键盘中国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码快捷登录

搜索
baidu
摇滚王勇老师单编弹唱教程第十一集发布
查看: 6535|回复: 8

和弦转位的理论分析 ——七和弦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9-7 18: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登陆,参与交流。无法注册或登陆请加QQ群:777694204 或Email:admin@cnkeyboard.net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在《和弦转位的理论分析》中着重介绍了三和弦,在此基础上可以更好的理解对七和弦转位的理论分析。由于在这两部分内容之间已经在《和声法则》中更新到第二十四讲,读者已经建立起音乐理论平台的概念,因此这一讲的内容也从音乐理论平台讲起。
先来回顾音乐理论平台:
#F/bG—B—E—A—D—G—C—F—bB/#A—bE/#D—bA/#G—bD/#C—(bG/#F);
#Ⅳ/bⅤ—Ⅶ—Ⅲ—Ⅵ—Ⅱ—Ⅴ—Ⅰ—Ⅳ— bⅦ/#Ⅵ— bⅢ/#Ⅱ— bⅥ/#Ⅴ— bⅡ/#Ⅰ—(bⅤ/#Ⅳ);
+6,+5,+4,+3,+2,+1,0,—1,—2,—3,—4,—5,(—6/+6);
#4/b5—7—3—6—2—5—1—4—b7/#6—b3/#2—b6/#5—b2/#1—(b5/#4)
七和弦是由四个和弦音按规定音程叠加建立起来的和弦。这个定义有些抽象,而且对于具体不同性质的各种七和弦的区分也不太明显。如果在音乐理论平台上来定义具体七和弦将变得容易而准确,直接定义得到具体某一个七和弦,这样的定义就是在音乐理论平台上的移动方向和步数,当然像这样由移动方向和数量大小决定的矢量来定义和弦不可能出现在二元化的传统音乐理论之中,这也是定量分析的理论根据。

范例1 、在音乐理论平台上定义根音G的大小七和弦(即G原位大小七和弦)。

从和弦根音G开始上移4步,再下移3 步,最后下移3 步。这就是大小七和弦(G7)的定义,具体而且简单。在音乐理论平台上立即就可以看到这个G7和弦的和弦音是G、B、D、F,音程关系也一目了然,读者之所以这样有信心是因为在音乐理论平台上移动的方向和步数与叠加的音程有一个唯一的对应关系。

