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时间2006-5-19
最后登录1970-1-1
在线时间 小时
主题
精华
积分571
贡献
ST
道具劵
|
马上登陆,参与交流。无法注册或登陆请加QQ群:777694204 或Email:admin@cnkeyboard.net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今天在百度收图片谱,无意中找出这样一些信息——转百度:
华语歌坛有几个一流的音乐人是专业的音乐学院毕业的?罗大佑是么?不是,他是学医,李宗盛是么?不是,他也是唱片公司助理张洪量是么?也不是,他也是学医,但作品也上了台湾流行音乐百佳专辑齐秦是么?不是,他还进过教管所,不是照样在华语乐坛掀起齐秦热?小虫,陈升,童安格创作人或著名歌手是音乐科班毕业的么?都不是齐豫潘越云是么?都不是,他们都懂五线谱么?我不知道蔡琴识谱么?不懂,但不影响她在华语歌坛的地位,郑智化懂谱么?不懂!但是还写了很多不错的经典流行,飞碟唱片的半壁江山陈秀男,不仅打造了小虎队,王杰,张雨生,姜育恒等等歌手的很多经典歌曲,他与还写出了《潇洒走一回》这样的经典歌曲,陈秀男不识谱,但曲写得如何呢?不识谱并不代表人家不懂音乐,而真正音乐学院出身的音乐创作人,有几个能写出那么多经典歌曲的?目前没有?
我识谱么?只识简谱,而且还是前几年为了在酒吧唱歌拼命去学的,我不识五线谱,但音乐学院毕业的那些人有几个天生对流行音乐的敏感度比我还高的?至少目前我还没找到(绝不是吹另,现在台湾的流行音乐最著名的专业刊物,提供给专业乐队的是简谱总谱,而绝不是五线谱。
陈大力、陈秀男是我当年喜欢的歌曲作者(陈大力也写词),当年的概念,大抵是从1989年到90年代中后期这一段时间,这一段时间听的歌,偶像居多,而偶像又属飞碟唱片公司最多,喜欢听小虎队的人不可能不知道陈大力、陈秀男这两个人。因为那时只要打开专辑,A面第一首主打歌通常是陈大力、陈秀男的,B面第一首主打歌通常是李子恒的,或者反之(那时听的还是磁带,所以有A、B面)。
久而久之,就注意到这两个人了。
陈秀男,以民歌手起家,他是台湾民歌盛行时期颇受好评的“木吉他合唱团”的成员之一(其成员中大家最熟悉的还有李宗盛!)。一首“散场电影”至今仍是许多歌手热衷于重唱的旧曲。而这些作品大多是唱片公司邀请知名创作人为他们所创作,而真正出自“木吉他”成员之手的作品并不多。潘越云、黄莺莺等大牌歌星在早期也曾唱过他的歌。进入“飞碟”唱片后,陈秀男便正式接触了幕后制作,并且担任了当时制作部经理楼文中的助理,这为他以后成为优秀制作人打下了基础。在制作了叶欢的《放你的真心在我的手心》专辑之后,陈秀男的创作便进入了一个旺季。
陈大力是“飞碟”的开国元老之一,曾任“飞碟”的副总经理。一开始并没有创作,对音乐创作的范畴也比较陌生,大多只为歌手提供造型、包装方面的意见。为“小虎队”和姜育恒制作了“青苹果乐园”、“跟往事干杯”这些歌曲,正好适合了流行音乐市场中消费者的需求。大家翻翻早期飞碟的唱片(例如王杰的《忘了你忘了我》等),“统筹”一栏都是陈大力。
陈大力开始音乐创作之后,独具商业眼光,创作的作品比较商业化,于是便能很快适合歌迷的要求,逐步流行起来。就如他为小虎队所创作的“爱”和“再见”两首主打歌曲那样,很快赢得了许多歌迷的青睐。
至于陈秀男与陈大力的搭挡,其实十分自然。陈秀男的创作作品逐渐增加,而陈大力也成为创作歌曲的参谋。虽然陈大力对市场有敏锐的洞察力,对旋律有独特的感觉,但他最大的弱点就是不识谱,往往是有了灵感之后很难自己谱写出来,这势必对创作的效率有所影响。而正因为此,就需要陈秀男帮助将他的领悟谱写出来。于是,这便促成了两人的合作。他们,一个是创作型歌手,一个是市场谋略家,很快就配合默契,共同激发灵感。由于他们对商业市场的敏锐眼光和在创作上的别具一格,形成了独特的“二陈风格”。
然而就是这一组搭档,在“飞碟”唱片公司负责了百分之九十以上专辑的制作和主打歌,如《选择》、《回家》、《我不过是你的游戏吗》、《大海》、《不是每个恋曲都有美好回忆》等,几乎首首主打、曲曲都红。 顺带说一下:有一个巧合的现象就是,那一段时间飞碟唱片的主要创作者都姓陈,有“五陈”。 除了陈大力、陈秀男以外,还有: 陈志远:一代作曲编曲大师,常常一人包办王杰、齐秦、黄舒骏等人专辑的全部编曲,成名更早、作品更经典,有《烈火青春》《永远不回头》《是否我真的一无所有》《爱上一个不回家的人》《放我的真心在你的手心》《记得我们有约》《最后一夜》《跟着感觉走》《红红青春敲呀敲》《逍遥游》等等; 陈乐融:主要作词,基本与陈志远合作,作品有《叫你一声MY LOVE》刘德华的《今天》《安妮》《为了爱,梦一生》《朋友别哭》《对你爱不完》《再回首》《相亲相爱》《潇潇走一回》《一世情缘》等等; 陈耀川:主要作曲,也曾唱歌,主要作品有《天意》《忘情水》《相思成灾》《中国人》《真永远》《女人花》《相亲相爱》《走在大街的女子》《单身情歌》《风中有朵雨做的云》《多爱你一天》《燃烧青春火焰》《相约到永久》等等。
以今天的眼光来看,或是以行家的眼光来衡量,陈大力、陈秀男的作曲应该带有不少不足:没有深度、艺术性不强;偏重旋律的大众流行化,而很少兼顾歌手的个性特点(比如创作给郭富城的快歌,林志颖唱了也没有多大区别);曲调构架形成了一定的程式化,雷同不在少数(整首歌的雷同现象较少,但句之间的雷同、似曾相识的现象屡见不鲜)……
但是,能够在90年代华语流行音乐十分兴盛的时代做到几乎首首主打、曲曲都红,实在是一个奇迹,环顾乐坛,像这样的现象基本独一无二。香港的词人林夕以一人之力撑起香港乐坛半边天,每天至少写词四首固然也是绝世奇迹,但毕竟是填词而非作曲,不太可比。能够创造这么多的脍炙人口的歌曲,无论如何,是值得学习和钦佩的。
以下是我在网上收集到比较完整的陈大力、陈秀男作品目录(有些是两人分别单独创作的,不再注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