频等七段。这七段的名词符合一般中国人的习惯称呼,而且易记,不会混淆。
   
    极低频
   
    从20Hz-40Hz这个八度我称为极低频。这个频段内的乐器很少,大概只有低音提琴、低音巴松管、土巴号、管风琴、钢琴等乐器能够达到那么低的音域。由于这段极低频并不是乐器的最美音域,因此作曲家们也很少将音符写得那么低。除非是流行音乐以电子合成器刻意安排,否则极低频对于音响迷而言实在用处不大。有些人误认一件事情,说虽然乐器的基音没有那么低,但是泛音可以低至基音以下。其实这是不正确的,因为乐器的基音就是该音最低的音,音只会以二倍、三倍、四倍、五倍…等的往上爬高,而不会有往下的音。这就像您将一根弦绷紧,弦的全长振动频率就是基音,二分之一、三分之一、四分之一、五分之一…等弦长的振动就是泛音。基音与泛音的相加就是乐器的音色。换句话说,小提琴与长笛即使基音(音高)相同,音色也会有不同的表现。
   
    低频
   
    从40Hz-80Hz这段频率称为低频。这个频段有什么乐器呢?大鼓、低音提琴、大提琴、低音巴松管、巴松管、低音伸缩号、低音单簧管、土巴号、法国号等。这个频段就是构成浑厚低频基础的大功臣。通常,一般人会将这个频段误以为是极低频,因为它听起来实在已经很低了。如果这个频段的量感太少,丰润澎湃的感觉一定没有;而且会导致中高频、高频的突出,使得声音失去平衡感,不耐久听。
   
    中低频
   
    从80Hz-160Hz之间,我称为中低频。这个频段是台湾音响迷最头痛的一段,因为它是造成耳朵轰轰然的元凶。为什么这个频段特别容易有峰值呢?这与小房间的长、宽、高尺吋有关。大部份的人为了去除这段恼人的峰值,费尽心力吸收这个频段,使耳朵不致于轰轰然。可惜,当您耳朵听起来不致轰轰然时,下边的低频与上边的中频恐怕都已随着中低频的吸收而呈凹陷状态,而使得声音变瘦,缺乏丰润感。更不幸的是大部份的人只因峰值消失而认为这种情形是对的。这就是许多人家里声音不够丰润的原因之一。这个频段中的乐器包括了刚才低频段中所提及的乐器。对了,定音鼓与男低音也要加上去。
   
    中频
   
    从160Hz-1280Hz横跨三个八度(320Hz、640Hz、1280Hz)之间的频率我称为中频。这个频段几乎把所有乐器、人声都包含进去了,所以是最重要的频段。读者们对乐器音域的最大误解也发生在此处。例如小提琴的大半音域都在这个频段,但一般人却误以为它很高;不要以为女高音音域很高,一般而言,她的最高音域也才在中频的上限而已。
   
    从上面的描述中,您一定也了解这段中频在音响上是多么重要了。只要这段频率凹陷,声音的表现马上变瘦了。有时,这种瘦很容易被解释为「假的凝聚」。我相信有非常多的音响迷都处于中频凹陷的情况而不自知。这个频段的重要性同时也可以从二音路喇叭的分频点来分析。一般二音路喇叭的分频点大多在2500Hz或3000Hz左右,也就是说,2500Hz以上由高音单体负责,2500Hz以下由中低音单体负责。这2500Hz约莫是1280Hz的二倍,也就是说,为了怕中低音单体在中频极限处生太大的分频点失真,设计师们统统把分频点提高到中频上限的二倍处,如此一来,最完美的中频就可以由中低音单体发出。
   
    如果这种说法无误,高音单体做什么用呢?如果您曾经将耳朵贴近高音单体,您就听到一片「嘶嘶」的声,那就是大部份泛音所在。如果没有高音单体发出嘶嘶的音,单用一个中低音单体来唱音乐,那必然是晦暗不堪的。当然,如果是三音路设计的喇叭,这段中频绝大部份会被包含在中音单体中。
   