从范例1明显看出G7是在G原位三和弦的基础上叠加一个小三度音程,在音乐理论平台上再下移3步。最后一次移动得到和弦音F,从根音G到F产生了一个不协和的小七度音程,其结果使得G7和弦成为不协和弦。这样的和弦构成从音响效果上变得丰富浑厚,更为重要的是它的向下特定倾向性变的更为强烈。理论根据是:G7和弦的三音(B)和七音(F)对于它的下行纯五度三和弦C的根音(C)和三音(E)有强烈的解决倾向,这就是读者常用的G7—C的理论根据。由于G7具有强烈的倾向性必然代来和声进行的极强的动力,因此在和声实践中七和弦比它的三和弦应用更为广泛。特别是原位属七和弦Ⅴ7多用于和声的终止式中构成Ⅴ7—Ⅰ的相对固定的和弦公式。
七和弦在实际应用中常常省略某个音。多数情况是省略五音,有时也省略三音,而重复根音。这种作法是有它的理论根据并在很多教程中都有这样的使用方法,但是从学习和声理论的要求上是必须知道它的理论根据是什么?同时读者也应当了解为什么不能省略根音和七音。从范例1可以看出G7和弦的构成音是G、B、D、F,其中G 是和弦的根音而F 是七音,如果省略了根音G那么剩余的B、D、F将是Bdim三和弦已经不是G7和弦。而省略七音F 剩余的是G、B、D构成G三和弦,也不是G7和弦。因此不能省略和弦的根音和七音,否则会使和弦发生质的变化,必然造成面目全非的结果。
G7 的和弦音在音乐理论平台上的位置是(【G】表示G为和弦低音):
#F/bG—【B】—E—A—【D】—【G】—C—【F】—bB/#A—bE/#D—bA/#G—bD/#C—(bG/#F);
而G三和弦的和弦音在音乐理论平台上的位置是:
#F/bG—【B】—E—A—【D】—【G】—C—F—bB/#A—bE/#D—bA/#G—bD/#C—(bG/#F);
通过比较不难看出G三和弦的和弦音从根音开始的变化是先上移4步再下移三步到【D】形成纯五度下行驱近根音【G】的收敛过程,而G7和弦最后出现的和弦音【F】有远离根音发散的趋势。造成的结果是G和弦协和而G7不协和,这并不是巧合而是音乐理论平台所表现的功能。
另外从上面两个和弦的和弦音在音乐理论平台上的位置可以引伸出它们的转位和弦音在音乐理论平台上的位置与原位是相同的,也就是和弦音在音乐理论平台上的位置与转位无关,因此它们的协和性在质的方面也是一定的不会因为转位而改变,只不过由于低音的变化会在听觉上产生某些差别给人以某种“不同协和程度”的感觉。如果以这样听觉的差别,就以此来证明原位三和弦(C大三和弦)是协和和弦而转位之后(如C/G)就是不协和和弦应当说理论根据不足甚至是错误错误概念【注1】。
当然从另一个侧面也可以证明上述论点的正确性,在李重光《音乐理论基础》105页有这样一句话“协和音程转位后仍为协和音程,不协和音程转位后仍为不协和音程。”这是一个正确的结论。在音乐理论平台上转位与原位和弦在和弦音位置上是不变的,因此协和和弦所有音程肯定都是协和音程,不协和和弦肯定有不协和音程。协和和弦转位之后只是和弦低音在音乐理论平台上的位置发生变化,它的音程只能出现转位的变化,因此它的协和与否不会因为和弦低音在音乐理论平台上位置的变化而发生变化。
如:G三和弦的原位与转位两者在音乐理论平台上的位置都是:
#F/bG—【B】—E—A—【D】—【G】—C—F—bB/#A—bE/#D—bA/#G—bD/#C—(bG/#F);
区别只是和弦的低音不同,七和弦也有相同的结论。
当和弦转位之后在音乐理论平台上低音的变化可以根据低音上相关音程决定色彩,如当低音为【B】

它的向上音程是下移3 步(到【D】)构成小三度,因此具有小调色彩,而当低音是【G】 时是向上移4步(到【B】)构成大三度因此是大调色彩,有的读者对于音乐的听力不太敏感把色彩的变化误认为是协和性的变化也是常有的,任何和弦在音乐理论平台上都有这样相同的规律。当低音发生变化后另一个重要作用是特定倾向性发生变化,这也是不能任意使用转位和弦替换原位和弦的理论根据。G和弦低音是【B】在音乐理论平台上的位置是:
#F/bG—【B】—E—A—【D】—【G】—C—F—bB/#A—bE/#D—bA/#G—bD/#C—(bG/#F);
和弦低音发生变化。

七和弦的第一转位叫做五六和弦它的音级标记是加入56,如Ⅴ7和弦的第一转位写成Ⅴ56。而它的音名标记注明低音,如G7 和弦的第一转位是G7/B,其中/B是注明低音不能缺省。它的和弦在音乐理论平台上的位置是:
#F/bG—【B】—E—A—【D】—【G】—C—【F】—bB/#A—bE/#D—bA/#G—bD/#C—(bG/#F);
G/B的低音位置出现了变化。这里的低音 【B】与七音【F】的音程很容易运用《和声法则》第二十三讲的理论求出音程是减五度,仍然存在【G】到【F】 小七度(大二度)而低音【B】到【D】是小三度音程具有暗淡色彩。更重要的是低音【B】到根音【G】是大三度协和音程,这几个音程表达了第一转位和弦G/B色彩发生了变化,听觉上有一定紧张度,好像有些“不协和”,之所以这样抽象描述是由于人类听觉上复杂细微的差别无法用文字来准确表达就是人们常说的只能意会难以言传。
它的和弦音排列是B、D、F、G。由于Ⅴ56和弦的低音相对于Ⅴ7和弦发生了变化造成与原位主三和弦的低音已经不再存在纯五度下行关系,因此Ⅴ56和弦不能用于终止式,只能使用在和声语句的内部作为装饰和弦使用。

