键盘中国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码快捷登录

搜索
baidu
摇滚王勇老师单编弹唱教程第十一集发布音符之声扩展包豪华版V6重磅发布: s670 770 970 775 975 sx700 sx900 Genos Tyros5
查看: 1302|回复: 5

[聊天] 莫扎特钢琴奏鸣曲的特点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1-26 20: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登陆,参与交流。无法注册或登陆请加QQ群:777694204 或Email:admin@cnkeyboard.net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莫扎特钢琴奏鸣曲的特点:

莫扎特的钢琴奏鸣曲虽然没有贝多芬的钢琴奏鸣曲那种戏剧般的演进历程,却是利用当时新发展的奏鸣曲式作成的最精致、最优美音乐。他的奏鸣曲比海顿的奏鸣曲更充实、更杰出。莫扎特的音乐是很清纯的,就像山涧的泉水、阳光和空气一样自然优美,作品中充满了细腻的表情和多变的戏剧性。莫扎特的音乐,与其说是“歌唱性”的,不如说是“歌剧性”的,聆听他的奏鸣曲,你可以从中感受到性格各异、无限丰富的主题完美地融为一体,这也正是歌剧音乐的魅力所在。在他的奏鸣曲中,往往在呈示部就出现三、四个主题,在展开部时又常常引入新的主题,这在奏鸣曲中是罕见的。如果说贝多芬通过双主题的对立斗争来表现人性中抗争和奋斗的一面的话,莫扎特则是通过多主题来刻画人性中乐观开朗的一面,表现出生活的丰富多彩。

所以要想真正懂得莫扎特的音乐,一定要听他的歌剧,尤其是《魔笛》、《费加罗的婚礼》、《唐璜》这3部。

莫扎特的奏鸣曲大致分为早、中、晚3个时期。1777年以前的8首属早期作品,略显稚气;1778年至1785年的6首属中期作品,风格趋于成熟,表现手法更为丰富;1788年以后的晚期作品形式格外紧凑,并且应用了主调和复调结合的手法,具有高度的艺术性。他的奏鸣曲基本上是三个乐章,规范、有个性也很讲究。第一乐章一般用奏鸣曲式,较为欢快。第二乐章通常是慢板乐章,运用ABA曲式,在这个乐章中往往表现出忧郁和悲伤。第三乐章大都是回旋曲或是缩短的奏鸣曲式,从中洋溢出莫扎特独有的轻巧优雅。他的三个乐章在速度上是快——慢——快,在音乐性质上是明快——忧郁——明快。莫扎特的音乐自然流畅,尽管力度变化不大,却有及其丰富的力度层次,无数的音色变化。

在他的作品中蕴藏着一种复杂的情感,人们常说莫扎特的音乐是笑里带着眼泪,眼泪中又含着微笑,他把这种欢乐与哭泣极有节制地在作品中表现出来。莫扎特音种的音色也与作品的韵味、意境、情绪密切相关,无论是柔和纤细、强烈、暗淡、明亮或轻盈,都离不开他独具匠心的艺术构思。因此,对莫扎特气质、风格的把握是获得莫扎特音色的关键因素;同时,掌握获取最理想的莫扎特音乐中的音色对于揭示他的音乐作品内涵具有重大意义。

古典主义时期的作品较为直率地表现了作曲家内心的情感,音乐的韵味深蕴于风格之中。莫扎特的音乐直率真挚、洒脱自如,突出地表现了音乐家高洁、清淡的气质和“性格刻画”的能力;同时,又保持着自身内在的逻辑——倾注于美好的理想,诉诸心灵的渴望,那样的恬静、优美、甘甜,正是这种风格代替了块状性静态的巴洛克风格,成为新的维也纳音乐古典风格模式。