    中高频
   
    从1280Hz-2560Hz称为中高频。这个频段有什么乐器呢?小提琴约有四分之一的较高音域在此,中提琴的上限、长笛、单簧管、双簧管的高音域、短笛的一半较低音域、钹、三角铁等。请注意,小喇叭并不在此频段域中。其实中高频很容易辨认,只要弦乐群的高音域及木管的高音域都是中高频。这个频段很多人都会误以为是高频,因此请您特别留意。
   
    高频
   
    从2560Hz-5120Hz这段频域,我称之为高频。这段频域对于乐器演奏而言,已经是很少有机会涉入了。因为除了小提琴的音域上限、钢琴、短笛高音域以外,其余乐器大多不会出现在这个频段中。从喇叭的分频点中,我们可以发现到这段频域全部都出现在高音单体中。如我前面所言,当您将耳朵靠近高音单体时,您所听到的不是乐器的声音,而是一片嘶嘶声。从高音单体的表现中,可以再度证明高音单体几乎很少发出乐器或人声的基音,它只是发出基音的高倍泛音而已。
   
    极高频
   
    从5120Hz-20000Hz这么宽的频段,我称之为极高频。各位可以从高频就已经很少有乐器出现的事实中,了解到极高频所容纳的尽是乐器与人声的泛音。一般乐器的泛音大多是越高处能量越小,换句话说,高音单体要製造得很敏锐,能够清楚的再生非常细微的音。从这里,发生了一件困扰喇叭单体製造的事情,那就是要如何两全其美?什么是「两全」?您有没有想过,假若一个高音单体为了清楚再生所有细微的泛音,不顾一切的设计成很小的电流就能推动振膜,那么同样由这个高音单体所负责的大能量高频与中频极可能就会时常处于失真的状态,因为这二个频段的能量要比极高频大太多了。这也是目前市面上许多喇叭极高频很清楚,却容易流于刺耳的原因之一。
   
    您还记不记得以前的Spentdor SP-1喇叭?它是三音路设计,哪三音路呢?中低音单体、高音单体、超高音单体三路。那个超高音单体负责13000Hz以上的频率。我记得当时有许多人都「不解」,为什么SP-1有超高音单体,而声音却是那么的柔呢?应该要很锐利才对呀!现在我想您该了解了吧!SP-1设计着眼点在于使高音单体不会失真,而又能再生极高频。这就是SP-1听起来很舒服,具有音乐性的原因之一。
   
    了解了高、中、低频段的分段法之后,我们接着要讨论量感之外的「控制力」。量感当然是指量的多寡,即是我们说的:高音比较多、低音比较少等。而控制力通常多指「对低频段与高频段」的控制力。有些器材低频发散,有些则具有弹性。我们会说后者有低频的控制力。有些器材能够抓得住高频,让它不会飙得耳朵难受,我们说它高频控制力佳。请注意,各频段量感的多寡并不代表器材真正的好坏,器材之间量感多寡的相互搭配才是重要的。而控制力的好坏就可以说是器材本身的优、劣。
   
    音响第四要:音场表现
   
    「音场」到底是什么?在美国,「Sound Field」与「Sound Stage」是二个名词。「Sound Field」泛指整个声音充塞的空间;「Sound Stage」特指舞台上乐队的排列(包括宽、深、高、低)。在台湾,我们所谓的「音场」其实是指「Sound Stage」而言,因为无论是「声音的舞台」或「音台」都无法让人望文生义。至于「Sound Field」,我们早已用另外一个名词代替,那就是「空间感」。因此,当我们提到「音场的形状」时,就是指您的器材所再生的乐团排列形状。
   
    由于受到频率响应曲线分布不均匀以及喇叭指向性、房间声波反射条件的影响,有些音场是内凹形的、有些是宽度大于深度的;有些是深度大于宽度的。有些音场形状就是四四方方,没有内凹的。这种声音舞台不同形状的再生,我称为音场的形状。最好的音场形状当然要与录音时的原样符合。在此我要提出一个值得注意之处:现场演奏时的录音,其乐团的排列是宽度大于深度的;但在录音室中,往往为了音响效果,乐团的排列方式会改变,通常纵深会拉长,尤其是打击乐器会放得更远一些。如此一来,就不是我们在音乐厅中所见到的排列。 ,挑剔的读者以及评论员们不可不察。
   
