键盘中国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码快捷登录

搜索
baidu
摇滚王勇老师单编弹唱教程第十一集发布
查看: 14994|回复: 29

[和声] 和弦转位的理论分析【注1】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4-27 10: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登陆,参与交流。无法注册或登陆请加QQ群:777694204 或Email:admin@cnkeyboard.net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和弦转位是和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因此学习音乐的朋友必须打好基础。
在这里只与读者讨论和弦转位的理论与应用,对于和弦转位的相关定义不作介绍,原因是很多基础书中都有这部分内容,如果真的有哪位读者在概念上还不了解可以发帖单独解答。以下的论述是以三和弦作为分析对像,并且不从调式概念出发。
对于不同的旋律或者同一旋律中的不同音级可以构成不同的和弦材料,针对和声来说这些和弦材料的地位和作用肯定有着重大区别。而同一个和弦的原位与转位由于低音的变化也会同样存在着某些不同之处。大家都知道原位主三和弦是个具有协和稳定终止感最强的唯一的和弦,直观的感觉相当沉稳。主三和弦的如此效果产生于主三和弦的内部结构,即它的三度叠置和三个和弦音的音级特点及主音为根音,也就是三个稳定音级及所有的协和(大小三度和纯五度)音程。从以上的论述读者应当清楚一个道理和弦的内部结构决定和弦的所有性质和功能,当然也决定和声的纵向构成和横向运动。这个道理是相当有价值,我们在分析和弦转位时必须从和弦的内部结构出发才能找到理论根据。        
和弦转位直观的突出变化是和弦音位置上的不同,单从数学排列组合意义上讲三和弦的三个和弦音在位置上的变化不是只有原位第一转位及第二转位三种,由于只有根音的改变对于音乐理论才有意义而其它位置上的变化没有多大影响,所以在和声理论中只考虑三和弦的三种变化(原位,第一转位,第二转位)。
范例1、1=C 主三和弦C 三音与五音的变化。
C和弦的原位构成音是C、E、G。现在把三音E升高八度和弦的构成音是C、G、E ,注意根音没有发生改变仍然是C。这样的变化有的书上把它说成是“转换”不是和声理论中 “转位”的概念,实际上这样的“转换”前后,只是某个音作出了“八度”变化,而八度变化的两个音从音程的协和程度上讲“几乎完全合一”,甚至有的教师就简单的把它们说成是一个音。这样看来两个和弦没有实质上的变化。
上述范例从另一个侧面影射出和弦根音变化的意义。也说明了和弦转位对音乐有很大影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首先,表现在音乐理论层次上。
对音乐理论上的影响从实际效果来讲就是对音响效果的影响,这一点有的读者在认识上还有些误区。认为“不管理论如何只要好听就行”,实际上音乐家总结的音乐理论正是使音乐变的好听,给学习音乐的人指出一条达到“好听”的捷径。任何时候读者都不应当把音乐理论与“好听”对立起来,只有这样读者才有可能真正的理解音乐才能达到读者与作者有共同的语言。
原位C和弦是由C、E、G三个和弦音按大小三度音程关系叠加,并且低音与五音的构成一个纯五度音程,它的低音C就是根音。如果在某一个音乐作品中C是主音,那么这个原位C 和弦就是主和弦。它的这一系列结构上的特点(如:低音是主音三个稳定音级及大小三度的两个协和音程等)决定了它的主和弦的功能,协和性稳定性并且不具有非主和弦必须具有的“特定倾向性”,这就回答了为什么在和声进行中主和弦可以不受限制的向下连接其它和弦。这里指的“特定倾向性”就是《和声法则》中指出的和弦低音(包括根音)的纯五度下行。典型的应用是G7—C的进行,起决定作用向下连接是G7的“特定倾向性”而不是没有特定倾向性的原位主三和弦C。当然在C和弦不是主和弦的地位时,它也具有“特定倾向性”C—F也是一个和弦低音的纯五度下行,不过这时的非主和弦C已经不具有主和弦的稳定性和“不受限制的连接其它和弦”的特殊条件。但是这个非主和弦C仍然是协和和弦具有三度音程的叠加关系,区别根源仅仅是低音的地位发生了变化即不是主音,三个和弦音级也不会都是稳定音。而和弦的色彩从《色彩分析》了解到是由低音上的音程来决定,对于上述原位C和弦它们低音上的音程都是大三度,因此都是“明亮”色彩。

C 和弦的第一转位(也叫六和弦)的和弦音是E、G、C,它的低音是原位三和弦的三音,它的和弦标记是C/E,这个变化对于和弦来说是关键性的。 对比上述原位和弦除了和弦低音改变之外音程也发生了变化,低音上的音程变为小三度,另一个音程是纯四度(协和音程),整体构成小六度音程(协和音程)。这个C/E即和弦第一转位的所有音程仍然是协和音程,仍然是协和和弦,但是已经不是原位三和弦那样的三度叠置更为重要的是低音的改变及低音上的音程是小三度具有“暗淡”色彩。从这些结构的改变引起和弦的种种变化,明显的看出和弦第一转位已经不具有原位三和弦的功能,由于和弦低音的变化决定了它的“特定倾向”也发生变化。如果是一个原位主三和弦原本没有“特定倾向性”,可是在转位之后必定代有明显的“特定倾向性”。从这个道理上读者应当明确转位主和弦不适合用于终止式的理由,当然不排除某些作曲家为了追求意外标新立异,为了引起读者的注意在终止式中使用转位主三和弦。   