范例2、林文信《12小时• • • 》83页第25、26小节。

原有的和弦编配是:
C—G—C。
和弦公式是:
Ⅰ—Ⅴ—Ⅰ。
从公式的进行看没有问题,但是这两小节并不是结束小节使用代有明显终止感的Ⅴ—Ⅰ和声进行不太合理。当我们把它改为:
Ⅰ—Ⅴ56•Ⅰ;
应当说更好,这是一个助音装饰和弦,Ⅴ56处于弱拍和弦的低音是级进构成G/B•C弱化了原有和声的终止感。但是读者要注意并不是类似的和声写作都可以使用Ⅴ56替换Ⅴ,在林文信《12小时• • • 》79页第21、22小节就不能这么使用,如果再用Ⅴ56替换Ⅴ就是病句(为什么?有关它的理论根据笔者在其它和声贴中作过介绍,读者应当能够自行分析)。

七和弦的第二转位叫三四和弦,它的音级标记加上34,以Ⅴ7和弦为例,它的第二转位是Ⅴ34,它的音名标记是G7/D,和弦音是D、F、G、B。它在音乐理论平台上的位置是:
#F/bG—【B】—E—A—【D】—【G】—C—【F】—bB/#A—bE/#D—bA/#G—bD/#C—(bG/#F);
Ⅴ34和弦的低音是【D】与根音【G】是纯五度音程,而低音【D】与其它两个和弦音也都是协和音程,其中低音【D】上的第一个音程(【D】到【F】)是小三度代有暗淡柔和 色彩。因此Ⅴ34在几个转位七和弦中,从视听上判断相对比较是紧张度“好像”最弱不协和程度“好像”最低,但是它仍然属于不协和和弦。

范例3、林文信《12小时• • • 》63页第37、38小节

原有的和弦编配是:
C—G/B•Am;
和弦公式:
Ⅰ—Ⅴ56•Ⅵm;
做一些改动:
Ⅰ—Ⅲm34•Ⅵm;
这里的Ⅲm34的和弦音是:B、D、E、G,音级标记Em/B,与Ⅵm和弦是级进,仍然是经过和弦。这两个和声进行是有变化并且音响效果也有区别,我们经常讲的和声写作结果是不同的就是这个意思并不是在主体和声结构上有什么原则上大的变化,这种装饰性和弦的变化实际上体现了作曲家个人风格的不同。

七和弦的第三转位叫二和弦,它的音级标记加2。以Ⅴ7和弦为例第三转位是Ⅴ2,音名标记是G/F,和弦音是F、G、B、D。在音乐理论平台上的位置是:
#F/bG—【B】—E—A—【D】—【G】—C—【F】—bB/#A—bE/#D—bA/#G—bD/#C—(bG/#F);
和弦的低音是【F】,低音【F】与根音【G】是不协和的大二度音程因此色彩变化很大,而低音【F】与导音【B】是减五度音程。与前两种转位七和弦相比较,从视听上可以感觉到更为紧张,“好像”最不协和。

范例4、二和弦的四声部进行:Ⅴ2到Ⅰ6的进行。

设1=C
Ⅴ2的四声部是:F、B、D、G。低音是F。
Ⅰ6是主和弦的第二转位:E、C、G、C。低音是C并重复。
这是一个旋律连接法,两个低声部是半音级进解决,有效的克服了四部同向,是一个很好的范例。
另一种写法如下:
Ⅴ2的四声部是:F、B、G、D。低音是F。
Ⅰ6四声部是是:E、C、C、G。低音是C并重复。
这样的写法是一个病句。有关它为什么是病句?它的理论根据笔者已经在以前的和声贴中做过介绍,读者应当能够自行分析。

