键盘中国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码快捷登录

搜索
baidu
摇滚王勇老师单编弹唱教程第十一集发布
查看: 18544|回复: 63

[和声] 《和弦法则》第八讲 和声法则的组成原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3-28 10: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登陆,参与交流。无法注册或登陆请加QQ群:777694204 或Email:admin@cnkeyboard.net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scz 于 2011-3-28 10:32 编辑

前言

以前的所有论述都是为了不记忆调式名称,不死背硬记和弦公式而作的努力。但是对与调式有关的和声法则是否需要记忆并没有说法,这一讲的论述就是让大家不去记忆和声法则,甚至不用知道是否有“和声法则”及这一名词是否存在的情况下同样可以产生和弦公式。

和声法则的组成原理

所有的和声理论文献几乎都是最终归结到和弦的连接上。所谓的和声法则,只不过是针对某一种调式的和弦材料按着一定原理重新排列组合。如果说能够找出一种方法从理论上推导出任何一种调式的和声法则,那就可以随心所欲的自行产生了。它的意义在于不必记忆那么多的与调式有关的和声法则,一旦需要便可随手产生,这不是幻想,从理论上讲只要是符合音乐理论那么肯定是可以用理论加以推导,这里指的不是文字解释,而是科学的理论推导过程。大家都知道有多少种调式就有多少种法则,但是和声法则的组成原理且只有一个。
以前讲到的和声法则只是对自然大调有效,对于小调就不那么好用(下面将给出用同一“组成原理”得出的小调和声法则,网友可对比一下。)。当时讲到和声法则是向网友提供自然大调和声法则的直观概念,并论证和弦公式是可以不必“死背硬记”以及对林文信教材中有关和声的分析来证明法则的正确性。可能有的网友以为是法则的终极论述,实际上只是现在讨论的“序曲”。
先来回顾一下自然大调的第一条法则:
Ⅶ0—     Ⅲm—   Ⅵm—   Ⅱm—   Ⅴ—   Ⅰ— Ⅳ
(+5)—(+4)—(+3)—(+2)—(+1)—  0—(-1)
用同一“组成原理”得出自然小调的第一条法则:
Ⅱ0—     Ⅴm—  Ⅰm—Ⅳm—   Ⅶ—    Ⅲ—   Ⅵ
(+2)— (+1)— 0—(-1)—(-2)—(-3)—(-4)
以上是运用同一个“组成原理”推导出两个不同的法则构成。网友们不难发现它们的主和弦的位置有很大变化,自然大调的主和弦位置较低,自然小调的主和弦位置较高。这就足以说明运用同一组成原理推导出不同调式两个法则必然不同。这也是大小调式的和弦公式某些不同的根源。网友们一定要注意这两个不同调式的法则中(+1)—0—(-1)这一关系都没有被破坏,完好的保留在法则中。法则中的(+1)—  0—(-1)是在应用中使用频率最高的核心部分,也是大小调相同的局部规律,因此有的朋友把它作为不分大小调的理论根据。另一个值得所有阅读过本文的网友深思的问题是(+1)—  0—(-1)所对应的大小调式的音级和和弦是不同的,但是这一个(+1)—0—(-1)表达式是相同的。它告诉我们这是所有法则核心部分的共同规律,就等于看到了胜利的曙光,距离找到和声法则组成原理已经不远了。
在介绍和声法则的组成原理之前必须清楚以下两个概念。和弦之间的关系和有关和弦的功能体系。
和弦之间的关系是指两和弦根音之间的音程。应当关注的是五度和四度的音程关系,它们的共同特点是两和弦之间只有一个相同音。这种和弦连接和声力度较强,在和声的进行和终止式中常常用到,如正格终止Ⅴ-Ⅰ,变格终止Ⅳ-Ⅰ。特别是Ⅴ-Ⅰ它不仅只有一个音相同并且后一个和弦的根音不出现在前一个和弦之中,是一种所谓的强进行而且和弦进行效果优良。因此和弦的纯五度下行是和声进行优先考滤的理论根据,当然也是和声法则组成原理的理论来源。从和弦材料的产生过程可以了解到各个和弦都有各自的和声倾向最终都是指向主和弦并支持主和弦,以各个和弦不同的地位对整体的和声效果发挥着作用。这种和弦之间的紧密联系称为和弦的功能体系。其中最重要的两个和弦是属和弦与下属和弦,都与主和弦有一个共同音。这样这两个和弦与主和弦构成了调性的标志。更重要的问题是以它们三个为中心把和弦材料中的其它几个和弦进行分组归类为三个组,即所谓功能组。有关公能组的论述有很多版本,最简单的理解是:在和弦材料中,只要有两个音是相同的就确定为同一功能组。这一理论的扩大应用是在七个和弦材料中每个和弦都有自己的另外两个同功能和弦。
在以下的论述中真正有价值的是同一功能组内的和弦可以替换。这种替换是以改变色彩和和声力度为代价。同功能组和弦替换实用价值是通过它有助于推导和声法则,它的直接应用价值不如从前。那么是否有一种科学的求解同一功能组内和弦方法呢?肯定的讲有。请注意上面大调式法则中的位置编号,如果一个和弦为X,它的同功能组和弦是 X+3和 X+4。如x=Ⅴ(+1),那么X+3=1+3=4 答案是Ⅲm,另一个和弦是X+4=1+4=5,答案是Ⅶ0。不过这种简单的数学计算是建立在“求余互补”的基础上(如果对“求余互补”的概念不懂,可发贴求助。)。
下面以已经介绍过的三个大调和声法则为实例剖析它的和弦法则组成原理,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
线性和声法则的组成原理是和弦根音的纯五度下行,构不成纯五度下行的(两个)和弦放在两端。
具体实施方法是:
由旋律产生的和弦材料按纯五度下行重新组合,构不成纯五度的两个和弦放在排列的两端。如:C自然大调
  Bdim  —   Em —     Am —   Dm —   G —    C —  F
  Ⅶ0—     Ⅲm—   Ⅵm—   Ⅱm—   Ⅴ—   Ⅰ— Ⅳ
(+5)—(+4)—(+3)—(+2)—(+1)—  0—(-1)
两端和弦是减五度,内部和弦是纯五度下行关系。a自然小调也是由相同的组成原理产生:
Bdim —   Em —  Am — Dm —  G —   C —   F
Ⅱ0—     Ⅴm—  Ⅰm—Ⅳm—   Ⅶ—    Ⅲ—   Ⅵ
(+2)— (+1)— 0—(-1)—(-2)—(-3)—(-4)
同样两端和弦是减五度,内部是纯五度下行。