如果把和弦转位归纳到和声理论的范围内,原位与转位和弦有相同的和弦构成音。因此它们也具有类似于“同功能组”和弦可替换的功能,在一些和声理论书中确实是把这种情况列入了所谓和弦公式。事实上作为和弦公式出现的原位和弦没有必要用转位和弦去替换,也没有必要在和弦公式中出现转位和弦,而且这样的替换很可能带来许多负面影响。这样说的理论根据是,由于原位与转位和弦的和弦音相同,因此在根据与旋律音的兼容性来选择和弦时凡是可以使用转位和弦的地方都可以使用它的原位和弦,而且原位和弦在原始数学模型中“特定倾向性”明确。在我们的原始数学模型中强调是原位三和弦,而在替换内容中虽然从理论上允许使用转位和弦替换,实际上不建议使用,原因是替换后破坏了原有的“特定倾向性”。

范例2、林文信《12小时••••••》60 页《选择》11—13小节。
和声进行是:
C—Am—Dm—G7—C;
Ⅰ—Ⅵm—Ⅱm—Ⅴ7—Ⅰ;
这是一个典型的从原始数学模型所截取的和弦公式,除起始的主和弦之外都是标准的纯五度下行,充分的体现了它们的“特定倾向性”。如果哪位读者把其中的任何一个和弦替换为转位和弦,产生的后果已经不是原有的和弦公式了。纯五度下行也不复存在,音响效果也发生了变化。这是一个三小节的乐句,从中可以得出两个结论:1、虽然转位和弦具备替换条件,但是没有替换的必要,简单的讲不应当替换。2、三个小节使用了五个和弦充分证明所谓“一个小节必须配一个和弦”的说法没有理论根据只是某些人的个人观点。有的人认为第一转位与原位三和弦“可以自由替换”笔者认为缺少理论根据,按常理任何两个不同的事物就一定有区别,那么它们之间的替换就一定要有条件,因此“自由替换”的命题本身就不合常理。更何况原位三和弦听起来沉稳厚重而第一转位有点轻飘潇洒,而且两和弦的低音不同它们的“特定倾向性”肯定也不同,色彩也不同。

哪么究竟在什么情况下才需要使用转位和弦呢?
这个问题对于学习音乐的读者来说必须要有一个明确的答案,那就是使用在“装饰性和弦”中。绝大部分装饰性和弦与它们修饰主体的低音是非纯五度关系而由旋律产生的和弦材料都是原位和弦【注2】,这样从旋律音找到的原位三和弦是很容易的,当我们把这样的原位三和弦就地转变为转位和弦仍然做到与旋律匹配。这就是使用 “装饰性和弦”的理论根据。请注意以下范例:

范例3、林文信《12• • • 》62页《哭砂》13—16小节
和弦连接是:
C—G/B•Am—Em/G•F—G—C;注意!和弦低音的变化找出“级进”!这可是关键。
和弦公式:       
Ⅰ—Ⅴ6•Ⅵm—Ⅲ6•Ⅳ—Ⅴ—Ⅰ。
共四个小节使用了七个和弦,其中Ⅰ— Ⅵm— Ⅳ—Ⅴ—Ⅰ是从原始数学模型得的和弦公式并进行Ⅳ级对Ⅱm级的替换而得出上述和弦公式。别外Ⅴ6和Ⅲ6两个第一转位和弦起到经过和弦的作用,如果仅仅从旋律音决定和弦不考虑和声的横向进行那么完全可以选择原位三和弦。但是一旦选择了原位三和弦就失去了经过和弦的作用,而它们与前后的和弦也不能构成和弦公式,是一个典型的病句。当我们选择了Ⅴ6和Ⅲ6两个转位和弦,它们的低音与原有的和弦的低音构成级进下行的关系。 Ⅴ6和Ⅲ6正是处于弱拍位置,这是一个很经典的装饰性经过和弦应用范例。当然它的音响效果如同它的和声语句一样很经典,因为理论和效果是一致的。

范例4、林文信《12• • • 》74页《最后一夜》1—2小节
原文中只使用一个主C,两小节共六拍有些长。可以加上一点装饰,在第一小节最后一个音上加入和弦G/B构成C—G/B•C,此时的低音与前后两个C和弦构成级进,G/B处于弱拍是助音和弦(也是一种装饰和弦),音响效果会好一些。但是不能使用原位三和弦G,否则会出现C—G—C(Ⅰ—Ⅴ—Ⅰ)的和弦公式构成独立的和声正格终止语句,从和声语法概念上讲是破坏了原有和声语句的整体感,严格一点来说也是一个病句。

带有装饰转位和弦的和声语句成分还有很多,如:Ⅰ6•Ⅳ;Ⅰ6•Ⅱm;Ⅴ6•Ⅵm•••在和声写作中经常用到。在作四部织体写作时要注意防止“隐伏五度”和“隐伏八度”所代来的病句。

和弦的第二转位也就是常说的“四六和弦”,它与原位和弦相比突出变化是原位三和弦的五音成为了四六和弦的低音,低音上出现纯四度音程。四六和弦仍然是协和音程,有的书中说纯四度音程是不协和音程以此来说明四六和弦与原位和弦区别。原位和弦与四六和弦是有很大区别这方面即将介绍,但是把纯四度说成不协和和弦是错误的,事实上纯四度比大小三度还要协和。如果原位三和弦是主三和弦,那么它的四六和弦有个专用名称叫作K46。K46的三个和弦音与原位主三和弦相同都是稳定音级,但是它不具有原位主三和弦的稳定性。因此它们的区别不在于音程的协和与否也不在于和弦音级是否稳定,决定区别的关键是和弦低音的变化和低音上音程的的不同。我们最常接触到的原位主三和弦根音上的音程是大小三度它的根音是稳定的主音,而K46低音上的音程是纯四度,低音是有倾向性的属音。从这里可以看出和弦第二转位具有不稳定的特点,有需要解决和继续前进的倾向。同时告诉读者和弦的第二转位也不能使用在终止和弦上。

