键盘中国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码快捷登录

搜索
baidu
摇滚王勇老师单编弹唱教程第十一集发布音符之声扩展包豪华版V6重磅发布: s670 770 970 775 975 sx700 sx900 Genos Tyros5
查看: 3581|回复: 25

板子怎么能打在普通买房者身上?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10-11 12: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登陆,参与交流。无法注册或登陆请加QQ群:777694204 或Email:admin@cnkeyboard.net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板子怎么能打在普通买房者身上?(转贴)

8月19日起,央行再次提高存贷款利率。住房贷款的利率又涨了,再一次触动了“房奴”们脆弱的神经——一年又要多付千儿八百。税加了,利息涨了,这些从来都是“动真格”的,而楼价总说要降要降,却把蜂蜜涂在了我们的鼻尖上——看看有“着数”,伸长舌头都“舔”不到。
    “国六条”细则施行至今,已经2月有余,按说也该发威了。奇怪的是,国家统计局近日公布的7月份房地产价格显示,70个大中城市的房价同比又涨了5.7%,新建商品住房价格更同比上涨6.7%,涨幅比上月还高0.1个百分点。专家和权威们又一次坐不住了。一度“销声匿迹”了的物业税再度被供上了祭坛,而与之一时并起的种种观点,竟又无一例外地把板子打在了普通买房者的身上。
    最初的说法,是让大家“过几年再买房”,而且是出自有关部门负责人之口。不知道这是乐观看待“过几年”楼市的个人意见,还是对新政效力的正式承诺,否则,就只能算是不负责任的“权宜之计”。如果“过几年再买房”就能扭转楼市的畸变,那“一辈子别买房”岂不就永远不觉得房价贵?按照这个逻辑推演下去,房价高企,楼市虚旺,倒要怪大家都想买房的不是了。果然,没多久就又冒出了新见解——急于结婚买房的年轻人多是独生子女,把双方父母4个人的毕生积蓄投入城里的楼市,房价怎么能不高?别急,还有更绝的,认为是中国人的“家文化”助长了炒房——对住宅消费的偏好造就了炒房的群众基础。
    在为医改开出的药方频频失效后,就有人提出患者看什么病都去大医院,才是“看病贵”的“病根”。在曾经受到专家和“业内”热捧的这个税、那个税收完之后,终于也有人说,你们人人都想买房,房价能不贵吗?税在加、息在涨,“房奴”在苦熬——普通买房者已经承受了楼价飞涨和新政的“副作用”带来的双重压力,怎能再把板子打到他们身上?
    且不说儒家文化下的人偏好买房就容易引发炒房的逻辑未必能站得住脚——否则,“民以食为天”,粮食价格就该飞涨;穿衣的需求比住房更紧迫、更大,服装市场就要失控——有需求不等于市场就一定混乱,市场混乱的症结也绝不在需求本身。更何况中国城市当前居高不下的商品住宅空置率已足以说明,楼价飙升绝非因为“供大于求”造就卖方市场。
    即便对住房的基本需求真是楼价上涨的因素之一,也不能因此就诿过于普通买房者,更不能就此出手抑制合理的需求。对于年轻人结婚就要买房的现象,作为一个新移民,笔者也深有体会。身处异乡的年轻人,靠自己的努力买上一套房,是融入新环境的重要基础。而且质疑这一说法的人,只看到了部分年轻夫妇耗尽父母积蓄买房的表象,而没有看到他们将要承担的赡养父母的责任,拥有相对宽裕的住宅,则是承担这一责任的物质前提。这一点,问问上一代曾经年轻过的移民就可以看得更清楚。他们中的很多人,因为住宅条件的限制,直到留守故土的父母孤独辞世,都未能享受过天伦之乐。如今,年轻移民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家”的梦想。利率涨了,利息多了,负担重了,他们都在坚持。而他们的努力和坚持,也直接关系到家庭的和睦、社会的和谐。
    “房奴”背负着经济压力的生活,绝不是咎由自取。小业主和正在努力成为业主的普通买房者,是在楼市调控中最应该受到保护的对象,我们需要思考的,是如何让他们不在新举措的剑锋下首当其冲,而不是让他们在利益受损后,还要承受“倾尽积蓄买房引发炒楼”的板子。
    说到这里,还想就已经“箭在弦上”的物业税泼点冷水——如何断定公民的住宅闲置就是个够尖端的“技术难题”,而任由开发商空置数量巨大的房屋、却对升斗小民的一两套房子斤斤计较,在道理上也说不过去。至于说征收物业税能加快房屋的流转,何不想想办法,让那些被地产大鳄空置的物业流转起来,干吗老跟小业主过不去?


