键盘中国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码快捷登录

搜索
baidu
查看: 1871|回复: 5

BK-5连接电脑音源使用问题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5-22 09: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登陆,参与交流。无法注册或登陆请加QQ群:777694204 或Email:admin@cnkeyboard.net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辣椒油3 于 2013-5-22 09:52 编辑

本人有雅佳4000S电子吹管,连接软音源在呱呱上玩。昨天买了罗兰BK-5,也连接电脑(没有使用光盘,光盘怎么作用说明书没有),多出一个USB音频设备,现在的问题是:
1、在音序器sonar谜底设备 选项多了一个USB音频设备,一样的名字(尾多一个(2)),优先电子吹管,琴无音(单独用有声音)
2、说明书可以midi可以连接两台设备,互相用音色,没有线,所以没有试(以前看过音频连接的例子,主要是有一台没有谜底设备)
哪位老师有经验请介绍一下,谢谢
温馨提示: 发帖标题请概括内容,回帖请勿使用无意义字符或纯表情。积极参与发帖回帖交流能提高会员等级(提升下载权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5-22 12:28 | 显示全部楼层
不需要用光盘,光盘里就一个节奏转换软件。
sonar里可以同时有多个midi设备作为输入,检查一下设置。并且要单独为bk5挂软硬源才有声。
用midi圆口线确实可以连两个设备,互用音色不可以,只能调用或者控制音色(midi只能发送控制数据)
温馨提示: 发帖标题请概括内容,回帖请勿使用无意义字符或纯表情。积极参与发帖回帖交流能提高会员等级(提升下载权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5-22 13:1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辣椒油3 于 2013-5-22 13:24 编辑

   谢谢真真梦版主,我比较喜欢罗兰的管弦乐软音源,音色和音域都不错。单独为BK-5挂软音源确实可以,只是接电管后,midi设备多了一个,在midi设备选项可以看见,可以勾选其中一个,电子吹管可以,勾选琴有midi灯有响应,但是无声,不知道怎么解决。如果你有空加我扣扣好吗:1063809844
    另外琴自带音源是什么类型的呢,例如合成音源,硬件音源,软音源(有VST插件)视乎不是,罗兰的音源应该是很好的,没有试过能否直接在音序器里面使用。
温馨提示: 发帖标题请概括内容,回帖请勿使用无意义字符或纯表情。积极参与发帖回帖交流能提高会员等级(提升下载权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5-22 21:36 | 显示全部楼层
不知楼主的sonar是什么版本,如果是sonarx2,则在编辑——参数设置——设备中的输入设备里将两个设备都打上勾即可同时使用。
另外琴自带音源是硬件音源。按照硬音源使用方法即可。
温馨提示: 发帖标题请概括内容,回帖请勿使用无意义字符或纯表情。积极参与发帖回帖交流能提高会员等级(提升下载权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5-23 08:0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辣椒油3 于 2013-5-23 08:11 编辑

键盘中国确实高人很多,谢谢kimtexi 朋友,我的sonar是8.5版本,按你的方法我再试试,硬件音源的操作方式还得学习一下。
追加问题:bk-5音频输出是大二芯口,怎么连接电脑,或者调音台,我看常用接口都是大三芯的(看见一个帖子有耳机输出的)
温馨提示: 发帖标题请概括内容,回帖请勿使用无意义字符或纯表情。积极参与发帖回帖交流能提高会员等级(提升下载权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5-28 09:4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辣椒油3 于 2013-5-28 09:42 编辑

在真真梦版主和kimtexi 朋友提示下,上叙问题都已经解决,midi 和电脑,音频和电脑(大二芯转小三芯)连接成功,而且可以挂两个midi设备。下一步解决用罗兰做硬音源来使用,希望高人给与提示
温馨提示: 发帖标题请概括内容,回帖请勿使用无意义字符或纯表情。积极参与发帖回帖交流能提高会员等级(提升下载权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2 下一条

微信公众号|领红包|举报|黑屋|手机|Archiver|官方QQ群:777694204|键盘中国 ( 粤ICP备19059169号-1 )

GMT+8, 2025-11-7 01:07 , Processed in 0.041963 second(s), 3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