    音场位置
   
    除了「形状」之外,音场还有「位置」的问题。这里面包括音场的前、后、高、低。有些器材会使整个音场向聆听者逼近;有些则后退。有些音场听起来会觉得浮在半空中;有些则又像坐在音乐厅的二楼看舞台一般。会形成音场位置的原因很多,像喇叭的摆位与频率响应的均匀与否皆为重大影响因素。一个理想的音场位置应该如何呢?低音提琴、大提琴的声音应从较低的地方出来,小提琴的位置比低音提琴及大提琴高;如果录音时乐团有前低后高的排列时,音场内也要有前低后高的模样出现。像铜管就极有可能位置较高。
   
    至于整个音场的高度?常您坐着时两眼平视的高度应该是音场的略低高度。换句话说,小提琴应该在视线以上,大提琴、低音提琴应在视线下。铜管至少要与小提琴等高或更高。至于音场的前、后位置应该在那里?应该在「喇叭前沿一线」开始往后延伸。当然,这种最理想的音场位置不容易求得,因为它与聆听软体也有极大的关系。通常,从喇叭后沿一线往后延伸比较容易求得,不过,不能「后缩」得太多。
   
    音场的宽度
   
    常常听到发烧友夸口:「我的音场不只超出喇叭、宽抵二侧墙,甚至破墙而出。」这句话在外行人听来,简直是天方夜谭。在我听来,则仅是有点夸张而已。我想许多音响迷都有这种经验,不必我再多费唇舌。一般而言,音场的宽度可以宽抵侧墙。至于破墙而出,那恐怕就要靠一点想像力了。至少,以我而言,我要「用眼睛能够看得到」音场在那里才算数,墙外的东西我看不到,我不能肯定它在那里。所以,我的音场宽度其实在只在我的墙壁之内而已。
   
    音场的深度
   
    这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深度感」,现在我把它归于音场的深度。为什么不像以前一样,将它与层次感、定位感并列呢?因为层次与定位谈的不是音场,而深度感却仍属音场的范围之中,所以,我将它改成「音场的深度」而不以「深度感」称之。与「音场的宽度」一样,许多人会说他家音场深度早已破墙而出,深到对街。这当然也仅是满足自己的形容词而己。真正的「音场深度」指的是音场中最前一线乐器与最后一线乐器的距离。换句话说,它极可能是指小提琴与大鼓、定音鼓之间的距离。「宽到隔邻、深过对街」这应该是包含在后面说的「空间感」中。有些器材或环境由于中低频或低频过多,因此大鼓与定音鼓的位置会前冲,此时,音场的深度当然很差。另有一例,有些音场的位置向后缩,结果被误以为音场的深度很好,那是错误的。我相信,您只要把握住「小提琴到定音鼓、大鼓之间的距离」这句话就不会错了。
   
    音响第五要:声音的密度与重量感
   
    所谓声音的密度就像一公斤棉花与一公斤铁块一般,铁块的密度当然要大得多。因此虽然二者重量相同,不过铁块给予人的重量感就要大得多。声音密度大听起来是什么感受呢?弦乐有黏滞感、管乐厚而饱满、打击乐器敲起来都会有空气振动的感觉。所有的乐器与人声都应具有重量感。不过,大部份的音响迷都得不到很好的声音密度与重量感。这种感觉我推测与供电的充足及中频段、低频段的饱满有关。声音的密度与重量感好有什么好处呢?让乐器与人声听起来更稳更扎实更像真的。
   