因为新买了房子,很郁闷,房子比去年又贵了,5400一平米,总价69W,加税、维修基金要71W多。因为去年我妈妈买时找人还便宜了100/1平米呢,今年找人才便宜了50/1平米,开发商越来越硬气了。 国家一直在调控,房价却一直在涨,大家谈谈对各自感想吧。

[ 本帖最后由 高山流水 于 2006-10-11 12:06 编辑 ]
温馨提示: 发帖标题请概括内容,回帖请勿使用无意义字符或纯表情。积极参与发帖回帖交流能提高会员等级(提升下载权限)
发表于 2006-10-11 13:2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高山流水 于 2006-10-11 12:05 发表
因为新买了房子,很郁闷,房子比去年又贵了,5400一平米,总价69W,加税、维修基金要71W多。因为去年我妈妈买时找人还便宜了100/1平米呢,今年找人才便宜了50/1平米,开发商越来越硬气了。 国家一直在调控,房价却一直在涨,大家谈谈对各自感想吧。

你就不要郁闷了,郁闷也是暂时的,想当初(2003年)我买房子的时候,口袋里空空,老公不高兴换房子,我是热心的一塌糊涂,我想换个大的(当时住的是62.25平),这样我家里来人就不用住酒店了,他不高兴买我也没有办法,不知道那一天他回来突然和我说:老婆我们买房子吧,我哪个开心呢,就甭提了,然后我就房产公司、中介公司到处跑,也不上班了,请假。看好了,叫我家老公来看,三天搞定,变成了“房努”不过现在已经解放,赶上了涨价的末班车,一下子节省了15万,真的好划算,家里有个罗嗦的没有什么不好 (我是说我了,因为我2003年年初没涨价时就说买房子,我家老公就不买,那时候买的话,能节省20万吧)。人呢,就这样了,看你“命”好不好了,“命”好3年或者一年肯定解放了
      当时我公公婆婆说我胆子真大 ,现在不得不佩服我有眼光了

[ 本帖最后由 兰兰 于 2006-10-11 13:29 编辑 ]
温馨提示: 发帖标题请概括内容,回帖请勿使用无意义字符或纯表情。积极参与发帖回帖交流能提高会员等级(提升下载权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0-11 15:34 | 显示全部楼层
温馨提示: 发帖标题请概括内容,回帖请勿使用无意义字符或纯表情。积极参与发帖回帖交流能提高会员等级(提升下载权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0-11 17:36 | 显示全部楼层
看了这帖子心里不知道什么滋味,我也真弄不明白,为什么我们的国家就控制不了这问题,越控制越涨,真不知道我们的政府在做些什么,很不理解!
温馨提示: 发帖标题请概括内容,回帖请勿使用无意义字符或纯表情。积极参与发帖回帖交流能提高会员等级(提升下载权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0-11 19:3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兰兰 于 2006-10-11 13:28 发表

。。。赶上了涨价的末班车,一下子节省了15万,真的好划算...

乖乖隆的冬(方),厉害!
温馨提示: 发帖标题请概括内容,回帖请勿使用无意义字符或纯表情。积极参与发帖回帖交流能提高会员等级(提升下载权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0-11 20:07 | 显示全部楼层
土地控制在官员手里,官员需要政绩 GDP和灰色收入,开发商需要地皮来投机,于是两者就勾结起来了,这是体制上的缺陷,除了暴力和制度上的革命,没有任何势力能够镇压。而历朝历代的末期统治者都很愚蠢...... 呵呵 静静等待最后一根稻草吧
温馨提示: 发帖标题请概括内容,回帖请勿使用无意义字符或纯表情。积极参与发帖回帖交流能提高会员等级(提升下载权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0-11 21:4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高山流水 于 2006-10-11 12:05 发表
因为新买了房子,很郁闷,房子比去年又贵了,5400一平米,总价69W,加税、维修基金要71W多。因为去年我妈妈买时找人还便宜了100/1平米呢,今年找人才便宜了50/1平米,开发商越来越硬气了。 国家一直在调控,房价却一直在涨,大家谈谈对各自感想吧。