范例1:《音乐理论基础》176页《苏武牧羊》1=        bB ,例361主调部分的和弦公式的产生过程。
重点:对和声法则组成原理的理解。先由已知数据━旋律来生成和弦材料。
五声音阶:徵,羽,(变宫),宫,商,角,(清角),徵。
首调唱名:5 ,6 ,(7)  ,1 ,2 ,3 ,(4)  , 5。
调式音阶:F ,G ,(A)  ,Bb,C ,D ,(bE) , F。
和弦材料:F ,Gm,(Adim),Bb,Cm,Dm,(bE) , F。
和弦音级:Ⅰ,Ⅱm,(Ⅲ0),Ⅳ,Ⅴm,Ⅵm,(Ⅶ), Ⅰ。
上面的论述是在事先不知道“调式”的条件下得出《苏武牧羊》主调部分的和弦材料。从列表中不难看出宫对应唱名的1和音名的Bb正是调号1=bB。而主音徵对应唱名5和音名F。因此确定调式为“F徵”,与李重光老师的答案惊人的一致。
接下来就要从和弦材料通过“和声法则组成原理”产生F徵的“和弦法则”的表达式。请记住“线性和声法则组成原理”内容“把和弦材料按纯五度下行重新排列,减五度的两个和弦放在两端”。
(Adim)—Dm—  Gm—     C—     F—   bB— (bE)
(Ⅲ0)—Ⅵm—  Ⅱm—   Ⅴm—    Ⅰ—   Ⅳ—(Ⅶ)。
(+4)—(+3)—(+2)—(+1)—  0—(-1)—(-2)
由此产生了读者所需要的“F徵”调线性和声法则。从中截取任何一部分都是和弦公式。但是它的核心部分仍然是(+1)—  0—(-1)所对应的三个骨干和弦(属和弦-主和弦-下属和弦)的进行。

