键盘中国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码快捷登录

搜索
baidu
查看: 1317|回复: 0

[期刊] 那些年,我做过的实验性乐器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5-17 14: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登陆,参与交流。无法注册或登陆请加QQ群:777694204 或Email:admin@cnkeyboard.net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与爱共鸣之音,会被听见


2021.05
16
合成少数派

微信图片_20210517143945.jpg

上一篇文章我们写到了 Peter Blasser,实验乐器先锋人物。我自己,早些年陆陆续续做过的实验性乐器也不少,那么,究竟什么是实验性乐器呢?

实验乐器就是“想法”的践行。

因为我头脑中有时候会有千奇百怪的,对乐器的畅想。其中某些我最喜欢的,我会想要体验一下。这时候我就会把乐器做出来,亲自的去演奏一下,用感性的方式去评价。

在有最初的想法的时候,可以先用软件(例如 Max 或者 Supercollider)来组装一下,听听声音,确定参数大概的范围。接下来把硬件的技术调通、测试好。然后就可以着手设计完整的乐器了,从内核到外壳都包括。不能偷懒。在手里玩一下就知道真正演奏的感受是如何的。

因为我对演奏界面最为着迷,所以很多我的实验乐器都是基于已经做好测试好的声音电路的。在这个过程中,我使用了大量的 Ciat-Lonbarde 的电路设计。

微信图片_20210517144005.jpg

只做一个的乐器,和批量生产的乐器有什么区别?

作为产品的乐器,一方面要考虑是否易于理解,符合惯常的演奏习惯;另一方面还要考虑,产品是否可以禁受住用户千奇百怪的玩法和错误的连接,保护一定要做足。

电子元器件都是有寿命的。比如微动开关设计寿命一般是十万次,也有二十万、三十万、五十万的型号。我觉得平均一天按上 100 次的话,一年就是 36500 次,这台机器的设计寿命怎么也得要十年左右,所以我要选择寿命至少有五十万次的开关。

振翅的 MIDI 接口是用的 3.5mm 的耳机口,这种插口非常常见,像 Eurorack 模块合成器就用了同样的接口。所以我在振翅的 MIDI 接口处做了电路,可以接受 ±12V 的信号而不至损坏。

像小羽的八度开关也是,因为使用了全贴片元件,而单面的拨动开关是有可能受外力作用翘起来的,所以开关的固定孔要尽量小,又不至于影响焊接组装。我为了这个专门还出了一块板子来确定最佳的安装孔径。

微信图片_20210517144031.jpg

尤其是作为设计者来讲,非常希望自己交出去的设计可以代表自己,让抽象概念、内部技术和外部形式统一而完整,再进一步说,是让设计的产品包含自己生活、理想的隐喻。

而只做一个的乐器呢,是完全不需要考虑普适性的,也不需要考虑太多什么电路保护,反正都是给自己玩。自由度很高,更多的是去探讨可能性的边界,思路上就会更加大胆。有的时候真的会瞎玩。

在这里我希望的是给这类手工乐器“祛魅”。倒不排除有的实验乐器非常好,但其实大部分并不足以成为产品。看自己的作品被很多人用,做出来各种各样的声音,才是我最满足的事情。

微信图片_20210517144056.jpg

那些年,我做过的实验性乐器:

首先想介绍的是我的 Sidrassi Qin 系列,这一系列基于 Ciat-Lonbarde 的 Sidrassi 电路(一个七个振荡器相互调制的电路)把原本用旋钮控制的总音高和总调制改为条带控制器。

因为音高保持了近似的指数关系,所以通过改变总音高可以进行移调。

在最后一版上,使用了力敏的条带传感器,把对音高和音色的控制集中在同一个地方。你也可以看出来我所使用外壳材料的逐渐发展。

这件乐器值得一提的是一个叫做 Asteroid Anxiety 的音乐人,他用第一版 Sidrassi Qin 做过几张专辑,下面我们放其中的一首:

