键盘中国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码快捷登录

搜索
baidu
音符之声扩展包豪华版V6重磅发布: s670 770 970 775 975 sx700 sx900 Genos Tyros5
查看: 7145|回复: 14

闲聊电脑音乐漫话[转贴]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4-3-12 08: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登陆,参与交流。无法注册或登陆请加QQ群:777694204 或Email:admin@cnkeyboard.net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1、梦想成真的电脑音乐系统
2、重任在肩的声卡
3、无形的朋友——MIDI
4、编辑部的故事——音序器
5、系统中的骄子——合成器(一)
6、系统中的骄子——合成器(二)
7、系统中的骄子——合成器(三)
8、系统中的骄子——合成器(四)
9、音色的采购员——采样器
10、漫步在音乐软件的王国里
11、调味瓶——效果器
12、桌面上的录音棚
13、并非结束的结束语
温馨提示: 发帖标题请概括内容,回帖请勿使用无意义字符或纯表情。积极参与发帖回帖交流能提高会员等级(提升下载权限)
 楼主| 发表于 2004-3-12 08:57 | 显示全部楼层

梦想成真的电脑音乐系统

正如电脑自己不会写诗、写小说一样,它也不会自己作词作曲。作曲家用电脑音乐系统来作曲与作家使用电脑进行文字处理一样,是将人脑已有的东西,用各种方式输入电脑,再经过修改、编辑之后输出来。作家可以得到打印出来的文稿,而作曲家除了能得到打印出来的乐谱外,还可以听到声响并录成磁带。电脑音乐系统充当了作曲家的纸、笔、乐队中的各种乐器、调音师的调音台、录音机的角色。

要使电脑成为一个乐队,必须在扩展槽上装上一块声卡并配上相应的软件。这样便构成了最基本的音乐系统。在简单的系统中,软件控制电脑像多轨数码录音机那样工作。作曲家用鼠标器或电子笔在屏幕上写成总谱,每种音色占一行分谱(注意,是每种音色而不是每种乐器,比如小提琴的拉奏和拨奏要各占一行),电脑会利用声卡提供的音色如实演奏出多声部的音乐来。演奏的内容可以录成音响盒带,也可以存入磁盘,甚至可以直接刻成光盘。这磁盘和光盘就相当于一张价格便宜,还可以修改的唱片。

输入的方法还有另一种,即直接在与之相连的乐器上演奏,这需要一个名叫MIDI的朋友帮忙。MIDI是英文Musical Instrument Digital Interface的缩写,意即乐器间数字通讯接口。这种数字化通讯技术,可以把电脑、乐器、音响、灯光、录放音、烟雾等一切演艺器材连为一个大系统,由电脑总控制。用MIDI电缆将这些器材连接起来,就可以实现一个人演奏一个大型乐队并操作控制全部舞台美术的“梦想”。当然,这些器材首先得有MIDI接口。

电脑音乐在国内外发展十分迅速。大量的影视配乐、盒带、激光唱片、MTV 节目,甚至许多大型演出的音乐音响,都得益于电脑。美国、加拿大、日本等国数以百计的音乐院校开设了电脑音乐、电脑作曲、电声艺术等专业,大多数还招收这些专业的硕士研究生,有些甚至还招收博士生。我国也有一些音乐学院设有“电脑音乐工作室”之类的机构。值得注意的是,为普及推广电脑音乐系统,正在作大量工作的是一些高技术公司。如:四通公司电脑音乐事业部、华远技术公司、北京文侨艺术音像中心等。另外,国内外许多著名作曲家,正在使用电脑音乐系统作曲,如日本的喜多郎、法国的雅尔、美国的迪尤特、我国的王立平等。

现在,在中国玩电脑音乐早不是什么新鲜事了。大型晚会中,电脑音乐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央视的《水浒》《三国》等大型电视剧,甚至一些地方台拍摄的电视剧中,你都不难在职员表中发现“MIDI特效”或是“音频处理”这一项。
温馨提示: 发帖标题请概括内容,回帖请勿使用无意义字符或纯表情。积极参与发帖回帖交流能提高会员等级(提升下载权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4-3-12 08:57 | 显示全部楼层

重任在肩的声卡

个人电脑,包括许多种类的学习机,都有发声功能,比如IBM PC机,通过BASIC的sound命令,可以发出声响和乐曲,通过play命令可以让用户编程进行作曲练习。但是,无论你怎样操作电脑,它发出的声音总是那么简单、乏味,音乐的节奏总是那么单调、缺乏生气。因此,一提起电脑音乐,总是遭到有音乐细胞的人的白眼。然而,在扩展槽插上一块声音卡,情况就大为不同了。作为多媒体之一的声音卡是使个人电脑具备音乐处理功能的核心器件,在电脑音乐系统中担当了不可忽视的重任。

一块声音卡除了本身预置有成百种的音色和音响效果外,它还提供了多路并行讯号处理通道,每一通道允许一种或数种音色通过,有的还有声像,混响等效果功能,通过软件可以对每一通道单独进行控制,获得所需要的空间感以及延时、回声、混响等多重效果。每种音色可由用户修改或重新编辑,并非常直观地将这些过程在屏幕上显现出来。当然,除了利用它自带的放大器对每一通道的音量进行控制,进行数字化的放音外,有的还能进行数字化的录音。