呵呵你到我们这旮的来吧,俺帮你买,不超过3500一平米,地点也不错,呵呵你要是肯付5400一平可以帮你买临江的房子了,嘿嘿冲着都是”谈友“,俺少挣点中介费好喝酒
温馨提示: 发帖标题请概括内容,回帖请勿使用无意义字符或纯表情。积极参与发帖回帖交流能提高会员等级(提升下载权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0-11 23:50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在我买了,不怕它涨了,越涨我房子越值钱,现在卖出去,随便可以回赚20万左右,才买5年
温馨提示: 发帖标题请概括内容,回帖请勿使用无意义字符或纯表情。积极参与发帖回帖交流能提高会员等级(提升下载权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0-12 02:3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感觉中国的房价和普通老百姓的收入其实是很不成比例的,中国的房价按照每平方5000元人民币计算的话,其实已经达到新西兰的房价啦,但新西兰的房价是包括对建筑在房子上的地的完全拥有,即该土地属于个人,中国应该现在没有地卖给个人的说法,但新西兰的收入折合人民币要比中国多许多啦(我讲的是对普通老百姓啦,并不是指有钱的啦)
温馨提示: 发帖标题请概括内容,回帖请勿使用无意义字符或纯表情。积极参与发帖回帖交流能提高会员等级(提升下载权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10-12 09:2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salenz 于 2006-10-12 02:30 发表
我感觉中国的房价和普通老百姓的收入其实是很不成比例的,中国的房价按照每平方5000元人民币计算的话,其实已经达到新西兰的房价啦,但新西兰的房价是包括对建筑在房子上的地的完全拥有,即该土地属于个人,中国应该 ...


据我所知,国外的房子还是装修房,而且还是套内面积,不像我们这边的都是毛坯房,面积还是建筑面积。
以后有机会还是让孩子出国得了。
温馨提示: 发帖标题请概括内容,回帖请勿使用无意义字符或纯表情。积极参与发帖回帖交流能提高会员等级(提升下载权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10-12 09:2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ddbutterfly 于 2006-10-11 21:46 发表



呵呵你到我们这旮的来吧,俺帮你买,不超过3500一平米,地点也不错,呵呵你要是肯付5400一平可以帮你买临江的房子了,嘿嘿冲着都是”谈友“,俺少挣点中介费好喝酒


你们那旮在哪里啊?近的话我考虑一下。:cool:
温馨提示: 发帖标题请概括内容,回帖请勿使用无意义字符或纯表情。积极参与发帖回帖交流能提高会员等级(提升下载权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10-12 09:2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夫夫 于 2006-10-11 23:50 发表
好在我买了,不怕它涨了,越涨我房子越值钱,现在卖出去,随便可以回赚20万左右,才买5年


夫夫啊,你的房子赚了20万,那你卖了吧,看你住哪里
温馨提示: 发帖标题请概括内容,回帖请勿使用无意义字符或纯表情。积极参与发帖回帖交流能提高会员等级(提升下载权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10-12 09:2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季风季节 于 2006-10-11 20:07 发表
土地控制在官员手里,官员需要政绩 GDP和灰色收入,开发商需要地皮来投机,于是两者就勾结起来了,这是体制上的缺陷,除了暴力和制度上的革命,没有任何势力能够镇压。而历朝历代的末期统治者都很愚蠢...... 呵 ...


中国缺少像朱总理那样的铁腕。如果朱容基当主席,中国才会有希望的。。。百姓才会有盼头。。。
温馨提示: 发帖标题请概括内容,回帖请勿使用无意义字符或纯表情。积极参与发帖回帖交流能提高会员等级(提升下载权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10-12 09:3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兰兰 于 2006-10-11 13:28 发表

你就不要郁闷了,郁闷也是暂时的,想当初(2003年)我买房子的时候,口袋里空空,老公不高兴换房子,我是热心的一塌糊涂,我想换个大的(当时住的是62.25平),这样我家里来人就不用住酒店了,他不高兴买我也 ...