    音响第六要:透明感
   
    透明感几乎是一个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名词。有些器材听起来澄澈无比,有些则像蒙上一层雾般,只要是有换机经验的人一定就有这种感觉。透明感是「音响二十要」中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因为如果透明感不佳的话,连带也会影响对其余各项的判定。最好的透明感是柔和的,听起来耳朵不会疲劳;较差的透明感像是伤眼的阳光,虽然看得清楚,但很伤神。大部份的音响器材无法达到既清楚又柔和的透明程度,而只能单单表现清楚而已。如果能够达到「清楚又柔和」,那么该件器材的价值恐怕也不低了。
   
    音响第七要:层次感
   
    层次感很容易了解,它是指乐器由前往后一排排的间隔能否清楚再生。以电视而言,深灰与黑能够分辨出来的话就是有层次感。音响亦然,乐团的排列不会混在一起就是有好的层次感。更甚者,我们要听到乐器与乐器之间的空间,这样才会有最好的层次感。
   
    音响第八要:定位感
   
    顾名思义,定位感就是将位置「定在那里」。聚焦不准定位感就差,结像力不佳定位感就不行,器材的相位失真也会导至定位的漂移;甚至空间中直接音与反射音的比例不佳(一般指高频反射太强)也会导至定位不准。举一个例子:夏天很热时,柏油路上会冒气。此时如果您走在路上,就会觉得物体的影像会飘。这就像我们音场内乐器定位会飘移的情形。如果您有散光而忘了戴眼镜,那也是定位感不好的具体表现。总之,定位感不佳可能由许多原因造成,我们不管它是怎么形成的,我们要求的是乐器或人声要浮凸而清楚的「定」在那里,不该动的时候就不要动,不该乱的时候就不能乱。
   
    音响第九要:活生感
   
    所谓活生感可以说是暂态反应、速度感、强弱对比的另一面。它让您听起音乐来很活泼,不会死气沉沉的。这是音乐好听与否的一个重要因素,就好像一个卓越的指挥家能把音乐指挥得充满生气;而蹩脚的指挥往往将音乐弄得死气沉沉的。这就是音乐的活生感。
   
    音响第十要:结像力与形体感
   
    顾名思义,结像力就是将虚无飘渺的的音像凝结成实体的能力;换句话说,也就是让人声或乐器的形体展现出立体感的能力。在以前,我把它归入「形体感」中。后来我仔细思考过,认为用结像力能包容更完整的意思,所以现在将之改为结像力与形体感。结像力好的音响器材会让音像更浮凸,更具有立体感。也就是我常说的音像轮廓的阴影更清楚。
   
    音响第十一要:解析力
   
    这个名词最容最懂,玩过相机的人都知道镜头解析力好坏的差距;看电视的人也知道自己的电视能把一片黑色的头髮解析得丝毫不混就是解析力好的表现。好的音响器材,即使再细微、再复杂的东西都能清楚的表达出来,这就是解析力。
   
    其实,细节多与暗部层次清楚也是解析力产生的结果,这就好像空间感也可合并入音场来讲一样。但是解析力并不能代表所有的细节再生与层次感。例如由前往后一排排的层次感就不是全由解析力造成的;再者,如果真的将层次感并入解析力,那就无法对单项的名词做明确的解释。因此,我在此都尽可能分开来说,读者们只要知道「音响二十要」之间彼此都有难以分割的关系就可以了。
   
    一般而言,如果细微的变化(低电平时)都能表现得很清楚,那么这件器材的解析力当然很好。既然有低电平时的解析力,那么有没有高电平时的解析力呢?当然有!在极端爆棚时能将所有东西解析得很清楚,那就是高电平的解析力。
   
    音响第十二要:速度感与暂态反应
   
    其实,速度感就是暂态反应的结果,也是器材上升时间与回转率的具体表现。老外通常会将这项说成是暂态反应而不说速度感。不过,台湾习惯的用语是速度感。对于老中而言,速度感要比暂态反应更容易了解。基本上,这二个名词都是指器材各项反应的快慢而言。我想,在此就不必多做解释了。
   
    音响第十三要:强弱对比与动态对比
   
    强弱对比也可以说是老外所说的动态对比,也就是大声与小声之间的对比。一般而言,强弱对比也可以分为「对比强大」的强弱对比与「对比极小」的强弱对比。我们常说古典音乐的动态很大就是指它最大声与最小声的对比很大;而摇滚乐虽然大声,但是它大小声的起伏并不大,所以我们说它虽然大声,但是动态对比并不大。
   