声音卡的作用不仅仅在于提供各种音色和多路通道,它主要的功能还在于通过它的MIDI接口把电脑同其他具有MIDI接口的各种乐器(诸如合成器、鼓机、音源等)和各种设备(诸如采样器、烟雾控制器、灯控器等)连接起来,成为一个大系统。

声音卡走过了漫长的发展道路。早期的LAPC-1线性算法声音卡适用于IBM PC/XT及兼容机,它包括八个互相分开的乐器发声部件和一个节奏部件,最大发音数为32个,内置128 种管弦乐音色、34种打击乐音色和33种特殊效果的音色,有立体声耳机插孔和立体声放音插口。它提供的MIDI接口可外接各种MIDI乐器、设备。

此后的MVPAS 语音卡,提供了22路并行的语音通道,使声音更生动、更具仿真效果的音域频谱处理技术和多源模拟混响器。更出色的是它提供了立体声数码录音功能。人声、音乐以及音响效果,可以直接以数字化的方式记录在硬盘或软盘上。

如今,更多的电脑音乐发烧友们开始使用Creative Sound Blaster Live!声音卡。32路并行的音频通道,全3D多重混响环绕效果,128位、44KHz的采样频率和高精度立体声数码录音,使得电脑音乐的效果近乎完美,足以满足最挑剔的音乐家。当然,它的价格也远非一般人能够承受。
温馨提示: 发帖标题请概括内容,回帖请勿使用无意义字符或纯表情。积极参与发帖回帖交流能提高会员等级(提升下载权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4-3-12 08:58 | 显示全部楼层

无形的朋友——MIDI

如果有这样一个问题:“用一只单簧管来演奏钢琴作品,既要保持钢琴的音色,又要保证钢琴的和声,行不行?”想来这回答一定是否定的,你一定认为这只是幻想。

现在,我们有了MIDI这个朋友的帮助,神奇的幻想就变成了现实。

八十年代初,各种合成器乃至很多种电子琴都发展成由CPU控制的、相互独立的“专用电脑”。能不能使这些不同厂家生产的电子乐器也像普通电脑一样互相交换信息,进行同步演奏呢?这是美国和日本的一些电子乐器制造厂商们十分关心的问题。1982年,乐器制造商国际协会的十几家厂商聚会讨论,通过了美国Sequential Circuits公司的Dave Smith提出的一项“通用合成器接口”的建议,并以MIDI为名公布于世。1983年,MIDI 1.0版正式协议制定出来。从此,MIDI迅速成为一种世界通用的标准。

《MIDI 1.0》这个电脑音乐及电子乐器生产领域里最富权威的文献,除了规定不同种类的电子乐器之间进行数据信息传输所涉及的硬件接口标准外,还规定了击键、离键、弯音、音量、触后等大量内容的具体代码。与此同时,还为以后MIDI的发展和各厂商专用信息的设定留有空置的号码。然而,正因为有了这些余地,又引起了一些混乱。为此,乐器制造商国际协会又于1985年11月公布了《MIDI 1.0版的细节规定》,此外,还专门成立了“MIDI厂商协会”和“日本MIDI标准委员会”以保证MIDI的健康发展。

从以上情况我们可以看出,MIDI的诞生与电脑没有多大的关系,它只是为电子乐器间信息交流而设计的一整套硬件接口和软件代码。然而,无形的MIDI码可以用一定的设备翻译成电脑的机器码,或者反过来,将电脑的机器码翻译成MIDI码。只有这时,电脑与音乐才正式结缘了。

在MIDI乐器和MIDI设备上,一般都有两个接口:MIDI OUT和MIDI IN,有的还有第三个接口,叫MIDI THRU,用专门的MIDI电缆将它们正确地连接起来,所搭成的系统才能正常工作。无论你有多少件乐器或设备,在搭建系统时你一定要记牢下面几点:

一、主机是MIDI系统的核心,它可以由一台合成器或一台装有相应软件的电脑担任。它通过MIDI OUT接口发布命令,指挥其他的乐器和设备工作。除主机外的一切乐器和设备都叫从机。从机通过MIDI IN接口接收主机发出的命令。

二、MIDI信号是单向传递的,主机和各从机之间只能用串联的方式联接,即第二号从机是通过第一号从机的MIDI THRU接口获得主机的命令,第三号从机是通过第二号从机的MIDI THRU接口获得第一号从机转达的主机命令。其余的从机依此类推。

三、过多地使用MIDI THRU 会使后面的从机在理解主机的命令上产生传递的误差。因此,第四、五号从机就有可能收不到正确的信号。为避免这种情况,应该使主机与从机之间接插MIDI接口的个数尽量地减少。为了达到这一要求,可使用MIDI THRU 箱或输出选择器。

一般说来,MIDI标准含有16个通道。所以,不同类型的MIDI信号可以经由这16个通道分别发送出去。因此,一个音乐家在主机上演奏的16个声部的内容,用单根MIDI电缆就可以分别向16台从机发出,每一台从机只认预先设定的那一通道的信号。这样,具有16个声部(当然还可以更多)的音乐便演奏出来。然而,一个音乐家同时演奏16个声部是不可能的(因为一个人只有十根指头)。我们必须请MIDI系统的另一个主要设备——“音序器”帮忙。
温馨提示: 发帖标题请概括内容,回帖请勿使用无意义字符或纯表情。积极参与发帖回帖交流能提高会员等级(提升下载权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4-3-12 08:59 | 显示全部楼层

