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时间2013-3-4
最后登录1970-1-1
在线时间 小时
主题
精华
积分636
贡献
ST
道具劵
|
马上登陆,参与交流。无法注册或登陆请加QQ群:777694204 或Email:admin@cnkeyboard.net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夜晨风 于 2022-9-7 10:46 编辑
Fantome 06到手第四天,第一次写东西,想到什么写什么,因为涉及到的方面太多了。而且我发现现在用fantom 0系列的人还不多,找不到什么有使用价值的参考消息,都是官方和非官方的演奏展示,没有用户使用过后的体验,所以我准备发表一些使用过后的感受,给准备考虑入手这个系列琴的朋友们提供一个穿针引线的左右。
九月底卖掉了跟随好几年的kronos2-88,真的听舍不得的,但是现在大环境都不好,想买新琴就得换掉一个旧琴,而且考虑到kronos88键实在是太重,一般的小车都装不下,完全没有带出门的可能,还有这琴整体太强大了,这几年根本就没有开发出百分之五十的功能,而且越来越发现好多强大的功能我根本用不到,舍不得的地方是音色和操控实在是太好了,旗舰就是旗舰,无论是高级技术下放还是次旗舰还是缩水,无论何种形式,只分两种,旗舰和非旗舰。
考虑新琴也是花了很长时间,中端的成熟型号都看不上了,高端的montage和新fantom太贵,等过几年经济形势好点了再上吧,所以和大家一样,目标就集中在了鹦鹉螺,fantom-0,modx上,由于这次就想方便携带一些,所以只看61键的,鹦鹉螺13kg多,足足是另两个的两倍,如果这三个重量差不多,那我应该会选鹦鹉螺,虽然比kronos取消了大部分控制器,但是屏幕里就可以做大部分的操作,而且Korg的合成器自由度一直都比较高,这点下边会详细说,modx最便宜,但是实在是没看上的点,所以最后就定了fantom06.
新琴刚到手的第一天,插上电瞬间就懵逼了,完全和之前熟的不能再熟的Korg没有任何一毛钱的关系,这两天一直都在像学一门外语一样学习这个琴,电脑和手机都开着百度翻译,随时翻译,好,下边开始一点一点的说。
开机速度:不到20秒,比kronos的2分钟要强多了。
fantom06最基础的操作是scene,场景,各个品牌都有各自的词汇,这个scene实际上就是Korg的组合音色模式,和雅马哈的演奏模式类似,现在好像时兴不区分单音色组合音色音序器,开机就是组合音色,想要单音色就单选第一轨,想要音序器就直接pattern开始,屏幕上也有类似Korgsetlist那样的4*4九宫格,但是我要特别吐槽的是,这个最为基础的功能,竟然没有任何分类索引,而且出厂放置的组合音色完全没有任何规律,也不按乐器,也不按库组,Korg琴可是无论单音色组合音色,都可以按库组和按乐器分类显示,这个可好,什么分类也没有,另外槽点就是:场景的选择不能用任何实体控件来选曲,只能点屏幕和上下左右方向键选,为什么说这个呢,你像kronos,鹦鹉螺甚至是modx,montage,人家没有做那么多实体按键和pad,主要就是屏幕操作,这个Fantom0在右下角做了16个单音色分类实体按键,右上角有4*4pad,这16个音色按键能做单音色选取用,也能做chain场景链选取,也能做步进录音用,pad功能也很多,播放采样,音符,等等11个功能,但是这些实体都不能选主屏幕上的场景,真不知道罗兰工程师在想什么。
菜单设计繁琐,既然有图形化屏幕了,就应该尽可能把设置项平铺在屏幕上,Korg的琴几乎没有什么列表式菜单,全图形化摆在拼命三郎,这个琴的菜单大量保留了列表式才是,而且是一层一层的,不过好在屏幕下方那6个可按课旋转的编码器起了很大的作用。
效果器链路很不自由,给你固定死了,可操作空间太小,Korg的效果器几乎都是分三级:插入式,主效果器,主输出总效果器,分级明确,而且所有链路上都可以实现串并联直接输出,而且所有级别上都可以选用所有类别的效果器,而且EQ是不占用效果器资源的,各个轨道自带,罗兰这个效果器,基本上是:单轨自选1个+EQ,往下是两个插入式效果器,可自选,往下是固定的合唱一个和混响一个,最后总线提醒固定的一个总线压缩+总线EQ+一个自选,也就是说,可自选的只要每个轨道一个,所有轨道公用两个自选的插入,总线一个,其他的都是固定的,而且我还要用黑字写出来:混响效果器除了在干路上提供一个固定的之外,其他任何可自选的地方均不能选混响,够奇葩不?而且所有链路几乎不支持自由串并联。
拉杆风琴:VTW引擎的拉杆风琴,为首的是叫tone wheel organ的风琴音色,在第二轨才能选用,其他轨道均不支持使用该类拉杆风琴音色,这点也是奇葩到顶了,但是官方演示这个音色看着很牛逼的样子,实际上只有第二轨能用,你这是弄啥嘞?
