键盘中国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码快捷登录

搜索
baidu
摇滚王勇老师单编弹唱教程第十一集发布音符之声扩展包豪华版V6重磅发布: s670 770 970 775 975 sx700 sx900 Genos Tyros5
查看: 1968|回复: 12

咱那时的电视剧(70年代生)ZT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9-19 19: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登陆,参与交流。无法注册或登陆请加QQ群:777694204 或Email:admin@cnkeyboard.net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作者:简雅 出自:怀旧主义


家里买电视是我小学三四年级的时候,也就是87年前后。感觉那时的节目却很丰富,呵呵,当然是和半导体相比了。先是《霍元甲》,接着是《陈真》、《霍东阁》,还有《再向虎山行》、《十三妹》,《一剪梅》,《冰点》,《昨夜星辰》。。。

  小学时代最有名电视剧的是两部——《上海滩》和《射雕英雄传》。
  《上海滩》播映时端的是万人空巷,一时间好象每个小伙脖子上都多了一条白围脖,也不管是什么季节了,黑色的风衣也随处可见。我记得很清楚,当时我是五年级,我们班最高最能打架的那个也围一条白围脖上学来,据传是他在外校的“对象”给他织的,嘿嘿,可真是砸倒一片人呀。同学之间也不正经叫名了,都是“X哥”,“阿X"什么的,遇上谁名字里有个“文”或“力”,嘿,可就抖喽,“文哥”,“阿力”,这称呼现在想起来都觉得有一股子豪气。

  《射雕英雄传》可以说影响了和我一般大的很多人的——至少是一个阶段的——人生。我从那个时候开始接触金庸的作品,从看他的小说到到看他的散文,史评,时论。他绝对称得上一个文学家。

  对于我们这些出生于七十年代的人来说,没有什么比那部电视剧更具影响力的了。翁美龄就是黄蓉,谁也替代不了。

  那时我们一下课,操场就成擂台了,一百多个靖哥哥在那练“降龙十八掌”,三十多个洪七公拿着根棒子到处乱窜,甚至还有七八个欧阳克摇着扇子去撩蓉儿。。。班里还出现好几本《九阴真经》,都是用演算本的纸撕下来长条,来回折叠成古书的样子。我还记得头几句:“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是故虚胜实,不足胜有余。。。”

  等我上了中学,对武打片的兴趣就不那么浓,开始喜欢看《义不容情》、《流氓大亨》一类的港片了。那时的家长和老师大多不许我们看电视,尤其是港台的。其实我们最早的伦理意识有很大一部分就是从港台电视剧里学来的。反观现在国产电视剧,模仿港台,打打闹闹的那套学来了;发人深省,启人心扉的倒没有了。

  当时美国的很少,《大西洋底来的人》吸引了无数的人,以至于后来有一种太阳镜非常畅销。迈克哈里斯、依丽莎白、舒拔……,到现在还记得吗?《加里森敢死队》是由加里森、戏子、卡西诺、酋长和黄毛五个爷们儿组成的。当时许多孩子都学里面的人,玩飞刀,打架。鉴于这种情况,电视台在此剧播出过半时停播了,理由是怕孩子们学坏。可见当时要想看一部好片子是多么的不容易。后来我们看到了南斯拉夫的《黑名单上的人》、前民主德国的《死亡档案》等比较精彩的电视剧。

  日本的《姿三四郎》那声嘶力竭的主题歌一响起,我就想起了隔壁老张在烈日下骑着板车拉砖的身影。《捕吏小兰之介》也是一部描写武士的电视剧。“十字快球”、“流星火球”、“霹雳旋风”,《排球女将》让我们看到排球还能这么打。那个爱咬嘴唇的小露纯子、那个患有心脏病的下川由佳……,后来下川由佳死了,我真的难过了很久。那时的家庭主妇们都跟着《阿信》一起奋斗。还有一部反映日本年轻人工作和生活的《茜嫂的盒饭店》,歌星含笑刚出道时用汉语唱过它的主题歌“……我们都遍体鳞伤汗湿透衣衫,每当夜晚来临时多么孤单……”提到《茜嫂的盒饭店》不知为什么就让我想起了日本电影《阿西门的街》,也是一部反映年轻人的片子。记得我用我那“红灯”牌四个喇叭的台式录音机,音量放到最大,放里面的歌曲时,全院的半大小子都跟着音乐一起“阿西,阿西,阿西……”。《血疑》、《命运》、《蔷薇海峡》使我们认识了山口百惠、三浦友和、宇津井健。当时总搞不明白日本人为什么爱得血液病,自己喜欢的人是自己的亲人。我记得有一次我们院一个特飒的姐们儿屁癫屁癫地从我身边过,我一看敢情穿一“幸子”衫,那我也认识你。再往后有《挚爱》,一个年轻的叔叔抚养失去父母的几个侄子的故事。《秘密部队》--宇津井健演的,反映保险公司调查保险案例的故事。《空中小姐》--一个叫东雪燕的不算漂亮的空中小姐暗恋着自己的教官村泽浩。还有《犬笛》……