编辑部的故事——音序器

音序器(Sequencer) 又叫定序器,它的全称是“数码定序器录音机”(Digital Sequencer Recorder)。MIDI信号中的音阶、击键、离键、力度、音量、触后等编码就是由它记录、重放以及进行编辑的。MIDI系统离开了音序器,只能使乐队中的MIDI乐器同时演奏同一曲调,即我们说的大齐奏。如果要让MIDI系统产生交响性的合奏,就必须依靠具有编辑功能的音序器。所以,音序器就是一台数码多轨录音机,与普通录音机所不同的是它含有许多个轨(Track) ,常见的音序器有8-16轨。软件控制下的电脑,是特殊的音序器,有32轨的,有64轨的。一种叫ATARI 的音乐专用电脑,有96轨,还有一种286系列的CI便携机,高达400轨。用户可以设定音序器中的每一轨与MIDI码中的各通道(Channel) 相对应,使MIDI系统中各通道的信号各自找到相应的仓库存储起来。音序器轨数的多少,一方面决定着所能控制的从机数量,另一方面还决定着音乐作品声部所允许的数量。所以对于音序器来说,轨数越多越好。

音序器中的每一轨由许多小节(measure) 组成,每一小节又包含若干拍(beat),每一拍由若干时钟(clock)组成。一般的音序器,每拍有96个时钟,有些高级音序器,每拍含有时钟数高达384个。时钟越多,发出来的音乐声越细腻。换句话说,每拍含384 个时钟意味着在半秒钟时间内(假如以四分音符为一拍,每分钟120拍)有384个点任用户进行音阶、音长、音色、效果……等方面的编辑。越好的音序器其精度越高,也就越能细腻地模仿传统乐器的各种演奏效果,比如小提琴的揉弦、二胡的滑奏等。

由于MIDI码中没有关于音符时值的编码,音乐中一个音符究竟奏多长时间,完全交由音序器来处理了。MIDI信号由音序器中的计数器按时钟计数,如果击键码和离键码之间正好相隔96个时钟(以普通音序器为例),那么这个音符就是一个四分音符。如果相隔384 个时钟,就是一个全音符。

音序器录音的方法一般有三种:

1.实时录音(Realtime Recording),即在MIDI乐器上直接奏出来,一边演奏就一边录音。

2.分步录音(Step Recording),即一个音符一个音符地输入。使用电脑键盘、鼠标器输入信号就属于这一类型。这种方式不仅为演奏水平不高的人提供了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法,而且为演奏高难度的乐句(比如快速的大跳,超越手指跨度的和弦)提供了可能的手段。

3.穿孔录音(Punch-in Recording),当一个声部演奏错了以后,用不着全部重录,只须找到错误的那些小节,即找出穿入点和穿出点,重新演奏这几小节就行了。

实时录音和分步录音各有优缺点:实时录音能真实地模仿传统乐器,特别是浪漫派的作品,不受节拍的拘泥;而分步录音的音符特别准确,故用于节奏性强的音乐中特别适合,但这种准确性又反过来破坏了作品的真实性,给人以假的感觉。故在国外分有两大派,一直争论不休。

音序器的其它编辑功能还有:量化、修改门时间、修改速率、渐强设置、移调、冲淡、取消事件、音符更改、移动时钟、拷贝小节、删除小节、取消小节、创造小节、并轨、删轨、合并曲调、分切曲调、拷贝曲调、拷贝轨、清除曲调、样板录音、样板编辑、样板链……等等,数不胜数。限于篇幅,就不在这里细说了。
温馨提示: 发帖标题请概括内容,回帖请勿使用无意义字符或纯表情。积极参与发帖回帖交流能提高会员等级(提升下载权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4-3-12 09:02 | 显示全部楼层

系统中的骄子——合成器(一)

音色作为音乐中的一个要素,越来越受到音乐家们的重视,越有成就的作曲家就越追求更新的音色。

在电脑中装上一个声音卡,就可以构成一个简单的音乐系统。对于一般要求不高的用户来讲,这些音色已足够用来作曲和演奏了。但是对于要求较高的专业音乐工作者来说,这些音色还不能满足他们的要求。只有让电脑与各种各样的电子乐器以及器材相连,才能无限地扩展音色的数量。当然,有了MIDI的帮忙,这一切是十分容易办到的。

合成器的主要功能在于制造各种各样的音色,以满足电脑音乐作品的需要。说到合成器,一般人都以为指的是那种比电子琴更大、音色更好、价格更贵的键盘乐器。其实,合成器就是指一切能提供音色的电子设备。它包括有键盘式的,比如:YAMAHA的SY99、Roland的W30 、KORG的01/WFD,电子琴也属于这一类。这类带键盘的合成器较广泛地被各种用户们使用,较普遍地为大众所知道,因为它们的功能较多,自身就是一个小系统。然而,很多单位或舞厅仅把它们当成好听的电子琴在使用,颇有点高射炮打蚊子的味道。现在,键盘式合成器的功能越来越多了,有的简直就是一个电脑音乐系统,所以现在人们把这种合成器叫做“音乐工作站”(Music Station)。 另外,合成器中还有吹奏式的,比如WXT、 WXI.ENI3000;打击式的,如PAD-8、PTX8等电子鼓;弦控式的,比如MIDI吉它G10、PG380、Z3等和MIDI小提琴。这些乐器可供具有不同演奏能力的乐员使用。此外,还有一种叫“音源”的模块式合成器,如TG77、D550等,它们虽然没有键盘,但是在电脑、音序器或其它有键盘能力的合成器的控制下,一样能创造出动听的音色来。

