键盘中国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码快捷登录

搜索
baidu
查看: 2587|回复: 7

关于简谱和五线谱认知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7-10 07: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登陆,参与交流。无法注册或登陆请加QQ群:777694204 或Email:admin@cnkeyboard.net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小弟不才  想请教哥哥们,成年学电子琴学简谱好还是五线谱好,但是小弟我看五线谱实在是看不懂,看简谱还比较懂一点买电子琴8天就会蝶恋简谱上有左手伴奏和铉,但是遇到没有和铉的实在是有心而无力啊,我该怎么办呢!买书自学是买五线谱的还是简谱的,那种书适合我学呢!在此诚心谢谢哥哥们给我出出主意。
温馨提示: 发帖标题请概括内容,回帖请勿使用无意义字符或纯表情。积极参与发帖回帖交流能提高会员等级(提升下载权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7-10 07:57 | 显示全部楼层
       你的情况就练简谱吧,五线谱道理和简谱其实一样的,只是符号不同而已,了解就行。
     去网络搜索一些歌曲的吉他谱,大多数吉他谱配有简谱及和弦,关于自己配和弦不是一下子就能解决的,先看看有关和声方面的书籍,还有练练耳朵对和弦的感知力,不过你弹多了,就会对和弦会有一些感性的认识。
     我也是菜鸟一个,自己的感受,仅供参考
     虫虫吉他网不错,http://www.ccjt.net/
温馨提示: 发帖标题请概括内容,回帖请勿使用无意义字符或纯表情。积极参与发帖回帖交流能提高会员等级(提升下载权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7-10 08:21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个人建议,成人学习电子琴还是简谱比较实用些,五线谱可以作为了解补充一下自己的知识,因为作为成年才学电子琴,主要是自娱自乐为主,因此简谱相对比较容易些,然后刚可是练习可以找些配有和弦的歌谱练习,并且找自己熟悉的歌曲,这样不断可以练习对简谱学习,同时也可练习对和弦的听力培养,然后经过大量的练习及歌曲的试听,逐渐会对和弦有一定认识,从而达到一般歌曲的和弦编配
温馨提示: 发帖标题请概括内容,回帖请勿使用无意义字符或纯表情。积极参与发帖回帖交流能提高会员等级(提升下载权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7-10 09:57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我想问下  吉他谱上的和铉可以用在电子琴简谱上吗?就好像复制一样  用吉他的和铉用笔标在简谱上,出来的是一样的效果吗?
温馨提示: 发帖标题请概括内容,回帖请勿使用无意义字符或纯表情。积极参与发帖回帖交流能提高会员等级(提升下载权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7-10 10:0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弹琴的蚂蚁 于 2013-7-10 10:13 编辑

      不管吉他还是电子琴,配和弦的道理是一样的,当然效果一样,配和弦没有最好的,只有更好的。
    不过有些其他调的吉他谱配的和弦是C调和弦(用了吉他变调夹),同一首曲子,调不同,和弦也要变,但是和弦级数是一样的。就和你弹电子琴用变调器的道理一样,用C调指法弹曲子,和弦也相应的配C调和弦,其实和弦的级数还是和原调的和弦级数一样。
温馨提示: 发帖标题请概括内容,回帖请勿使用无意义字符或纯表情。积极参与发帖回帖交流能提高会员等级(提升下载权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7-10 22:52 | 显示全部楼层
温馨提示: 发帖标题请概括内容,回帖请勿使用无意义字符或纯表情。积极参与发帖回帖交流能提高会员等级(提升下载权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7-11 14:51 | 显示全部楼层
简谱就是记谱方便,弹旋律要根据不同调式变化。
温馨提示: 发帖标题请概括内容,回帖请勿使用无意义字符或纯表情。积极参与发帖回帖交流能提高会员等级(提升下载权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8-1 13:13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在学习
温馨提示: 发帖标题请概括内容,回帖请勿使用无意义字符或纯表情。积极参与发帖回帖交流能提高会员等级(提升下载权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2 下一条

微信公众号|领红包|举报|黑屋|手机|Archiver|官方QQ群:777694204|键盘中国 ( 粤ICP备19059169号-1 )

GMT+8, 2025-9-17 00:24 , Processed in 0.045566 second(s), 3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