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时间2012-7-13
最后登录1970-1-1
在线时间 小时
主题
精华
积分32
贡献
ST
道具劵
|
本帖最后由 小小的琴者 于 2012-9-4 12:34 编辑
是因为单编的效果不能满足要求,老板才被迫找乐队
先说下这个 ,不是老板愿意找单编,而是市场把老板和乐手的境地逼到这个环境下的,(不光是乐手,很多以前的嘉宾歌手都打包回家了) 我在北京的一个朋友在北京做键盘 10几年了,现在都没有活做。是娱乐场所的生意不好,一晚上就几桌客人消费,(现在各种消费模式很多,到娱乐场所滥喝,身体都弄完了。很多都选择有益于健康的活动了,所以去娱乐场所的人少了。)营业款都不够给乐队工资。老板没有能力 请乐队。你换位思考下,你是个老板你会一晚上赔上1000去做这个事吗。 用大乐队和用还是单编是市场决定的!好声音的乐队投入在几百万上说话!我相信能出的起30万养乐队一年的老板不多!国外的乐队都是吃喝不愁,在玩音乐。中国乐手大多都是在为生计奔波,吃饱了才能背琴啊~
我学音乐近二十年,看到业余的、非职业的音乐爱好者水平越来越高,对职业音乐人的压力越来越大
再说下这个,这个是教育体制的问题,你学音乐20年说不定也是个专业受害者。还有一个是天资,有些人本不是学习音乐的料,按父母的愿望花大价钱进入音乐这个圈子。以为一纸文凭就能畅通无阻,但是你会发现,很多专业学这个出来的 很多活根本干不了。(就举个简单的例子,建党90年 找了几个专业的 弄大合唱, 一会要把简谱改成五线谱,一会转调了,又要写谱子。时间全让他们耽误了,后来没有办法 就找的非专业的,一个下午就把曲子全部排练完了。而那几个还在翻五线谱呢) 最后指挥说了句,以后专业的在不用了,太专业了,变个调就不会了。
再看看好声音的学员,年纪都在20上下。天资的感觉和声音的特色都很好.专业院校的 还像是不多,因为老师只让他这么唱,换一种 唱法就是错的!音乐最主要的是天资,天资决定了能不能吃这口饭。(同样的一个曲子,有的人弹奏出来就是好听,有些人弹奏出来就是很机械很僵硬。这个最能说明感觉不同,出来的效果不同)。和年纪没有关系!有些人搞音乐几十年也就是个匠人,别人拉 赛马,他就跟着拉赛马。别人拉二泉映月 他也跟着拉,一辈子吃口水饭!!我记到李双江在一个电视台的歌手选秀节目做评委,说了句,怎么现在业余的越来越会唱歌,而我们教出来的学生越来越不会唱歌,这个问题值得我们音乐教育工作者思考下“
说句现实的话:就是貌似专业的越来越没有市场,而市场哪里去了,在业余的手里面呢!!谁真正拥有了市场,谁就是专业的!!
很多东西要面对现实,拿现实,拿文凭,欺骗自己。就是掩耳盗铃!
好声音的乐队,我知道王笑东,很早些年在北京跑场,距离现在应该最少 20年了。在舞台上实战了这么多年,是靠实干出来的,无数场次的演出磨练出来的,各种风格信手拈来!这个东西是哪里也学不来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