由于自然大小调存在某些缺陷而引入和声大小调旋律大小调,很可能在法则表达式中出现个别非纯五度下行,这只能理解为自然大小调的派生调式,它的非纯五度关系只是出现在内部个别和弦不会改变法则表达式的核心部分(+1)—  0—(-1)的纯五度下行。一旦改变了(+1)—  0—(-1)关系,即使理论上存在也失去了实用价值,如洛克利亚调式。
和声法则组成原理第二部分内容是在前一个五度下行原理的基础上,运用同功能组替换原则扩大法则的功能范围。主要的目的是解决五度下行两端和弦的使用范围受到限制的问题。下面以自然大调法则的Ⅳ级为例说明组成原理的实际应用。
在自然大调中Ⅳ级在五度下行的最低端,当它再向下运行时必然要越过一个减五度是一个不太好的进行。因此,向上选择一个替代位置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先把纯五度下行表达式列出如下:
Ⅶ0—     Ⅲm—   Ⅵm—   Ⅱm—   Ⅴ—   Ⅰ— Ⅳ
(+5)—(+4)—(+3)—(+2)—(+1)—  0—(-1)
运用X+3和X+4的计算方法不难求出Ⅳ级和弦同功能组是Ⅱm和Ⅵm两个和弦,明显的看出性质上的不同。理论上这两个都是Ⅳ级和弦的替代位置。另外同功能组的和弦可以不分先后的连接构成和弦公式(有关这一理论的证明从略,不懂可发贴求助。替代后将失去全部纯五度下行的优点。)。鉴于有的书中已经把Ⅱm级作为Ⅳ级的替代和弦位置,索性就从Ⅱm级开始论述。定位Ⅱm级之后Ⅳ级前后共构成有四个和弦公式,下面来证明这四个公式的正确性。
“Ⅵm—Ⅳ”证明:Ⅵm—Ⅱm是五度下行,原有法则内容。Ⅳ与Ⅱm同组,用Ⅳ替换Ⅱm,构成Ⅵm—Ⅳ公式。
“Ⅲm—Ⅳ”证明:Ⅰ— Ⅳ原有法则内容纯五度下行。Ⅲm与Ⅰ同组,Ⅲm替换Ⅰ,构成Ⅲm—Ⅳ公式。
“Ⅳ—Ⅴ”证明:Ⅱm—Ⅴ原有法则内容纯五度下行。Ⅳ与Ⅱm同组,Ⅳ替换Ⅱm,构成Ⅳ—Ⅴ公式。
“Ⅳ—Ⅰ”原本就是变格进行(终止)。
最常用的和弦公式Ⅰ— Ⅳ— Ⅴ—Ⅰ也是由Ⅰ—Ⅱm— Ⅴ—Ⅰ中的Ⅱm级由Ⅳ级替换而成。如果把Ⅳ级和弦的同功能和弦定位在Ⅵm级和弦,运用上述证明方法完全可以得出类似的结果。当然,对于另一个端点和弦也可运用同组替换求出和弦公式(网友们自行完成)。
对于自然小调由于主和弦位置较高,在一些有关和声的书中给出了有别于大调的和弦公式,如Ⅵ—Ⅴm,Ⅲ—Ⅴm,Ⅶ—Ⅴm,••••••,几乎都没有解释公式来源,要求死背硬记,实际上都可以运用功能体系原理加以证明。