从以上分析得到的直观感觉是不同的几种转位七和弦在音响效果上确实存在着区别这是客观存在的音乐现象,这种区别是色彩变化的表现,根源是和弦低音以及和弦结构的变化所代来的必然结果。由于和弦转位引起的结构变化并不能影响它的协和性和紧张度【注2】,因此建议读者应当有一个新的认识。

范例5、七和弦转位应用中典型病句范例,1=C;Ⅱ56• Ⅱ7•Ⅴ。

Ⅱ56• Ⅱ7•Ⅴ是从一本参考文献摘录和声语句的一部分。是一个装饰和弦解释是:
Ⅱ56• Ⅴ7/Ⅴ•Ⅴ,后一个和弦连接是离调和弦,前一个Ⅱ56是经过和弦修饰Ⅴ。
Ⅱ56的四声部是:#F、A、C、D。
Ⅴ7/Ⅴ是Ⅱ7四声部是:D、A、C、#F。
这两个和弦的四部织体是病句。以上的几个错误范例都属于低级错误,不像类似于把新疆民族七声调式歌曲确定为五声调式歌曲那样属于高级错误。范例5这样的错误笔者两次在网上提到过,并有位资深老师在回复中作了详细解释,请读者先自行分析是什么错误导致病句。  


【注1】已经在《和弦转位的理论分析》一文中作过解释,在这里进一步加以说明,以下的内容有据可查,由于种种原因没有引入原文。
在有的教程中把原位主三和弦的第二转位(K46)定义为不稳定甚至不协和和弦。为了证明它的论点,书中的论据是K46 的低音与根音(如C 大调G到C)是纯四度音程人为的把这个纯四度音程定义为不协和音程,以此证明K46的不协和性。笔者认为这是一个相当错误的概念,因为纯四度音程比组成主三和弦的大、小三度音程还要协和,纯四度音程是一个完全协和的音程(李重光《音乐理论基础》104有明确解释)。因此把纯四度音程定义为不协和音程本身就是一个悖论,以悖论来证明K46协和与否就不能成立。当然主三和弦与K46在听觉上是有差别那应当从低音的变化引起色彩变化等原因来加以解释。
【注2】有关它的论证已经在上文内容中,读懂了【注1】有助于对它的理解。


评分

参与人数 1琴币 +5 收起 理由
qyjs + 5 原创内容

查看全部评分

温馨提示: 发帖标题请概括内容,回帖请勿使用无意义字符或纯表情。积极参与发帖回帖交流能提高会员等级(提升下载权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9-9 15:44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复杂好长.看完可能要一小时.理解要一个月,会要一年.
温馨提示: 发帖标题请概括内容,回帖请勿使用无意义字符或纯表情。积极参与发帖回帖交流能提高会员等级(提升下载权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9-10 09:19 | 显示全部楼层
不是很理解额。。
温馨提示: 发帖标题请概括内容,回帖请勿使用无意义字符或纯表情。积极参与发帖回帖交流能提高会员等级(提升下载权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9-27 11:36 | 显示全部楼层
潼南DJ 发表于 2012-9-9 15:44
好复杂好长.看完可能要一小时.理解要一个月,会要一年.

写出这样的东西,起码的好几十年。
温馨提示: 发帖标题请概括内容,回帖请勿使用无意义字符或纯表情。积极参与发帖回帖交流能提高会员等级(提升下载权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0-1 09:03 | 显示全部楼层
长时间地盯着电脑看,很累。但长时间的在电脑前写,更累。谢谢楼主老师,顶!
温馨提示: 发帖标题请概括内容,回帖请勿使用无意义字符或纯表情。积极参与发帖回帖交流能提高会员等级(提升下载权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0-4 23:50 | 显示全部楼层
老师好,完成了对于本章的学习与记录,有一些问题想请教望老师解答:
您在讲解五六和弦时用G7/B作为范例
提到:这里的低音 【B】与七音【F】的音程很容易运用《和声法则》第二十三讲的理论求出音程是减五度,仍然存在【G】到【F】小七度(大二度)而低音【B】到【D】是小三度音程具有暗淡色彩。更重要的是低音【B】到根音【G】是大三度协和音程,这几个音程表达了第一转位和弦G/B色彩发生了变化,听觉上有一定紧张度,好像有些“不协和”,之所以这样抽象描述是由于人类听觉上复杂细微的差别无法用文字来准确表达就是人们常说的只能意会难以言传。

