键盘中国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码快捷登录

搜索
baidu
摇滚王勇老师单编弹唱教程第十一集发布音符之声扩展包豪华版V6重磅发布: s670 770 970 775 975 sx700 sx900 Genos Tyros5
查看: 1057|回复: 0

从历史的看电子琴的发展腾飞已经到来,势不可挡!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1-11 05: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登陆,参与交流。无法注册或登陆请加QQ群:777694204 或Email:admin@cnkeyboard.net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到底是钢琴好还是电子琴好?我看这个要看是什么时代,不同的时代有不同时代的乐器代表,这是跟社会发展,经济发展,人的需求在不断改变:

    在远古的石器时代人最喜欢的乐器就是“树叶子”了,能吹响,有个调调,人们能用这样最原始的声响娱乐,交流,就简直乐的不行了,

    到后来人类进步了,感觉“铜鼓”最好,又可以鼓舞军队打仗,又可以欢庆起舞,

    在30年代(1930年)左右瞎子阿炳的二胡可能是最棒的,两根弦的乐器,拉起来如哭如诉悲哀诉说“江河水,二泉映月”打动了多少本来就够凄凉的心。

    40年代战争不断,最好听的,最能鼓舞人的就是军队的司号员吹响了“冲锋号”打了胜仗才能过上好日子。
   
    50年代吹响一支笛子都感觉像“升天一样美”,田间地头,工厂学校,只要有笛子的声响“大跃进”就一片欢腾。

    60年代就是吹号,文革期间的“革命歌曲”强劲有力,铜管乐,军乐,是最受欢迎的,音乐一响,“忠字舞”不分男女老少都必须合拍跳起来。

    70年代出了个“刘诗昆”这下们中国都推崇“钢琴”起来,钢琴伴奏《红灯记》等等,甚至还有“鼓浪屿钢琴之岛”之说,家家户户都弹钢琴。

    80年代国内流行起“喇叭裤,跳迪斯科”,那时开始才有最初级的“电子琴”这下“电子琴的靡靡之音”风行中国全境。公园里,大街上交际舞盛行。

    90年代的前后,才初步打破了所谓“正统乐器”钢琴,弦乐,管乐,的“顽固统治”,所谓不能上厅堂,大雅殿堂的电子琴,手风琴,口琴,吉他,才成了“正果”多样化的乐器环境终于打开了,音乐学院都设立了“电子琴专业”跟钢琴平起平坐。
   
    到了2000年后,跨世纪的一代人在改革开放的春风里有了崭新的兴趣点,电子琴的设计制作也有了突破性的进展,使之更加赢得了年轻人和社会发展的认可,

    到了如今2013年,电子琴可以说已经逐步的出现了“革命性”的阔步发展,无论是音色上,表现力上,伴奏节奏上,演奏形式上,都比起原来的电子琴,甚至比起其他的乐器,钢琴等等,都有了突破性的发展,使人们听到电子琴的琴声就眼前一亮,一个人就能演奏几个人,甚至好几十个人的“管弦乐队”的声音,而且甚至一个琴有上千种的乐器逼真的音色,想怎么弹就怎么弹,可真说得上电子琴真是“风情万种”,“魅力无穷”,人类的现有的所有各种情绪都能淋漓尽致的刻画表现出来。如此让人们“梦幻”的一个琴,一个像“魔幻世界”一样,可以千变万化的琴,怎能不让人们热情似火般的“宠爱”?发自人们内心的热爱,学琴的动力不断高涨,买琴的欲望一浪高过一浪,人们不断的认识了她,喜欢上了她,丰富了大家的精神生活,提高了学琴练琴人和听琴人的文化修养。

    反过来也进一步提升了制造商的设计研发的力度,使之当今的电子琴真的如日中天,蒸蒸日上,眼观未来的发展,随着电子技术的不断提升,电子琴与视频,音频,键盘,固体硬盘储存,数据交换等等,从硬件上会在短时间内有个非常大的进展,在软件上,可能发展的更加完美迅猛。未来的演奏者,一个人或几个人就能娴熟的掌握一个庞大的乐队,边演奏,变演唱,视频音频就可以在琴上的大显示屏和网络上展现出来,歌谱以及伴奏总谱立马打印机复印机制作出来,网络上的演奏会,交流会比比皆是,高手,名角层出不穷。愿我们爱好电子琴,热宠电子琴事业发展的朋友们,调动你们的聪明才智和热情,展翅高飞吧!


评分

参与人数 1琴币 +1 收起 理由
筱旻 + 1 好文~

查看全部评分

温馨提示: 发帖标题请概括内容,回帖请勿使用无意义字符或纯表情。积极参与发帖回帖交流能提高会员等级(提升下载权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2 下一条

微信公众号|领红包|举报|黑屋|手机|Archiver|官方QQ群:777694204|键盘中国 ( 粤ICP备19059169号-1 )

GMT+8, 2025-11-9 01:13 , Processed in 0.054043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