键盘中国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码快捷登录

搜索
baidu
查看: 4110|回复: 15

《学琴日记》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1-19 14: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登陆,参与交流。无法注册或登陆请加QQ群:777694204 或Email:admin@cnkeyboard.net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这本书很不错,新的一年我把这本书作为新年礼物送给关心支持这里的所有朋友,希望大家学有所得!本书篇幅较长,请大家不要回帖!



本书以少女许雪青在跟随陈树哲教授学习钢琴过程中记下的日记,以及作者对这些日记所作的注释,阐述了少儿学钢琴过程中必须注意的诸如手型、识谱、手指功夫、节奏节拍、触键、音色、踏板、复调、练习曲等方面的运用原理,并对各种钢琴流派的历史沿革、艺术风格作了简要的回顾。
  本书内容深入浅出,文章生动流畅,既是一本别开生面的少儿学钢琴入门辅导读物,更以其散文性的优美文笔引人入胜。

作者介绍:林华,1942年出生,1954年起学习钢琴,1966年毕业于上海音乐学院,现为上海音乐学院音乐研究所所长,该院复调音乐博士生导师。作有钢琴曲《中外民歌小曲101首》等。1992年名列《剑桥世界音乐名人录》。
温馨提示: 发帖标题请概括内容,回帖请勿使用无意义字符或纯表情。积极参与发帖回帖交流能提高会员等级(提升下载权限)
 楼主| 发表于 2005-1-19 14:26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一章  学琴目的

1990年1月3日  星期三  晴
    下午放学,奶奶来接我的时候就告诉我,家里多了一件东西。
    “是冰箱!”
    我高兴极了,早就听爸爸说要买一台了,可一直等,等到今天。
    奶奶摇摇头,说那是一件专为我买的东西,让我再猜一次。
“打字机!”
    上星期天我们走过一家文具店,妈和爸曾经议论过要不要买。
    奶奶仍然说不对,她带着几分苦笑,说:买这样贵的东西给你,还不知道有用没用呢。”
    一路上猜着,总是不对。好不容易到家了,进门一看,“哇!”我还以为是走错门了呢,只见一架崭新的棕红色的钢琴放在房间当中,我丢下书包就跑去弹它,声音好听极了,高音象姨妈家里窗前挂的风铃那样清脆,低音又象华龙寺里的天钟那样深沉。(去年我们陪奶奶去玩的时候,我听它敲响过。)有些音一起弹下去,听起来很舒服,象冬天里抱着热水袋时的那种感觉:有的音碰在一起,象半夜三更把我吵醒的汽车喇叭那样刺耳。
    现在,我什么时候想弹就可以弹它。学校里的那架黑琴整天锁着,还不许碰呢。有一次合唱排练休息的时候,我去弹了几下,就被张老师喝了一声,从此我就再也不愿意参加音乐组了。
    但爸爸知道我是喜欢音乐的。
    可能是那天他们看见我那伤心的样子了吧。
    妈妈问过我“你真的很喜欢学琴吗?”
    当时我说我无所谓。
    我们班上倒是有七八个同学在学琴,他们都不怎么喜欢。但要是我的话,我就不会,弹琴可以把你心里想唱的歌在琴上弹出来,(还有伴奏呢!)董妮说她不高兴的时候倒会想着弹琴,可要是我的话,高兴也会去弹,不高兴也会去弹。


{注释}
    人类和动物最大的区别在于人类会哭会笑,会编造故事,会放声歌唱,也就是说有个精神世界。在这个精神世界里人们创造着美,并按照自己对美的理解,改造世界,安排自己的生活。
    可是当人类生产能力比较差的时候,只能忙忙碌碌,图个温饱,这就很容易忘记我们与动物的区别了。于是,人类的艺术活动就有了重要的意义:因为在这个活动中,人们的精神是自由的,它足以超越现实,创造一个理想境界出来,以此提醒自己——我们是为着一个完美的人生而到这世界上来的啊。
    因此,能够欣赏艺术,感受它的美,是人生的一大幸福。这中能力帮助我们的心灵坚强起来,不为外界的困境而颓废。
    既然如此,我们的教育就应当以身心的质地培养为根本,那么,艺术教育就绝不可是可有可无的课程,而是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了。父母和教师应当非常注意孩子们对艺术表现出来的兴趣,哪怕是极其微小的迹象,我们都要关心,引导,一旦有了条件,就应当象许雪清的家长那样,给他们的孩子以进一步的培养。
温馨提示: 发帖标题请概括内容,回帖请勿使用无意义字符或纯表情。积极参与发帖回帖交流能提高会员等级(提升下载权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5-1-20 09:21 | 显示全部楼层
1990年1月8日  星期一  晴
    现在,钢琴的位置总算确定了,它靠左墙放着,那里原先是爸爸的小书桌,现在被移到门外的走廊里,而原先在走廊里的小洗衣机,现在放到阁楼上去了。
    要知道,我们一家四口:爸爸,妈妈,奶奶和我,只有这么一小间屋子呀。
    “那以后洗衣服多不方便呀,还得爬上搬下的。”我问妈妈。
    “是呀,那都是为了你呀,”妈妈说,“你知道就好了!”
    她说这个话真奇怪,我从没说过自己想学琴,倒是她自己一个劲儿地和爸爸说这说那的,一会儿说起她小时候在少年宫里练习手风琴,一会儿又说大院里谁家的孩子弹得不错。爸爸一直在犹豫,他说没有音乐细胞是学不出什么名堂的,我们家也不是随随便便就能买架钢琴的。后来,他听了妈妈的一个表兄弟的劝告,说学琴可以开发智力。
    “至少,学琴的孩子不会变坏,”表叔说。他说他曾看到一份材料,说全世界的罪犯的职业分类统计,音乐家是零。
    爸爸想了一夜,于是才下了这个决心去买琴。