    什么是对比极小的动态对比呢?也就是强弱很接近的细微对比。这种细微的强弱对比就像水波荡漾般,远远看好像不动,近看才知道它是一直细微的在波动。强弱对比用最浅显的说法应该是这样的:极大的强弱对比是拍打岩岸的海浪;极小的强弱对比就是清风吹拂下的湖水波动。
   
    音响第十四要:乐器与人声的大小比例
   
    到底乐器的线条、形体要多大才算对?到底人声要一缕如缕?还是要丰润有肉?这个问题一直在困扰着音响迷。理想主义者认为应该按实际乐团大小比例缩小放入家中聆听室。事实上,这是不可能的。我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好了。当钢琴与小提琴在演奏奏鸣曲时,钢琴的形体不知道要超过小提琴多少倍(音量亦然)。如果在录音时不增加小提琴的音量,小提琴往往被钢琴掩没(现场音乐会往往就是如此)。所以在录音时,录音师都会刻意平衡一下小提琴的音量。再来说到整个管弦乐团与小提琴做协奏演出时,如果完全按比例缩小,那么小提琴的音应该要细小得不能再细小,而不是我们在CD上所听到的那么清楚、强劲。所以,正确的「乐器与人声大小比例」不是一味的照章缩小,而是按照合理的音乐要作大小比例。乐器如此,人声亦然。
   
    其实,乐器与人声的大小比例最值得注意的不是比例缩小与否的问题,而是因为频率响应曲线扭曲所造成的误解。例如您的房间在100Hz左右有严重峰值的话,定音鼓敲起来一定会特别的大、特别有劲;大提琴、低音提琴亦然。这才是真正错误的比例。所以,在评写「乐器与人声的大小比例」时,应该特别注意频率响应曲线扭曲所造成的影响。
   
    音响第十五要:乐器与人声的质感、空气感
   
    「质感」这个名词相当抽象,我们常说这傢俱的木头质感很好、这套真皮沙发的质感很好;或这个大理石的质感很好。从这个例子中,我们可了解,所谓「质感」应是指该物体「材质的本性」。不过,我们在此说的并不是音质的那个质感,而是乐器演奏、打击接触那一刹那动作所发生的质感。因此,当我们在说:「小提琴的擦弦质感很好」,就意味着「它录得很像小提琴」。当我们说:「钹的敲击质感很好」,也就是说「它敲起来像真的」。反过来说,当我们认为「小提琴擦弦质感不够」时说的就是「它不像真的」。由此,我们可以很清楚的了解到,所谓质感也就是指「传真度」。激光唱片刚推出时,大家都觉得小提琴的声音不像,就是指它的擦弦质感不像。
   
    而「形体感」则更容易了解,当我们听单簧管吹奏时,我们说它的形体感真好,那也是「传真度」的一种。总之,质感与形体感皆是「传真与否」的代名词。至于「空气感」又是什么呢?当我们在形容拉奏、敲击键盘乐器时,我们用的是「某某乐器的质感很好」。可是,当我们在形容管乐器时,我们通常不用「质感」二字,而用「空气感」,也就是说吹气的感觉。说得更清楚些,「空气感」是指声波振动的感觉,而质感大部分是「接触」后刹那的感觉。当然,弦乐群除了拉奏时的擦弦质感外,它同时还有弦乐空气中产生的「空气感」。
   
    音响十六要:细节再生
   
    细节大概是泛指乐器的细节、堂音的细微再生与录音空间中所有的杂音。一件音响器材细节再生的多寡很容易经由AB Test 比较出来。为什么有些器材所再生的细节较多呢?我想这与低失真、高信噪比、高灵敏度、解析力、透明感等都有关。细节少的器材听起来平板乏味:细节多的器材起来趣味盎然。一件优秀的音响器材,其细节的再生当然是丰富无比的。
   
