键盘中国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码快捷登录

搜索
baidu
摇滚王勇老师单编弹唱教程第十一集发布音符之声扩展包豪华版V6重磅发布: s670 770 970 775 975 sx700 sx900 Genos Tyros5
查看: 3247|回复: 17

闲聊:关于电子琴演奏作品是否要按照原版节奏或音色的看法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3-8 23: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登陆,参与交流。无法注册或登陆请加QQ群:777694204 或Email:admin@cnkeyboard.net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闲来无事,闲聊一下我对电子琴演奏作品是否一定要用原版节奏和音色来演绎的看法,其实,这个问题是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在我看来除了一些极其特殊的作品外,是没有必要一定要必须和原版演奏一样的,我指极其特殊的作品,像老版西游记序曲,电影追捕里面的杜丘之歌等这一类作品,如果要自由发挥的话,可能就会演奏的面目皆非,除此之外一些大众作品则没有必要按照原版去演奏,很多时候按照自己对作品的理解重新演绎出新的风格也是相当不错的,以前我发个一些关于这方面的帖子,我觉得有必要再聊聊,我听了近20年的古典音乐,因为以下话题要涉足古典音乐方面,在古典音乐方面作品分为二种类型作品,有标题和无标题作品,有标题作品像穆索尔斯基的图画展览会等作品,无标题作品像柴可夫斯基的小提琴协奏曲等作品,我想要说的是流行歌曲是归类在有标题范围之内的作品,有标题的作品一般为二度创作,就是说作者是一度创作,演唱或演奏者可以根据自己对作品的理解进行二度再创作,最后呈现给听众,几乎没有听众的三度创作的机会,因为,有标题作品给你发展想象的空间很狭窄,比如歌曲喜马拉雅,你不可能去想象成春江花月夜的意境,这就有标题作品规则,标题就是给你规定一定的范围,不像古典音乐里面的无标题作品,像柴可夫斯基的小提琴协奏曲那样,给你一个无限想象和创作的空间,因为无标题作品是不给你指定范围的,所以这种无标题作品不管是作者,指挥,乐手和听众都可以展开你非凡的想象翅膀去遨游,虽然流行歌曲是有标题作品范畴,演唱或演奏者是可以进行二度创作的,所以,我的观点是很多作品你没有必要一定要按照原版去演奏,可以根据你对作品的理解去换一种你自己认为合适的风格去演绎也是一种选择,好了就说到这里,有机会再闲聊,欢迎朋友批评指正。

评分

参与人数 2活力 +6 收起 理由
摇滚王勇 + 5 这个话题很有代表性意义啊
键盘王志弦 + 1 欢迎探讨!

查看全部评分

温馨提示: 发帖标题请概括内容,回帖请勿使用无意义字符或纯表情。积极参与发帖回帖交流能提高会员等级(提升下载权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3-9 00:12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喜欢创作性演奏!没必要非要追求原版!但原版是个指导!
温馨提示: 发帖标题请概括内容,回帖请勿使用无意义字符或纯表情。积极参与发帖回帖交流能提高会员等级(提升下载权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3-9 05:2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问题见仁见智吧。也许因为个人性格中的保守性,我个人还是倾向于原版。特别是一些非常经典的歌曲的编曲中,有很多值得学习和推敲的地方。把这些东西搞懂了,对自己的编曲意识会有很大的启发与借鉴意义。——所以我的看法就是:即便真的想改编,也要建立在吃透原曲以及吃透很多编曲的风格套路的基础上进行改编。否则就不能称之为“合理的改编”,只能称作是“简化”。要知道,改编就是推翻原作的编曲,那是需要投入很大的精力与耐心的。

我曾经做过这方面的一个小小的尝试,将《999 朵玫瑰》重新编曲:http://fc.5sing.com/2655605.html 历时近一个月,实在是殚思尽虑啊! 所以一般情况下,我感觉自己是没有勇气来改编的。因为那是一项巨大的工程。
温馨提示: 发帖标题请概括内容,回帖请勿使用无意义字符或纯表情。积极参与发帖回帖交流能提高会员等级(提升下载权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3-9 06:43 | 显示全部楼层
摇滚王勇 发表于 2013-3-9 05:20
这个问题见仁见智吧。也许因为个人性格中的保守性,我个人还是倾向于原版。特别是一些非常经典的歌曲的编曲 ...