莫扎特在18世纪70年代紧紧追随海顿,1779年前后在钢琴奏鸣曲的写作风格上,取悦于公众,使之易于理解,在大众与通俗化上勤于思索,顺从了社会的形势。莫扎特的奏鸣曲注重声音的灵巧和华丽,将古钢琴和羽管键琴的动作结合起来,以均匀、清晰的音粒,生动活泼的节奏,流畅悠扬的气息,圆润优美的歌唱性,表现出古典主义特有的典雅与高贵气质。莫扎特从未为他的作品标上节拍和速度记号,在演奏其作品时要把握速度的定量,即一个包含四个十六分音符的速度通常每分钟介于120-126之间,一般不超过132(AllegroK快板),柔板(Adagio)可慢至八分音符=48-50。倘若一拍有八个音,相当于十六分音符=100左右,更快或更慢的速度比较少见。从乐谱上看,莫扎特奏鸣曲中标明的力度记号多于巴赫的作品,但一般只在p与f之间的范围内,ff也极少使用。

莫扎特钢琴奏鸣曲演奏的速度和力度的运用直接影响着莫扎特音乐的整体风格,其触键方法中对手的独立感、协调感,乃至应变力及指尖的控制是极为重要的。在触键时手腕要有把位感,根据音乐的走向,手指处于五指的位置;手腕始终保持放松,不能僵硬;旋律要求连奏时,手指必须十分接近琴键,有组织、有控制地下键,紧贴着键盘移动,重心从一个指头自然地、无缝隙地移交到另一个指头,使连音演奏达到高层次;经过句要求干净、流畅、光辉、准确,触键要爽快,多用弹性的手腕和臂膀控制结实的指尖;弹奏有弹性的跳音和圆滑的小连句,句头和句尾的起落动作是做好句子的根本关键;手掌与键盘保持密切联系,手指与琴键的接触方式比较垂直,手指收拢弯曲成圆拱型,防止手掌摇摆干扰手指的自主运动;触键要非常敏感,动作越小越好,指触以颗粒清楚的non legato为主;触键的速度比较快,少量慢速也需要用中等的速度弹奏;下键时指尖一定要支撑住,挂在键盘上,手指要抓得住音,而不是靠臂的力量压出声音,发声后立即放松,不要用臂力压迫键盘;重音在呼吸,永远不“直”着下去,要特别注意乐句的呼吸,手腕尽量平稳,可以左右移动,而不能高低起伏太多;弹轻和弦时要注意声音的和谐、统一,不漏音,有和声感,要认真探索指触垂直与水平的细腻对比。

联系作者的背景和身世就能发现其中的不同。主要体现在风格方面:

1.莫扎特是古典乐派的代表人物,因此曲式风格还比较规整、严谨。音域范围比较窄。贝多芬已经是浪漫派的人物了,因此风格上面就比较富于变化,力度变化更多,更明显,结构上面对比度更大,演奏音域也宽了不少。在技巧方面,更加丰富和灵活。

2.从二人的性格来看,虽然二人的身世都比较坎坷,但是由于性格的不同,乐曲的风格也有很大的不同。莫扎特属于一个生性乐观的音乐家,他的乐天派的性格使他的乐曲也比较轻松幽默,欢快轻巧。由于莫扎特是古典乐派时期的人物,本人又是宫廷乐师,因此他的音乐也不乏端庄、严谨、规整的风格。主要反映的还是宫廷的生活,宗教音乐的成分还占有很大的比例。非常具有那个时代西方音乐的风格。

贝多芬虽然是浪漫主义的代表作家,但是他的性格多体现出一些悲观的成分,而且由于身体原因,他的乐曲也经常能反映出他烦躁、悲观的成分,因此和弦的运用很能反映出某一时刻他的心理变化。贝多芬很能运用这些结构上的大跨度,小连贯来反映他自己的内心世界。带有很浓郁的浪漫主义风格,反映人的内心的成分非常明显和突出,宫廷、宗教的成分相对少了很多。这一点在《悲怆奏鸣曲》中显现的尤为突出。

个人认为,了解作曲家的身世背景以及其所处时代,对更好地去把握理解作品,演奏作品非常必要。
最明显的,
莫扎特的小连线
贝多芬的大连线
莫扎特的曲子都比较流畅优美,织体清晰,和声和谐
贝多芬的曲子更加波澜壮阔,变化无穷,他在奏鸣曲上不仅增强了力度的对比,扩大了钢琴的演奏音域,丰富了钢琴的演奏技巧,而且还使奏鸣曲式结构内部的对比大大加强,使展开部的蝙蝠更为扩充,矛盾冲突更加充沛。