一台合成器的好坏取决于它创造音色能力的大小和模仿传统乐器或自然界、人世间各种音响效果的真实程度,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创造性”和“模拟性”。以往的合成器由于单一采用一种合成方法,所以不能很好地兼容这两个问题。而现在,好些合成器都能极好地解决创造性和模拟性的问题。例如:YAMAHA一贯使用他们的专利技术FM(调频)合成法来生产各种电子乐器。其基本原理是将两个简单信号(如正弦波等)通过调制产生较为复杂的波形来合成声音的。采用此法,合成器具有丰富的创造能力,但很难模仿其它特定乐器的音色。以后YAMAHA又采用了AWM (直接波形记忆)合成法来产生声音。它的特点是厂商已将各种乐器的波形特征储存在波形ROM (只读存储器)中,其中的数据直接参与音源振荡,再生成原来的波形。这种方法能很好地解决模拟性的问题。但厂家已将波形固化,故用户只能在小范围内进行调整,所以在创造性方面受到限制。

早期的Roland的LA合成(线性合成法)、KORG公司的AI音源系统都有类似的情况,这里就不再细谈了。

近来,各厂家除了保持自己的特色外,还纷纷将各种合成法进行有机的结合。YAMAHA首先在SY77型合成器中,将FM和AWM合成法进行了改良,成为AFM和AWM2,使此类合成器既具备创造性,又具备模拟性。
温馨提示: 发帖标题请概括内容,回帖请勿使用无意义字符或纯表情。积极参与发帖回帖交流能提高会员等级(提升下载权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4-3-12 09:02 | 显示全部楼层

系统中的骄子——合成器(二)

其它公司在音色的合成方法的研究和应用方面,都有不少独特之处和不少的成果。如:Roland在D70电子合成器中对LA合成法进行了改良,成为Super LA(超级线性)合成法。它有4个单元,各自对应一个精度为16位的PCM(与YAMAHA的AWM2类似)波形发生器和数字时变多组态滤波器等。在它的波形ROM中,波形十分丰富,性能优异的滤波器组件,使D70 极好地发挥出创造性和模拟性。KORG公司最近推出了一种叫波形工作站的电子合成器(Wave Station,简称WS),它使用的AI音源系统(Advanced Integrated Synthesis System)。其特点是内部PCM波形ROM的容量极大,可以储存各种各样的常用乐器声音的波形以及其它电子合成器形发出来的音色波形。用户不仅可以享用多种现成的音色,还能对其进行修改。除此之外,它还增加了一种叫“波形音序器”的创音单元,通过波形音序器,可以将内部波形ROM 中的各种波形任意连接、组合、循环输出,创造出具有丰富时变动态的音色。这种音色非常适合于做背景音乐。

现在的合成器功能越来越多,一台高级合成器就已经是一台专用电脑了。就拿YAMAHA公司的SY99来说吧,它除了继承SY77的音源系统外,还增加了一个大到8M的波形ROM,其中还包括一个有267个预置波形的波形库,这些波形一样可以同预置音色和内存音色一起进行调制。SY99增加了一个扩展槽,可外装5个512K的波形RAM。SY99的外接波形卡、软驱和MIDI采样转储器,能将兼容的合成器和采样器的波形数据用块转储的方式装入磁盘。两个具有实时动态效果控制能力和63种不同效果的高性能数字信号处理系统(DSP), 可以将任意通道的音色处理得令人觉得身临其境。76个琴键的键盘除了灵敏的速度(力度)反应外,还具备一个复杂的分区触后反应系统,使演奏者在压键后通过手指的压力改变不同的音高和音色等。SY99还能够作为MIDI数据录音机和做主控键盘使用,可编排8 种程序,每一个程序可同时发送给4路MIDI设置,其中包括发送通道、力度曲线、触后反应曲线、组选择/音色变换、音量、块转储、移调等控制。

SY99的音序器的容量比SY77大得多,高达27,000多个音符,可容纳10首乐曲并可联奏,速度可在每分种30-250拍之间调整。16轨中有一轨(最后一轨)可用来做节奏和各种音形的样板(pattern)。3.5英寸软盘可通过软驱存入编号的乐曲,也可分别存入合成音色、音序器、多模式、样板等数据,供以后调用。
温馨提示: 发帖标题请概括内容,回帖请勿使用无意义字符或纯表情。积极参与发帖回帖交流能提高会员等级(提升下载权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4-3-12 09:03 | 显示全部楼层

系统中的骄子——合成器(三)

在合成器这个大家族里,另外还有两位成员是电脑音乐工作者得用得比较多的,一种是数码钢琴,另一种是鼓机。

这两种电子乐器的共同特征是将传统乐器(当然是挑最上品的)的音色经过采样、量化后直接转换为数码信号,固化在大容量的ROM中。演奏时,系统中的CPU根据键盘中的不同位置、力度以及ROM 中的波形数据等再现出一定音高、力度的乐器声响。由于采样频率、量化等级都非常高,故还原后的音色足以乱真。另一个共同特征是它们都甩掉了重达数百公斤的钢板支架、击弦机、钢弦等;鼓机也甩掉了鼓架、鼓框、鼓皮、棰等一大套东西。