精神可嘉!完全 做到原版需要实力的。可以说绝大多人做不到,一般能有个7分像就很不错了。很多细节的东西是很难再还原的,不说别的,就是一个650里的一个简单的风格,想把他原版拔出来都非常难。昨天我查看了一个650的风格,他的赔器很精良。尤其MAGE音色的实用,不是轻易我哦等业余爱好者能达到的。所以我觉得在尽量忠实原版的情况下自己改编不失为一个好办法。这样可以结合自己的理解和自己实际的演奏能力。每个人玩都有自己的玩法。
温馨提示: 发帖标题请概括内容,回帖请勿使用无意义字符或纯表情。积极参与发帖回帖交流能提高会员等级(提升下载权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3-9 07:53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也觉得一首曲子没必要非要按照原版去演奏,除非十分追求原版效果。
音乐最大的魅力之一在于它的灵活性多样性,如果一首曲子仅仅是千篇一律的版本演奏那么会使人觉得枯燥,哪怕再好听,时间长了也会有听觉疲劳。
追求原版不是必要的,无论用什么音色和节奏,只要合适并不脱离原曲该有的意境和主旨,就无可厚非。
温馨提示: 发帖标题请概括内容,回帖请勿使用无意义字符或纯表情。积极参与发帖回帖交流能提高会员等级(提升下载权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3-9 20:23 | 显示全部楼层
支持楼主和弦子的观点。
温馨提示: 发帖标题请概括内容,回帖请勿使用无意义字符或纯表情。积极参与发帖回帖交流能提高会员等级(提升下载权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3-9 23:48 | 显示全部楼层
     作为一名键盘手,在伴奏时(四人编)一般都忠实于原作(当然也可以改编)。但单编的情况则有些不同:电子琴里的伴奏风格为基本伴奏形态和变化形态(多数琴大约为2-4),一些编曲的风格和琴里的伴奏风格基本相近,但有些编曲用的是变化形态并加入了其它伴奏风格的元素,所以在演奏时可对伴奏风格适当进行一些调整(可理解为对原版的妥协),但注意要“适度”。怎么才是适度呢,以原版的伴奏风格为基础,保持其纵向与横向运动的方向为依据。
    速度即音乐作品演奏的快慢,它在音乐作品中的作用十分重要,它会影响到音乐的性格,音乐的特色和音乐的基本形象。音乐制作如果失去了速度的理解和控制,那么其余所有的工作都会流于失误。 如快的速度总是和激动地、活跃的情绪联系在一起,而慢的速度则经常和优美、安静等形象相关联。这些都是和直接基于内容形象的要求,它是和作品血肉相连的。“速度是音乐的灵魂,节奏是音乐的生命”,这两句话意义是十分深远的。每一部作品都会有它内在的速度,编曲会安排一种与作品内容比较适当的速度。当然不能把它绝对化,认为别无其它选择。但事实上一般情况下是这样:一是大体上的一致。所谓改编是与原版的伴奏风格不同,甚至“大相径庭”,改编会以速度来作为参考。有些改编是与原速基本相同而改变原伴奏织体,有些则是以倍速改编(如把每分钟70改为140)。
  个人认为,把一些作品的伴奏改编一下、换一下风味,带一丝别样情趣也无可厚非,但需要精心构思、巧妙安排,如每一首歌都如此“即兴与随意“改编,我就要怀疑你的听觉和能力了。
   

评分

参与人数 1活力 +5 收起 理由
摇滚王勇 + 5 李觅老师言之有理

查看全部评分

温馨提示: 发帖标题请概括内容,回帖请勿使用无意义字符或纯表情。积极参与发帖回帖交流能提高会员等级(提升下载权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3-10 01:17 | 显示全部楼层
{:soso_e113:}但大多时候我们做不出"原版"啊(不使用多轨录音,不自己做节奏)
温馨提示: 发帖标题请概括内容,回帖请勿使用无意义字符或纯表情。积极参与发帖回帖交流能提高会员等级(提升下载权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3-10 11:29 | 显示全部楼层
真真梦 发表于 2013-3-10 01:17
但大多时候我们做不出"原版"啊(不使用多轨录音,不自己做节奏)