1. 曲式上:两者都采用奏鸣曲式,但贝多芬使之大大扩充发展,并且赋予了深刻的内涵。

2. 结构上:莫扎特采用的是海顿的古典式的三乐章或四乐章结构,小巧玲珑,规范精致。贝多芬保留了古典四乐章形式,但把第三乐章的“小步舞曲式”改为悲壮深刻的“诙谐曲”(名称上如此称呼而已,其实并不幽默诙谐);首度创作了五乐章的《田园交响曲》,并赋予每个乐章一个小标题;音乐史上第一次在交响乐中引入人声(《合唱交响曲》)。

3. 配器上:莫扎特使用了十八世纪后半叶的交响乐队一般采用的双管编制,即长笛、双簧管、单簧管、大管、法国号和小号各两只(有时他连这样的乐队编制都没全部采用),这样的编制特点使音乐的音响格外纯净,透明而富有表情,如同使乐器发出人的声音一般。贝多芬的交响曲使用的乐队以完整的双管编制为基础。木管方面,本来在海顿和莫扎特的交响曲中还难得看到的单簧管已经确立了他的牢固地位,铜管乐器声部不用长号,由两个法国号和两个小号组成。他只是在个别交响曲中,才添加了短笛、低音大管和长号,在《第九(合唱)交响曲》中甚至用到四个长号。他很重视木管乐器,让它演奏十分重要的声部,他的《第一交响曲》已经明显表露出这个特点。值得注意的是:由于配器上的不同处理,他的《第一交响曲》和《第七交响曲》虽然都是双管编制,但其音响效果却迥然不同。

4. 精神内涵上:由于莫扎特的交响乐创作时间跨度较长,所以很难找出其中同一的精神线索。然而莫扎特的交响曲虽然有时具有一些悲剧性因素,但更多的是抒情歌唱,灵动活泼,调皮嬉戏。贝多芬则把英雄的主题放在他的交响曲中的首位,赋予他所表现的英雄以哲学家与战士的品格和思想家的头脑。他所塑造的英雄生活在人民中间,把为人民争取自由作为生活的目的,他为实现正义的事业而奋斗,他在同敌对势力的斗争中甚至牺牲了自己,直至赢得了斗争的胜利。贝多芬曾说过:“我们的时代需要精神健壮的人物。”因此,我们可以打这样一个比方:莫扎特是少年维特,贝多芬是埃格蒙特;莫扎特是调皮的苏珊娜,贝多芬则是勇敢的列奥诺拉;莫扎特是机智的费加罗,而贝多芬则是革命斗争的英雄。

Gu0769-2010励志短片(献给正在迷路的你)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TUwNjAwMzQw.html
这个据说是泰国潘婷洗发广告片,前几日说到其中那优美的曲子,下面再进一步深入说一下,这个曲子还是很有来历的。我在网上查了一下,被改编成各种各样的版本。

这个曲子的最原始的名字叫做:
Canon and Gigue in D major for 3 Violins and Basso Continuo
卡农与吉格舞曲为三把小提琴和数字低音乐器所作

这首曲子最传统的演奏方式的版本是这样的,以大提琴启奏,三把小提琴间隔八拍先后加入。小提琴全部拉奏完全相同旋律,前后仅三段不同的旋律,每段仅两小节的旋律供重复拉奏;大提琴从头到尾也仅有两小节,重复达二十八次之多。)

我在网上查了一下有一个非常好的这个原始版本的高清的视频,推荐大家下载收藏
D大调卡农CANON - 帕赫贝尔Pachelbel -古典配器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Ewj4Pt2OFsU/
奏鸣曲是种器乐音乐的写作方式,是西方音乐的主要表现方式,从古典音乐时期逐步开始完善。

奏鸣曲一般分为三个部分,呈示部,展开部和再现部,一般包括两个主题,两个主题旋律的反复变化和相互对比使音乐的整体效果逐渐增强。奏鸣曲至少有一个乐章,也可以分为几个乐章。钢琴奏鸣曲一般分三个部分,但弦乐四重奏和管弦乐奏鸣曲有时分为四个部分,包括尾声。随着奏鸣曲式的发展,表现音色和力度的变化形式不断增加,使音乐的表现力越来越强。许多交响乐都采用奏鸣曲式的方式写作。

