键盘中国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码快捷登录

搜索
baidu
查看: 2600|回复: 4

希望有人指教如何欣赏音乐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11-3 08: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登陆,参与交流。无法注册或登陆请加QQ群:777694204 或Email:admin@cnkeyboard.net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举个例子贝多芬的《致爱丽斯>>
我们如何去欣赏呢?
从那几个方面?
俗话说懂行的看门道
不懂行的看热闹
我不想瞎听
希望哪位能给予指点
谢谢
温馨提示: 发帖标题请概括内容,回帖请勿使用无意义字符或纯表情。积极参与发帖回帖交流能提高会员等级(提升下载权限)
 楼主| 发表于 2005-11-3 13:13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帖]如何欣赏音乐   
繁忙的工作之余,听听音乐,使脑子休息一下,这是很有必要的。有人在吃饭的时候,喜欢一边吃一边听音乐,也有人在看书时,喜欢一边放着音乐一边看书(我就是这样子)。在大饭店里,在酒吧间里,人们也可以听到音乐。在学校里,全天的课程结束之后,广播台也播放音乐,等等。以上这些例子都只能说是“听音乐”,而谈不上“欣赏音乐”。

  所谓听音乐,只是让音响刺激我们的听觉。虽然欣赏音乐也必须首先要让音响刺激我们的听觉,然而它仅仅是欣赏音乐的第一步,它和欣赏音乐还有着质的差别。真正要做到欣赏音乐,还要深入地进行到第二步与第三步。

  我们常说欣赏音乐可以陶冶我们的性情;欣赏音乐可以使人们得到高尚的情操,激发人们对生活的热爱,对事业的追求,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然而,如果只停留在“听音乐”这个最初级的阶段,我们是不可能受到音乐的感染和熏陶的。因此,我们必须从听音乐开始而进入到“欣赏音乐”中去。


怎样才算是欣赏音乐
  欣赏音乐有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就是上面所说的“听音乐”。

  第二阶段是联想与想象的阶段。

  欣赏音乐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力集中,用心去听,一面听一面进行联想或想象。例如,当你听一首有标题的叙事性较强的乐曲时,你就联想这乐曲所描绘的具体故事情节。象贝多芬的《田园交响曲》所描绘的情节就比较具体。当然,也有不少乐曲并不具有具体的故事情节,而只是反映人们错综复杂的感情。当你听到这种乐曲的时候,其想象可不受任何限制和束缚,也就是随意想象。


  肖邦有一支乐曲,是在这样的情景中得到灵感的:一位波兰少妇俯身在摇篮旁,给她的独生子唱着歌谣,母亲渐渐有了睡意,她好像听到有奇妙的合唱在预言她的小宝宝的未来--他长大将成为保卫祖国的勇士……年轻的母亲唱着唱着就熟睡了。
      
如果没有传记家对这首乐曲的形象予以揭示,那么欣赏者就很难想象到作曲家原来的创作构思,而只能凭借音响感知和感情体验进行想象了。有一位钢琴家对这首乐曲的解释为:在恬静的乡村,远处传来马蹄声,一队勇士浩浩荡荡而来,又渐渐远去,消失在地平线上,田野、森林又恢复了先前的宁静。他的想象和肖邦的构思就不完全一样。

  这说明无标题音乐所引起的想象是相当自由的。如果有五个人听同一首乐曲,会谈出五种不同的感受;就是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时候听同一首乐曲,也会得到不同的感受。

  欣赏音乐要用心听,同时还要联想、想象,所以欣赏音乐是要下功夫的。它和消遣、娱乐和调剂生活完全是两回事。
      
要丰富联想和想象力,就必须同时加强对文学和绘画的修养以及丰富自己的生活阅历。当你听抗战时期的革命歌曲时,由于你没有那段生活经历,就难以产生联想,所以在这方面就需要补课。当听一首乐曲时,你可以想你见过的一张绘画;或者回想某本小说里的一段,或者回忆在郊游时见到过的一幅自然景色。了解作曲者的生平,也可以帮助我们进行想象。