  “……万里长城永不倒,千里黄河水滔滔……”《霍元甲》,每到此剧一开始,大街上的人就见少。当时有一个儿歌是这样的:“1984年,我学会迷踪拳,打死了龙海生,抢走了赵倩男。”“孩子,这是你的家,红砖碧瓦,古朴也显出风貌,大号是中华……”《陈真》,我们院儿有一智商不算高的主儿,只要她妈一喊:“三子,开始了。”甭管在干什么呢,准回去。《霍东阁》、《马永贞》、《万水千山总是情》、《八仙过海》、《母亲》、《人在边缘》、《义不容情》、《秦始皇》、《京华烟云》,演《警花出更》时,我们见面就说;“YES SIR"和“YES MADAM",“留心街中每个人,彼此匆匆过,皱着眉心,重叠的足印,细踏了千遍……”随着徐小凤浑厚的中音响起,《流氓大亨》来了。

  不知什么原因,《射雕英雄传》、《再向虎山行》、《上海滩》、《四大名捕》、《大地恩情》等港剧在北京都没有播。我们就到天桥的一个录像厅看《射雕》,六毛钱能看四集。

  台湾的有《昨夜星辰》、《情义无价》、《一剪梅》、《星星之我心》、《几度夕阳红》……
  新加坡的有《铁蝴蝶》、《狮城勇探》、《浮沉》、《窈窕淑女》,我比较喜欢《调色板》和《生活歌手》,一个年轻的城市,一群年轻的人,带给我们一段年轻的岁月。

  朋友,你还记得《女奴》依佐拉吗?当时播出了许多巴西的电视剧,可能是因为便宜吧。而后是墨西哥的室内剧,拍摄成本低,注重演员的化妆,迎得了中老年妇女的喜爱。有《卞卡》、《诽谤》等,我的一个同学逢人就说他欣赏《诽谤》中的反派人物--桑德拉莫卡多。

  当时还没有韩剧,我记着播过几部北朝鲜的。只记得有一部叫《无名英雄》的,好象是个反特片,男主角好象叫于林,女主角叫什么姬来着。与南朝鲜敌特人员做殊死的斗争。

  “……胜利在向你招手,曙光在前头……”大陆的第一部电视连续剧是《敌营十八年》,具体内容记不清了,只觉得里面国民党的女特务挺漂亮的,嘻嘻!《寻找回来的世界》里面许亚军演“伯爵”,宋丹丹也演一工读生。“下雪了,天晴了,下雪别忘穿棉袄;下雪了,天晴了,天晴别忘带草帽……”年轻的刘欢把我们带进了《雪城》……
温馨提示: 发帖标题请概括内容,回帖请勿使用无意义字符或纯表情。积极参与发帖回帖交流能提高会员等级(提升下载权限)
发表于 2006-1-1 16:42 | 显示全部楼层
真想回到童年时代
温馨提示: 发帖标题请概括内容,回帖请勿使用无意义字符或纯表情。积极参与发帖回帖交流能提高会员等级(提升下载权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1 17:49 | 显示全部楼层

凭20年前的记忆弹了一小段“阿信”的片尾曲。

温馨提示: 发帖标题请概括内容,回帖请勿使用无意义字符或纯表情。积极参与发帖回帖交流能提高会员等级(提升下载权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1 18:2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贴由 纳薇 发表于 2005-9-19 19:23:
作者:简雅 出自:怀旧主义

只记得有一部叫《无名英雄》的,好象是个反特片,男主角好象叫于林,女主角叫什么姬来着。与南朝鲜敌特人员做殊死的斗争。

...