    音响第十七要:空间感
   
    我常常说,如果一套音响系统(包括器材与空间)能够「使音场浮出来」,那么它一定也「可以看到」空间感。请注意,我是用「看到」而非「听到」。真正表现好的音场与空间感绝对是可以「看到」的,而非仅「听到」而已。什么是空间感?那就是录音场所的三度空间实体大小。要能够将空间感完全表现出来,绝佳的细节再生是绝对需要的,尤其是「堂音」的再生。我甚至可以说,如果听不到完整的堂音,那么「空间感」也无法完整的再生出来。
   
    什么又是「堂音」?堂音与「残响」往往又被混淆不清。大部份人误认「堂音」就是「残响」。其实,这是二种不同的东西。堂音的英文是Ambience,残响的英文是Reverberation。Ambience原意是指周围、环境或气氛,后来被引申为音乐厅中的堂音。从「气氛」二字,我们就可了解它是指包围在我们周围的音乐细节。除了感性的意义之外,Ambience另有一个理性的解释,那是狭隘的指传入耳朵的第一次反射音。换句话说是由第一次反射音与真接音的时间延迟,我们可以「感受到」音乐厅空间的大小。因此,如果我们无法在软体中听到堂音的话,我们便无法「看到」空间感?
   
    「残响」在一般的解释中,当然也可以说是反射音。但是,残响有一个更苛刻的时间定义,那就是指一个猝发音发生之后,声音的能量衰减到原来的百万分之一(60dB)的时间长度。换句话说,通常我们会说:「这个音乐厅的残响真丰富、真美」,而应该说残响较长较短。反过来说,我们也不应该说:「这个音乐厅的堂音太短」,而应该说:「这个音乐厅的堂音真丰富、真自然」。
   
    音响第十八要:整体平衡性
   
    每件音响器材都和指挥在控制乐团一样,应该求得一个整体的平衡性。这就好比一个乐团中,人人皆是独奏的高手,但是每一个人都想出锋头,不听指挥的诠释,如此一来虽然个别演奏水准高,但是乐团的整体平衡性一定很差。这样就不是一个好乐团。同理,一件音响器材的前述十七项要素都非常好,但是如果无法把这十七项要素做一个精妙的平衡,那么也一定不耐久听。此时,不管解析力再高、强弱对比再好也没有用。关于这项,我们无法用尺度去度量出来,要分辨整体平衡性就像多听音乐会才能分辨乐团好坏一般,只有靠自己丰富的聆听经验来判断了。
   
    除此之外,整体平衡性说的还有高、中、低频段的适当量感分配。例如我们所说的低频基础要好就是其中之一。所谓低频基础就是低频段在整个音乐里造成的稳固、稳定的状态。大部份的音乐迷都希望音乐是很厚实、丰润的,而不希望高频多过中频、低频,而造成头重脚轻的情况。这种合理的高、中、低频段量感也就是我所说旳整体平衡性。整体平衡性好的器材听起来就会耐听,这也就是一般人所说的音乐性。在此顺带一句,当您在做喇叭摆位时,首先要得到的就是整体的平衡性。千万不要为了音场表现,而牺牲了雄厚的中频与低频。我的意思是:如果您的喇叭离墙太远时低频会不足,那么就应该让喇叭靠墙摆。
   
    音响第十九要:器材个性
   
    每件音响器材都和人一般,有着自己的个性。有些器材听起来像绅士,有些像火爆浪子;有些温柔得像淑女,有些又热情得像卡门。由于个性不同,因此,在搭配上也就必须如婚姻大事一样,慎重其事。二件火爆脾气的器材配在一起一定让您难以消受。反之,二件温吞水、慢郎中配在一起也要急死您。所以,器材个性的认知绝对是必要的。
   
    在此我必须郑重的告诉读者们,根据我长期试听音响器材的经验,我认为器材本身个性上的差异要大过各器材之间真正品质的差异。也就是说,一般读者们所认为的器材好坏往往可能是不同个性搭配下所产生的个人好恶而以,真正器材的好坏往往被个性所掩盖。因此,深入的了解器材的个性是有其绝对的必要性。如果您不了解器材个性,当然也就无法做合适的搭配。这样一来,声音要好听就难了。
   