范例2:歌曲《樱花》1=bE 和弦公式的生成过程。
主音是唱名“3”音名“G”。
首调唱名:3 ,  4,( 5),   6,   7, 1,  2, 3。
调式音阶:G 。 bA,(bB),   C,   D,bE,  F, G。
和弦材料:Gm, bA,(bB),  Cm,Ddim,bE, Fm, Gm。
和弦音级:Ⅰm,Ⅱ,(Ⅲ), Ⅳm, Ⅴ0,Ⅵ,Ⅶm,Ⅰm。
按纯五度下行排列:
Ddim—  Gm—  Cm—   Fm—  (bB)—  bE—   bA。
Ⅴ0—  Ⅰm —Ⅳm—  Ⅶm—  (Ⅲ)—  Ⅵ—   Ⅱ。
(+1)—0—(-1)—(-2)—(-3)—(-4)—(-5)
从上述表达式中截取任何一部分都是和弦公式。
下面解决端点的和弦公式。
从端点Ⅱ(-5)和弦bA(461)可以计算出两个同组和弦位置,(-5)+3=-2,Fm(246)和弦,(-5)+4=-1,Cm(613)和弦。
用相同方法从端点Ⅴ0(+1),和弦Ddim(724)。求出+1+3=4(相当于-3),和弦bB(572),1+4=5(相当于-2),和弦是Fm(246)。(这两个是补码运算,简单解释是从最高端+1位置移到最低端-5开始向高位数3和4,如同家用电度表读数。)从这些和弦开始运用和弦替换形成一组新的法则表达式,从中可截取和弦公式。
从以上的所有论述中可以看到:在不必知道调式,不需死背和弦公式甚至不知道所谓和声法则是什么概念,只要已知旋律运用“组成原理”就可以生成和弦公式。
从旋律到生成和弦公式过程归纳:
1、从旋律的主音到主音列出调式音阶(没必要知道调式名称)。主音的确定按《音乐理论基础》84页操作。
2、对于缺省音和多余音的处理,参考《非大小调式》内容。少补多删保持音阶为七个音。
3、由七个调式音级生成七个和弦材料。
4、七个和弦材料按纯五度下行重新排列,构成基本的和弦公式的集合(不必考滤和声法则的存在与否)。
5、第4条两端的和弦运用X+3和X+4的运算关系找出同功能组和弦,确定两端和弦的重新定位。再运用同功能组和弦可替换原则构成新的和弦进行。
6、截取4,5中的任何部分就是和弦公式。

评分

参与人数 2琴币 +7 收起 理由
qyjs + 3 原创内容
-虎哥- + 4 精品文章

查看全部评分

温馨提示: 发帖标题请概括内容,回帖请勿使用无意义字符或纯表情。积极参与发帖回帖交流能提高会员等级(提升下载权限)
发表于 2011-3-28 11:38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非常精彩的和声帖,受益匪浅。
温馨提示: 发帖标题请概括内容,回帖请勿使用无意义字符或纯表情。积极参与发帖回帖交流能提高会员等级(提升下载权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3-28 13:41 | 显示全部楼层
先收藏,慢慢学习.
温馨提示: 发帖标题请概括内容,回帖请勿使用无意义字符或纯表情。积极参与发帖回帖交流能提高会员等级(提升下载权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4-21 10:36 | 显示全部楼层
慢慢理解中
温馨提示: 发帖标题请概括内容,回帖请勿使用无意义字符或纯表情。积极参与发帖回帖交流能提高会员等级(提升下载权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4-24 00:20 | 显示全部楼层
很好,从第五课开始越来越看不懂了。
还有1 5 6m 3m 4 3m 2m 5 这个常用和弦,套不进LZ的法则啊,请问这个公式的法则是什么?
温馨提示: 发帖标题请概括内容,回帖请勿使用无意义字符或纯表情。积极参与发帖回帖交流能提高会员等级(提升下载权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11-4-24 14:00 | 显示全部楼层
哇   这个要慢慢看   慢慢研究
温馨提示: 发帖标题请概括内容,回帖请勿使用无意义字符或纯表情。积极参与发帖回帖交流能提高会员等级(提升下载权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4-25 11:29 | 显示全部楼层
Gnail网友:
你并没有真正理解《和声法则》的叙述的真实目的,你已经读完第八讲。所有的论述其目的就是不需死背和弦公式、不必知道调式、完全没有必要了解所谓的什么“法则”就能直接从旋律生成量身定做的和弦公式。如果和你从旋律生成的和弦公式不符,那就不是和弦公式。你不要想的太多,只要掌握了从旋律生成和弦公式的方法就以你自己为标准。现在有关和声的书很多,很多都不是出自人民音乐出版社,论述的理论根据各不相同,如原本是都节音阶的歌曲非要按自然小调写和声,在这种情况下拿来作比较没有实际意义。只要网友自己保持清醒头脑就够用了。你所写的和声进行笔者没有太看明白,这和笔者的学问不够有关。
温馨提示: 发帖标题请概括内容,回帖请勿使用无意义字符或纯表情。积极参与发帖回帖交流能提高会员等级(提升下载权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7-5 01:43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楼主的好贴。。。。。。。。。。。。。相当的感谢。。。。。
温馨提示: 发帖标题请概括内容,回帖请勿使用无意义字符或纯表情。积极参与发帖回帖交流能提高会员等级(提升下载权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8-17 20:3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hmcmmmmm 于 2011-8-17 20:35 编辑

