键盘中国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码快捷登录

搜索
baidu
摇滚王勇老师单编弹唱教程第十一集发布音符之声扩展包豪华版V6重磅发布: s670 770 970 775 975 sx700 sx900 Genos Tyros5
查看: 1314|回复: 4

柯达没落引发破产疑云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10-2 18:1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登陆,参与交流。无法注册或登陆请加QQ群:777694204 或Email:admin@cnkeyboard.net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柯达没落引发破产疑云

2011年10月02日 15:30    乔继红    来源:新华网     手机看新闻


新华网纽约10月1日电(记者乔继红)世界著名摄影产品和相关服务供应商伊士曼柯达公司日前遭遇破产传言打击,股价跌破1美元。尽管公司出面辟谣,但这个曾经以“柯达胶卷”红遍世界的美国企业正面临内忧外困却是不争的事实。

在数字技术彻底改变生活方式、社交网络风起云涌的今天,依靠传统胶卷以及相片打印技术创造辉煌的柯达正面临前所未有的窘境。那个曾陪伴无数人成长、为无数人留下美好记忆的“柯达”或许正在走向它时代的终结。

陷“破产门” 股价暴跌过半

9月30日,纽约证券交易所柯达股价大跌91美分,每股收于78美分,跌幅高达54%,为历史最大单日跌幅。盘中一度因抛售过于猛烈而短时中断交易。

市场人士分析说:“面临太多的破产传言,即使最铁杆的投资者也会丧失信心。”

关于柯达濒临破产的传言一直不断。自2003年9月柯达公司宣布重大战略转型后,其经营一直面临难题,连年巨额亏损使投资者信心大降。

本周以来,先是有报道披露,柯达从4亿美元的信用额度中取出1.6亿美元用于缓解资金压力。《华尔街日报》9月30日再次报道说,柯达已聘请美国众达律师事务所进行业务咨询,而后者在破产以及资产重组方面享有盛名。这引发了市场对柯达可能面临破产的疑虑,当天柯达股价暴跌,单日市值蒸发超过3亿美元。

柯达公司出面辟谣,发表声明说公司承诺履行各种义务,没有任何申请破产保护的意向。柯达证实聘请众达律师事务所一事,但声称只是为公司提供法律咨询。

事实上,众达除了向客户提供破产服务外,另一个重要业务就是为客户提供改善融资的咨询服务,包括发行新债、增发新股以及要求股东换股等业务。

但市场对柯达公司的运营状况依然持严重怀疑态度。国际评级机构穆迪投资者服务公司和惠誉公司此前均将柯达公司的债券评级下调至“垃圾级”,认为其有很大可能性出现债务违约。

胶卷没落 昔日辉煌不再

柯达胶卷曾是全球最成功的胶卷之一。1881年柯达公司的创始人伊士曼发明胶卷,1888年第一部柯达照相机上市,开启大众摄影新时代,其成功神话延续百余年。到1981年,柯达公司的销售额冲破100亿美元,风头一时无二,成为业界龙头。

但可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曾将柯达送上辉煌顶端的胶卷业务,目前却成为柯达最大的拖累。在拍照从“胶卷时代”进入“数字时代”之后,昔日影像王国的辉煌也似乎随着胶卷的失宠而不复存在。

2000年前后,数码照相机开始替代胶卷照相机走进大众摄影领域,并逐渐普及。数码照相机、摄像机和智能手机等产品基本完全取代传统胶卷相机,如今习惯使用苹果公司产品即时拍照、即时发布的新生代人群甚至对胶卷一无所知。而各种社交网络的兴起,让照片存储和共享摆脱纸质相片的限制,加之电子相册的出现,都对传统的提供胶卷、相纸、相片打印技术的公司造成巨大冲击。

早在2003年,因为胶卷销售开始萎缩,柯达传统影像部门当年销售利润就从2000年的143亿美元锐减至41.8亿美元,跌幅达71%。而自2005年以来,柯达仅有一年盈利,其他年份全部亏损。为节约经营成本,柯达自2004年以来累计裁员约20%,全球员工数从1998年的8.6万人减至2010年年底时的不足2万人。

现金短缺 转型或为时过晚

目前柯达资金形势严峻,现金流短缺成为困扰公司经营和引发破产疑云的主要问题。截至今年6月底,柯达公司现金流仅剩下9.57亿美元,离16亿到17亿美元的现金流目标相差甚远。

