键盘中国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码快捷登录

搜索
baidu
查看: 1842|回复: 0

[转]王明珠:不要告诉老师孩子的不是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9-29 15: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登陆,参与交流。无法注册或登陆请加QQ群:777694204 或Email:admin@cnkeyboard.net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作者: 王明珠

内容提要:很多家长在老师跟前都会这样数落孩子的不是。家长的本意,当然是希望因此引起老师的重视,对自己的孩子格外关注一点,管教的多一点。但这样做的结果往往适得其反。  不要告诉老师孩子的不是

“这孩子不听话,您给帮着管着点。”

“在家就经常惹我生气,老师你手狠点,好好管管,尽管打。”

“学习马虎,不专心,你给多教育教育”

。。。。。。

很多家长在老师跟前都会这样数落孩子的不是。家长的本意,当然是希望因此引起老师的重视,对自己的孩子格外关注一点,管教的多一点。但这样做的结果往往适得其反。


原因在哪里哪?

换过来想想,如果是另外一个人,介绍一个人给你认识,也是这样去说,只有坏,没有好,最后还希望你好好教育,你会怎么想?首先对这个人就没有好印象,是吧?如果介绍的人还是他的亲人,那你对他的坏印象就更深刻:连亲人都这么说,一定是坏透了。一旦有了这么一个预设的刻板印象,那么,对他的一言一行,你就只看到坏,看不到好了,就是做了比较正确的事情,也可能想:呵,还装哪,指不定在打什么鬼主意。按照这样的想法,你对待他的态度就可想而知:或者是不理睬,敬而远之;或者是怎么看怎么不顺眼,严加批评指责,两人之间一定缺乏沟通,就会越来越疏离,越来越敌对。

所以,当你给老师说孩子的不是的时候,实际上,是在老师的脑海里刻下一个不好的孩子的印象。老师对你的孩子就会有警惕心和距离感。这样就预先给老师与孩子之间的交流设置了障碍。有可能,这样的预防针强化了老师对你孩子的有偏见的关注,因此也强化了对孩子的管教力度,但是,缺乏沟通的管教从来都只会训练出过度叛逆的孩子,管教的力度越大,叛逆的程度就越强。家长就只能得到一个与初衷完全相反的结果:孩子不是好了,而是,更坏了(从家长、老师的角度说)。这是遇到比较强硬的老师。还有另外一类老师,又可能这样想:好啊,你们家长都管不了?让我管?不知道要给我添多少麻烦。所以,他可能就干脆放手不理。做家长的,做老师的,做学生的,谁都知道,哪个班级都有这么几个游离在老师视野之外的学生。老师对他们是睁只眼闭只眼,只要不是太过不去,就不理会,跟放羊差不多。家长可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是这样的吧?

教育孩子,真正有效的,不是管教,而是交流、沟通、理解、尊重;现在的教育,缺少的,也不是管教,而是管教太多了,但是,老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沟通、理解、尊重就太少了,比大熊猫还稀少。中国的教育,问题之所以那么多,这也是最直接的原因之一。

如果是当着孩子的面给老师说孩子的不是,还请老师多加管教,那就更是错上加错。因为孩子也把老师当作自己的对立面了。针尖对麦芒,问题就更加难办。

既然告诉老师孩子的不是不正确的,反过来,告诉老师孩子的长处,优点,(实事求是地说,不要炫耀一样)尤其是当着孩子的面,就有利于给老师留下一个孩子的好印象,有利于老师跟孩子之间的交流,增强老师对孩子的关心和耐心。谁不喜欢好孩子,不是吗?老师也希望自己的学生长处多多,对于看着顺眼,心眼里都透着喜爱的学生,老师的耐心、爱心、关心都会膨胀起来。

当然了,孩子总是有缺点的,也不能掩着盖着,因为老师总能认识到你的孩子是个什么样的孩子。孩子的缺点要说,责任最好是父母揽下大半。做父母的,委屈委屈自己,说说自己如何如何教育不当,(实际上也不是委屈,本来孩子有缺点,就是家长教育不当的结果)才让孩子这样不好,让老师明白,孩子不好事出有因,孩子还是受害者哪,是个小可怜,那就是孩子有些乖张的行为,在老师看来,也是可以理解,孺子可教的。那么,老师与孩子之间,就有了不错的交流的基础。

最后的最后,别忘记了,多夸奖夸奖老师的爱心、责任心、耐心。鲁迅老先生说,路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走的多了,便成了路。老师的爱心、责任心、耐心,确实本来就有的,浇灌的赞美多了,就茁壮成长,庇荫学生了。
温馨提示: 发帖标题请概括内容,回帖请勿使用无意义字符或纯表情。积极参与发帖回帖交流能提高会员等级(提升下载权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2 下一条

微信公众号|领红包|举报|黑屋|手机|Archiver|官方QQ群:777694204|键盘中国 ( 粤ICP备19059169号-1 )

GMT+8, 2025-11-4 05:20 , Processed in 0.050037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