那么第二转位应用在什么场合呢?
应用在“装饰性和弦”,在这方面的应用上第二转位比第一转位更广泛使用频率更高甚至有些情况是必须的。请注意以下范例。

范例5、林文信《12小时•••》60页《选择》7—9小节。
书中使用F—G—C和弦连接构成Ⅳ—Ⅴ—Ⅰ的和弦公式应当说是正确的与《和声法则》的理论相一致。但是笔者认为改为Ⅳ—K46•Ⅴ7—Ⅰ效果更好,K46•Ⅴ7在第8小节由于K46的低音是属音与Ⅴ7根音相同是“和声连接法”,而K46的另外两个和弦音与Ⅴ7上的两个音是级进并且K46处于强拍,因此K46的双重倚音效果突出表现有装饰作用。K46•Ⅴ7无论是传统和声学还是现代和声理论都是很常用很固定的和声语法成分。  

范例6、经过和弦中的四六和弦。
林文信《12小时•••》63页《哭砂》25—28小节。
和弦连接:
C—G/B•Am—C/G•F—G—C。
和弦公式:
Ⅰ—Ⅴ6•Ⅵm—Ⅰ46•Ⅳ—Ⅴ—Ⅰ。
两个装饰和弦都处于弱拍并低音级进因此是“经过和弦”,Ⅴ6是第一转位,Ⅰ46就是K46是第二转位。Ⅴ6与K46是不能使用原位三和弦,否则达不到目的而且是病句(读者应当能够找出理论根据)。

范例7、给 1=C  1—|1  7|6•••••;配和弦(笔者注:两个小节中“1”都是高音并有连线弧)。
简单的思路是在每个小节上加一个和弦,从旋律音的兼容上可以得出:
C        G     Am
1—|1    7  |   6•••••
Ⅰ      Ⅴ     Ⅵm
这样的写法好像不算是病句,Ⅵm是阻碍终止其后留有很大的写作空间。由于两个“1”上有连线弧而采用一个和弦Ⅰ级而和弦Ⅴ级在第二小节弱拍上,这样的安排有它的不足。由于弱拍出现Ⅴ级而前面三拍是同一个和弦Ⅰ级,容易产生了  1—1  | 7|6•••••的错觉,第一小节三拍而第二小节有板无眼一拍的效果。这种节奏上的变化感是由和弦的不良安排造成的。因此做些必要的改动:
C      G         Am
1—   |1    7  |  6•••••
Ⅰ    Ⅴ         Ⅵm
把Ⅴ级和弦提前第二小节强拍,有效的克服了上述节奏感的变化,类似的使用方法在英国皇家音乐学院泰曼教授《简明和声学》中介绍的相当详细。这时的第二小节中的“1”成为了强拍上的和弦外音(留音)之后解决到和弦音“7”,从音响效果上看应当说可以接受。但是笔者认为还有进一步改进和可能,从艺术价值上看还有“升值”的空间。那就是如何处理好那个明显“暴露”的和弦外音“1”, 当然首先想到的就是用装饰性和弦加以“覆盖”。   
C    C/G  G7   Am
1— |1    7  |  6•••••
Ⅰ    K46  Ⅴ7  Ⅵm••••
加入K46构成和弦公式是:
  Ⅰ— K46•Ⅴ—Ⅵm••••。
这时的K46是一个装饰性和弦,有效的“覆盖”了“暴露”的和弦外音“1”。K46的功能是在强拍位置上是一个“留音和弦”,虽然K46与Ⅰ级和弦具有相同的和弦音并与Ⅴ7级有相同的低音,但是绝对不能企图使用原位Ⅰ级和弦来代替K46达到“留音和弦”的装饰效果。

从上述范例读者应当受到一些启发,学习音乐就是一个逐步追求完美的过程【注3】。在这个追求完美的道路上虽然不是坦途甚至没有捷径,但是人人都可以走,最怕的是你不想走。

范例8、给 1=C  4/4 旋律 1 3 5 5 | 4—5—| 6 ••••••配和弦。
直接从和弦公式考虑
C             Dm   G    Am
1  3  5  5  |  4—  5—|  6 ••••••
Ⅰ            Ⅱm   Ⅴ   Ⅵm
简捷明了的和弦公式:
Ⅰ—Ⅱm—Ⅴ—Ⅵm••••••。
最后是Ⅴ—Ⅵm起阻碍终止,Ⅱm—Ⅴ是线、纯五度下Ⅳ级行。不过它不是唯一写作结果。还可以用Ⅳ级和弦替换Ⅱm构成新的和弦公式:
Ⅰ—Ⅳ—Ⅴ—Ⅵm••••••。
对于它的解释Ⅳ级是一个正三和弦具有完全进行的特点,因此Ⅳ级是结构和弦的一部分符合和弦公式。但是在考虑到Ⅰ—Ⅳ跳进,Ⅳ级在强拍,而Ⅳ—Ⅴ是级进,因此把它理解为:
Ⅰ—Ⅳ•Ⅴ—Ⅵm••••••。
此时Ⅳ级有倚音和弦装饰功能,也有道理。反正它们俩个和弦公式音响效果相同,和弦出现位置也完全相同。不过它与使用Ⅱm的和弦公式相比在音响上有些变化确实代点倚音和弦味道。
如果把Ⅰ—Ⅱm—Ⅴ—Ⅵm••••••的Ⅱm用它有第二转位替换成Ⅱm46(Dm/A)和弦也是可以的,因为Ⅱm与Ⅱm46和弦音完全相同理论上可以替换,由于前面是跳进后面是级处于强拍,它具有倚音和弦的装饰效果。和弦公式是:
Ⅰ—Ⅱm46•Ⅴ—Ⅵm••••••。
这时的音响效果会有变化。
这些变化不是说明可以“自由替换”,而是强调替换前后必然产生音响效果的变化。