今天先写到这,明天再更。
琶音器:简直弱鸡到几点了,还不如十年前的krome,只有一个琶音器,128个琶音类型,每个琶音里只有常用的8个参数可调,而且听上去非常的机械,几乎没有什么实用价值,要知道krome可是两个琶音器同时可用,kronos的karma就别比了,雅马哈的琶音器甚至可用来假装自动伴奏。
DAW CTRL:买琴之前看到有介绍这个按键,以为是和软件无缝沟通设计的,到手之后才发现,这个DAW CTRL功能只限于MAINSTAGE/LOGIC和ABLETON LIVE用,其他宿主是用不了的,可惜我Cubase,studio one,reaper都在用,都不支持,这个功能等于是白花钱了。
音色直选键记忆:16个音色分类直选键默认都是分类里的第一个音色,不能停留在上次选中的音色上,比如钢琴组我选的第二个,电钢组选的第三个,风琴组选的第四个,当你切换回钢琴组的是就又成第一个了。这点也很奇葩,可能是我还没找到在哪设定该功能,如果我想反复比较不同组的目标音色时,只能一遍一遍的去选.
音色调制:路线比较死,参数之间相互控制太少,各个模块里的参数只能自己调节,如果需要把某个参数分配给某个控制器或其他模块来触发或改变,在当前模块里是不能的,他提供了4个调制路由矩阵,每个里边有一个调制源,控制4个目标参数,这种调制路由感觉受限太多,只有4个可分配的调制源,不禁又怀念之前的krome和kronos,人家可是在任意模块里只要能分配的参数都可以当场分配给任意模块或控制器,调制方式简直不能再灵活了。
硬件控制器的功能分配设置:目前还没有摸透这个琴的设计,我在系统设置里和场景设置里都看到了推子、旋钮、S1S2、弯音轮调制轮等控件的功能分配,现在还没有时间去挨个测试这两个地方分别设置不同功能会怎么样,是共同起作用还是听哪个的话,还是会不会起冲突。
synth ctrl音色控制区域:有两个旋钮,一个滤波器截止频率,一个共振峰,OSC,AMP,FX,LFO,FILTER TYPE,PARAM按键各一个,其中FILTER TYPE是快捷切换滤波器类型的,其他几个按键,竟然只能快速调取模块界面,那截止频率和共振峰两个大旋钮竟然只能调这个两个参数,不能分配其他功能,那难道是我想多了?
