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时间2004-5-15
最后登录1970-1-1
在线时间 小时
主题
精华
积分1955
贡献
ST
道具劵
|
转自BlogSpot,原帖
http://si7-lab.blogspot.com/2011_06_01_archive.html
感谢[文明用语],感谢[文明用语],原文必须翻墙才能看~ 神马是blogspot,神马是twitter,神马是facebook,我神马都不知道,不要跨省哈
此拆解图为购买Kronos的一日本人所拍,而且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对于看不到的朋友,我来简单的复述一下,但由于此君蹩脚的英语(当然相对其他日本人来说,还算稍微好理解的… ),我只能把大体意思揣摩出来。
(原文我已做成PDF文件,可以在附件里下载。神马?你不知道什么是PDF,那么去下载Adobe Reader先)
一、 Kronos和Oasys一样采用了标准台式机配件。具体硬件配置如下:
CPU: Intel Atom D510
主板:Intel NM10 Express 主板尺寸为:Mini-ITX/ microATX
内存:2G DDR800 (和台式机的完全一样)
硬盘:东芝 30G 固态硬盘。闪存类型未知
主板如下图,可见,Korg并没有采用定制的主板(如Dell, HP的品牌机),而是采用完全符合台式机标准的Mini-ITX主板(一般我们家用的台式机采用的是ATX或MicroATX,MINI-ITX相比ATX要更小)。甚至连主板背后的IO接口也和台式机主板如出一辙,可以看到USB2.0接口、PS2接口、COM接口,集成显卡的VGA输出接口,甚至AC97集成声卡接口,哈哈。当然,除了USB接口,其他的接口都没有对应开孔,也没有引线出来,所以你在Kronos外面是完全看不到的,至于kronos的现实屏是通过什么显示的,之后有分析。
我们可以看到,主板的内存插槽还空了一条,可以很容易的加入另一条内存,但估计对机器运行速度不会有太大改善(可以看后面具体的分析)。另外硬盘的接口也还有一个空余的SATA,可以接入第二块硬盘,当然前提是Korg要提供OS层面的支持。此外,正如一切台式机主板一样,还有一个空闲的PCI插槽。这个PCI插槽未来具有一定升级的空间,比如加入专用DSP的升级卡等等等等。但个人感觉这个一般不会实现,因为一般用户自行拆开Kronos具有很大风险,而且kronos做的不是“那么容易拆开“
关于CPU。众所周知,Atom D510并不是什么高性能的CPU,只用在上网本和少数平板电脑里。虽然达到了双核1.66G的频率,但这货的浮点、整数性能充其量只有现在主流i5,i7的1/10,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这货的要比当年OASYS采用的P4 2.8拥有更好的性能与更低的功耗、发热量。而且,作为运行Linux的Kronos,CPU并不用像运行windows那样加载大量与音乐无关的进程与程序,所以对于Kronos来说,Atom这样级别的CPU是可以胜任的。
附一个P4 2.8与Atom的性能横向测试
http://www.tomshardware.com/revi ... -4-nettop,2649.html
我们可以看到Kronos CPU的性能已经远远超越OASYS。
但说到这里,用一个横向的对比,我们可以看出Kronos的确属于OASYS的缩水版。Kronos所采用的CPU平台,在其所在的2005年属于同期平台里的中高端,6年后的今天,Atom属于垫底的平台,甚至基于ARM结构的Tegra2都能让Atom汗颜。虽然Atom的性能对于实现目前kronos的功能来讲不成问题,但是Atom的处理能力就摆在那,以后若想通过软件升级加入更复杂的合成引擎,恐怕会受制于硬件的性能而变得不可能。当然,Atom相比酷睿、i5、i7的一个重大优势就是发热量、功耗极其低,再者出于成本考虑,使用i5 i7平台会极大增加成本(比如采用i5运行windows的OpenLab, NEKO系列伪合成器,售价高达7999美元),而且出于移植的便利性上考虑,从Intel的X86转换成ARM是非常不明智的。
关于SSD——固态硬盘。估计Kronos采用了东芝制造的SSD,具体型号不明。大家需要对SSD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并不是所有的SSD速度都会很快,本人曾经历过一台使用30G SSD的宏基上网本(CPU也是ATOM系),其速度慢的让人发指!!
Kronos目前的开机速度达到了2分钟,没错你没看错,是2分钟!估计就与采用的低速SSD有关。当然,SSD不能完全看速度,因为快速的SSD未必寿命长,如果kronos采用了企业级的SLC闪存解决方案,那么是完全可以接受的。因为SLC的擦写寿命是目前民用级MLC闪存的数倍!而且根据以往OASYS的经验与Kronos的官方说明书,硬盘是可以用户自行更换的,用USB光驱加载原厂附件光盘便可以重新安装系统,但之后需要从Korg网站上获得授权码方能正常使用(就像windows的激活)。当然还是那句老话,拆开kronos并不是一般用户自己就能搞定的。
右边白色部分是硬盘,中间那一堆就是电源模块了
二、 除了PC标准件外的其他DSP
除了PC标准件,作者提到还有一些很“神秘”(原文如是说)的DSP,比如下面这颗AM1806 ARM9 Core, 主频375/456 MHz,而且这颗CPU还配备了独立的板载512M DDR2内存。这颗CPU的性能相当于PowerMac G4的(2001年左右苹果台式机的性能)。这颗ARM的性能已经能够运行一些比较简单的的合成引擎了,但是在Kronos里的作用不明朗。
还有一个不可思议的情况,上面这块单独的DSP和主CPU之间,居然是通过USB1.0或板上的COM接口通讯的…. 这一点非常匪夷所思,要知道COM, USB1.0的通讯速度可是停留在上一个世纪的… 不解为何Korg不通过USB2.0或者PCI接口进行通讯?
Kronos的触摸屏如前文所说,并没有通过NM10主板板载的集成显卡输出,而是通过上面提到的这块ARM板输出。这块屏幕的分辨率为800 x 480,亮度250cd/m2,采用LED 背光。
三、 其他
Kronos采用的DA/AD转换芯片如下
PCM1793
PCM1802
和上一代M3是一样的。
Kronos有一个安装在硬盘支架上的风扇。其实Atom本身是发热量非常低的CPU,但毕竟还是有热量的,而且kronos内置了一个100W左右额定功率的ATX电源,所以必须需要有风扇将积累在机壳内的热量及时排出。对风扇噪音敏感的要小心啦,哈。当然,根据korgforum的反映,这个风扇只有将耳朵紧贴在机壳上才能听到其噪音。
关于kronos的输出延迟。这是一个相对较为严重的问题。早期的硬件合成器,从按下键盘到出声,之间的延迟大约是在1-2ms左右,到了Korg 01W,Jp8000时代,延迟达到了2.8ms。而kronos的延迟大约在8ms-10ms左右,也就是基本和PC+软音源的延迟一致了。当然这个8-10ms延迟是output + input的延迟,总体来讲还是可以接受的,而且根据已经拥有的Kronos的用户反映,并没有感觉到明显的延迟。
好了,先到这了,累死我了,一不留神打了这么多。
图片晚上补齐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