我们可以称为与原版接近和近似的伴奏,除非每首歌你都有时间做节奏和MIDI伴奏。
温馨提示: 发帖标题请概括内容,回帖请勿使用无意义字符或纯表情。积极参与发帖回帖交流能提高会员等级(提升下载权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3-10 15:36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议题非常好!谢谢楼主哈!{:soso_e179:}

这个问题确实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我个人平时演奏(大多数是伴奏)基本都是按原版的感觉走的。那时候做场扒谱,一个音符都不差的……

也很欣赏人家一些成功的“改版”歌曲!

但那确实需要非常深厚的功底(不是演奏技巧,而是音乐理论)。
温馨提示: 发帖标题请概括内容,回帖请勿使用无意义字符或纯表情。积极参与发帖回帖交流能提高会员等级(提升下载权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3-10 18:22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对于音乐作品来说,就像搞对象,谈恋爱一样,我们一般都是以第一个为对比标准,比如,大家一般都以第一次听到的演奏或演唱者为标准,就像一个陌生人给你的第一印象一样重要,第一次接触和第一印象是一个标准,就像当年我们第一次听到由刘文正演唱的《童年》一样,因为,我们最早接触的是他演唱的,所以大家都以这个版本为对比标准,后来,过了若干年后,发现真正的标准版本应该是罗大佑的演唱,这样就发生了一个颠覆,原来者是标准,前者是改版,所以,我认为这就是改版的魅力所在,让大家认同而且喜欢,接受你这个改版作品,才是硬道理。
温馨提示: 发帖标题请概括内容,回帖请勿使用无意义字符或纯表情。积极参与发帖回帖交流能提高会员等级(提升下载权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3-10 20:28 | 显示全部楼层
古典乐狂 发表于 2013-3-10 18:22
其实,对于音乐作品来说,就像搞对象,谈恋爱一样,我们一般都是以第一个为对比标准,比如,大家一般都以第 ...

所以说嘛,改版要改得漂亮、改得有味道才改。——也就是说,有改版的能力才改。

我曾经被朋友邀请到一个不熟悉的酒吧里玩,那里有个单编键盘手,我“有幸”跟他合作一曲:他弹我唱。——此人忽悠我不懂电子琴,一阵自动伴奏狂轰乱炸,伴以钢琴柱式的一阵扫射……说了大家别笑话,一首我在酒吧唱了上千遍的歌曲,愣是没找到节奏的切口,不知道怎么进。……我当时很勉强的“挤进去”,被键盘手的节奏牵着鼻子“遛”完了这首歌。我当时很尴尬,但是啥也没说。我只是心里想:我如果弹成这样,那干脆死了算了

所以说,这样的“改版”称不上二度、三度创作,只能算是对音乐的糟践而已。

多说一句:再华丽的节奏,也要用在合适的曲目上。不要以为自己下载几个时尚前卫的节奏就“与时俱进”了,如果不能合理调用手中的节奏,那么再好的节奏放在手里也是白搭。
温馨提示: 发帖标题请概括内容,回帖请勿使用无意义字符或纯表情。积极参与发帖回帖交流能提高会员等级(提升下载权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3-10 22:33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曾经在20多年前遇到过这样一件事情,那个时候我还在乐队弹吉他,有一次参加汇演,其中,有一个女声独唱康定情歌,当然其中有一句歌词叫跑马溜溜的山上,没有想到那个伴奏的乐队竟然用的是马蹄节奏,真是太有才了,用今年春晚的一句名言就是你摊上大事了。
温馨提示: 发帖标题请概括内容,回帖请勿使用无意义字符或纯表情。积极参与发帖回帖交流能提高会员等级(提升下载权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3-11 07:05 | 显示全部楼层
古典乐狂 发表于 2013-3-10 22:33
我曾经在20多年前遇到过这样一件事情,那个时候我还在乐队弹吉他,有一次参加汇演,其中,有一个女声独唱康 ...