  有时候很难把所想象的东西,用适当的少量语言表达出来,即所谓“只能意会,不能言传”。这种情况是常有的。但并不能因此就说“音乐就是音乐,它不表达什么”。不管是标题音乐,还是无标题音乐,它们都是表达感情的,它们都有一定的内涵意义。真正的欣赏音乐,还不能停留在第二阶段上,要使自己更进一步地进到第三阶段。


  第三阶段可以称之为理性阶段。

  在一般的认识论中,感觉到的东西,只有达到理性阶段才真正地感觉到了。音乐美是隐藏在音响深处的,你不潜入到音乐的深处,你就得不到音乐的美。那么,怎样才能深入下去呢?

  首先要对音乐有个基本认识,了解音乐的一些要素(节奏、旋律、和声和音色),了解音乐的结构形式,在这个基础上,对音乐作品的内容和其社会意义进行理性认识。贝多芬说:“自由与进步是艺术的目标,如在整个人生中一样”。舒曼说:“世界上发生的一切,政治、文学、人类都使我感动,对于这一切我都按照我的方式进行思考,都通过音乐来发泄……”。

  在音乐欣赏中,由于音乐作品的体裁、种类不同,理性认识的表现形式也会有所不同。在声乐作品中,理性认识就表现得比较直接和明显。对器乐音乐欣赏,理性认识则呈现出比较复杂的情况。除去了解作者的生平外,还要了解作者所处的时代环境。例如欣赏柴可夫斯基的《第六(悲怆)交响曲》时,就要了解在沙皇专制统治下俄国的黑暗现实,以及那时一些向往自由的俄国知识分子如何深陷在苦闷、彷徨的精神状态之中。又如贝多芬的第五交响曲《命运》,通过形象的逻辑发展,深刻揭示出在与命运的殊死搏斗中,个人奋斗只有同人民群众的洪流汇合在一起时才能取得胜利的哲理思想(不是俺一家之言,是教科书上写的)。

  在音乐欣赏中,既要“入乎其中”,又要“出乎其外”。正如美国作曲家柯普兰所说:“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一个理想的音乐听众同时既置身于音乐之中,又置身于音乐之外;既评判它,又欣赏它……”。在实际的音乐欣赏中,我们往往会发现欣赏者一边欣赏一边发出感叹和议论。例如,乐曲美与不美,表演水平如何等。

  评判(即审美评价)一般有两种:一种是“顺态”的,即欣赏者对作曲家持赞赏的态度。另一种是“逆态”的,例如有些无病呻吟的流行音乐和一些媚俗的器乐改编曲,只要我们提高音乐修养,提高对音乐的审美能力,就会自觉地厌弃它和抵制它。这就是一种“逆态”的审美评价。
在音乐欣赏的第三阶段里,还可分出三个层次,它们是:(一)对音乐作品的内容和社会意义进行理性认识(大家不要小看这一点,不妨想想《梦醒时分》在台湾是如何流行开来的);(二)对音乐作品进行审美评价;(三)在欣赏音乐时要领会旋律与调性发展的奥妙和细腻;和声的进行及配器的手法所产生的美妙效果;乐曲形式在结构上的变化和统一;有时还要欣赏演奏、演唱的技巧以及朴实、优美的台风等。


欣赏音乐的好处
  真正的欣赏音乐是强度极大的脑力劳动,不过这个时候只有大脑的右半球在进行着紧张的活动,而左半球却得到了充分的休息。所以欣赏音乐不但能够提高学习效率,同时还能培养形象思维能力,对于创造能力的培养也大有好处。