奏鸣曲是由一件独奏乐器演奏,或由一件独奏乐器和钢琴合奏的器乐套曲。所谓器乐套曲,就是包含几个乐章的乐曲。例如奏鸣曲、交响曲、协奏曲和组曲,一般都有几个乐章,因此都是器乐套曲。奏鸣曲、交响曲和协奏曲是同一类型的器乐套曲,它们和组曲相比,都有构思缜密、结构严谨的特点。

早期的奏鸣曲即十七世纪中叶到十八世纪中叶的奏鸣曲,是一种从复调风格过渡到主调风格的独奏曲或重奏曲。从使用乐器的多少来分,主要有“二声部奏鸣曲”和“三声部奏鸣曲”两种;从体裁来分,则有“教堂奏鸣曲”和“世俗奏鸣曲”两种。

教堂奏鸣曲因为过去常在教堂仪式中演奏而得名,但是它在内容上和宗教并没有直接的联系,只是和世俗的室内奏鸣曲比较起来,在风格上和形式上有所区别而已。这种奏鸣曲通常有四个乐章,第一和第三乐章是慢乐章。第二和第四乐章是快乐章,在速度上形成对比。音乐严肃稳重,大多表现内在的思想感情。

十八世纪意大利小提琴家和作曲家塔蒂尼长期在帕多瓦的圣安东尼教堂演奏自己的作品,他所创作的小提琴奏鸣曲属于教堂奏鸣曲。他的《g小调奏鸣曲》只有三个乐章:第一乐章是慢乐章,第二乐章是快乐章,第三乐章交替着慢的段落和快的段落,相当于一般教堂奏鸣曲的第三和第四乐章。相传塔蒂尼曾在梦里听见魔鬼演奏小提琴,乐曲十分美妙动人。醒来以后。他回忆魔鬼的演奏写下了这首小提琴奏鸣曲。乐曲的第三乐章有许多需要高度演奏技巧的颤音,因此这个作品也被称为《魔鬼的颤音》。这首奏鸣曲是由小提琴和钢琴演奏的。第一乐章用当时音乐作品中最常见的古二段式写成。古二段式是一种没有完整主题再现的曲式,它的第一部分总是结束在属功能方面的调性上。第二部分才返回到主调。《魔鬼的颤音》奏鸣曲第一乐章的第一段从g小调转入降B大调;第二段从关系调转回g小调。歌唱性的旋律气息宽广,富于深情。

第二乐章也是用古二段式写成的。小提琴从坚定有力的三个强音开始,川流不息的旋律,表现出勇往直前的毅力和锐气。

第三乐章规模较大,慢板段落和快板段落多次交替进行。慢板庄严雄浑,快板生动活跃,小提琴演奏的难度较大,经常演奏双音。在三个快板段落中还各有一段颤音,先后用D弦、A弦和E弦奏出。当D弦奏颤音时,G弦奏旋律;当A强奏颤音时,D弦奏旋律;当E弦奏颤音时,A弦奏旋律。乐章最后是长大的小提琴华彩段,从双音发展到三个音的和弦和四个音的和弦。在双音部分,有时上面是颤音有时下面是颤音,充分显示出华丽的演奏技巧。

韩德尔的六首小提琴奏鸣曲也都属于教堂奏鸣曲的类型。每首奏鸣曲都包含按照教堂奏鸣曲速度对比原则处理的四个乐章,即第一和第三乐章是慢乐章,第二和第四乐章是快乐章。但是两个慢乐章都用半终止结束,紧接快乐章,就好象是快乐章的引子一样。例如在他的第四奏鸣曲中,开头的庄严慢板分为两段,类似古二段式。每一段都从步步向上的旋律开始;结束在属调上。紧接着的第二乐章,是一首生气蓬勃的赋格曲。它的主题和它的答题,在小提琴和钢琴的各个声部,在主调、V级调和IV级调上,一共出现了六次。第三乐章又是慢板,结构同第一乐章差不多,但用了小调式。表现出一种悲壮的情绪。第四乐章是真正的古二段式,音乐充满活力。表现出一种昂奋的情绪。