请问:
G7/B的组成音是BDFG,文中老师分析音程似乎使用原位的G7分析的,请问是这样的吗?(为什么?) 学生觉得在讨论和弦内部音的音程距离时应该是由低到高计算(试问是否应该如此推导?)。如低音【B】到【D】是小三度音程具有暗淡色彩。低音 【B】与五音【F】(原七音)是减五度,低音【B】到七音【G】(根音)是小六度。但是这般抽象的描述任然无法推导出任何实质性的结论。学生又与原位和弦进行了比较G7,组成音GBDF,根音【G】到三音【B】是大三度,【G】到五音【D】是纯五度,【G】到七音【F】是小七度。

归纳结果:

G7    大三,纯五,小七
G7/B 小三,减五,小六

但是学生任然只能通过试听来辨别这两个和弦。无法从推导中得出任何实质性结论。



学生想回答一下老师提出的“林文信《12小时• • • 》79页第21、22小节就不能这么使用,如果再用Ⅴ56替换Ⅴ就是病句”给出自己的回答:
自己对照过原谱,发现21,22小节是一句乐句的结尾,需要较强的终止感,是终止式。所以必须要用V-I的和弦进行
望老师批阅。

另外范例3中老师提到:Ⅲm34的和弦音是:B、D、E、G,音级标记Em/B
问:音级标记是否应该是Em7/B ?

在论述二和弦时老师提到:而低音【F】与导音【B】是减五度音程
学生认为老师的论述有问题,低音【F】与导音【B】应该是增四度才对!减五度是【B】到【F】的距离,请老师批阅
温馨提示: 发帖标题请概括内容,回帖请勿使用无意义字符或纯表情。积极参与发帖回帖交流能提高会员等级(提升下载权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0-5 12:50 | 显示全部楼层
ryangao1990 发表于 2013-10-4 23:50
老师好,完成了对于本章的学习与记录,有一些问题想请教望老师解答:
您在讲解五六和弦时用G7/B作为范例
...

在西方古典音乐理论中是采用从低音开始计算音程而在该文中采用的是分别从相邻两和弦音计算音程这样分析更为清晰并有助于在音乐理论平台上进行计算也有助于应用音乐理论宝典。你的第二问题可以那么理解,34和弦也是那样表示。
F与B之间是什么音程在西方古典音乐理论中与运算方向有关这是它的严重缺陷,在西方古典音乐理论中时常出现琴上同时按三个和弦音琴键产生的肯定是唯一的和弦效果,然而且能够得出不同的和弦构成和不同的理论解释,这样的理论基础上的歧义性是西方古典音乐理论的严重不足造成的。原来考虑针对这部分内容从读书笔记上整理一点东西,因此在这里不作举例暂不作详细介绍,笔者认为解决这类问题应当从音乐理论平台入手别无它法,依靠西方古典音乐理论不能解决自身的这类问题。请记住“自己的刀不能削自己的把”,对于这类基础性的关键问题也请读者事先自行思考。

温馨提示: 发帖标题请概括内容,回帖请勿使用无意义字符或纯表情。积极参与发帖回帖交流能提高会员等级(提升下载权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0-5 14:06 | 显示全部楼层
好质料 慢慢研究  
温馨提示: 发帖标题请概括内容,回帖请勿使用无意义字符或纯表情。积极参与发帖回帖交流能提高会员等级(提升下载权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0-5 14:06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分享。
温馨提示: 发帖标题请概括内容,回帖请勿使用无意义字符或纯表情。积极参与发帖回帖交流能提高会员等级(提升下载权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2 下一条

微信公众号|领红包|举报|黑屋|手机|Archiver|官方QQ群:777694204|键盘中国 ( 粤ICP备19059169号-1 )

GMT+8, 2024-3-29 06:11 , Processed in 0.058913 second(s), 4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