键盘中国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码快捷登录

搜索
baidu
摇滚王勇老师单编弹唱教程第十一集发布
查看: 4595|回复: 5

钢琴乐理知识 (二)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9-13 11: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登陆,参与交流。无法注册或登陆请加QQ群:777694204 或Email:admin@cnkeyboard.net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三.音的分组
    前面我们讲过,在乐音体系中七个基本音的名称是循环重复使用的。因此就会产生许多音名相同而音高不同的音,为了加以区别,我们将音列分为许多个“组”。
    最中央的一组叫做“小字1组”,用小写字母并在右上方加数字1来表示,如c1、d1、e1、f1……(字母后的数字应为上标形式,下同)比小字1组高的音组依次命名为“小字2组”、“小字3组”、“小字4 组”、“小字5组”,其中,小字2组的标记方法是——用小写字母并在右上方加数字2。其他各组的标记方法依此类推。
      比小字1组低的音组依次命名为“小字组”、“大字组”、“大字1组 ”、“大字2组”
        小字组的音用不加数字上标的小写字母来标记,如c、d、e、f、g、a 、b;
    大字组的音用不加数字下标的大写字母来标记,如C、D、E、F、G、A 、B;
    “大字1组”和“大字2组”的音用大写字母并在右下方加数字下标来表示:如F1、G1、B2、A2……
    同名变化音级的标记方法只要在基本音级的前边加上#(升号)或b(降号)即可,如#A1、#e、#f2、bA、bg3……

    下面以钢琴为例,介绍一下儿音的分组(只列出基本音级的分组)—— 在钢琴上,从左向右(由低到高)基本音级(白键)的分组依次为:

      大字2组:A2、B2
      大字1组:C1、D1、E1、F1、G1、A1、B1
      大字组:C、D、E、F、G、A、B
      小字组:c、d、e、f、g、a、b
      小字1组:c1、d1、e1、f1、g1、a1、b1

小字2组:c2、d2、e2、f2、g2、a2、b2
      小字3组:c3、d3、e3、f3、g3、a3、b3
      小字4组:c4、d4、e4、f4、g4、a4、b4
      小字5组:c5、
五线谱利用许多条相互平行的横线,和音符、休止符来纪录音乐。不同形状

的音符和休止符标明了每个音的时值(声音持续时间的长短),这些音符在五线

谱上的位置决定了声音的高低。
  1.谱面构成
    五线谱的基本谱面有五条平行的横线,相邻两条线之间的空余部分称作“间

”,五线谱就是用这些线和间来纪录音乐的。在五线谱上,这五条线和四个间是

由下至上计算的,即最下面的线称作第一线,它上面的一条叫做第二线……其余

依此类推,一直到第五线;由第一线和第二线画出的间叫做第一间,再上面的称

第二间、第三间、第四间。
    很明显,如果仅仅利用基本谱面上的五条线和四个间,我们最多只能纪录9个

基本音级,加上变化音级也不过14个音,这在很多音乐作品中是远远不够的。因

此,为了纪录音高高于第一线或者低于第五线的音级,还要在第五线上面或第一

线下面加上许多短线,叫做“加线”。位于基本谱面上面的加线叫做上加线、下

面的叫做下加线,并且由此产生了上加间和下加间。
    加线和加间的计算方法是:上加线和上加间与基本谱面的计算方法相同,也 是由下至上计算。即:第五线上面的加线依次为:上加一线、上加二线、上加三

线……。第五线和上加一线形成的间叫做上加一间,在向上依此类推;下加线和

下加间则由上向下计算。即:第一线下面的加线依次为,下加一线、下加二线、

下加三线……。第一线和下加一线形成的间叫做下加一间,依次向下为,下加二

间、下加三间、下加四间……。
  2.音符、休止符:
    音符就是在五线谱上记录声音持续时间长短(时值)的符号。
    休止符就是记录声音间断时间长短的符号。休止符同样记录的是声音,只不

过它记录的声音不发声而已。可以说休止符是“不发声的音符”,它同样对音乐

的表现具有重要的意义。
    音符由“符头”(空心或实心的椭圆形标记)、“符干”(垂直向上或向下

的短线)和“符尾”(连在符干末端的细细的旗状标记。)三部分组成。根据时

值的不同分为:
    二全音符(很少使用):空心符头,并且左右加垂直的短线。没有符干、符

尾;
    全音符:空心符头,没有符干、符尾;
    二分音符:空心符头加符干;
    四分音符:实心符头加符干;
    八分音符:实心符头加符干和一条符尾;
    十六分音符:实心符头加符干和两条符尾;
    三十二分音符:实心符头加符干和三条符尾;