为解决难题,柯达正通过出售资产、专利权和调整改善公司业务提高收入。自2008年以来,柯达已靠出售专利权获得约20亿美元收入。今年7月,柯达还聘用拉扎德投资银行负责出售1100个数码摄影方面专利权的事务。

但市场普遍担心,这些措施或许不足以确保柯达能够重获充足现金流。柯达的问题在于其商业模式弊端。

2003年9月,柯达宣布进行重大战略转型,业务重心全面向数码、医疗影像以及喷墨打印机等倾斜,试图适应形势,作出改变。

但著名投资人卡尔·伊坎却选择在2004年初从柯达撤资,因为他并不看好柯达的战略转型,认为柯达的商业模式很难奏效。伊坎认为,柯达采取的措施远远不足以扭转局势,而且为时过晚。

市场分析人士认为,柯达已经错过转型的最佳时机。早在本世纪初数字科技刚给传统影像部门带来冲击时,柯达的管理层作风偏于保守,满足于传统胶卷产品的市场份额和垄断地位,缺乏对市场的前瞻性分析,没有及时调整公司经营战略重心和部门结构。

如今,柯达现任首席执行官安东尼奥·佩雷斯极力推动公司向数码业务转型,却面临内忧外患。内部缺乏核心技术,外部面临激烈竞争,富士、索尼、惠普、佳能、爱普生等国际大公司在数字相机、可拍照手机、数字冲印、数字打印机等各个细分市场均对柯达构成致命威胁。
温馨提示: 发帖标题请概括内容,回帖请勿使用无意义字符或纯表情。积极参与发帖回帖交流能提高会员等级(提升下载权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0-2 19:37 | 显示全部楼层
应该不会吧,老品牌啊,我有几个东西都是这个牌子
温馨提示: 发帖标题请概括内容,回帖请勿使用无意义字符或纯表情。积极参与发帖回帖交流能提高会员等级(提升下载权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0-2 19:5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han5678920002 于 2011-10-2 20:19 编辑

“公元”胶卷,多少年前就销声匿迹了。国内的乐凯公司不知近况如何? 八年前还看到报道,乐凯公司把生产线产品重点转向医用X光胶片,航拍专用胶片等等特定领域。到现在,大型三甲医院,已慢慢逐步改向院内电子信息传递局域网。机器也在更新换代,患者在X光室透视,B超室扫描,其数码图片存档,医生可在自己科室直接调用查看该患者医学影像的电子图片。

60年代以前的78转的黑胶唱片,到70年代(国外更早),潮流变为33转的塑料密纹唱片,黑胶唱片迅速没落,只在极少数玩家之间收藏流通。后来,人人都拿着“板砖”录音机,磁带取代了密纹唱片,传统型唱片生产厂商倒闭了。又后来,CD激光唱片和刻录机出现了,磁带生产厂家欲哭无泪。现在,年轻人都拿着MP3,MP4,手机听歌,玩家烧友又迷上了ape,flac无损格式……

90年代,录像机录像带开始不吃香了,小尺寸,有损压缩的VCD激光影碟,慢慢取代了那种号称无损复制的(每张100-200元)的大尺寸规格影碟,……然后是DVD时代。现在,看高清,半高清,蓝光,mkv,ts格式视频,渐渐形成趋势。

大家接着续……
温馨提示: 发帖标题请概括内容,回帖请勿使用无意义字符或纯表情。积极参与发帖回帖交流能提高会员等级(提升下载权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0-2 22:38 | 显示全部楼层
都一样,

天下饿不死手艺人,  现在磨剪子的都饿死了
温馨提示: 发帖标题请概括内容,回帖请勿使用无意义字符或纯表情。积极参与发帖回帖交流能提高会员等级(提升下载权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0-3 19:16 | 显示全部楼层
历史的车轮……历史车轮的每一次碾压都代表着某一种旧工业的沦丧,我们其实没必要太为这些旧的工业形式叹息,他们已经完成了自己的历史使命,——除非你能随时对市场保持敏锐的头脑“与时俱进”,否则,被时代摒弃是历史使然……

——当然,我们的叹息其实也不全是出于对旧工业的同情,而是出于对回忆的缅怀:因为我们的很多旧时光都是伴随着旧工业的发展而成长的……
温馨提示: 发帖标题请概括内容,回帖请勿使用无意义字符或纯表情。积极参与发帖回帖交流能提高会员等级(提升下载权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2 下一条

微信公众号|领红包|举报|黑屋|手机|Archiver|官方QQ群:777694204|键盘中国 ( 粤ICP备19059169号-1 )

GMT+8, 2025-9-23 07:22 , Processed in 0.042813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