键盘中国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码快捷登录

搜索
baidu
摇滚王勇老师单编弹唱教程第十一集发布
查看: 1660|回复: 5

小调歌曲怎样截取和弦公式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3-8 18: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登陆,参与交流。无法注册或登陆请加QQ群:777694204 或Email:admin@cnkeyboard.net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SCZl老师你好。你的教学文章我认真的进行了学习,收益匪浅。文章中关于大调的和弦运用已经很明白了。但是对于小调、还有其它的比如徵调等等,你写的文章我都能看明白,但缺乏实例来说明怎么用。比如说小调吧,最好有这么一个小调的曲子,从你的方法一步一步来,怎样截取和弦,怎样运用装饰和弦。通过这样引着我就能看的懂了,也知道怎么用了。我认真看了林文信《爱上一个不回家的人》,这是个小调,我看看这个和弦运用,就晕了。不知道怎么截取和弦公式,希望能帮我解答。谢谢你了。
温馨提示: 发帖标题请概括内容,回帖请勿使用无意义字符或纯表情。积极参与发帖回帖交流能提高会员等级(提升下载权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3-10 10:08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的问题已经在顶部和声法则中给以回复,如果有疑问可以继续发帖。
借此机会向楼主和读者提示:
只要按着《一个范例与一个准则》所介绍的步骤一步步地进行和声写作必然会得到正确的截取和弦,可以说你想让和弦出借也不会有错误。前提是不能按着类似于斯波索宾《和声学教程》的理论观点进行。

温馨提示: 发帖标题请概括内容,回帖请勿使用无意义字符或纯表情。积极参与发帖回帖交流能提高会员等级(提升下载权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3-10 11:13 | 显示全部楼层
你好。谢谢你的回答。我是一个有20年教龄的音乐老师,乐理对我来讲不是问题。你的这个体系当我刚看到之后就很快学完了。我想学明白学透。你的教程中没有别的调式虽说有讲解,只是说了结果,而恰恰怎么截取和弦没有,如果硬截取和弦公式,就觉得根本不是那回事。今天给《红梅赞》歌曲试着按照你的讲解步骤一步一步来,按照你的讲解根本弄不成,过来我从网上下载下音乐伴奏听了听里面的和弦,给我的感觉是和你的方法写出的和弦完全不是一回事。我还是不得要领。我只是想你具体的拿一首歌曲(比如徵调式),从开始分析到最后写上你认为合适的和弦,我是专业音乐教师都弄不明白,我想有很多的学习也是晕的。恳请老师给以示范讲解。
温馨提示: 发帖标题请概括内容,回帖请勿使用无意义字符或纯表情。积极参与发帖回帖交流能提高会员等级(提升下载权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3-10 11:17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是按照一个范例一个准则一步一步来的,也可以截取和弦,可这写在曲子上就不是一回事。
温馨提示: 发帖标题请概括内容,回帖请勿使用无意义字符或纯表情。积极参与发帖回帖交流能提高会员等级(提升下载权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3-10 11:26 | 显示全部楼层
《和声法则》应用篇 第三讲,什么时候上传,我要好好学习学习。谢谢。
温馨提示: 发帖标题请概括内容,回帖请勿使用无意义字符或纯表情。积极参与发帖回帖交流能提高会员等级(提升下载权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3-10 19:34 | 显示全部楼层
hanyao 发表于 2016-3-10 11:13
你好。谢谢你的回答。我是一个有20年教龄的音乐老师,乐理对我来讲不是问题。你的这个体系当我刚看到之后就 ...

楼主很快学完了说明楼主的阅读能力惊人,当然到明白学透因人而异需要下的功夫有所不同。所讲的“一步一步来”一定是其中至少有一步出了问题或者是没有学明白造成整体“弄不成”,现在先来解决如何“截取和弦”。
《和声法则》第三十讲 范例3 是根据林林作曲《梦的方向》量身定做而确定和弦材料,笔者认为当你真正读懂了第三十讲之后《红梅赞》的和弦材料的运算选择不会存在问题,如果你无法理解上述范例3 那么你就不具备确定和弦材料的能力这一点对所有不同基础的读者要求是相同的。和弦材料与具体旋律有关这一观点西方古典音乐理论在认识上存在区别也是读者应当注意。
当和弦材料正确选择之后再按《和声法则》第二十讲进行具体和弦针对旋律的和声编配。
对于同一首歌曲不同人的和声纺配肯定不能完全相同,音响效果当然也不同,这是正常现象。听习惯了某个《红梅赞》的原带,突然再听其它人的弹奏也会感到“不是一回事”。笔者也有类似的例子,当笔者按着万宝柱《成人电子琴教程》37页《樱花》(书中38页确定为和声小调乐曲)乐谱弹奏与笔者自行和声写作的《樱花》弹奏对比发现音响效果存在区别。
虽然你几次回复笔者认为还是不够具体有些抽象,如果能够结合你的具体和声写作上传那么很多读者都会帮助解决问题,网上善良的读者多高手更多。你“很快学完了”《和声法则》很可能也是产生问题的根源之一,笔者认为学习和声法则不能操之过急急功近反而是稳扎稳打步步为营。建议阅读其他读者对于《和声法则》回复,如果你能够与读者直接交流学习和声法则的体会更好一些,必定笔者与读者处于不同的基础条件。
温馨提示: 发帖标题请概括内容,回帖请勿使用无意义字符或纯表情。积极参与发帖回帖交流能提高会员等级(提升下载权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2 下一条

微信公众号|领红包|举报|黑屋|手机|Archiver|官方QQ群:777694204|键盘中国 ( 粤ICP备19059169号-1 )

GMT+8, 2025-10-26 05:15 , Processed in 0.045534 second(s), 3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