一般数码钢琴的键盘都具备力度反应功能,琴键的触感与传统钢琴一样,发音稍微迟钝,给演奏者一种与击弦机联动的感觉。所有的数码钢琴都有MIDI接口,而大多数还自带有音序器,通过音序器或外接作曲友(一种简易的音序器,如DOM-30),可以将演奏的全部内容记录下来,然后可用不同的速度反复播放或进行修改。这种功能在教学中特别有用,如将教师演奏的内容分声部记录后,学生可以一个声部一个声部地练,也可以与“老师”一起演奏。一般的数码钢琴内置有数种(主要是键盘乐器的)音色,供用户选择。

人们发现,在音乐中打击乐声部和低音的节奏都是成块地重复,我们把这种“块”称作“样板”。把这些样板一个个地在电脑中录制下来,用COPY功能复制到所需要的地方,可使音乐制作过程简化。鼓机的音色效果就根据这种设想诞生了。在音序器上(大多自带一套音序器)用所需的打击乐器的音色编制出各种不同节奏的样板,再将这些样板连接成一个链,在主机的控制下,鼓机与其他设备同步,就可以将这一样板链同在其它设备上制作的其它声部一起录制下来,完成音乐的制作工作。许多鼓机中早已预置了成百个样板,使用起来很方便。
温馨提示: 发帖标题请概括内容,回帖请勿使用无意义字符或纯表情。积极参与发帖回帖交流能提高会员等级(提升下载权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4-3-12 09:05 | 显示全部楼层

系统中的骄子——合成器(四)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在档次较高的电脑音乐系统中使用的合成器。没有键盘的合成器叫“音源”,它不仅仅提供各种各样的音色,充当“音色仓库”的角色,更重要的是它为主机提供了更多的信号通道。也就是说,“音源”并不是为了增加更多的音色而诞生的,它主要是为了解决最大发音数不足的问题。那么,什么是最大发音数呢?这是玩电脑音乐的人必须了解的基本概念。在一个电脑音乐系统中,能同时发声的音符数量是极其有限,通常在简单的系统中为32个或者多一些。假如有四个人同时在钢琴上演奏一曲八手联奏,一个人可以弹十个音(每根手指都用上),那么可以同时听到四十个音。但是在一台普通的合成器上演奏,就可能有八个音符(可能还会更多)不能听见。能同时使多少个音符发声,就叫最大发音数,也叫最大复音数。这是由合成器提供通道的多少决定的。

诚然,在普通乐谱上,各个声部同时发声的音符,加起来很难超过32个,但这并不能说明实际的情况。有些乐器的某些演奏方法可以轻而易举地超过最大发音数。比如,在钢琴上踏上延音踏板,连奏几个和弦,所弹过的音符全都延续发音。而在合成器上,也可以用延音踏板(有专门的延音踏板供用户选用),但往往是弹了后几个和弦,前几个和弦会顺次地突然消失,给人以不舒服的感觉。在超过最大发音数以后,至于什么音继续保持,什么音自动停止发音,是由各厂家根据合成器的不同型号预先定下来的。有时间优先、音色优先、音区优先、音轨优先等等。

总之,一电脑音乐系统中增加了一台“音源”之后,也就是多增加了32个复音数。既补救了最大音数不足的问题,又不额外增加键盘、音序器的开支。

吹奏式的合成器是为木管乐器乐手们准备的带MIDI接口的电子乐器,它一般自己不带音源,但可以用MIDI电缆与其它合成器连接,奏出各种各样的音色来。

而打击式的电子鼓就自带音源了,但音色的数量较少,可修改的幅度也小。它的形状与传统的套鼓虽然有别,但还是按传统的方式用鼓棰演奏(而鼓机却是用手指演奏的,颇像弹奏键盘乐器)。由于它接近传统的演奏方式,各种流派的电子乐队在演出中,特别是大型的广场演出,是不可缺少的。

另外,还有一种合成器,叫做采样合成器,简称采样器,是电脑音乐系统中的音色采购员。
温馨提示: 发帖标题请概括内容,回帖请勿使用无意义字符或纯表情。积极参与发帖回帖交流能提高会员等级(提升下载权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4-3-12 09:06 | 显示全部楼层

音色的采购员——采样器

电脑音乐家们发现,在系统中寻找具有特殊要求的音色,比如各种稀奇古怪的乐器音色,是比较困难的。创造性强的合成方法中,很难得到预想的特定音色。而模拟性强的波形存储方法中,厂商提供的音色不能作大的改动,存储音色的ROM 容量又有限,厂商很少顾及到稀奇的乐器音色。根据电脑音乐家们想把世间上一切音色都“窃”为己有的要求,采样合成器便应运而生了。

采样合成器简称为采样器(Samplet)。 采样,并非像数码录音机那样把采录的声音变成数码记录下来,仅起到保真、不走样的作用,而是要把所采的信号编辑成波形(也叫音色包络),量化后以数码方式存储下来,供MIDI键盘或音序器使用。也就是说,以数码化的音色波形为原始材料,再增加音高等参数分配到MIDI键盘的各键上,使整个键盘或部分键盘段都装上这一音色。在任何一件乐器上,音色是随音高的不同而有所变化的。所以对一件乐器来说,仅仅在其音域范围内对一个定位点进行采样,当然不会把它的音色全部包括进去。从低音到高音,采样的定位点要多选。越多,其真实性越大。比如,数码钢琴的音色那么漂亮,就是厂家在最上等的钢琴上对每一根弦都进行了采样。

