键盘中国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码快捷登录

搜索
baidu
音符之声扩展包豪华版V6重磅发布: s670 770 970 775 975 sx700 sx900 Genos Tyros5
查看: 2292|回复: 0

[键盘手] MOOG Subsequent 25测评:​它可以是你人生中第一台模拟合成器,准没错!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5-25 11: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前不久Moog发布了最新的合成器产品Subsequent 25,最近面包老师就寄过来给我试用了。过去都是攒了好久花亲钱去买设备,从没想过可以通过分享使用体验的方式来免费玩到这些琴,那我就一如既往的把我真实感受给大家叨逼叨……

按惯例此处先放个玩琴视频,证明我是认真的和它亲密接触过:


是进化还是缩水??!

Sub Phatty

Sub 37

Subsequent 37

Subsequent 25

首先,我们来捋一捋Sub家族的成员,按辈分从大到小应该是:

  • 老大-Sub Phatty
  • 老二-Sub 37
  • 老三-Subsequent 37
  • 老四-Subsequent 25


看到Subsequent 25就不由自主会想到它哥Subsequent 37,毕竟一个妈生的长得又差不多,就是个头大小不一样,不认真了解确实以为只是少了一组键盘而已。

但是Subsequent 25确实是有“缩水”成分,为什么“缩水”两字要加双引号?因为它是减量不减质,简单说就是功能少了一些但是声音的品质是不变的。而且一分钱一分货吧,Subsequent 37和Subsequent 25价格相差也一大截呢。

还有的就是别忘了,它还有一个大哥叫做Sub Phatty,是不是看起来更像亲哥?所以Subsequent 25的前身应该说是Sub Phatty,它向Subsequent 37进化了才产生的Subsequent 25。

扯上这个家谱只是为了让大家知道直接把Subsequent 25理解为Subsequent 37的“缩水”版不是很科学(当然有某些人非要这样理解我也没办法),但是既然都叫Subsequent,我就针对这个37和25做一点对比。(以下就用37和25作为它们的代号)


一,25比起37,在键盘上少了12个键,身材变得更娇小了,必然的是面板也变小了装不下那么多旋钮按键,所以功能也自然少了一些。

但是25做的平衡是它把一些没法像37一样在面板直接完成的按键功能变成了隐藏功能,可以通过打开activate panel加上音色预制键的组合,然后在键盘上选择相应的琴键来打开这些隐藏功能。
听起来是有点复杂?其实一点也不,习惯了你会觉得25比37更好用,不过25和37一样都有软件版的编辑器(Editor),通过它来操作就很直观。


二,列举一下大家可能认为是“缩水”的一些东西吧,25比37少了第二个LFO,少了琶音器&音序器,少了一些存预制的位置,少了液晶屏幕,少了一些可分配的调制目标,当然也少了接近37一半的价格。

我个人认为真正意义上的合成器缩水应该是质变而不是量变,我仍然想坚持25不是37的缩水版这一说话,可能连简化版也算不上,严格来说,更好的理解是Subsequent家族的新款。

三,再看看它都有什么,比较37少了的东西也不代表它就不香了!

首先,它依旧是一台双复音的Paraphonic琴,三个振荡器,其中Osc 1带一个子振荡器作为Sub Osc,可以选择Unison模式把所有振荡器叠加来演奏单音模式,也可以选择Duo模式来演奏双音。


滤波器和37一样都可以选择6/12/18/24的斜率,也同样有MultiDrive可以给滤波后的声音增加过载变得更狂野。一个LFO,两个可以Loop的DAHDSR包络,包络的Loop功能可以巧妙的把它用成LFO的功能。
多种模式的Glide也同样具备,弯音轮的范围也是可以自由的在上下24个半音里设定。其他常规功能看官方数据就行了,重点还是谈回我使用的感受以及它比较亮点的地方。


首先,值得一提的是它的软件编辑器,可以在宿主里以插件的方式加载出来,这样一来不仅可以直观的打开那些隐藏功能,而且也可以突破面板上的16个音色预制储存量,可以无限储存在软件里随时调用。

其次,它很符合现代音乐制作的一些需求,你可以完全把它当做一台硬件音源来使用。它所有的功能都支持Midi控制,这样你可以在宿主里通过编辑器来更精准的画Automation来控制需要变化的参数。