第二表现在指法应用上。
必须是在前一条的“音乐理论层次上”允许的条件下才能考虑在指法上的简化应用,不能以牺牲音乐理论为代价换取指法。实际上很多转位和弦在作为装饰性和弦的同时兼有简化指法的功能。请看以下范例:

范例9、车尔尼599—19钢琴练习曲【注4】。
这是一首没有情感表达的钢琴练习曲。
其中的转位和弦从表面上看是为了指法的简化而设计,但是一旦认真从理论上加以分析不难看出这些转位和弦都符合《和声法则》的功能原则。
比如:第一、二小节使用了C—F/C•C 的和弦连接,它的和弦公式是:
Ⅰ—Ⅵ46•Ⅰ;
Ⅵ46是第二转位装饰性倚音和弦(原理前面介绍过)。
相同道理第四、五小节中的G7/B和弦也是七和弦的第一转位和弦,是一个助音和弦也属于装饰性和弦。这两个和弦(F/C,G7/B)【注5】分别与它们前后的和弦构成同低音或低音级进,方便指法操作。和弦公式是:
Ⅰ—Ⅴ56•Ⅰ;
Ⅴ56是助音和弦有装饰作用。
另一类和弦是K46用于两句的终止式,也有倚音和弦作用。
和弦公式是:
Ⅰ—K46•Ⅴ7—Ⅰ;
K46•Ⅴ7和弦是和声连接法有共同低音,而Ⅴ7—Ⅰ是采用两个和弦音级进,这样作是为了方便指法操作。它们之前的Ⅵ46•Ⅰ也是和声连接法有共同低音,当然也是含有方便指法含义。但是在Ⅰ—K56的连接中,同一声部没有共同音。说明还是首先考虑和声的横向进行关系,要符合《和声法则》不能一味的强调方便指法而忽略和声进行的公式约束。
由于电子琴自动和弦的特殊性,大多数只有原位和弦的音响效果,即便使用转位和弦的指法也不能产生转位和弦的音响效果,因此在电子琴和弦的应用上更强调指法的含义。在不破坏原位和弦进行原则条件下,它有一个方便指法不成文的规定“手拉手,靠近走”。“手拉手”指的是两个相连接和弦的和弦音有一个以上共同音可保持至少一个手指位置不娈,如F/C—C它们的低音是同一个音C,即便是F—C原位进行也要按F/C—C的指法走。而“靠近走”指的是两个和弦的和弦音虽然没有共同音但是移动距离要小,如G7—C 中的G7和弦音只有三个G,B,F 而C的和弦音只有两个C,E 。其中B,F与C,E分别在同一个声部是级进,因此左手位移很小操作容易。所以在电子琴自动和弦的使用中只要和声写作正确,要最大限度的利用这一特点求得指法操作的方便。  

归纳:
1、原位和弦如果是协和和弦,转位之后仍然是协和和弦。这种大原则不变。
2、原位与转位和弦音级不变,但是音级位置有变化 。
3、由于低音变化必然引起和弦的倾向性、和声进行力度发生变化。
4、由于低音上的音程的变化造成音色的变化。
5、转位和弦与原位和弦如同和声中“和弦替换”一样不能自由替换,替换是有严格条件那就是“和声理论”。

【注1】最近有些网友关于转位和弦提出一些疑问,针对某些关键问题在这里解释。
【注2】有关装饰性和弦可以查阅《和声法则》的相关内容。
【注3】多年前笔者看到一个教学视频,一开始老师就讲“不追求完美”,深受感触。
【注4】在阅读之前,读者必须把原文中的五线谱四部织体还原为和弦的音符标记和音级标记。笔者提示:这可是在钢琴练习曲中与电子琴多指和弦指法最接近的练习曲,在电子琴多指和弦指法的学习中可以采用。
【注5】G7/B是属七和弦的第一转位,称为五六和弦Ⅴ56。属七和弦是七和弦的一种,七和弦是不协和和弦因此与三和弦区别较大,使用更为复杂理解难度也更大。考虑到读者在阅读本讲内容过程中可能会出现“闹心”和“晕”的现像,笔者为了分散学习难度暂时没有论述这一部分。当读者阅读完这一讲内容之后,如果认为有必要进一步学习转位七和弦的理论可回复,笔者将尽快继续上传所需内容。否则被认为所有读者都已经完全掌握了转位七和弦的有关理论知识,那么就没有上传的必要了。

评分

参与人数 1琴币 +5 收起 理由
qyjs + 5 原创内容

查看全部评分

温馨提示: 发帖标题请概括内容,回帖请勿使用无意义字符或纯表情。积极参与发帖回帖交流能提高会员等级(提升下载权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4-27 11:46 | 显示全部楼层
又见SCZ老师的新帖,拜读了。
温馨提示: 发帖标题请概括内容,回帖请勿使用无意义字符或纯表情。积极参与发帖回帖交流能提高会员等级(提升下载权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4-27 13:22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楼主SCZ老师1楼原文】有的读者在认识上还有些误区。认为 “不管理论如何只要好听就行”,实际上音乐家总结的音乐理论正是使音乐变的好听,给学习音乐的人指出一条达到 “好听” 的捷径。任何时候读者都不应当把音乐理论与 “好听” 对立起来。