在十九世纪的奏鸣曲中,还可以找到教堂奏鸣曲的流风余韵。意大利作曲家帕格尼尼写过六首小提琴和吉他合奏的奏鸣曲,每首都由一慢一快的两乐章组成,沿用了教堂奏鸣曲速度对比的原则,但把四乐章压缩成了二乐章。第一奏鸣曲的慢乐章采用了二段式的歌曲结构,音乐简洁明快,象一首民歌。由小提琴演奏旋律,吉他和弦伴奏。第二乐章是一首小小的变奏曲,由主题和一个变奏组成。主题活泼欢快,具有舞曲的特点。变奏部分由小提琴把旋律加以装饰,广泛运用左手拨弦的技巧。第二乐章象第一乐章一样。也由小提琴演奏旋律,吉他和弦伴奏。

室内奏鸣曲由一系列古典舞曲组成,它同组曲没有什么区别。巴赫的a小调无伴奏长笛奏鸣曲包含四首舞曲,每首舞曲都是a小调,都用古二段式写成,但互相形成速度和节拍的对比。第一首是古老的德国舞曲,名叫“阿勒曼德”,意思是“德国的”。阿勒曼德是中等速度的四拍子舞曲,旋律流畅,从头至尾保持着一拍四个音的平均节奏。第
二首是古老的意大利舞曲,名叫“库朗”。这是一种快速的三拍子舞曲,贯穿着奔流不息的节奏。第三首是古老的西班牙舞曲,名叫“萨拉班德”。这是一种缓慢的三拍子舞曲,节奏庄严稳重。第四首是法国舞曲“布列”,但带有英国土风舞曲的特点,二拍子,速度很快。这种形式的套曲,大多称为组曲或帕蒂诺。称为奏鸣曲的作品是比较少的。

另外还有一种早期奏鸣曲不是套曲,而是单乐章的器乐曲。这种单乐章的奏鸣曲大多是风俗性的体裁,常常具有田园曲、小步舞曲、基格舞曲、萨拉班德舞曲等的特点。

巴赫的同时代人,意大利作曲家多美尼科·斯卡拉蒂作有五百多首钢琴奏鸣曲,大多是这种单乐章的奏鸣曲。并且大多采用古奏鸣曲式写成。

古奏鸣曲式由古二段式发展而成,分为两大段:第一段是两个对比主题的呈示,第二段是第一主题的展开和第二主题的再现。

斯卡拉蒂所作的d小调奏鸣曲具有田园曲的体裁特点,旋律优美流利,从容不迫,全曲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呈示部,包含两个对比主题,第一主题在小调上,结构比较简短,是一个乐句。第二主题在大调上,是一个完整的乐段。在两个主题之间,有一个连接部;在第二主题的后面,有一个短短的结束部。第二部分是展开——再现部,前半部分是第一主题的展开,后半部分是第二主题在主调上的再现。象这样的形式,叫做古奏鸣曲式。

在十八世纪六十年代以后,以上几种奏鸣曲发展成为近代奏鸣曲。近代奏鸣曲通常包含四个乐章:第一乐章一般是用奏鸣曲式写成的快板乐章,由以斯卡拉蒂的作品为代表的单乐章奏鸣曲发展而成。

所谓奏鸣曲式,它的概念不同于奏鸣曲。奏鸣曲,是一种多乐章的大型器乐套曲,而奏鸣曲式则是指大型器乐套曲中某一乐章的曲式结构。

近代奏鸣曲的第二乐章是抒情的慢板乐章,由教堂奏鸣曲的慢乐章发展而成。第三乐章是小步舞曲或谐谐曲,由室内奏鸣曲的舞曲发展而成。第四乐章是快速的终曲,常采用回旋曲式,由教堂奏鸣曲的快乐章和室内奏鸣曲的快板舞曲发展而成。

近代奏鸣曲从形成到现在,已经有两百多年历史,在风格上、形式上和表现手法上都不断地有新的发展。维也纳古典乐派的奏鸣曲——贝多芬的第五小提琴奏鸣曲是一首典型的四乐章奏鸣曲,由小提琴和钢琴合奏。由于这个作品洋溢着光辉明朗的青春气息,常常被称为“春天奏鸣曲”。它创作于十九世纪第一春,表现了资产阶级革命时期人们豪情满怀、意气奋发的精神境界。贝多芬的这部作品,把十八世纪后半叶多少带有世态风俗性质的奏鸣曲,提高为表现社会先进人物典型性格及其思想感情体验的戏剧性体裁。