采样器对某一音色进行采样,其过程大致分为采样准备、采样、波形编辑、音色编辑、音色存储这几个步骤。

1.采样准备。根据各种采样器的不同规格,以及被采的信号来源的不同,设置不同的开关和不同的参数。其中有:采样频率、量化电平、采样信号输入方式、灵敏度控制(比如麦克风、线路、电声乐器、CD、DAT 等电平的不同)、采样时间、采样定位点……

2.采样。使用不同的方式,其中有:自动(Auto)、手动(Manual)、单路(One Way)、 以及提前采样(Previous Sampling)。 它们各有所长,用户可根据采样内容任选一种。

3.波形编辑。采样的原始信号要经过编辑才能成为音色波形。编辑的方式有:各种环模式 (Loop Modes)、 截短功能、校平功能、截头留尾和截尾留头、解散环结构、再试功能等等。其中环模式是最重要的,也是最能体现操作者水平的。因为一个采样信号大都很短,一般只有0.85至1.25秒。这对于一些打击乐、弹拨乐说来,已经够了,而对于大多数管乐、弓弦乐说来,长度就不一定够。所以这一音波必须在击键与离键之间的时间内不断循环,而且两个循环点必须找好,否则发出的音响不连贯。如果你使用的采样器设有自动校平功能的话,所奏的音就与原乐器大相径庭了。当然,有意让它不连贯,给人以滑稽的感觉,又另当别论。

4.音色编辑。对编辑好的波形进行联接(Combine) 或重复采样(Resampling),再经过时变滤波器(TVF)和时变放大器(TVA)的加工,使音色更加悦耳。这一过程,还包括把编好的数个音色组合重叠,这叫Patch。对于Patch中的各音色设置不同的输出电平、触后方式、触后幅度、弯音幅度等参数,可以得到各种不同的全新的声音。

5.音色存储。将编好的音色命名以后,存入硬盘或软盘。这样你便获得了你想要的音色了。
温馨提示: 发帖标题请概括内容,回帖请勿使用无意义字符或纯表情。积极参与发帖回帖交流能提高会员等级(提升下载权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4-3-12 09:06 | 显示全部楼层

漫步在音乐软件的王国里

在电脑软件天地里,属于缪斯统辖的领地恐怕是所有软件领域中最富魅力、让人流连忘返的了。这里有似巍峨殿堂的系统软件,也有如五彩花园的音色软件,还有如立体交通网络的音序软件,更有如诲人不倦老师的教学软件……

系统软件用来进行管理方面的工作。Roland系列的多种电脑音乐设备都有专门的系统软件。这些设备在每次使用前都要先将系统管理程序装入,这似乎很麻烦,但却为版本的升级提供了便利的条件。其它公司将系统管理程序固化在ROM 里而不能修改其版本。相比之下,Roland提供的这一特征,是用户在购置设备时不容忽视的。

音色软件是音乐软件中最多的。固化的音色再多也有限,各公司都把音色软件的开发当作大事来抓,以提高硬件的竞争力。音色软件分两种,一种叫合成数据软件,调入后可以修改其中的各参数,从而修改音色。另一种叫PCM 数据软件,也叫波形软件,用来替换硬件中的音色。这两种软件一般由厂商固化在ROM卡里,前者叫Data Card,后者叫Wave-form Card(不要插错地方)。当然用户自己也可以利用音序器上的软盘驱动器建立自己的音色库,以备今后再次使用那些花功夫得来的,令人满意的音色。一般说来,在一张软盘上可存贮数十个音色,其数目正好为主机上的用户区所允许存贮的音色个数。而现在,一张5.25英寸的光盘可容540Mbyte的数据,可以存储550000多种音色。早已有这样的“音色图书馆”供人使用了。

像音序器那样,音序软件用来控制与电脑相连的各种外围设备。它不仅控制合成器,奏出美妙的音乐和各种效果音响来,它还可以控制灯光、烟雾、喷泉等一切演艺器材。可以说它就是舞台的总监督和总指挥。你还记得北京、上海、南京等地神奇的“音乐喷泉”吗,其实就是音序软件的把戏。

现在国外的许多电脑音乐工作者,不单单仅用电脑作曲、录制音乐,他们还用电脑编制出大量的音乐教学软件。这些软件不仅让学生坐在家里就学到了基本原理和声学、复调、配器等知识,并获得音响的实际感受。而且还可以让学生按自己的意图创造新的和声手法、配器的新手段,乃至全新的作曲体系(比如用四分之一音程、八分之一音程作曲等等)。十二音体系等现代音乐的教学也变得简单而易于理解。编制教学软件是国外电脑音乐专业硕士生、博士生的主要科目。教授各种乐器演奏方法和训练各种乐器演奏能力的软件也属于此类。日本有一种钢琴演奏教学软件,同乐谱一起出售,属于正式出版物,发行量很大。学习者用它可以数码钢琴上进行练习,任他放慢速度或分声部练习,每次练习成绩还可以通过屏幕显示出来,并指出出错的地方和下一步该练哪几小节。