文章对我这种初学者而言还是有些深奥,不少地方暂时没琢磨明白,先收藏,慢慢体会。如何达到先知法守法,而后懂法而不拘泥僵化,灵活运用,随心所欲,这个境界尚需我等学生级坛友慢慢学习探索。

感谢SCZ老师费心发上自己多年实践总结的心得文章。
温馨提示: 发帖标题请概括内容,回帖请勿使用无意义字符或纯表情。积极参与发帖回帖交流能提高会员等级(提升下载权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4-27 23:2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han5678920002 于 2012-4-27 23:56 编辑

感谢LZ辛苦码字。获益匪浅~!
温馨提示: 发帖标题请概括内容,回帖请勿使用无意义字符或纯表情。积极参与发帖回帖交流能提高会员等级(提升下载权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6-11 22:17 | 显示全部楼层
非常感谢版主。感谢SCZ老师费心发上自己多年实践总结的心得文章。
温馨提示: 发帖标题请概括内容,回帖请勿使用无意义字符或纯表情。积极参与发帖回帖交流能提高会员等级(提升下载权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7-22 22:45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老师 请上传七和弦的教学!!
温馨提示: 发帖标题请概括内容,回帖请勿使用无意义字符或纯表情。积极参与发帖回帖交流能提高会员等级(提升下载权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2-4 00:30 | 显示全部楼层
请继续连载七和弦的文章!很期待!
温馨提示: 发帖标题请概括内容,回帖请勿使用无意义字符或纯表情。积极参与发帖回帖交流能提高会员等级(提升下载权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17 10:54 | 显示全部楼层
刚开始阅读到 第二段,发现一个问题,有些不清楚,希望有人能解答。谢谢。
SCZ老师的原话:     单从数学排列组合意义上讲三和弦的三个和弦音在位置上的变化不是只有原位第一转位及第二转位三种,由于只有根音的改变对于音乐理论才有意义而其它位置上的变化没有多大影响,所以在和声理论中只考虑三和弦的三种变化(原位,第一转位,第二转位)。
    老师这里说的“根音改变.。。”  比方  C第一转   EGC,     这里的根音依然是C,     改变的只是低音。   所以对老师的这句话有些困惑。是不是我理解错误?
    是不是应该说成,“低音的改变..”
温馨提示: 发帖标题请概括内容,回帖请勿使用无意义字符或纯表情。积极参与发帖回帖交流能提高会员等级(提升下载权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17 17:52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老师    学习了
温馨提示: 发帖标题请概括内容,回帖请勿使用无意义字符或纯表情。积极参与发帖回帖交流能提高会员等级(提升下载权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18 00:48 | 显示全部楼层
井月轻波 发表于 2013-1-17 10:54
刚开始阅读到 第二段,发现一个问题,有些不清楚,希望有人能解答。谢谢。
SCZ老师的原话:     单从数学排 ...


SCZ老师说的没有错!

老师说的“只有根音的改变对于音乐理论才有意义而其它位置上的变化没有多大影响”这句话应当很好理解:

比如:C大三和弦根音为C,三音为E,五音为G,如果根音变为G那么构成的大三和弦就不是C大三和弦而是G大三和弦了,三音为B,五音则为D。也就是说根音改变了,其在音乐理论中的具体含义也就随之而改变了。

低音的改变是指同一个和弦中那一个音作为低音,比如任何一个大三和弦,当低音为根音时是和弦的原位,当和弦的低音为三音时是和弦的第一转位,当低音为五音时是第二转位。这里根音并没有改变,只是所处的位置不同而已。

不知这样解释,是否解释清楚了。
温馨提示: 发帖标题请概括内容,回帖请勿使用无意义字符或纯表情。积极参与发帖回帖交流能提高会员等级(提升下载权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18 08:28 | 显示全部楼层
qyjs 发表于 2013-1-18 00:48
SCZ老师说的没有错!

老师说的“只有根音的改变对于音乐理论才有意义而其它位置上的变化没有多大影响 ...

很有帮助。 谢谢

这篇文章 看了2小时 才读了一半。

今天继续阅读~~~~感谢 非常感谢~~   
温馨提示: 发帖标题请概括内容,回帖请勿使用无意义字符或纯表情。积极参与发帖回帖交流能提高会员等级(提升下载权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18 09:06 | 显示全部楼层
qyjs 发表于 2013-1-18 00:48
SCZ老师说的没有错!

老师说的“只有根音的改变对于音乐理论才有意义而其它位置上的变化没有多大影响 ...

刘老师,我刚刚又想了一下,还是觉得有出入。

我觉得低音的改变对整个和声的进行有非常大的影响。
比如说 C/G  就是属于属功能组的。

头脑好乱啊~~~~~~~~
温馨提示: 发帖标题请概括内容,回帖请勿使用无意义字符或纯表情。积极参与发帖回帖交流能提高会员等级(提升下载权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18 09:31 | 显示全部楼层
井月轻波 发表于 2013-1-18 09:06
刘老师,我刚刚又想了一下,还是觉得有出入。

我觉得低音的改变对整个和声的进行有非常大的影响。

C/G虽然转位后低音为G(属音),但根音仍然为C,因此依然具有主和弦功能,但相对于原位和弦更具有不稳定感。
温馨提示: 发帖标题请概括内容,回帖请勿使用无意义字符或纯表情。积极参与发帖回帖交流能提高会员等级(提升下载权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18 10:05 | 显示全部楼层
qyjs 发表于 2013-1-18 09:31
C/G虽然转位后低音为G(属音),但根音仍然为C,因此依然具有主和弦功能,但相对于原位和弦更具有不稳定 ...