我们第一套房才花了6。5W/97平米。是单位建房,职工购买,根据工龄、职称等,才花了6。5W。
我也知道现在换房不是时机,但一直等,房价一直涨,国改委还说苏州的房价调控得好,稳中有升,DDM,这样还是调控得好,那还不如不调控,03年就调控,那时市中心的房子要到5000,现在呢,新区、园区都要5000以上。政府和开发商坐一条船,百姓只有挨宰的份。
温馨提示: 发帖标题请概括内容,回帖请勿使用无意义字符或纯表情。积极参与发帖回帖交流能提高会员等级(提升下载权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0-12 10:1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高山流水 于 2006-10-12 09:38 发表


我们第一套房才花了6。5W/97平米。是单位建房,职工购买,根据工龄、职称等,才花了6。5W。
我也知道现在换房不是时机,但一直等,房价一直涨,国改委还说苏州的房价调控得好,稳中有升,DDM,这样还是调控得好,那还不如不调控,03年就调控,那时市中心的房子要到5000,现在呢,新区、园区都要5000以上。政府和开发商坐一条船,百姓只有挨宰的份。


我家住的房子六年前买的,花了233000新西兰元,室内面积230平方米,地占大概四百平方米,现在估计可以脱手五十万新西兰元啦折合约2,606,833.70人民币啦
温馨提示: 发帖标题请概括内容,回帖请勿使用无意义字符或纯表情。积极参与发帖回帖交流能提高会员等级(提升下载权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0-12 12:4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高山流水 于 2006-10-12 09:29 发表


中国缺少像朱总理那样的铁腕。如果朱容基当主席,中国才会有希望的。。。百姓才会有盼头。。。


这句话不完全同意,现在的三大改革——教育住房医疗,基本上都是在朱总时代进行的,那个时代的改革,现在看来进入了一个误区:把改革变成了甩包袱,把本来应由国家负担的医疗、住房、社会福利匆匆摔向了社会,而国家却没有制定成熟的法规和应对方案,即使是在现在,配套的法规法律依然不成熟。医疗 房地产开发商利用法律空子投机固然可恶,但是地方官员尝到了"改革"带来的甜头,对他们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他们不想也不愿制定什么法律来约束这些泡沫(官员只要政绩,哪管什么经济健康发展)。现在要想扭转这个趋势,即使再铁腕的领导人,也未必敢大动干戈,经过这么多年的积累,房产市场的惯性太大了,比如国家要是强制房地产市场降价,或者重新收归土地房屋所有权国有,那么这些年来花了几十万 几百万买房的人怎么办,把这些钱从国家要回来? 呵呵
温馨提示: 发帖标题请概括内容,回帖请勿使用无意义字符或纯表情。积极参与发帖回帖交流能提高会员等级(提升下载权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0-12 13:49 | 显示全部楼层
同意季风的观点,没办法,官商勾结,另一个市场需求这么大,没看到广州很多楼刚建好,就已经买完了,管他一万两万一平米,这房价能往下跑,如果真要下跌,那肯定是中国的经济整体出问题了,老百姓只能郁闷,这年头很多东西让你不明白~~~
温馨提示: 发帖标题请概括内容,回帖请勿使用无意义字符或纯表情。积极参与发帖回帖交流能提高会员等级(提升下载权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0-12 18:34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钱都让银行赚去了.
温馨提示: 发帖标题请概括内容,回帖请勿使用无意义字符或纯表情。积极参与发帖回帖交流能提高会员等级(提升下载权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0-12 21:3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高山流水 于 2006-10-12 09:25 发表


你们那旮在哪里啊?近的话我考虑一下。:cool:



呵呵,当然是好地方了,在鸭绿江边。
温馨提示: 发帖标题请概括内容,回帖请勿使用无意义字符或纯表情。积极参与发帖回帖交流能提高会员等级(提升下载权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0-13 00:08 | 显示全部楼层
房子是不会降价的,只是涨幅会减少。
温馨提示: 发帖标题请概括内容,回帖请勿使用无意义字符或纯表情。积极参与发帖回帖交流能提高会员等级(提升下载权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0-13 02:4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lxw0758 于 2006-10-13 00:08 发表
房子是不会降价的,只是涨幅会减少。


会降价的,例子就是某段时候的香港房子啦
温馨提示: 发帖标题请概括内容,回帖请勿使用无意义字符或纯表情。积极参与发帖回帖交流能提高会员等级(提升下载权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0-13 10:4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季风季节 于 2006-10-12 12:42 发表


这句话不完全同意,现在的三大改革——教育住房医疗,基本上都是在朱总时代进行的,那个时代的改革,现在看来进入了一个误区:把改革变成了甩包袱,把本来应由国家负担的医疗、住房、社会福利匆匆摔向了社会 ...