六十四分音符:实心符头加符干和四条符尾;
   一百二十八分音符(很少用):实心符头加符干和五条符尾;
    它们之间的时值关系是:
    一个二全音符=2×全音符;
    一个全音符=2×二分音符;
    一个二分音符=2×四分音符;
    一个四分音符=2×八分音符;
    一个八分音符=2×十六分音符;
    一个十六分音符=2×三十二分音符;
    一个三十二分音符=2×六十四分音符;
    一个六十四分音符=2×一百二十八分音符;
    休止符分为:
    二休止符(很少使用);
    全休止符;
    二分休止符;
    四分休止符;
    八分休止符;
    十六分休止符;
    三十二分休止符;
    六十四分休止符;
   一百二十八分休止符(很少用);

在我们用五线谱记录音乐的时候,并不是把所有的音符、标记堆积在谱面上就可以了,而是要遵循一些标记规则的。正确地掌握这些规则,可以使谱面清晰明了,从而能够准确地反映乐思,并且有助于相互的交流。

    前面我们讲过音符最多可以由三个部分组成——符头、符干、符尾,其中,音符的符头可以记在五线谱的任意线或间上。符头在五线谱上的位置越高,则它所代表的音就越高。反之则越低。
    在记录单声部音乐的时候,因为单声部音乐在同一个位置上的音符时值是相同的,即此位置上的音符可以共用一条符干。所以我们采用单符干方式记谱。   用单符干记谱时,当符头在第三线以上时,符干朝下,写在符头的左边;当符头在第三线以下时,符干朝上,写在符头的右边;符头在第三线上时,符干朝上或朝下均可,此时要邻近音符的符干方向而定。符尾永远写在符干的右边并且弯曲指向符头。如果同一时刻有多个音符同时发声,则各个音符纵向对齐记录,此一列音符共用一条符干,符干的方向以距离第三线最远的符头为准。如果不同时刻、相互连续的几个(列)音符都有符尾,这时可用共同的符尾(符杠)相连。如果符杠在两条以上,则相互之间要平行。

    单声部音乐永远用单符干记谱,多声部音乐只有在节奏相同(同一时刻每个声部中的音符时值相同)时才可以用单符干方式记谱。节奏不同时,要用双符干或多符干记谱。在用多符干记录二声部乐谱时,高音声部的音符,符干朝上,低声部的符干朝下。声部交错时(即高声部最低的音有时会低过低声部的音。),其原则不变。
    符干的高度一般保持八度音的距离,假如符干连着许多符头时,符干的长度应是符头间的距离加上八度音程的距离。如果符头在上加三线以上,符干必须延伸到五线谱的第三线或者第四线。如果符头在下加三线以下,符干必须延伸到五线谱的第三线或者第二线。音符如果带有符尾,则符尾形状不变。
     当许多音符以共用符尾连结在一起时,会出现符干长度长短不一的情况。这是要使符杠(共用符尾)与最近的符头之间的距离保持在八度左右。符杠的角度要和音符在谱面上的走向基本平行。符点(后面将要介绍到)要写在音符符头或休止符右面的间内,而不是线上。

    休止符在单符干记谱时要写在第三线或尽量靠近第三线的位置。二分休止符写在第三线的上面,全休止符写在第四线的下面。双符干记谱时,如果是各声部共同休止的时候,休止符的写法和单符干记谱相同。个别声部休止时,休止符要写在五线谱的边缘,或线谱的外面。这时全休止符和二分休止符就需要加线,全休止符写在加线的下面,二分休止符写在加线的上面。
      在前面我们曾经讲了一些具有基本时值的音符。但是,当我们利用五线谱记
录乐曲的时候,仅仅依靠这些音符是不够的。比如:当我们要记录一个音符,但
是,它的时值相当于一个半二分音符那么长。也就是说这个音符的时值比二分音
符长,比全音符又要短一些,很明显如果用基本音符来表示就无能为力了。在这
时,我们就需要用到一些给基本音符增加时值的补充记号。这主要由三种:

    1.符点:   

符点是记在音符符头右边的小圆点儿,用以增长音符的时值。如果一个音符
的右边带有一个符点,那么就表示此音符的时值在原来的基础上还要再增加1/2;
如果是带有两个符点的音符,则表示此音符的时值在原来的基础上还要再增加3/
4。例如:

     带有一个符点的二分音符,它的时值就是一个二分音符再加上一个四分音符
的长度。
     带有一个符点的八分音符,其时值等于一个八分音符再加上一个十六分音符
的长度。
     带有两个符点的全音符,其时值等于一个全音符再加上一个二分音符的长度

     带有两个符点的四分音符,其时值等于一个四分音符加上一个八分音符的长
度……

    同样,符点一样适用于休止符,它所表示的意义和用在音符后面时是一样的


    2.延音线:

    延音线是一条向上或向下弯曲的弧线,其作用是:将两个或两个以上具有相
同音高的音符相连,在演唱或演奏时作为一个音符,它的长度等于所有这些音符
的总和。

    在单声部音乐中,连线永远写在和符干相反的方向。如果是双声部音乐,则
高声部的连线朝上弯,低声部的连线朝下弯。如果多于两个声部,连线则分别记
在两边。

    3.延长号:

    延长号的形状是在一个半圆形的中间加上一个圆点,在单声部音乐中,它写 在音符或休止符的上面,表示按作品的风格、演奏者的意图可以自由的增长音符
或休止符的时值。在多声部音乐中,延长号也可以记在音符或休止符的下面。此
外,延长号还可以记在小节线上,表示小节间片刻的休止。当延长号记在双纵线
小节线上时,代表音乐的结束或告一段落。

第六节    变音记号

    变音记号是用来表示升高或降低基本音级的记号,一共有五种:

    1.升记号(#):表示将基本音级的音高升高半音;
    2.降记号(b):表示将基本音级的音高降低半音;
    3.重升记号(※):表示将基本音级的音高升高两个半音(一个全音);
    4.重降记号(bb):表示将基本音级的音高降低两个半音(一个全音);
    5.还原记号:表示把已经升高或降低的音还原。
     
    从纵向位置来讲,变音记号可以记在五线谱的线上或间上,以对应要改变的
音符;从横向位置来讲,变音记号可以记在音符的前面或谱号的后面。

    直接记在音符前面的变音记号叫做临时变音记号,它只对所在小节中的所有
具相同音高的音符有效——比如,在一个小节中,临时升记号记在了第五线的F音
上,那么就表示本小节第五线上的F音在演奏时要升高半音。但是,如果在此小节
中还有一个第一间的F音(同名不同高),并且希望这个音在演奏时也升高半音,
那就需要在此音符的前面也加上一个临时升记号#。

    注意:临时变音记号只对其所在小节内的音符生效。进入到后面小节中所有改变的音符自动还原。

    当变音记号写在谱号(乐曲第一小节最前面的花体符号)后面时,则称为“
调号”,它是用来标记乐曲的调式的。除非在乐曲的进行当中改变调号,否则它
对五线谱内所有具有相同音名的音符都生效。——比如G大调的调号是一个升号,
记在第五线上。它表示谱面内所有的音名为F的音符(包括同名不同高的音符)都 要升高半音,而不仅仅是升高第五线上的F音。

    如果在乐曲进行当中需要改变调号,则需要遵循如下规则:

    1.增加原有升号或降号的数目。这时只需要在要改变调号的那一小节的开始
处直接写出新的调号;
    2.减少原有升号或降号的数目。这时要先在前一小节的最后还原多余的变音
符号,然后在要改变调号的那一小节的开始处直接写出新的调号;
    3.升号调号变降号调号或降号调号变升号调号。这时要先在前一小节的最后
还原原有的变音符号,然后在要改变调号的那一小节的开始处写出新的调号。

评分

参与人数 1琴币 +2 收起 理由
S4831 + 2

查看全部评分

温馨提示: 发帖标题请概括内容,回帖请勿使用无意义字符或纯表情。积极参与发帖回帖交流能提高会员等级(提升下载权限)
发表于 2008-9-13 18:36 | 显示全部楼层
加分了。如是转帖,请注明。
温馨提示: 发帖标题请概括内容,回帖请勿使用无意义字符或纯表情。积极参与发帖回帖交流能提高会员等级(提升下载权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9-13 20:45 | 显示全部楼层
很好,适合初学者
温馨提示: 发帖标题请概括内容,回帖请勿使用无意义字符或纯表情。积极参与发帖回帖交流能提高会员等级(提升下载权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9-20 22:35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辛苦了
温馨提示: 发帖标题请概括内容,回帖请勿使用无意义字符或纯表情。积极参与发帖回帖交流能提高会员等级(提升下载权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9-25 18:30 | 显示全部楼层
顶了慢慢看.
温馨提示: 发帖标题请概括内容,回帖请勿使用无意义字符或纯表情。积极参与发帖回帖交流能提高会员等级(提升下载权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9-27 20:2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灵儿8765 于 2008-9-13 20:45 发表
很好,适合初学者

温馨提示: 发帖标题请概括内容,回帖请勿使用无意义字符或纯表情。积极参与发帖回帖交流能提高会员等级(提升下载权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2 下一条

微信公众号|领红包|举报|黑屋|手机|Archiver|官方QQ群:777694204|键盘中国 ( 粤ICP备19059169号-1 )

GMT+8, 2025-11-6 07:45 , Processed in 0.052155 second(s), 3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