金顺姬
温馨提示: 发帖标题请概括内容,回帖请勿使用无意义字符或纯表情。积极参与发帖回帖交流能提高会员等级(提升下载权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1-2 09:3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贴由 ChinaMoBro 发表于 2006-1-1 06:20 PM:


金顺姬


ChinaMoBro版主好记性啊.您弹的阿信曲子听了,想起了电视剧里的好多片段。
温馨提示: 发帖标题请概括内容,回帖请勿使用无意义字符或纯表情。积极参与发帖回帖交流能提高会员等级(提升下载权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2 12:0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贴由 纳薇 发表于 2006-1-2 09:31 AM:


ChinaMoBro版主好记性啊.您弹的阿信曲子听了,想起了电视剧里的好多片段。


上大学后几乎不看连续剧了,不过楼主提到的那些经典剧集偶居然...全部看过,一部没漏,小时候真是有空啊
温馨提示: 发帖标题请概括内容,回帖请勿使用无意义字符或纯表情。积极参与发帖回帖交流能提高会员等级(提升下载权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2 15:24 | 显示全部楼层
某一年开始,cctv每天晚上六点开始有一小段"世界动画之林“,包括经典名著改编的动画片。这个系列的片头和片尾曲特别好听,片头(片头动画是一个小男孩和小女孩坐着气球旅行,表情相当暧昧优美。这在当时那意识形态严把关的时代也是少见的吧,实在是我们这些孩子们的启蒙动画。就盼着赶紧长大谈恋爱了。)我小时候就试弹过。而片尾是一段长笛独奏的fusion, 记得死活也弹不出来。
温馨提示: 发帖标题请概括内容,回帖请勿使用无意义字符或纯表情。积极参与发帖回帖交流能提高会员等级(提升下载权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2 21:04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也是看着那些电视长大的,看到那些电视剧名字好象又回到了童年
温馨提示: 发帖标题请概括内容,回帖请勿使用无意义字符或纯表情。积极参与发帖回帖交流能提高会员等级(提升下载权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2 22:26 | 显示全部楼层
请问什么叫ZT啊?
温馨提示: 发帖标题请概括内容,回帖请勿使用无意义字符或纯表情。积极参与发帖回帖交流能提高会员等级(提升下载权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1-3 10:4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贴由 →Vivian 发表于 2006-1-2 10:26 PM:
请问什么叫ZT啊?


是"转贴"两字的拼音第一个字母.
温馨提示: 发帖标题请概括内容,回帖请勿使用无意义字符或纯表情。积极参与发帖回帖交流能提高会员等级(提升下载权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3 21:32 | 显示全部楼层
70年代,80年代的网上都有人写。怎么没有俺们60年代的呢?
温馨提示: 发帖标题请概括内容,回帖请勿使用无意义字符或纯表情。积极参与发帖回帖交流能提高会员等级(提升下载权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3 21:39 | 显示全部楼层
六十年代正是全国上下一片红的时候,满大街都是喊语录的,哪还有别的可写啊.呵呵
温馨提示: 发帖标题请概括内容,回帖请勿使用无意义字符或纯表情。积极参与发帖回帖交流能提高会员等级(提升下载权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4 13:32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上是六○年代的吗?

60年代,是个文化高度空白的年代。
三部样板戏听得人们倒背如流。
每当有部新电影,全家人象过节一样,甚至不惜走20里地到别的村子去看。
《侦查兵》、《渡江侦查记》、《向阳院的故事》、《闪闪的红星》、《决裂》、《春苗》…………
印象深刻的还有部广播小说《新来的小石柱》。
那个时候没有录音设备,每当广播里面出现一首新歌,想学的话就得期待着下次播出的时候,支棱起双耳,捉捕到每个音,每个字。印象深刻的是那首《乌苏里船歌》。
温馨提示: 发帖标题请概括内容,回帖请勿使用无意义字符或纯表情。积极参与发帖回帖交流能提高会员等级(提升下载权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2 下一条

微信公众号|领红包|举报|黑屋|手机|Archiver|官方QQ群:777694204|键盘中国 ( 粤ICP备19059169号-1 )

GMT+8, 2025-10-21 07:51 , Processed in 0.043163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