回复 1# scz

scz 老师,强烈建议  您能不能细说一下小调的和弦运用原理

本人分析了 林文信 12小时 中 “爱上一个不回家的人”  感觉好多不对,您要是有时间的话,可以瞎说一下小调中的和弦运用问题
温馨提示: 发帖标题请概括内容,回帖请勿使用无意义字符或纯表情。积极参与发帖回帖交流能提高会员等级(提升下载权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9-3 13:54 | 显示全部楼层
Hmcmmmmm网友:
小调与大调的和声规律应当说是一样的,都遵循“调式解析”和“组成原理”。你忘记了一个根本的学习原则那就是根本不必知道什么是“调式”。只要从旋律中按着“组成原理”的方法找出该旋律的“和弦材料”,对于任何一位读者都不存在什么困难。接下来根据“组成原理”按强进行排列成“原始数学模型”这就是该旋律的公式集合。当然对于大调和小调它们的“和弦材料”和“原始数学模型”肯定是不同的,这一点你不必担心。
现在在很大程度上音乐又逐渐回到了调式多元化时代,已经不仅仅局限于大小调式。在这样绚烂多彩,五花八门的调式面前任何人都有可能发晕。因此,如果还是以具体“调式”为前题来考滤和声有些跟不上形式,并产生自我束缚。正如有位哲人所讲“不能拿古昔的尺度来恒量时代的论理”。许多文献也认识到调式多元化,可是当论述到有关“和声”时还是离不开“调式”。有的学者为了解释这种多元化现象把当代流行音乐归纳为不分大小调。实际上还是没有超脱传统的二元化大小调式观念。笔者的“调式解析”和“组成原理”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只需知道旋律完全没有必要了解什么是调式。正是适应了调式多元化的需要。不知道Hmcmmmmm网友是否从中读出了这些道理。
你提到林文信《爱上一个不回家的人》有关和声问题,它是那本书中少有小调歌曲。其中的和声语句并不难,先按结构和弦分析(符合公式部分),其余的按装饰性和弦分析(外音和弦和离调和弦)。建议你运用“调式解析”和“组成原理”对这首歌曲重新进行和声写作,然后针对林老师的作品有什么具体重大分歧(具体到哪几个小节)再拿到网上共同探讨(注意!和声写作结果不是唯一的)。
温馨提示: 发帖标题请概括内容,回帖请勿使用无意义字符或纯表情。积极参与发帖回帖交流能提高会员等级(提升下载权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9-29 10:27 | 显示全部楼层
慢慢的学  感谢啊
温馨提示: 发帖标题请概括内容,回帖请勿使用无意义字符或纯表情。积极参与发帖回帖交流能提高会员等级(提升下载权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1-9 19:08 | 显示全部楼层
范例1F首调唱名怎么是5呢??写错了吧?
温馨提示: 发帖标题请概括内容,回帖请勿使用无意义字符或纯表情。积极参与发帖回帖交流能提高会员等级(提升下载权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1-9 19:09 | 显示全部楼层
接上面调式音阶F  首调唱名怎么是5???这太不对了吧。
温馨提示: 发帖标题请概括内容,回帖请勿使用无意义字符或纯表情。积极参与发帖回帖交流能提高会员等级(提升下载权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1-9 19:51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上网友:
这首歌曲摘自《音乐理论基础》是一首“徵”调式歌曲 ,主音是音名F,唱名是5,是F徵调。你再核实下原曲。
温馨提示: 发帖标题请概括内容,回帖请勿使用无意义字符或纯表情。积极参与发帖回帖交流能提高会员等级(提升下载权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1-9 20:09 | 显示全部楼层
gnail 发表于 2011-4-24 00:20
很好,从第五课开始越来越看不懂了。
还有1 5 6m 3m 4 3m 2m 5 这个常用和弦,套不进LZ的法则啊,请问这个 ...