微信图片_20210517144213.png

微信图片_20210517144238.jpg
微信图片_20210517144242.jpg
微信图片_20210517144245.jpg
微信图片_20210517144321.jpg

Rotary Tetrax 是一个对旋钮演奏界面的实验。我所使用的电位器(旋钮下面的核心元件)是 BI 6187 系列的。它导电塑料的材质旋转起来阻力很小。而且这一款是被设计用来做传感器使用的,可以 360 度旋转,并且无效区间非常小(我在面板的设计上已经标示了,大家点开下面的大图就可以看到)。这让我可以探索一种新的演奏手势。

后来我发现,Tetrax 的 FM 输入让载波振荡器可以锁在调制振荡器的 Undertone 序列上(相对于泛音 Overtone 的概念。Overtone 是整数倍的频率,Undertone 就是被整除的频率)。之后我还改装了这个乐器,在里面内置了两个基于 Teensy 的数字振荡器,通过开关选择连接到 Tetrax 的其中两个振荡器的 FM 输入上。这样就可以通过频率稳定的数字振荡器来为整个系统提供稳定的参考音高。更妙的是,在两个 Undertone 频率之间,还存在一个混沌的灰色地带。大家可以看下面的视频来体会一下。

微信图片_20210517144357.jpg

(视频请见推文链接)

我一直都想使用演奏手法来实现合成器信号连接。Tetrax Drum,以 Ciat-Lonbarde 的 Tetrax 为基础,用各个方向的震动开关来进行信号连接。演奏中的倾斜、摇晃等位置变化会转化为内部的合成器 Patch。虽然这些 Patch 几乎没有办法用理性的方式解构。但是每一个具体的手势所对应的 Patch 和 Patch 的动态变化是固定的,所以这个乐器可以通过练习的方式学习掌握。这是一个非常类似于原声乐器的响应。

微信图片_20210517144601.jpg

微信图片_20210517144605.jpg

在这个思路下目前的最新作品是下面这个,它叫 磁铁跳线盘 Magnet Patchbay。可以通过磁铁或者触摸连接信号。把需要理性判断的、缓慢的合成器连线过程转化为一个靠位置关系来理解和学习的快速过程。下图是 Gary Chang(一个非常著名的音乐家,也是 Serge 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参与者。有兴趣的可以搜索他和他的系统 Chinese Insurance)的磁铁跳线盘,换了一个雀眼枫木的外壳。

让我很开心的是,有一个设计师也很喜欢我的这个主意,他在设计一个新款的磁铁跳线盘。自己的主意能够启发别人,让我非常开心。

微信图片_20210517144717.jpg

(视频请见推文链接)

在下面的乐器中,思路是把人体作为电路里面的元件,通过人体连接电路,完成对电路的干扰。这是从 Michael Waisvisz 的 Crackle Box 一脉相承的。

在这一系列的作品里面,最新的叫做 Sidraw。通过用人体连接触摸点,我们可以得到不同速度的断奏声音,也有音色的变化,可以平滑过渡到噪音。




(视频请见推文链接)

在所有的这些乐器中,都体现了两个我对音乐的理解,第一个是在演奏界面上兼顾混沌/噪音与和谐,不仅可以在两者之间游移,最好可以同时发生。第二个是用手势替代技术,用感性理解替代理性理解,尽量使用肌肉记忆。

(因为我做过的乐器实在不少,放在一篇文章里恐怕不太现实,所以这里只放一些代表作。如果你有兴趣,可以去我的网站 https://www.mengqimusic.com/,左侧有一个叫做“旧作 Archive”的菜单,那里可以看到我很多的实验乐器作品。)

* 封面图由刘磊拍摄





温馨提示: 发帖标题请概括内容,回帖请勿使用无意义字符或纯表情。积极参与发帖回帖交流能提高会员等级(提升下载权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2 下一条

微信公众号|领红包|举报|黑屋|手机|Archiver|官方QQ群:777694204|键盘中国 ( 粤ICP备19059169号-1 )

GMT+8, 2025-8-1 19:34 , Processed in 0.048559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