键盘中国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码快捷登录

搜索
baidu
查看: 1435|回复: 0

给孩子以更多的空间[转贴]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8-12 08: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登陆,参与交流。无法注册或登陆请加QQ群:777694204 或Email:admin@cnkeyboard.net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文/ 赵健雄


萨特"他人即地狱"的名言,在20世纪曾风行一时,虽有偏颇,却也不能不说在某种程度上折射出人性的底蕴。古代中国人对此深有感悟,因此注重保持人与人之间恰当的距离,儒教伦理,主要便有感于此。与西方人的决绝不同,中国人更懂得兼容,这么一种处世态度似乎逐渐得到西方的回应。现在单亲家庭增多,同居现象普遍,主要是一部分人希望有一种较为疏离关系的缘故。

    这个问题,成人们关注得较多。实际上,现在的核心家庭,父母与孩子间也是存在的。一个孩子长到十几岁,父母仍无微不至地关怀,用意当然是好的,无意间却堵塞了孩子自由思想与活动的空间。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爱之愈深,则淤之愈深,实在是很不人道的。譬如现在一些家庭往往细微到孩子几点起床,几点入睡,看什么书,玩什么游戏,都要过问,还要干涉。这样的生活环境与牢狱又有什么不同?即使物质上再优裕,也是很难忍受的。加上学校应试教育,从七八岁起,孩子就陷入常常是无趣的课堂知识与题海战术中,很少有与社会及自然接触的机会,个人自由发展的余地很小。用这样的方法培养出来的一代人,至少精神上是不健全的。他们缺乏社会交往能力的培养与锻炼,独立的思想受到压抑,更重要的是因为自小较少游戏而很容易导致终身生活情趣淡薄,所有这些,都是不健康的。


    正常与健全的关爱需要某种程度上的疏离,甚至淡漠。从前子女多,家长顾不上如此细微地关心孩子,因此问题并不明显;实行独生子女政策后,已日见其严重性。如果比照西方,美国大学生通常自己打工来解决一部分甚至大部分求学费用。目前中国,除了无可奈何者外,有几个这样做的?几乎每个家庭,都宁可苦了自己,也要成全子女。须知正是这么一种做法,在损害自己生活的同时,也妨碍了下一代成长。就书本知识来讲,今天的中国学生并不弱于美国同龄人,但创造能力、自立精神、面对社会的勇气则往往不及他们。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在于自小缺乏足够的思想与活动空间,而这些方面的无知,比知识的无知可能带给人的痛苦更多。虽然也有人可以一辈子不问世事而活得很好,不过这除了有大才,还得有运气。对一般人而言,应世的本领往往比知识能带来更多的便利,至少是同等重要的。问题出在中国的教育(包括学校与家庭教育)通常与现实的距离甚远,不是把缩小这种距离看做教育的成功,而恰恰相反。

    因此当孩子因为有了若干书本知识而自视甚高时,对真实的世界常常是一无所知。此后需要经过许多挫折、磨合,才能对周围与自己有现实的了解。我因此呼吁,每一个真正爱孩子的父母,都能够尽量多给孩子一些生活空间,让他们有广阔的发展余地。有一句老话叫"不自由,毋宁死"。自由这么重要,如果我们因为关爱而把它从自己孩子的手中夺去,那不是与初衷适得其反嘛!

 

来自<<家长教育>>
温馨提示: 发帖标题请概括内容,回帖请勿使用无意义字符或纯表情。积极参与发帖回帖交流能提高会员等级(提升下载权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2 下一条

微信公众号|领红包|举报|黑屋|手机|Archiver|官方QQ群:777694204|键盘中国 ( 粤ICP备19059169号-1 )

GMT+8, 2025-9-17 20:08 , Processed in 0.044959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