第一乐章是描写积极的精神活动的快板乐章,用奏鸣曲式写成。奏鸣曲式是从古奏鸣曲式发展而成的,它由呈示部、展开部和再现部三个部分组成。呈示部一般有两个性格鲜明而又形成对比的主题。展开部把呈示部的主题作富于动力的发展。再现部则先后再现呈示部助两个主题。贝多芬的“春天奏鸣曲”第一乐章呈示部中的第一主题,有一个生动流利的旋律,纵情歌唱着青春的欢乐。小提琴和钢琴一唱一和,相映成趣。第二主题用干净利落的节奏,表现出青春的坚强的毅力。第一主题在F大调,第二主题在C大调,中间有一个连接部,末尾还有一个结束部。展开部一开始就把两个主题揉合在一起,进行充满动力的发展。展开部是不间断地通向再现部的。在再现部中,两个主题都在F大调上出现。

第二乐章是抒发内心世界的慢板乐章,用单主题三段式写成,第一段是主题的呈示,第二段是主题的发展,第三段是主题的再现。主题优美婉转,富于深情,也由钢琴和小提琴一唱一和。主题再现时,装饰得更加华丽,表现得格外妩媚动人。

第三乐章是一首谐谑曲。贝多芬在这个作品中,把风俗性的小步舞曲发展成为活跃奔放的谐谑曲。这个乐章用复三段式写成。分三大段,每一大段各分二小段。第一大段用富于弹性的节奏,表现出一种机智、幽默的情趣;第二大段的旋律上下奔驰,象一阵旋风;第三大段是第一大段的再现。

第四乐章是和第一乐章遥相呼应的快板乐章,音乐也和第一乐章一样充满春的气息,但更显得生机蓬勃。这个乐章包含三个主题,它们互相形成对比,但都生意盎然,具有爽朗明快的性格。大调式的第一主题和第一乐章开头的主题在音调上有密切联系,在气质上有共同的特点;钢琴和小提琴一唱一和,也象第一乐章开头的主题一样。第二主题由小调转入大调,色彩由暗而明,旋律上下跌宕,别有情致。小调式的第三主题以均匀快速的节奏,围绕着几个枢纽音上下运转,象一股奔流不息的泉水。以上三个主题按照A-B-A-C-A-B-A的次序相继出现和重复,构成一首绚丽多姿的回旋曲。

《春天奏鸣曲》的四个乐章在思想内容和音乐形象上有着有机的联系,具体表现在音调上的联系。试把第一乐章开头的一段旋律同第二乐章的一段旋律作一比较;再同第四乐章开头的旋律相对照,有调上的联系是显而易见的。
这种音调上的联系还只是一种外在的联系;但从这里已经可以看出,四个乐章不是孤立的,它们组成了一气贯穿的一个整体。

还有一首浪漫派的奏鸣曲——肖邦的降b小调钢琴奏鸣曲,它也有四个乐章。这首奏鸣油表现奔放洒脱的感情,突破了古典形式的约束,这是浪漫主义音乐的特征。按照传统奏鸣曲的格律,第四乐章的规模要比第三乐章宏大;而这首奏鸣曲则恰恰相反,第三乐章很长大,第四乐章却很短小。另外,传统奏鸣曲的第二乐章是慢板,第三乐章是谐谑曲;而肖邦的这首奏鸣曲则象贝多芬的某些后期作品一样,颠倒了它们的位置。把第二乐章写成谐谑曲,第三乐章写成慢板。这样做,是为了避免生动活跃的谐调曲和旋风一般的终曲碰在一起,失去了应有的对比。所以。肖邦把这首奏鸣曲的四个乐章作这样的安排,是有艺术上的目的的。1831年9月,华沙起义政权遭到沙皇军队的残酷镇压,使身在国外的肖邦义愤填膺,激情满怀。这首奏鸣曲表现了肖邦悲愤的爱国热情和对祖国苦难人民的深切怀念。