朱容基完全是牺牲了广大的老百姓的利益来应付经济危机,相信十个工人里面至少有五个不会喜欢他.对付老百姓的,统统落到了实处,其他的就不说了.人人都长了眼的.
温馨提示: 发帖标题请概括内容,回帖请勿使用无意义字符或纯表情。积极参与发帖回帖交流能提高会员等级(提升下载权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10-13 15:2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ddbutterfly 于 2006-10-12 21:37 发表



呵呵,当然是好地方了,在鸭绿江边。

姐,那也远了点吧,不如你来苏州吧,在太湖里的西山上弄套房子,差不多也3400。。那可是有山有水的好地方啊。。
温馨提示: 发帖标题请概括内容,回帖请勿使用无意义字符或纯表情。积极参与发帖回帖交流能提高会员等级(提升下载权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0-13 19:43 | 显示全部楼层
苏州是我认为的最适合生活的地方,尤其是张家港/太仓/常熟地区。  我祖籍也是苏州的,我老婆也是苏州的,我经常去苏州市。我觉得那里的水特别好喝。

不象上海是个鬼地方,建国几十年了,大片的破旧房子还挤着贫穷的老百姓,真是人间地狱啊!!!共产党是干什么吃的??上海人怎么就软弱到如此地步???而在江苏地区80年代的房子都开始拆迁改造了。
温馨提示: 发帖标题请概括内容,回帖请勿使用无意义字符或纯表情。积极参与发帖回帖交流能提高会员等级(提升下载权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0-13 19:46 | 显示全部楼层
国家总是把包袱甩给老百姓,尤其是最底层的农民和工人。说白了就是收刮民脂民膏,不管他说的多好听,显得多合理,实质就是实质。

[ 本帖最后由 jarri 于 2006-10-13 19:48 编辑 ]
温馨提示: 发帖标题请概括内容,回帖请勿使用无意义字符或纯表情。积极参与发帖回帖交流能提高会员等级(提升下载权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0-14 04:1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jarri 于 2006-10-13 19:43 发表
不象上海是个鬼地方,建国几十年了,大片的破旧房子还挤着贫穷的老百姓,真是人间地狱啊!!!共产党是干什么吃的??上海人怎么就软弱到如此地步???而在江苏地区80年代的房子都开始拆迁改造了。


个人如何反抗啊? 谁敢造反啊

我爸向学校申请了二十年要求分配住房,还不是照样过去三十年住在阴冷的房子里,我奶奶用大概十条黄金购买的房子的70%的正面的用来朝南的临街房子被国家用来作为仓库(正式名称是公私合营,个人的财产属于国家)(当然啦,我家还得感谢国家将我家的房用来作仓库啦,否则如果作商店,我家的仅有的从前面窗户透过的一点光线都要被完全封掉,作仓库已经是暗无天日,作商店那就变成不见日光啦),我家三代五口人住在后面的人站直就碰到房顶的两间共三十平方米的房子里三十多年啦

所以我个人的选择也就是九年前离开这个中国啦 ,我知道我自己其实没有本事在中国赚钱,所以才作此决定啦,平心而论新西兰给了我许许多多中国根本就不敢想象的自由生活啦

我也强烈建议和我有类似经验的人也和我一样打算啦,吃得一时苦,轻松一辈子,我到新西兰大概吃了四个月的苦(也就是承受了漫漫四个月找不到工作的压力啦),但现在即使我没工作,新西兰政府也会给我失业金的啦,当然啦过去九年我交了十五万新西兰元的所得税啦(折合大概约七十几万元人民币啦),从没有向新西兰要过一分钱,我很自豪啦 :cool:

[ 本帖最后由 salenz 于 2006-10-14 04:59 编辑 ]
温馨提示: 发帖标题请概括内容,回帖请勿使用无意义字符或纯表情。积极参与发帖回帖交流能提高会员等级(提升下载权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2 下一条

微信公众号|领红包|举报|黑屋|手机|Archiver|官方QQ群:777694204|键盘中国 ( 粤ICP备19059169号-1 )

GMT+8, 2025-10-24 16:58 , Processed in 0.058488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