这个可以说真的是万能和弦了  基本上  4/4拍的旋律性音乐都能用上  
温馨提示: 发帖标题请概括内容,回帖请勿使用无意义字符或纯表情。积极参与发帖回帖交流能提高会员等级(提升下载权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1-10 20:21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上网友:
你提到“常用和弦”本身就不太严谨,和弦的连接是由和声理论产生,它是有规律可循。确实有许多参考文献有这样的说法,笔者建议你运用《和声法则》中的理论根据旋律建立和弦连接,千万不能在不知其所以然的情况下去死背那些所谓“常用和弦”。任何和弦连接都是根据和声理论针对具体旋律而产生,因此在没有旋律不讲理论根据事先人为确定“常用和弦”是不科学的。对于千变万化的旋律它的和弦连接也是千变万化,所以不存在“万能和弦”的说法。另外和声是创作出来的,不应当理解为“套”出来的。
温馨提示: 发帖标题请概括内容,回帖请勿使用无意义字符或纯表情。积极参与发帖回帖交流能提高会员等级(提升下载权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1-13 23:17 | 显示全部楼层
努力学习中。。
温馨提示: 发帖标题请概括内容,回帖请勿使用无意义字符或纯表情。积极参与发帖回帖交流能提高会员等级(提升下载权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1-28 14:55 | 显示全部楼层
初秋丶几度凉 发表于 2012-11-9 20:09
这个可以说真的是万能和弦了  基本上  4/4拍的旋律性音乐都能用上

确实 这个进行 我也看到许多次  I  V VI  III IV  III   II  V   I

老师可否指点一下这个进行的规律
温馨提示: 发帖标题请概括内容,回帖请勿使用无意义字符或纯表情。积极参与发帖回帖交流能提高会员等级(提升下载权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1-28 15:58 | 显示全部楼层
老师 求余互补 能详细解释一下吗?

我数学好差的.。。
温馨提示: 发帖标题请概括内容,回帖请勿使用无意义字符或纯表情。积极参与发帖回帖交流能提高会员等级(提升下载权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1-29 10:14 | 显示全部楼层
虽然没有看懂,但还是要学习,记忆中的和铉非常简单,小学里就学习过了,现在老了,一本正经想学习和铉了,但看了好多书,查了很多网,现在是越来越糊涂了,好像学生上课,再用功也不可能及格,一定要上补习班的,因为考试的题目,课程里是没有的,补习班里才有。
温馨提示: 发帖标题请概括内容,回帖请勿使用无意义字符或纯表情。积极参与发帖回帖交流能提高会员等级(提升下载权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1-29 21:13 | 显示全部楼层
井月轻波 发表于 2012-11-28 14:55
确实 这个进行 我也看到许多次  I  V VI  III IV  III   II  V   I

老师可否指点一下这个进行的规律

我可不是什么老师   这个套路就跟卡农一样  4段落重复
温馨提示: 发帖标题请概括内容,回帖请勿使用无意义字符或纯表情。积极参与发帖回帖交流能提高会员等级(提升下载权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1-30 08:58 | 显示全部楼层
初秋丶几度凉 发表于 2012-11-29 21:13
我可不是什么老师   这个套路就跟卡农一样  4段落重复

....卡农 好像是   I V VI  III  IV I  V 1

温馨提示: 发帖标题请概括内容,回帖请勿使用无意义字符或纯表情。积极参与发帖回帖交流能提高会员等级(提升下载权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1-30 17:24 | 显示全部楼层
井月轻波 发表于 2012-11-30 08:58
....卡农 好像是   I V VI  III  IV I  V 1