    音响第二十要:搭配上的推荐
   
    这「第二十要」是特别为评论员而写的。一个负责任的音响器材评论员应该就他自己丰富的经验,向读者推荐适合的搭配组合,否则,读者枉费看了前十九要,却因自己缺乏其他器材的个性资料或搭配经验,到头来仍然不知该项被评器材到底要如何搭配周边器材。对于评论员而言,这是为德不卒。所以,当您写完十九项要素之后,一定不要忘了,为读者推荐适合的搭配组合。
   
    我再次强调,不当的器材搭配往往比器材本身的好坏影响更大。不仅是一般音响迷,就是连音响评论员也经常会因为不当的搭配而误解了器材本身的真正能力,这是很遗憾的事。其实,任何一位评论员只要听得越多,就越不敢为一件器做黑与白、好与坏的二极化评语。因为在这二极之间往往还存在着许多可能性。所以,听得越少的人越肯定二极化的答案。这就好像小孩子在看电影时最喜欢问大人:爸爸!那些是好人?那些是坏人?为了减少犯错的机会,评论员在聆听器材时一定要先做多方的搭配,然后再将自己的搭配推荐告诉读者。
   
    结语
   
    看完上述「音响二十要」,我相信有些人会认为太繁琐了,但是,为了提升音响器材评论文章的水准,为了让读者有明白的脉络去判断音响器材的优劣,我认为完整的写完或看完这二十要是必需的。有了这「音响二十要」,评论员们不致于天马行空,读者们也不再一头雾水。这样,音响迷才能享受到既理性又感性的音乐与音响生活。
温馨提示: 发帖标题请概括内容,回帖请勿使用无意义字符或纯表情。积极参与发帖回帖交流能提高会员等级(提升下载权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0-26 19:50 | 显示全部楼层
确实是一篇值得一读的看文章,对于广大键盘手极有参考价值。
实际上,我们常常谈到的EQ的调整设置、音色的编辑制作等等都需要运用到这些知识。
感谢ynbssm超版的转贴推荐。
温馨提示: 发帖标题请概括内容,回帖请勿使用无意义字符或纯表情。积极参与发帖回帖交流能提高会员等级(提升下载权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0-26 20:27 | 显示全部楼层
-虎哥- 发表于 2011-10-26 19:40
这是一篇极好文章,谢谢ynbssm 老师的转帖!考虑到有的朋友阅读繁体中文有障碍,我把它翻译成简体中文,贴在 ...

谢虎哥,我没懂怎么转的呢,呵呵,谢谢!
温馨提示: 发帖标题请概括内容,回帖请勿使用无意义字符或纯表情。积极参与发帖回帖交流能提高会员等级(提升下载权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0-26 20:32 | 显示全部楼层
ynbssm 发表于 2011-10-26 20:27
谢虎哥,我没懂怎么转的呢,呵呵,谢谢!

ynbssm老师客气了,呵呵
我是这么做的:先用软件转换一下,然后再从头到尾把文章看一遍,对那些转换得不对或没转换得了的地方,再手工修改。
软件,用WORD即可。
温馨提示: 发帖标题请概括内容,回帖请勿使用无意义字符或纯表情。积极参与发帖回帖交流能提高会员等级(提升下载权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0-26 22:4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mazmo 于 2011-10-26 22:50 编辑

谢谢转贴人,值得学习的一篇好东西,哈哈我学过繁体,虎歌做好事了赞个先。
温馨提示: 发帖标题请概括内容,回帖请勿使用无意义字符或纯表情。积极参与发帖回帖交流能提高会员等级(提升下载权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2 下一条

微信公众号|领红包|举报|黑屋|手机|Archiver|官方QQ群:777694204|键盘中国 ( 粤ICP备19059169号-1 )

GMT+8, 2024-4-19 15:07 , Processed in 0.073317 second(s), 3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