音序器部分:第一次接触这种音序器,之前都是用的电脑上和Korg琴那种传统的音序器。Fantom的音序器分为三个步骤,pattern,group,song,你想做任何大的小的东西,必须经过这三步才能听到一首歌,先录好不同小段的pattern,再把不同的pattern设置到一个group里,再把不同的group放到song里,感觉步骤有点繁琐,关于数量上,每一个pattern最长只有64小节,每个轨道最多只能创建8个pattern, 共最长512小节。group list列表最多只有16个也就是你的歌曲段落只能有16段,当然了,这16段可以在song里任意设置反复次数和位置;song里可以放置32个步骤。当然了做个不太大的工程还是可以的,稍微大点的还是上电脑上吧。
存储部分:这个琴的存储部分我感觉是个谜,只能在设置里看到总容量256MB,已安装三个扩展包。其他的信息就都看不到了,系统出厂4*16音频pad不知道占用的什么容量,音序器的MIDI文件只能导出到U盘,采样文件却默认在内部存储;场景分4个库,每个库128个位置,出厂占用了AB全部和C的前28个;单音色用户组有20*128个位置,用户鼓组有20*7个位置;琶音器共128种;鼓轨共59种风格类型,每个风格里都有前奏尾奏两个变奏两个加花;音频pad有4个bank,每个库16个位置;
场景链:这个功能不错,可以把任意场景放到这个链路里,共100个场景链,每个场景链包含32个步骤,演出切换音色应该够用了,关键是16个音色直选键是和屏幕上的场景链每一步是对应的,演出怕误触所以要用按键来直选。
说了这么多来说一下优点吧。
重量:6kg,和4瓶1.5升的水一样重量,背出去演出毫无压力,而且机身非常薄。
外观:不愧是灯厂,大多数按键都是有灯的,pad和弯音轮调制轮的灯光亮度都是可调的,屏幕还是可以更换壁纸的,虽然不能换成自己的图片,但是系统给了20种壁纸,每种壁纸的亮度对比度,RGB都可以调。
屏幕:虽然5..5有点小,但是分辨率达到了1280*720,而且要重点说明的是可以滑动,比如菜单项比较多的时候,就可以像手机那样滑动,而且滑动比较刘畅。
编码器:屏幕下方有6个可按可旋转的编码器,对应屏幕上的参数,这六个编码器使用起来还是非常好用的,慢速旋转数值就走得慢,快速旋转就走的快。
推子旋钮:阻尼设计比较合理,而且重点是每个的阻尼都比较均匀,以前Korg的琴哪怕是kronos也有阻尼不均匀的情况,有的旋钮轻,有的就重。
摇杆和轮子:这是为数不多的可以同时拥有的一台琴,好处就不多说了。
pad:手感还行,按边上的时候反应也很灵敏,但是按中间的时候就有两段式的感觉,确定是没有力度;功能比较多,除了不能选场景之外其他的几乎都能,pad功能设置里有16个选项,其中11个是有用的,剩下几个是空白的,是不是后续系统升级会加上写其他功能也不确定,目前已有的功能分别是:1采样播放;2音符;3分音选择(类似振荡器);4DAW控制;5zone静音;6zone solo;7键盘轨道分组;8鼓轨变奏;9播放pattern;10变奏播放(variation play);11group play;16系统默认
其中,4没有卵用,因为我不用那几个规定的daw;7要重点说一下,可以任意组合多个轨道,一键切换,比如pad1设置成1,3轨,pad2设置成2,4轨,那么我就可以用pad瞬间切换1,3轨和2,4轨。10目前还没搞清楚是干什么的,按了没反应。11是段落播放,group我理解的就是不同pattern组成的一个段落。
音序器:有钢琴卷帘窗,而且利用屏幕下方的编码器可以上下左右的放大缩小,大大提高修改MIDI的效率。
最后说点不知道是优点还是缺点的地方。
键盘:整体略短,绝对不是标准长度,而且黑键支点明显靠近屏幕方向,要是按得太靠近屏幕方向了会音量很小或没反应。
音色:整体偏柔和,不如Korg那么重,关于音色后期我会单独分享弹奏或描述。刚发现:出厂有很多的场景里,自带了很多pattern,按播放键就可以直接播放,而且听着像是演示曲之类的,做的还不错,但是不知道是存储在什么地方,具体有多少,文件管理里看不到,总之很迷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