其它的软件还有:效果软件,相当于效果器,用来修饰音色或润饰编好的音乐作品;欣赏软件,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参与式的欣赏方式,可供欣赏者修改作品中的速度、音色、和声甚至曲式结构;卡拉OK软件,用于声乐或器乐独奏、伴奏,可对伴奏的音型、音调、速度、伴奏乐器进行修改;样板软件,提供各种固定的音型;曲调自动生成软件,输入几个动机,便可根据要求得到不同类型的曲调。此外还有:自动配和声软件、自动配器软件、作品分析软件、主题索引软件等等。
温馨提示: 发帖标题请概括内容,回帖请勿使用无意义字符或纯表情。积极参与发帖回帖交流能提高会员等级(提升下载权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4-3-12 09:07 | 显示全部楼层

调味瓶——效果器

我们听到的任何音响,除了发声源本身发出的声波(直达声)外,还有伴之而来的各种反射声。这些反射声重叠融合在一起的连续就是声学中所称的混响。发声源所处的环境不同,混响持续的时间也就不同。在壁面坚硬的厅室里比在广场上的混响时间更长。因为这种厅室有六个反射面,反射声可多次再反射。厅室的大小,又影响早期反射声到达的时间的迟早。厅室越大,早期反射声到达的时间越迟。如果大于50ms,人能明显听出来,这就是回声。山谷里的回声非常明显,是因为早期反射声到达的时间较长。

在声学中,直达声叫“干声”(dry sound),反射声叫“湿声”(wet sound)。“干”、“湿”比例的不同,可让人听出声源的环境,但“干湿比”要得当,才能使人听起来舒服。有些人喜欢在浴室里唱歌,也正是混响声修饰了他的嗓子,反射声大大加强了他们发出的声功率,使人(包括他们自己)听起来雄浑有力。

用人工模拟混响的方法很多,但随着电脑技术的发展,高分辨率的A/D、D/A转换器的商品化,数字混响器已越来越广泛地应用在电脑音乐制作和音像制品生产过程中了。

数字混响器的工作原理就是将输入的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或者通过MIDI接口,接收合成器等MIDI设备直接传来的数字信号,然后送进数字延时线。这种数字延时线一般是一组移位寄存器,它在一系列合适的位置上都设有输出抽头。通过电脑程序控制,将具有不同延迟时间的信号按一定比例混合在一起,产生出模拟混响效果。

根据反射声持续时间,早期反射时间、衰退曲线等不同的参数,可以得到各种不同的混响、回声、延时、合唱、交响乐等效果,有的还具有改变音高、采样等功能。将以上各种效果重叠使用,可以得到多重效果。一般的合成器大都内置一、两个效果单元,可设置64种不同种类的效果。

一般的效果器只对全部声道进行统一的设置,也就是说,只能把合成器模仿的乐队整个地放置在一个单独的声道设置不同的效果。如果你想让你乐队中的小提琴在山谷中回荡,又想让大提琴在隧道里歌唱,还想让其它乐器放置于音乐厅或舞台等,这时,你就需要使用外置的效果器了。

如今,YAMAHA、ROLAND、KORG等公司都有一批代表现代数字效果器最高水平的效果器。这些效果器的共同点是:实现了从输入到输出的完全数字处理。直接的数字界面能力不仅适合于现代音响系统,同样适应于MIDI系统。就拿YAMAHA的SPX900来说,它内设50种不同程序存贮单元,还有49个供用户使用的可编可写储存单元,用来对编辑的程序进行存储。它的效果模式有单一效果,双重效果和多重效果,可以将声音的音高提高一个八度以内的任意音程,它还可以进行3秒以内的采样。

山珍海鲜离开了调味品成不了美味佳肴,电子音乐没有效果器的修饰,成不了艺术品。
温馨提示: 发帖标题请概括内容,回帖请勿使用无意义字符或纯表情。积极参与发帖回帖交流能提高会员等级(提升下载权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4-3-12 09:10 | 显示全部楼层

桌面上的录音棚

要使电脑音乐的制作在全数字的范围中进行,除了使用的合成器(包括音源、鼓机、采样器等)、音序器、效果器等必须带MIDI接口外,制作音乐用的调音台、录音机也必须带MIDI接口,以免多重的A/D、D/A转换以起不良的结果。也就是说,电脑音乐可以实现从输入信号起,一直到重放的模拟信号为止的全部过程的数字化。数字化的音色、音高、音长、音量、音效果、音分布等信号不管经过多少设备,是不会变化和受到“污染”的。如果这一系列的设备中有一件使用的是模拟技术,那么,噪音会轻而易举地混入音乐波型中,信号也会因某种原因而失落。

传统的音乐制作过程是先由作曲家把他的乐思写成钢琴谱,再由他或配器专家配成总谱。如果这一乐曲需要二十种乐器,基本上就要写二十行分谱,每种乐器占一行。抄谱员给每一件乐器抄好分谱后,再分发给各个乐手练习。最后才由指挥召集各乐手进行排练,将乐谱变成让人能听见的音乐演奏出来。这时,作曲家的劳动才正式得到体现。如果要为电影、电视配乐,或者要制作唱片、盒带等音像制品,整个乐队还得到专门的录音棚去,再由录音师根据乐曲的性质、个人的经验以及艺术修养、情趣等,安排各乐器和传声器的位置,调整挡声板、反声板……再根据需要,应用调音台对各声部的音量、混响、音调等因素加以干涉。经过录音机的录制,再经过后期制作才能得到一般人所称的“母带”,再用“母带”翻录出人们所谓的“原声”磁带、唱片,或者提供给电影、电视生产部门,与对白、音响效果混录,转变为电影、电视的声频信号。