这是变化后的。  基于之前的那个。卡农就是重复性旋律嘛。
温馨提示: 发帖标题请概括内容,回帖请勿使用无意义字符或纯表情。积极参与发帖回帖交流能提高会员等级(提升下载权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2-1 18:01 | 显示全部楼层
井月轻波网友:
你在网上提到的ⅠⅤⅥⅢⅣⅢⅡⅤⅠ共九个和弦,如果按“组成原理”可形成:
Ⅰ—Ⅴ—Ⅵ—Ⅲ•Ⅳ—Ⅲ•Ⅱ—Ⅴ(7)—Ⅰ的和弦连接,这是可以合理的得到解释。但是请注意!它的产生是取决于旋律,不能事先人为认定去“套和弦”。这里的难点是Ⅲ级和弦,两次使用它的功能是有区别,你自己分析一下。

温馨提示: 发帖标题请概括内容,回帖请勿使用无意义字符或纯表情。积极参与发帖回帖交流能提高会员等级(提升下载权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2-1 21:59 | 显示全部楼层
键盘和声好复杂呀
温馨提示: 发帖标题请概括内容,回帖请勿使用无意义字符或纯表情。积极参与发帖回帖交流能提高会员等级(提升下载权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2-3 09:37 | 显示全部楼层
scz 发表于 2012-12-1 18:01
井月轻波网友:
你在网上提到的ⅠⅤⅥⅢⅣⅢⅡⅤⅠ共九个和弦,如果按“组成原理”可形成:
Ⅰ—Ⅴ—Ⅵ— ...

非常感谢老师, 老师您的和声法则,我一字一句的摘抄在了笔记本上,有些难点还是需要日后慢慢琢磨,非常感谢老师。
温馨提示: 发帖标题请概括内容,回帖请勿使用无意义字符或纯表情。积极参与发帖回帖交流能提高会员等级(提升下载权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2-8 23:26 | 显示全部楼层
{:soso_e124:}
温馨提示: 发帖标题请概括内容,回帖请勿使用无意义字符或纯表情。积极参与发帖回帖交流能提高会员等级(提升下载权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2-9 18:05 | 显示全部楼层
和弦走向{:soso_e102:}
温馨提示: 发帖标题请概括内容,回帖请勿使用无意义字符或纯表情。积极参与发帖回帖交流能提高会员等级(提升下载权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5 13:45 | 显示全部楼层
太炸了,我以前就是知道万能和弦,推不出来,大学和声根本没有这样讲···
温馨提示: 发帖标题请概括内容,回帖请勿使用无意义字符或纯表情。积极参与发帖回帖交流能提高会员等级(提升下载权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6 08:09 | 显示全部楼层
由旋律产生的和弦材料按纯五度下行重新组合,构不成纯五度的两个和弦放在排列的两端。如:C自然大调
  Bdim  —   Em —     Am —   Dm —   G —    C —  F
  Ⅶ0—     Ⅲm—   Ⅵm—   Ⅱm—   Ⅴ—   Ⅰ— Ⅳ
(+5)—(+4)—(+3)—(+2)—(+1)—  0—(-1)
两端和弦是减五度,内部和弦是纯五度下行关系。a自然小调也是由相同的组成原理产生:
Bdim —   Em —  Am — Dm —  G —   C —   F
Ⅱ0—     Ⅴm—  Ⅰm—Ⅳm—   Ⅶ—    Ⅲ—   Ⅵ
(+2)— (+1)— 0—(-1)—(-2)—(-3)—(-4)
同样两端和弦是减五度,内部是纯五度下行。

老师,我看到这就不明白了,说两端都是减五度?减五度的不就是只有 7吗?为什么称4和6也是减五度的呢?
温馨提示: 发帖标题请概括内容,回帖请勿使用无意义字符或纯表情。积极参与发帖回帖交流能提高会员等级(提升下载权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2 下一条

微信公众号|领红包|举报|黑屋|手机|Archiver|官方QQ群:777694204|键盘中国 ( 粤ICP备19059169号-1 )

GMT+8, 2024-3-29 02:47 , Processed in 0.090309 second(s), 8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