  爱因斯坦终身学习与研究的,一是音乐,二是物理。他六岁就开始学习小提琴,并深有体会地说:“红花再红,也要绿叶配;人生再美,也需艺术伴随”。他父亲送给他一个指南针,他则发现在音乐与小指南针里有相同的东西,这就是“奥秘”与“未知”。他说,音乐是智慧,是科学。爱因斯坦在很小的时候就已察觉到“这个世界可以由音乐的音符来组成,也可以由数字公式来组成”。因为宇宙间的每一种物体都是按照一种特殊的频率在振动着。而频率正是音乐的基础之一。在大学的时候,他和艾伦菲斯特(和普朗克一样是出色的钢琴家)常常演奏巴赫、海顿、莫扎特、贝多芬的乐曲。他们陶醉在这些探求未知世界的大师们的乐曲中。在他研究相对论的日子里,每当他的思绪遇到障碍时,就走到钢琴旁,弹奏几个清澈而富有逻辑的和弦,让音乐的声音帮助自己推开未知的大门。这许多音乐活动发展了他的右脑,扩展了他右脑的能力。而且实践证明,诺贝尔奖金获得者大多是右脑发达型的。

  任何一种有形实体的科学发明,都不是在纯粹的抽象思维中完成的, 必须有形象思维参与创造过程。列宁说:“数学上也需要幻想的,甚至没有它就不可能发明微积分”。

  爱因斯坦从科学研究中感受到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达尔文说:“每周至少听一次音乐,……失去这些爱好,无疑就会失去幸福,也许还会影响智力”。爱因斯坦从小就走上音乐之路,古典音乐大师的乐曲启迪他想问题更为开阔,因为旋律总是变化的,而且变化又很协调;它的和声总是在运动,协和--不协和--协和(解决音),这种音乐中的对立统一规律正是客观世界的反
映。
  朋友们,热爱音乐吧!它给予你的会比你所期望的更多。
本人建议:(仅供参考)
1 从经典的古典小品听起,如施特劳斯、柴可夫斯基和莫扎特等人的作品,
因为他们的作品通常都是以旋律见长,容易被人接受,然后再深入一些深奥的大型作品,如贝多芬、瓦格纳和勋伯格等人的作品。

2 购买CD时首先选择自己喜欢听的作品,不要按照《CD圣经》等书照着买,其次再注意版本,最后才是价格。只买对的,不买贵的。入门以后方可买本《企鹅唱片指南》参考。

3 找一些欣赏音乐的相关书籍阅读。而丰富古典音乐作品知识则推荐《古典作曲家排行榜》一书(海南出版社出版),这本书委实不错。

评分

参与人数 1琴币 +5 收起 理由
sylion + 5

查看全部评分

温馨提示: 发帖标题请概括内容,回帖请勿使用无意义字符或纯表情。积极参与发帖回帖交流能提高会员等级(提升下载权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11-27 21:17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辛苦了,这个贴子太好了,我就象大多数人一样,非常喜欢音乐,但对音乐的内涵听不懂,只能说被音乐的旋律和气氛所感染,并不理解音乐要表达的真实意境.现在知道以后自己该怎样欣赏音乐了,要多加强这方面知识的积累了
温馨提示: 发帖标题请概括内容,回帖请勿使用无意义字符或纯表情。积极参与发帖回帖交流能提高会员等级(提升下载权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23 09:48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帖子对我的启发太大了。不过我不想勉强自己特意的为了欣赏音乐而去听音乐。我想先从爱好开始,经常听一些喜欢的音乐,时间长了最好是在不知不觉中欣赏出音乐的内涵,然后再到论坛里和大家一起讨论心得。呵呵,这是我的理想状态,还不知道我有没有那个水平呢。
温馨提示: 发帖标题请概括内容,回帖请勿使用无意义字符或纯表情。积极参与发帖回帖交流能提高会员等级(提升下载权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06-1-24 14:54 | 显示全部楼层
说 实话,我宁愿不进入理性阶段,真的。如果理性的去听一首,就听不出任何感觉就象是白开水,索然无味。没什么意思了。我个人感觉,听一首曲子,只要你听过以后,能有你对它的感觉就够了。那样才能让生活充满色彩无论它是什么颜色
温馨提示: 发帖标题请概括内容,回帖请勿使用无意义字符或纯表情。积极参与发帖回帖交流能提高会员等级(提升下载权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2 下一条

微信公众号|领红包|举报|黑屋|手机|Archiver|官方QQ群:777694204|键盘中国 ( 粤ICP备19059169号-1 )

GMT+8, 2025-11-1 14:50 , Processed in 0.040309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