哈哈,乐手们太“机灵”了,听到“跑马”两个字就以为是在“赛马”呢
温馨提示: 发帖标题请概括内容,回帖请勿使用无意义字符或纯表情。积极参与发帖回帖交流能提高会员等级(提升下载权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3-13 14:15 | 显示全部楼层
摇滚王勇 发表于 2013-3-10 20:28
所以说嘛,改版要改得漂亮、改得有味道才改。——也就是说,有改版的能力才改。

我曾经被朋友邀请到一 ...

勇哥说得对  改版的前提是要建立在有足够的能力对原版进行二度创造的基础上,没有这个能力我个人认为还是老老实实的按原版走的好!

所有改版过的歌曲如果没有原版好听的话,那不叫改版!那叫乱改!嘿嘿,我自问真没能力去改版!至今都是那么没出息的去模仿原版,或者按原版的套路去简化弹法!这也是个见仁见智的问题啊!个人意见,不喜勿喷!{:soso_e182:}
温馨提示: 发帖标题请概括内容,回帖请勿使用无意义字符或纯表情。积极参与发帖回帖交流能提高会员等级(提升下载权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3-14 02:26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爱61键 发表于 2013-3-13 14:15
勇哥说得对  改版的前提是要建立在有足够的能力对原版进行二度创造的基础上,没有这个能力我个 ...

这个我深深地认同。

当然,对于一些要求并不太高的朋友,如果仅仅为自得其乐,那无论如何改、如何换花样都没问题。但是作为一个以音乐为饭碗的职业乐手,那么是否要“改版”、自己是否有能力“改版”、甚至具体到“怎么改版”,就要拿出值得信服的思路来。因为,现在的观众已经“进化”了,(至少在很多一二线的城市酒吧、演艺厅里是如此),观众是乐手的重要口碑。如果你的音乐的编配不能够“像模像样”,那么下岗也就指日可待了。——当然也可以理解为:观众的欣赏品味限制了乐手对于音乐的“享受”与“探索”,但是实情如此。很多很恶心的曲目,自己很不喜欢,但是客人点了,第一次你说不会(其实是不想接触、不想学,甚至早就会了但是不想弹),可以谅解,但是很多次都说“不会”,那就说不过去了。所以说,职业乐手也有很多不为人知的苦衷在里面,并非总是那么光鲜亮丽。

当然,我这里谈到的是“职业”与“自娱自乐”之间的不同。——还是那句话,如果仅仅是为了满足自己对于音乐的一些诉求,那么随便自己怎么玩都没问题的。而且如果真的能够玩出一些“花样”,玩出一些让人眼前一亮的好东西,那么不要说职业做场,就是编曲搞创作都没问题的。——但是这是需要很多的沉淀以及创新精神的。不管怎么说,大家都加油吧!
温馨提示: 发帖标题请概括内容,回帖请勿使用无意义字符或纯表情。积极参与发帖回帖交流能提高会员等级(提升下载权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3-14 11:02 | 显示全部楼层
曾经听个一个演奏把 "My heart will go on"  改成了DISCO节奏. 听了怪不舒服. 一首本来是面临死亡的歌, 改成了非常欢快的DISCO节奏来演绎, 实在是很难听. 忠实原本. 容易大众接受.
温馨提示: 发帖标题请概括内容,回帖请勿使用无意义字符或纯表情。积极参与发帖回帖交流能提高会员等级(提升下载权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3-14 14:32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应该没有什么定术,一些演奏大师在不同时期演奏同一首作品处理的方式和技巧都不一样。
温馨提示: 发帖标题请概括内容,回帖请勿使用无意义字符或纯表情。积极参与发帖回帖交流能提高会员等级(提升下载权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2 下一条

微信公众号|领红包|举报|黑屋|手机|Archiver|官方QQ群:777694204|键盘中国 ( 粤ICP备19059169号-1 )

GMT+8, 2025-11-9 03:05 , Processed in 0.055299 second(s), 5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