{注释}
    艺术教育是一种愉快教育,它必须通过学习者的良好情绪才能有所收获。因此,强迫孩子学琴,或者用一些语言刺激他们,给他们的精神施加压力都是不明智的。重要的在于正面引导。
    “学琴的孩子不会变坏”原是一家钢琴商店的广告语。不过,它确实有一定的道理:一个人变坏,总不外乎从贪图吃喝玩乐这类物质享受开始的。而经常参加艺术活动的人,他追求的是精神境界上的完美,对于物质的欲望,就通常都会看得比较淡泊些。因为声音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以它为材料构成的音乐艺术,就成了一个与物质世界距离甚远的天地。整天在这个抽象王国里和音响符号打交道的人,往往会显得更超脱些。
    学习音乐,又是练习控制情绪的一门艺术,久而久之,从事这项活动的人们也就练就了善于调控自己的情绪的能力。
    这些恐怕就是学琴的孩子不会变坏的原因吧。
温馨提示: 发帖标题请概括内容,回帖请勿使用无意义字符或纯表情。积极参与发帖回帖交流能提高会员等级(提升下载权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5-1-20 09:37 | 显示全部楼层
1990年1月14日   星期日   晴
    今天姨婆来做客,她从前学过一阵子钢琴。我问她钢琴难学吗?她说,问这问题有什么用?你们琴不是已经买好了吗?容易也得学,不容易也得学。后来她说,“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说了一堆空道理,算我白问了!


{注释}
    每种乐器都有它的特点,这些特点,从某种角度说是容易的,但换个角度来说,可能又算是困难的了。弹奏钢琴,手的姿势很自然,不象小提琴或手风琴,要做出某种特定的姿势。在钢琴上没有什么音准问题,不象其他弦管乐器,因此,就这一点来说,钢琴算是容易的,特别对初学者而言更是如此。
   但是,除了一两件带有键盘的乐器之外,没有一件乐器可以同时奏出那么多的音,这就给钢琴带来了复杂性,没有敏捷的思想,就很难把多声部音乐弹好。因此,这么看来,钢琴有是很不容易学的乐器了。
    姨婆也没白说。无论学什么,只要有称职的老师指点,就一定能循序渐进,学会演奏的,剩下的问题,就是你是不是真的喜欢这乐器了。
温馨提示: 发帖标题请概括内容,回帖请勿使用无意义字符或纯表情。积极参与发帖回帖交流能提高会员等级(提升下载权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5-1-21 12:30 | 显示全部楼层
1990年1月21日  星期日  晴
    上星期日姨婆来做客,在琴上弹了一阵,告诉我哪个音是“多”。这两天,我做完功课就玩钢琴,居然会用一个手指弹出《小松树》了。爸爸说这不希奇,弹琴要十个手指都用上,并且有几个按住有几个跳,所以会弹琴的人都是聪明的。我就不太相信,坐在我后面的史俊弹了好几年了,可做加法的时候还老是忘了进位呢。



