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时间2009-2-8
最后登录1970-1-1
在线时间 小时
主题
精华
积分272
贡献
ST
道具劵
|
胡锦龙的教材有很多可取之处,尤其是他的那本弹唱教程,楼主提到的随机伴奏理论,的确为伴奏音型的随机变化打开了伴奏能力的大门,通过对随机伴奏的学习,可以让每一小节的伴奏音型都不一样又不必刻意去设计,自然而然的反应,很像CD或演唱会乐手了,但是胡锦龙也有一些技术是不符合流行钢琴伴奏的审美要求的。
陈俊宇的教材也是非常好的,我认为激活和拓宽了加花的思路,另外他把CD和演唱会经常出现的很多花样的技术提炼出来了,知道了应该怎么去掌握哪些弹法。只是可惜伴奏音型还不够多,尤其在分解和弦方面不多,一些常用的手法书上没有提到。
我觉得把这两本书结合起来就非常好了。接下来我认为应该做的是多学和弦方面的东西,特别是代理和弦。可以找一些网上的教程,同时也要在每首歌里面找亮点,比如邓丽君的《千言万语》里面用到了一些4M-降7-5,可以理解为4M代理了4,降7代理了2M,道理很简单,但是格调一下子就提升了。再比如满文军的《我需要你》,那里面的3大和降7,瞬间将伴奏的品质提高很多,这首曲子可以参考《我司歌手》的版本,非常棒的。
所以,流行伴奏中,代理和弦我任何是点睛之笔,节奏型随机律动盘活整体的良方。当然,其他的和弦也是要尽量避免三和弦的,尽量使用7、9、ADD9、增5、挂4等和弦。
关于楼主提到的套路不知道指的什么?是不是和弦公式,如果是的话,我觉得很有用,最起码有两个好处。1、和弦公式是走向扒带的准备工作,会了很多和弦公式,就知道一首歌的大体走向,只有改动少数和弦就可,不再那么没有方向了。2、和弦公式为即兴编配和弦铺垫基础,一首歌,没有时间给你准备,但是你会唱完整的旋律。你就可以快速的找到与之最接近的和弦公式,只要修改其中少数不那么和谐的和弦就可以了。
关于扒带,是即兴伴奏走向专业水平的必经之路,但肯定不是零基础的人考虑的,楼主的程度已经完全应该进行扒带了。我个人觉得扒带的意义并不仅仅局限于弹出和原版一摸一样的声音,因为我们完全可以在原版的基础上进行更好的再创作。我觉得最大的意义应该是学习其他乐手的手法,就像偷招,学会他在一首曲子里面的用的“怪和弦”,学习他同样的和弦怎么通过不同的音型织体表现出不一样的效果,包括加花、过门、前奏、尾奏等学习,悟透一个乐手的技能。
扒带的软件不应该用编曲软件,编曲软件是用来做多轨MIDI音乐的。扒带软件最基本的功能应该是变速不变调,你可以用很慢的播放速度,把伴奏里面的音都听出来,听旋律、听加花肯定比听和弦容易,当一个和弦实在无法判断的时候,可以用一些高级的扒带软件分析,很多时候可以帮你精准的分析出来,也有很多时候是不对的,但是差的不会太大,应该会是非常接近了,只要稍加推敲,或者用代理和弦试试,或许就成功了。大多数情况下一首流行歌曲只会有1、2个难的“怪和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