刘老师的回复每次都是这么早.。
老师钢琴上放着笔记本?
温馨提示: 发帖标题请概括内容,回帖请勿使用无意义字符或纯表情。积极参与发帖回帖交流能提高会员等级(提升下载权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22 11:12 | 显示全部楼层
C—F/C•C
老师您说  VI46是 倚音和弦,     我从昨天晚上开始看 599  19条的谱子
然后又看了您以前的文章,  关于倚音的定义,您说的是低音先跳后级进,在强拍的位置。

这里我非常想知道 VI46作为倚音和弦的原理。
温馨提示: 发帖标题请概括内容,回帖请勿使用无意义字符或纯表情。积极参与发帖回帖交流能提高会员等级(提升下载权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22 11:13 | 显示全部楼层
qyjs 发表于 2013-1-18 00:48
SCZ老师说的没有错!

老师说的“只有根音的改变对于音乐理论才有意义而其它位置上的变化没有多大影响 ...

刘老师 有时间么?求解答我上面这个 关于VI46  倚音的问题~
温馨提示: 发帖标题请概括内容,回帖请勿使用无意义字符或纯表情。积极参与发帖回帖交流能提高会员等级(提升下载权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22 15: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完毕, 谢谢老师,非常感谢!
温馨提示: 发帖标题请概括内容,回帖请勿使用无意义字符或纯表情。积极参与发帖回帖交流能提高会员等级(提升下载权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4-16 15:33 | 显示全部楼层
井月轻波 发表于 2013-1-22 11:12
C—F/C•C
老师您说  VI46是 倚音和弦,     我从昨天晚上开始看 599  19条的谱子
然后又看了您以前 ...

今天又看了一遍。

F/C 可以理解为离调和弦吗?
温馨提示: 发帖标题请概括内容,回帖请勿使用无意义字符或纯表情。积极参与发帖回帖交流能提高会员等级(提升下载权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4-16 17:17 | 显示全部楼层
井月轻波 发表于 2013-4-16 15:33
今天又看了一遍。

F/C 可以理解为离调和弦吗?

很抱歉。
老朽一直没有发现,这一例子有错误,它即不是倚音和弦也不是离调和弦。是一个四级到一级的和声连接主要是指法流畅,三个和弦低音相同属同低音和弦。
产生错误的原因老朽怎么也回忆不起来,如此明显的错误怎么会写到文章里去,年令大糊涂· · ·, 看来还是与老朽的实际能力有关。很可能还会有许多错误请读者细细看都把它找出来老朽先谢谢!
请读者多多包含。读到此处范例请越过。
温馨提示: 发帖标题请概括内容,回帖请勿使用无意义字符或纯表情。积极参与发帖回帖交流能提高会员等级(提升下载权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4-17 09:52 | 显示全部楼层
scz 发表于 2013-4-16 17:17
很抱歉。
老朽一直没有发现,这一例子有错误,它即不是倚音和弦也不是离调和弦。是一个四级到一级的和声 ...


     老师不必自责。  那么海量的内容,有点瑕疵是很正常的。
温馨提示: 发帖标题请概括内容,回帖请勿使用无意义字符或纯表情。积极参与发帖回帖交流能提高会员等级(提升下载权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9-25 21:22 | 显示全部楼层
scz 发表于 2013-4-16 17:17
很抱歉。
老朽一直没有发现,这一例子有错误,它即不是倚音和弦也不是离调和弦。是一个四级到一级的和声 ...

学习了老师的这篇帖子,有些问题不是很明白,请老师解答:

范例8
“简捷明了的和弦公式:
Ⅰ—Ⅱm—Ⅴ—Ⅵm••••••。
最后是Ⅴ—Ⅵm起阻碍终止,Ⅱm—Ⅴ是线、纯五度下Ⅳ级行。不过它不是唯一写作结果。”
请问老师此处是否是笔误? “IIm-V是纯五度下行”

范例9、车尔尼599—19钢琴练习曲
第一、二小节使用了C—F/C•C
和弦公式:Ⅰ—Ⅵ46•Ⅰ

先不论F/C的和弦属性
此曲为C大调,
F/C是F和弦的第二转位
书写应该为IV46
VI46为Am和弦的第二转位
书写应该为Am/E

请老师批阅谢谢
温馨提示: 发帖标题请概括内容,回帖请勿使用无意义字符或纯表情。积极参与发帖回帖交流能提高会员等级(提升下载权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9-25 22:35 | 显示全部楼层
scz 发表于 2013-4-16 17:17
很抱歉。
老朽一直没有发现,这一例子有错误,它即不是倚音和弦也不是离调和弦。是一个四级到一级的和声 ...

还望老师深入讲解一下V56和弦的性质与作用
K56算是V7和弦的第一转位,它的构成音顺序为B,D,F,G。请问D是否可以省略?为什么?

“而“靠近走”指的是两个和弦的和弦音虽然没有共同音但是移动距离要小,如G7—C 中的G7和弦音只有三个G,B,F 而C的和弦音只有两个C,E ”
文章中此句学生不理解,请老师解惑,为何G7和弦音只有三个,C和弦音只有两个?

温馨提示: 发帖标题请概括内容,回帖请勿使用无意义字符或纯表情。积极参与发帖回帖交流能提高会员等级(提升下载权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9-26 12:10 | 显示全部楼层
ryangao1990 发表于 2013-9-25 22:35
还望老师深入讲解一下V56和弦的性质与作用
K56算是V7和弦的第一转位,它的构成音顺序为B,D,F,G。请问 ...