{注释}
    我们不能打保票说,凡是学琴的人一定在学校里样样功课都是第一名,但上海几所推行了艺术教育的中学有大量的统计材料表明,学琴多年的孩子,他的功课学起来不会很吃力。
    众所周知,语言是思维的工具,这一工具掌握得熟练的人,一般就会被认为是思维敏捷。而语言基本活动的八个环节:听音,认字,仿说,朗诵,记录,写字,言谈,写作等,和音乐的基本活动是相同的。音乐的基本活动也有相应的八个环节:听音,认谱,模唱,视奏,听写,抄谱,即兴,作曲。这些活动都需要听觉和视觉,以及它们的密切配合。所不同的是,作为表意符号的语言信息是转入左脑概念中枢去处理,而作为表情符号的音乐信息是转入右脑去处理,这就使右脑得到充分发展。
温馨提示: 发帖标题请概括内容,回帖请勿使用无意义字符或纯表情。积极参与发帖回帖交流能提高会员等级(提升下载权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5-1-24 12:19 | 显示全部楼层
1990年1月23日  星期二  晴
    今天晚上舅舅带新新表哥来,吃完饭,我们两个孩子做益智游戏,爸爸过来观战战,“嗨,看看谁聪明!”结果我输了几盘,但我很不服气,难道聪明也可以比赛的吗?这又有什么标准呢?后来大概是舅舅看我的样子很伤心吧,于是安慰我,“好了,不要哭了,你今后学了钢琴,肯定会比新新聪明的!”他的话我听了更糊涂了,学琴还能学聪明的吗?


{注释}
    心理学家认为,所谓聪明,无非就是反应快,记忆力好,理解能力强。而学音乐,确确实实是这方面的最好的训练。因为学习钢琴,出了身体的肌筋运动之外,还包括着心理的活动:读谱的时候,随着五线谱上标有各种记号豆芽菜的高低变化,十个手指甚至手臂手腕要立刻作出不同的动作,与此同时,耳朵要检验它的效果,眼睛却的准备后面的音符~~~弹琴的时候,手指要做许多复杂的动作:某几个手指要按住,某几个手指又要放开;而每个手指触键的份量又不相同,它们之间的差异真是微乎其微,演奏者必须感觉是非常精确。
    这就说明,弹琴者必须把视觉,听觉与触觉,平衡觉,运动觉协调起来;其次,弹琴又需要有高度的注意集中能力和记忆能力。
    科学家认为,尽管人体各部分从胎生期就已成形了,可是他的身心成长还会继续。长期投入这样训练的人,他的神经元细胞就会经常处于兴奋状态,刺激增长,使他的感觉器官比别人灵敏。
    让你的孩子的身心健康与琴艺一起成长吧。
温馨提示: 发帖标题请概括内容,回帖请勿使用无意义字符或纯表情。积极参与发帖回帖交流能提高会员等级(提升下载权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5-1-28 17:17 | 显示全部楼层
1990年1月25日   星期四   多云
    今天电视里有小荧星艺术团的音乐会。有个和我摸样很相象的女孩弹琴可好了。奶奶不住地称赞,说她比我灵活。哼,这有什么稀奇,我要学了琴之后,准比她更强。
    睡觉前奶奶还在自言自语:
    “那么小的孩子,怎么会弄懂这些音乐的意思,还能一字不缺地背出来呢?真弄不明白~~~~”
   


{注释}
    学习音乐,除了感官灵敏之外,更重要的是还得理解这些抽象的音响符号背后所蕴藏的意义,这里既包括某一首乐曲的情感内容,它在音乐史上的地位和在今天的艺术价值:又包括了某一种流派的风格特征——这就帮助我们开发了抽象思维,又丰富了想象能力。
    在日常生活里,我们要认识很多事物,人的大脑把握它们的一些特征之后,归纳成种种类型,以便今后碰到同类的事物时,通过归类就可立刻了解它的性质。能力强的人心中储存的各种图式越多,理解力就越快,越强。
    儿童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要接触各种音乐进行的图式,以及把各种富有特殊性的作品归纳到这些图式里去。这个过程就是一种抽象思维能力的练习。这些音乐进行图式,又可说是事物发展规律的体现。掌握这些图式,无疑是有助于我们认识世界的。在艺术教育过程中,这种归纳能力又是不断发展的:欣赏能力强的就会要求作品结构与他心里所掌握的图式要稍有些距离才好,以便他的心智在归纳的过程中得到思索的快乐。
    想象力有两种,一种是由此及彼的联想,例如看见一颗苍老的枯树,联想到佝偻的老人等等。另一种是原发性的,即自由的想象。在艺术活动中,欣赏时主要是派生性的,创作时主要是原发性的。无论哪一种想象,总是以心里储存式的图式为基础,换言之,图式的积累有助于激发我们的想象里。而想象力,则是我们创造里的探索火炬,它将照亮我们事业的前程。
温馨提示: 发帖标题请概括内容,回帖请勿使用无意义字符或纯表情。积极参与发帖回帖交流能提高会员等级(提升下载权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3-3 09:09 | 显示全部楼层