现在很多音乐风格需要做准确的拍子变化,它的LFO也可以和宿主工程速度同步,这样LFO的速率就不再是自由的,而是对应1/4、1/8、1/16、1/32这样的拍子来变化(三连音的拍子也是可以的)。
再次,它的包络可以Loop循环,你相当于多了俩LFO,可以有更多的玩法。常规的包络是完成一次动作就结束了,但是它可以反复循环这个动作,而且DAHDSR的模式可以创造出原本LFO没有的波形形态,这个功能必须点赞。


最后,它提供了一些CV输入口和音频输入口,想要和其他合成器或者模块或者带CV的控制器一起玩也是轻而易举的事情。

声音

这是很多人会关心的问题。作为Moog的产物,经典的梯形滤波带来的那种圆润自然感它一定是有的。MultiDrive相当于你多了一个过载单块在那。

但是不能奢望这台不到一万元的合成器能和Model D比肥厚度,很多时候也未必真的就是想要它那么肥厚。它的声音可以从温柔的小绵羊到暴躁的大狼狗,你都可以实现。由于功能并不是很多,所以想做很复杂的声音的话它就不太适合了。

综上所述,我认为这台琴适合有兴趣入手硬件合成器的新手朋友,花不是很多的钱拿到一个经典的Moog模拟之声,又可以用现代化的方式来操控它,兼具工作室和舞台的需求。
  • 优点:便宜、好用、品质高
  • 缺点:键少、钮少、功能少
  • 适合人群:一切舍得花钱买的人
  • 适合风格:一切你敢用它做的风格





分享一个我对买硬件模拟合成器做音乐的个人理解

在软件合成器日益壮大的时代,硬件合成器已经没有所谓的绝对优势了,反而软件在很多方面却真的有绝对优势,比如丰富的波表,比如数不胜数的复音数,比如用都用不完的LFO、Envelope,比如便捷的调制分配,比如白送的一大堆效果器,比如……要知道这些个“比如”在硬件上每增加一个都是一大笔成本,要花很多票子的。

如果是演出需要演奏,硬件数字合成器也早都取代了模拟合成器的绝对地位,数字合成器有很多的音色类型,还有采样音色,切换预制又那么方便……


那模拟合成器真的就只剩情怀了吗?我想说No!!

声音上,不管软件和数字合成器可以做得多像模拟的声音,但是模拟就是模拟,数字就是数字,不一样的配方不一样的味道,互相都不可取代。

功能上,或许就是因为少才可贵吧。想象一下,一个强大的Massive X有多少人把它的每个功能都用透了。我们都希望有强大的工具,但又不一定真的需要那么强大的工具。

所以我觉得软件也好,硬件也好,数字也好,模拟也好,都可以,选择谁最后决定的更多还是是你做音乐的思维方式。我说功能少了才显得可贵,因为少你就会开发自己的想法去弥补功能上的缺陷。这样才是人比工具强,而不是工具比人强。

小小的例子,我刚才那个视频里,其实只是想有一个琶音器来让我演奏很简单的音符又可以听起来不那么无聊,可是这台琴就是TMD没有琶音器啊,那我就选择用LFO用方波的方式去调制滤波的CutOff和振荡器的音高。
这样就产生了一个节奏在那自己动,频率会变,音高也会一会儿高八度一会儿低八度,虽然这也是很简单的把戏,但这就是我说的思维模式,你总想自己可以有点能耐去驾驭工具。你也可以把LFO调得贼快,音量和滤波包络都做一个长Decay,去演奏一个单音,然后你会弹出琵琶轮拨的味道……


扯远了,总之就是希望大家找到自己真正喜欢的适合自己的方式和工具!!!如果第一台模拟合成器的话,我真诚建议Subsequent 25,它也可以是你人生中第一台MOOG!(土豪除外,不缺钱者一步到位MOOG One,谢谢)
分享两个我认为不错的大神演示: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温馨提示: 发帖标题请概括内容,回帖请勿使用无意义字符或纯表情。积极参与发帖回帖交流能提高会员等级(提升下载权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2 下一条

微信公众号|领红包|举报|黑屋|手机|Archiver|官方QQ群:777694204|键盘中国 ( 粤ICP备19059169号-1 )

GMT+8, 2025-9-3 13:53 , Processed in 0.040132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