Ⅱm—Ⅴ是纯五度下行文中多输入两个字符“Ⅳ级”。
F/C是F 和弦的第二转位Ⅳ46,“Ⅵ46”输入有误。
Ⅴ56是属七和弦的第一转位,它的和弦音是B、D、F、G,在现代音乐实践中通常不作省略音处理,而是以完全和弦音形式出现其目的是完整表达和弦的音响效果。而在古典钢琴特别是练习曲中着重突出指法的方便因此广泛采用省略音的方式,这部分内容属于和声的低端理论而在笔者的讨论内容属于和声理论的高端内容,因此没有过多的涉及到这些知识另外也考虑到可能与学院派产生认识上的冲突。599—19的终止和弦也是采取省略音和弦过多的考虑指法而不是从强调和声理论出发,当读者通过视听比较可以发现完全和弦音和弦与省略和弦音和弦之间的区别,同时也看出西方古典音乐理论观点是粗线条不完善的与当今的音乐实践是有出入的。
    当然在西方古典音乐理论中的省略音和弦其省略音的决定也是有些说道,如G7和弦的根音G 在音乐理论平台上由它决定音级并决定是由G 和弦的原始状态因此不能缺省,而三音B 的音程决定色彩不便缺省,七音F 的存在才能体现出是七和弦因此也不能缺省,相比之下只能选择五音D 。但是读者必须记住得到指法的方便是有代价的,那就是牺牲和弦音影响到和弦的真实音响效果。
温馨提示: 发帖标题请概括内容,回帖请勿使用无意义字符或纯表情。积极参与发帖回帖交流能提高会员等级(提升下载权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9-27 10:38 | 显示全部楼层
scz 发表于 2013-9-26 12:10
Ⅱm—Ⅴ是纯五度下行文中多输入两个字符“Ⅳ级”。
F/C是F 和弦的第二转位Ⅳ46,“Ⅵ46”输入有误。
Ⅴ ...

还请老师解释一下
“在作四部织体写作时要注意防止“隐伏五度”和“隐伏八度”所代来的病句”

学生对于隐伏五度,隐伏八度不是很了解,因为很少涉及四声部写作,网上找了些资料但还是难懂,老师是不是能用大白话解释一下。

这是我网上找到的参考:
古典和声中,如果将隐伏五八度的音程进行,填上经过音的话,就可以看出这样的进行其实隐含了平行五八度,这就是隐伏五八度必须被避免的原因。但是由於实际在4声部和声写作上,任意两声部隐伏五八度的状况几乎无法避免,因此只规定比较容易被听出来的两个外声部的隐伏状况,而且高声部还跳进,听起来明显到很夸张,才必须避免。而如果其中一个声部,或两个声部都属於内声部的隐伏状况,不容易被听出来,也就可以被接受。 当然,这是指18世纪和声学而言, 现代和声学的使用,端看作曲家对於音乐希望产生的音响效果而定,没有所谓的对错而言。
温馨提示: 发帖标题请概括内容,回帖请勿使用无意义字符或纯表情。积极参与发帖回帖交流能提高会员等级(提升下载权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9-27 17:08 | 显示全部楼层
scz 发表于 2013-4-16 17:17
很抱歉。
老朽一直没有发现,这一例子有错误,它即不是倚音和弦也不是离调和弦。是一个四级到一级的和声 ...

我试图将C—F/C•C中的F/C附以正确的和弦性质,在老师的更正中说F/C是“低音相同属同低音和弦”(属同是什么意思?老师我不明白,没看懂),但是老师在和声法则中着重介绍了各个装饰性和弦,其中当然是没有“低音相同属同低音和弦”这一章,翻阅之后,发现无法归到任何一类中去呢!老师这种情况学生应该怎么解决?视听上感觉像是助音和弦,但是不符合它的低音级进,结构上感觉像是经过和弦,但是却又处在强拍,与经过和弦的定义不符合,倚音和弦也不对。学生被难住了,不知道怎样按照和声法则来解释F/C的性质。 或者是不是会有这样的可能性,是作曲家的“个人风格”所造成的呢?

学生主要是想问,当学生自学是遇到无法解释的问题(和弦性质,和弦进行)时要怎么解决?有什么解决的方法?
温馨提示: 发帖标题请概括内容,回帖请勿使用无意义字符或纯表情。积极参与发帖回帖交流能提高会员等级(提升下载权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9-28 11:45 | 显示全部楼层
ryangao1990 发表于 2013-9-27 10:38
还请老师解释一下
“在作四部织体写作时要注意防止“隐伏五度”和“隐伏八度”所代来的病句”

隐伏八度、五度是指和弦同相(不是平行)进行到八度或五度,通常是外声部并高音跳进。因为八度和五度的频率比值是1:2和2:3 音响效果很空泛不饱满,因此在西方古典音乐理论中属于严禁使用的内容。但是在当代音乐实践中不是这么严格,把平行八度、五度以及隐伏八度、五度规定为“应当力求避免”,事实上自从电子琴自动伴奏出现之后这项传统的硬性规定自然要放宽。那么究竟如何确定是否可以使用这个和弦进行,应当由最后的“视听比较”来决定。
     后一个回复笔者已经作过回复说明。你提到的“属同”笔者也不明白是什么意思,笔者的本意是“属同低音和弦”绝大部分读者能够理解,确实笔者在编辑输入文本上由于时间仓促粗心大意出现许多文字上的问题给读者代来许多不便,但是你提到的“属同”不属于这个范畴。车尔尼本人不是当代音乐家,他的音乐理论观点是纯正的西方古典音乐理论,其教程也是侧重于指法,所以你说的“无法规到任何一类”是很正常的。如果使用当代的音乐理论来衡量他那个时代的音乐作品自然会发现其问题,虽然我们常说“不能拿古昔的尺度来衡量时代的论理”,但是也不能完全用当今的尺度来辨别前人的对错。
对于你提到的“无法解释”有两种情况。
一种是由于观点不同不能求得统一的认识出现相互间无法解释,比如涉及到人类起源基督教徒的宋大叔可能与你我的解释无法相同。在音乐上更是如此,就拿一首简单的《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歌曲有的读者把它说成是“角调”而汤•伯杞其人硬把它说成是“小调”明显看出他们之间“无法解释”你与他们之间更是“无法解释”。解决办法是你用你的观点去解释,要相信自己的理论观点,你也看到了宋大叔在视频课堂上常出现“阿门”而在国内的音乐院校的课堂上绝对不会出现“阿门”。
另一种情况是你的理论功底不够踏实,还没有达到解释某些问题的能力。解决方法是加强理论学习,最大限度的不受少受到过时的或错误的观点所影响少走点弯路。特别是现在过时的西方古典音乐理论还在充斥着音乐领域,对民族音乐和当代主流音乐还存在着负面影响你的“无法解释”可能还会存在。