继续贴啊

后面还有吗?
温馨提示: 发帖标题请概括内容,回帖请勿使用无意义字符或纯表情。积极参与发帖回帖交流能提高会员等级(提升下载权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3-4 22:51 | 显示全部楼层
应该贴在教学区!
温馨提示: 发帖标题请概括内容,回帖请勿使用无意义字符或纯表情。积极参与发帖回帖交流能提高会员等级(提升下载权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5-3-7 13:43 | 显示全部楼层
1990年1月28日   星期日   晴
    今天是年初二,董妮恰好过生日,晚上她请我到她家玩,一起去的还有杜蕾,刘彬,~~~~~。个人的妈妈也陪去了。我们几个孩子玩的很疯,嘻嘻哈哈,笑声没有断过,只有刘彬一个人在翻书看,董妮请我们吃蛋糕,她一口气吹灭了9枝小蜡烛,我们唱《祝你生日快乐》的时候,刘彬还弹琴伴奏了,妈妈看得十分眼熟,就和他妈妈谈起学琴的事了,他妈说:“我们让他学琴也不图什么,只希望培养些情操,行为举止不要那么粗俗就是了。”回家的路上妈妈就说:“怪不得人们说,学过琴的人样子就是不一样,我看你们这些同学中就数他最懂礼貌,在别人家里多分寸。”

{注释}
     现代心理学除了研究“智商”之外,现在国外更有学者提出了“情商”的问题,其实也就是我们中国人说的情操,所谓情操,就是情感的操守,有修养的人,情感层次丰富,懂得在不同的场合如何从不同层次的情感中选一种恰当的出来,没有修养的人,只有二三中情感可选择:不是大怒就是大喜,全然不顾场合和后果。从前我们以为大老粗脾气就是豪爽直率,这实在是一种误解。用不着多说,大家也知道这种对自己情绪豪无控制,想怎么做就怎么做的作风是多么容易坏事。
    音乐作品有着丰富的感情层次和细腻的情绪变化,要想把这些情感变化准确的表现出来,就的不断操练自己的情感。经常从事这样的练习,就会使自己的情感层次丰富起来,对自我的控制能力也会增加起来。
温馨提示: 发帖标题请概括内容,回帖请勿使用无意义字符或纯表情。积极参与发帖回帖交流能提高会员等级(提升下载权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5-3-7 13:44 | 显示全部楼层
1990年1月29日   星期一  晴
    妈妈象同事借了一份杂志,那上面说很多科学家都会玩两手乐器。她说,我原先以为,有成就的大科学家一定是整天关在实验室里的书呆子呢。

{注释}
    科学和艺术:一个是理智,冷静,一个是感情,兴奋;一个是 客观,准确,一个是主观,朦胧~~这两者似乎是背道而驰的,但为什么苏步青会写诗,李四光能作曲?为什么爱因斯坦拉得一手好提琴?
    原来,这两者之间,尽管有许多区别,但他们在本质上是相同的,那就是这两者都是人类精神领域里的创造性思维活动,即便是演奏,也属于创造。
   科学家爱艺术,因为创造的基础是想象。无论是选题,或是研究和思考过程中,无不需要联想,暗喻和顿悟。牛顿的苹果是读者们都早已熟悉的例子。上海在电话升位的研究攻关中,工作人员就是从梦中得到启示的,科学家在成功的前夕,往往在理论性推论停歇的时候,会有意想在脑海中频繁活动。因此,艺术的形象思维方式,也会给科学家以帮助。
温馨提示: 发帖标题请概括内容,回帖请勿使用无意义字符或纯表情。积极参与发帖回帖交流能提高会员等级(提升下载权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3-10 11:46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么这两天没有后文了那?
温馨提示: 发帖标题请概括内容,回帖请勿使用无意义字符或纯表情。积极参与发帖回帖交流能提高会员等级(提升下载权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3-10 13:32 | 显示全部楼层
<学琴日记>喜欢的朋友可以看看:

http://files.cnkeyboard.com/book/学琴日记.pdf
温馨提示: 发帖标题请概括内容,回帖请勿使用无意义字符或纯表情。积极参与发帖回帖交流能提高会员等级(提升下载权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5-3-11 10:34 | 显示全部楼层
太感谢music了,最近很忙,打字又慢,让大家望眼欲穿真是不好意思拉!:)。
温馨提示: 发帖标题请概括内容,回帖请勿使用无意义字符或纯表情。积极参与发帖回帖交流能提高会员等级(提升下载权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4-1 14:24 | 显示全部楼层
内容不错 好书!
温馨提示: 发帖标题请概括内容,回帖请勿使用无意义字符或纯表情。积极参与发帖回帖交流能提高会员等级(提升下载权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4-3 10:55 | 显示全部楼层
是好,我上次一口气买了5本送人。
温馨提示: 发帖标题请概括内容,回帖请勿使用无意义字符或纯表情。积极参与发帖回帖交流能提高会员等级(提升下载权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2 下一条

微信公众号|领红包|举报|黑屋|手机|Archiver|官方QQ群:777694204|键盘中国 ( 粤ICP备19059169号-1 )

GMT+8, 2025-11-1 14:42 , Processed in 0.047672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