从以上过程中我们知道,一首乐曲的质量与录音师的技术和艺术修养是分不开的。但是无论录音师的水平有多高,也不能避免录音棚里各种设备带给他的苦恼。在这些以模拟技术为基础的设备中,信号中的高低两端频率的丧失,噪音的混入,常常使他们蒙受不白之冤。

现在,电脑音序器等设备直接给数字录音设备输入数码,少掉了数字录音机取样、量化、编码等过程,也省掉了录音棚内庞大的录音厅和各种设施。数字调音台仅对各通道中有关音量的编码进行修改;数字效果器仅对效果数码起作用;多轨数字录音机对每一轨的信号分别记录,经编辑后期整理制作后,还原为模拟信号,让人们听见。多轨数字录音机还用一个轨专门记录时间码,让用户能轻易地找到需要修改的任何一个音符,可自动插入、删除任一音符,叠录任何段落。这些都是模拟系统望尘莫及的。

现在一般数字混录机都把录音棚里的各种设备,包括调音台、效果器、多轨录音机、监听系统、对讲系统、乃至放大器集结为一体,尺寸缩小到仅有一台打印机大小。

电脑音乐系统中有了像数字调音台、数字录音机等代替了传统录音设备的器材后,我们就可以出版发行真正的原版磁带了。
温馨提示: 发帖标题请概括内容,回帖请勿使用无意义字符或纯表情。积极参与发帖回帖交流能提高会员等级(提升下载权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4-3-12 09:11 | 显示全部楼层

并非结束的结束语

电子乐器与电脑相结合的电脑音乐系统,正迅猛地发展,使整个音响出版工业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无论是音乐的创作、演奏、排练、指挥,还是作品的剪裁、录音、制作。一切都变得那样简单,仅仅在电脑上输入数据,就完成了音乐制作的整个过程。电脑操作者既是作曲者、配器者,也是演奏者、录音师。由于电脑音乐制作简便、迅速、低廉、高保真、可修改等优点,电脑便越来越多地涉足于文艺表演、电影电视配乐、乃至音乐院校的理论课堂。在美国,从广播、电视或电影中听到的音乐、有百分之五十至七十是机器制造的。越来越多的音乐个体户不断涌现出来,也使越来越多的传统乐器乐手们感到失业的危机。

事实上,电脑音乐系统就像摄影机,电脑音乐艺术就像摄影艺术一样,是时代发展的产物,电脑音乐与非电脑音乐之间的关系,就好像摄影艺术与传统绘画之间的关系,是可以相互借鉴、长期并存的。乐队中的演奏员们应该利用音乐方面的优势,加强对电脑的学习,赶上时代步伐。

我们知道:乐器的音色影响着作曲家的思维,而作曲家对音色的幻想和追求又反过来促进乐器的改革。正如中国音乐学院作曲系主任施万春教授说的那样:“我与我认识的同行们都认为音乐电脑是对我们的天赐,音乐电脑不仅为我们提供了庞大的音色系统,扩大了演奏技巧,更重要的是改变了我们的劳动方式,使我们能像画家边创作边看到自己的作品一样,一边创作就能一边欣赏自己的劳动成果。”

声音作为图、文、声、像结为一体的多媒体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除了应用音乐电脑中各种功能,获得音乐和音响效果信号而外,还可以通过采样器对各种语言的音素进行采样,用音色音序器把音素连接为单词的发音,进而词组、句子。那时,你不仅可以直接与电脑交谈,进行真正的人机对话,还可以配合多媒体技术中的其它媒体,进行电影、电视的生产。目前,国外已有人成功利用多媒体在电脑上由用户编写故事情节,由真人扮演的图象(通过采样获得的形象信号)便自动在屏幕上把这个故事演出来,并自动配出与剧情吻合的音乐和音响效果(当然还可以修改)。不仅如此,用户还可以选择剧中人物的对白语种。这便是一种新的娱乐方式——参与式影视系统。

总之,音乐电脑不仅可用来制作音乐,凡是与听觉有关的任务都可以交给它执行,就看你如何去摆弄它了。

至此,《电脑音乐漫话》就要告一段落了。有关电脑音乐的话题还很多、很多,但最终归于一句:让电脑音乐这一新品种的鲜花,在中国大地上四处开放。这是中国的电脑音乐发烧友们责无旁贷的责任,也是我们大家共同的愿望。
温馨提示: 发帖标题请概括内容,回帖请勿使用无意义字符或纯表情。积极参与发帖回帖交流能提高会员等级(提升下载权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3-19 02:42 | 显示全部楼层
feeling辛苦了!有空再细细看:)
温馨提示: 发帖标题请概括内容,回帖请勿使用无意义字符或纯表情。积极参与发帖回帖交流能提高会员等级(提升下载权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2 下一条

微信公众号|领红包|举报|黑屋|手机|Archiver|官方QQ群:777694204|键盘中国 ( 粤ICP备19059169号-1 )

GMT+8, 2025-7-5 22:03 , Processed in 0.052316 second(s), 5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