温馨提示: 发帖标题请概括内容,回帖请勿使用无意义字符或纯表情。积极参与发帖回帖交流能提高会员等级(提升下载权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1-14 00:04 | 显示全部楼层
收藏了 谢谢斑竹
温馨提示: 发帖标题请概括内容,回帖请勿使用无意义字符或纯表情。积极参与发帖回帖交流能提高会员等级(提升下载权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1-14 07:40 | 显示全部楼层
精彩的内容,总是让我对你如此不舍,每当打开电脑,我总是不由自主地点开了你...像热恋的情人那样如如胶似漆....像久别的恋人那样迫不及待...我吮吸着你的营养,在音乐的道路上茁壮成长,在此向给我们刊发如此优秀帖子的班主表示衷心地感谢!
温馨提示: 发帖标题请概括内容,回帖请勿使用无意义字符或纯表情。积极参与发帖回帖交流能提高会员等级(提升下载权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10-2 00:35 | 显示全部楼层
井月轻波 发表于 2013-1-18 09:06
刘老师,我刚刚又想了一下,还是觉得有出入。

我觉得低音的改变对整个和声的进行有非常大的影响。

C/G体现什么功能不能单独来看,必须结合前后和弦才能体现出来。有时候它要看成是G族里的和弦(也就是G为根音,其他音只要是调式音阶里的音就行,具体跟色彩需要有关,通常不一定非得是三和弦,各种挂留加音都可以),有时候必须看成是C和弦的转位。
粗略地说,如果前后都是跟C和弦相近或同功能组的,那么就是转位和弦,否则就是G族和弦。同族和弦有同样的低音,但是其他音不同(可以是高叠和弦),这个“不同”大多是为了色彩的需要,也就是其功能性用低音表示,色彩则全部在其他音上。那色彩的需要来源于什么?来源于旋律的先后流动,情感的变化。当然,这种说法过于艺术性,但音乐的产生就是如此,先有创新然后有理论——原始部落都会唱歌,但没人知道什么主音、属音以及音程与和弦之类的复杂理论,它们只是感受旋律的情感表达而已。虽然,这种创作的内在驱使,体现了背后一定有一套“模式”,也就是可以用理论描述的东西,但这种东西并不是一成不变且不可违反的。这从爵士乐的产生就可以明白了。
温馨提示: 发帖标题请概括内容,回帖请勿使用无意义字符或纯表情。积极参与发帖回帖交流能提高会员等级(提升下载权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10-2 01:19 | 显示全部楼层
ryangao1990 发表于 2013-9-27 17:08
我试图将C—F/C•C中的F/C附以正确的和弦性质,在老师的更正中说F/C是“低音相同属同低音和弦”(属 ...

看旋律,第一个C对应自然大调音阶顺阶上行,用主和弦C正好体现其特征,后面旋律是164,从高音1下行跳进到4,这是F的分解和弦,自然要用F和弦配,形成C-F的连接。但问题是,原位和弦C到F是情绪升高(但旋律恰恰是下行),所以F不能用原位和弦,必须转位。而F和弦落在6上,6跳进到4是大三度,这是大调色彩,因此F只能用146(F/C,IV46)而不是614(IV6),因为后者低音到根音为小三度,有小调色彩。

从功能上来说,大调中1-IV-I和弦公式没什么问题,IV-I可以认为是变格终止。但从旋律上来说,用原位和弦肯定不太合适。但楼主一直认为,结构和弦只需要用原位,只有装饰和弦用转位。也就意味着,这里的IV46是装饰和弦,那如何解释它装饰后面的I?

我的理解是,F和弦上的旋律是从164到165这样两次下行,在5上面是主和弦C,而前面的F和弦落脚点的音是6,6到5为下行级进。那么和弦低音保持上行级进是好的,然而5配I不能用I46(即5在低音,与F原位和弦构成低音上行级进),因为低音不能跟旋律音相同,所以最好的做法就是保持低音,即用IV46,保持低音1。这种低音保持的连接,作为装饰和弦来讲,属于I到I直接的过渡,避免单调(也就是说,IV完全可以丢掉,因为I-I从功能上讲也可以)。
温馨提示: 发帖标题请概括内容,回帖请勿使用无意义字符或纯表情。积极参与发帖回帖交流能提高会员等级(提升下载权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2 下一条

微信公众号|领红包|举报|黑屋|手机|Archiver|官方QQ群:777694204|键盘中国 ( 粤ICP备19059169号-1 )

GMT+8, 2024-4-24 23:08 , Processed in 0.093993 second(s), 8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