除了四乐章的奏鸣曲以外,三乐章的奏鸣曲也是很常见的,它可以省去第三乐章,也可以省去第二乐章。有些三乐章的奏鸣曲很难说是省去了哪一个乐章,因为它的第二乐章既有慢乐章的性质,又有谐谑曲的某些特点;或者第三乐章兼有谐谑曲和终曲的双重性质。另外还有两乐章和一乐章的奏鸣曲。在两乐章的奏鸣曲中,以上这种情况就更为常见。

例如贝多芬的第二十七首钢琴奏鸣曲,第一乐章是快板的奏鸣曲式;第二乐章即本乐章,是速度不十分快的奏鸣回旋曲式——所谓奏鸣回旋曲式,是把奏鸣曲式和回旋曲式结合在一起的一种结构——从这一点来说,这个乐章具有第四乐章的特点;但抒情歌唱性的主题,又使它具有第二乐章的性质。这个乐章的第一主题是一首淳朴的歌曲,带有民歌风格。第二主题清新欢畅。也有歌曲的特点。

李斯特的钢琴奏鸣曲只有一个乐章,但结构庞大,音乐形象变化频繁;虽然是单乐章奏鸣曲,却包含着多乐章套曲的因素。因为内容和形式都很复杂,这里就略而不谈了。

评分

参与人数 1活力 +2 收起 理由
绘画笔 + 2 学习和思考

查看全部评分

温馨提示: 发帖标题请概括内容,回帖请勿使用无意义字符或纯表情。积极参与发帖回帖交流能提高会员等级(提升下载权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26 21:23 | 显示全部楼层
{:soso_e127:}这是一堂100分钟的欣赏课啊。
温馨提示: 发帖标题请概括内容,回帖请勿使用无意义字符或纯表情。积极参与发帖回帖交流能提高会员等级(提升下载权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26 22:46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謝提供~
長知識了^^
温馨提示: 发帖标题请概括内容,回帖请勿使用无意义字符或纯表情。积极参与发帖回帖交流能提高会员等级(提升下载权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26 23:42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莫扎特的钢琴奏鸣曲全集我很早以前,大概10年前听过,我认为不管是古典音乐任何时期的作品的好听与否,这个问题要因人而异,主要看每个人的侧重点,因为每个人侧重点不同所以喜欢的作品就不同,大多数乐评是给人指出了一条道,每个听众的经历,生活轨迹,性格都不同,所以侧重点就不同,很多烧友就不喜欢老柴的作品,我就不是特别喜欢巴赫的作品,我只要喜欢莫扎特到二战时期的经典作品,巴洛克时期作品就不是我的侧重点,而且,一个真正的烧友从来不是只是按照乐评人的思路去欣赏作品的,大家都知道吃别人咀嚼过的东西是没意义的,主要是自己对作品的新的诠释,只要这样才能算得上是一个真正的古典音乐烧友,以上观点仅供参考,不对的地方尽请谅解。

评分

参与人数 1活力 +5 收起 理由
han5678920002 + 5 言之有理

查看全部评分

温馨提示: 发帖标题请概括内容,回帖请勿使用无意义字符或纯表情。积极参与发帖回帖交流能提高会员等级(提升下载权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28 12:44 | 显示全部楼层
古典乐狂 发表于 2014-1-26 23:42
关于莫扎特的钢琴奏鸣曲全集我很早以前,大概10年前听过,我认为不管是古典音乐任何时期的作品的好听与否, ...

哪里,谢谢!
温馨提示: 发帖标题请概括内容,回帖请勿使用无意义字符或纯表情。积极参与发帖回帖交流能提高会员等级(提升下载权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29 22:56 | 显示全部楼层
不用客气,共同学习,共同进步,互相帮助,说实话这年头,真正喜欢古典音乐的朋友不是很多的。
温馨提示: 发帖标题请概括内容,回帖请勿使用无意义字符或纯表情。积极参与发帖回帖交流能提高会员等级(提升下载权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2 下一条

微信公众号|领红包|举报|黑屋|手机|Archiver|官方QQ群:777694204|键盘中国 ( 粤ICP备19059169号-1 )

GMT+8, 2025-11-14 07:10 , Processed in 0.041728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