键盘中国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码快捷登录

搜索
baidu
查看: 4201|回复: 12

[硬件] 电吹管与iOS及计算机USB设备的连接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12-8 19: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登陆,参与交流。无法注册或登陆请加QQ群:777694204 或Email:admin@cnkeyboard.net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近来仍不断收到许多新入手电吹管的朋友的询问,想了解电吹管与iOS设备(iPhone/iPad)或者计算机(PC/Mac)声卡USB之间的连接,以便吹奏软音源或者进行录音。在这里普及性质地总结说明一下,不做技术上更多的阐述。特别感谢众多管友特别是论坛里的几位带头人的探索、发明和实践。

        以下论述以电吹管传统5针MIDI输出接口至iOS设备Lightning数据接口连接为主,大家可从中看出电吹管至计算机声卡USB接口的同理连接。一旦采用了下述方法之一实现了管子与iOS设备或计算机的连接运行了软音源之后,你所要的声音就可以从iOS设备或者计算机外置声卡里输出了,虽然这时那些包含内置音色型号的管子仍然在其音频输出口(3.5mm立体声耳机输出口和6.5mm音频输出口)有内置音色的声音输出,但请不要与iOS设备或者PC机里软音源的声音输出相混淆,避免在吹着软音源的同时却监听着管子内置的音色。

       下面叙述的连接方案中,给出的顺序不代表推荐顺序,不带有任何主观褒贬色彩,请大家按照自己的实际情况自行定夺。

       从最大的分类来说,电吹管与iOS设备或计算机设备的连接分为有线和无线两种方式。依照目前市面上现有设备,有线连接方法可以有下列几种:

       1. 有线连接方法:

       1.1 有线连接方法之一:采用IK Multimedia家的iRig系列产品。大家如果不知道IK是谁的话,那么我告诉你SampleTank (大型DAW软音源)、AmpliTube(音效/录音棚软件)、iRig Piano(钢琴软件)、VocalLife(唱麦/录音棚软件)、iRig Recorder(音效/录音)以及EZ Voice(唱麦/录音)等一系列iOS上的著名软件都是它家的。包括可以采用iRig MIDI(1代)或iRig MIDI2 (2代)接口。1代体积小巧一些,并且带有iOS充电口(什么意思?就是你一边玩可以一边给iPhone/iPad充电,不怕苹果没电啦),但只有至iOS 30针接口的连接,所以要是买了1代产品的话,还需自行配备一根30针至Lightning接口转换线。2代产品体积稍大,取消了iOS充电口(厂家总是给你点儿又去掉点儿),但可以直连Lightning接口,并且在输出端采用了普通MIDI电缆,通用性更好一些。追求更高品质的人,可以考虑IK的iRig Pro DUO双通道录音编曲声卡,该声卡适用于iOS、Android、PC、Mac所有设备的连接,同时具有MIDI和音频连接功能,能够进行双通道录音,同时具有监听功能。买了它,IK会奖励客户一堆软件,有没有用、值几个钱大家可以自行了解。采用IK iRig系列产品的特点是,利用一定的代价换取可靠的连接。

      1.2 有线连接方法之二:采用Roland UM-ONE-MK2 USB-MIDI接口+USB至Lightning转接线方案。Roland是谁自不必多说了,因此它家生产的MK2这段线的可靠性毋庸置疑。值得注意的是在购买USB至Lightning转换线时一定要购买正品,并且一定要跟店家确认能够支持当前的iOS 10.1.1版本,因为Apple公司正在不断地加强对正版数据线的强制认证。

      1.3 有线连接方法之三:采用Line6 MIDI Mobilizer II 接口。Line6也是一个音乐软硬件领域著名的厂家。这是该公司的2代产品,为至iOS 30针接口的连接。使用高版本iOS设备的人需要自备30针至Lightning接口转换线。

      1.4 有线连接方法之四:采用MIDI至USB转换线+USB至Lightning接口转换线的方法。这个方案的特点是价格最低,但可靠性稍差。可靠性的问题同样大多出在USB至Lightning转换线上,同样地这条线一定要购买正品。

       下面说说无线连接方法。

       2. 无线连接方法:

       2.1 无线连接方法之一:采用无线MIDI的方法。

       2.1.1        列如早期管友入手的WIDI X8无线MIDI收发射机方案。这是收、发射机成对使用的方法。其特点是体积大(因此需要自行解决在管子上的固定问题),有源需要2节5号电池供电但十分省电且传输距离远,硬件本身和MIDI信号传输的可靠性都非常高。该产品由于具有接收端,且为5针传统MIDI接口,因此在接收端如果是硬音源的话便可以轻松接入MIDI输入端,而如果需要USB或者Lightning连接,则还需自备上述有线连接方案当中的某一种,将MIDI输出转为USB或者Lightning接口信号。可惜目前厂家已经停产,大家只能去市面上找存货。该产品也堪称经典了,早期的管友曾经凭借它着实风光了好长时间。

       2.1.2        采用管友自行开发的无线MIDI收发射机红枫X16。该产品可以作为X8停产后的替代产品且价格相对更低一些。产品特点与上述X8类似,体积稍小,不再赘述。

       2.2 无线连接方法之二: 采用无线蓝牙方法。注意所谓无线蓝牙方案说的仍然是将管子的MIDI输出信号转换为蓝牙信号,而不是将管子的音频输出转换成蓝牙去和蓝牙音箱匹配。同时注意,由于蓝牙传输必须要求接收端具有蓝牙接收能力,因此采用蓝牙方案的人目前还大多集中在使用iOS软音源上。

       2.2.1        管友口琴小子开发出来的M2B方案。管友自行开发,具有无源、小巧(动手能力强的管友可自行改为内置)、低延时、可靠性高等特点。价格合理,而且由于是自己人开发因此可以随时根据大家反馈进行升级改造。目前至iOS设备的连接已经非常成熟,开发者正在攻克至PC的连接功能,指日可待。大家可移步论坛或Q群了解购买。

       2.2.2  YAMAHA MD-BT01。这是出自YAMAHA的堪称经典的一款产品,曾经一度独占市场。其特点是收发射机连体双胞胎,无源,其电力取自电吹管的MIDI输出接口,注意天下没有不吃饭光干活儿的主儿,因此它会消耗电吹管的电源,使用时要经常检查管子电源。胆大的人可以一剪子剪掉MIDI接收端,以后有用时再焊回来。有人嫌弃它垂直于电吹管的安装位置。谁让它其实当初是给MIDI键盘设计的呢。有利有弊吧。

      2.2.3 QUICCO SOUND mi.1。特点如同BT-01,也是收发连体,也可以剪掉输入端只使用输出端,相对体积更小一些,管友可自行了解。

      2.2.4        MIDI Peri(Origin)。该产品为一个小方盒子,有源依靠两节5号电池工作,有电源开关也不消耗管子的电源,因此工作时间较长、传输距离更远,实际使用起来延时低、可靠性高。由于体积稍大(但比起X8来还是小了不少),可以利用带背胶的魔术粘扣将其固定在管子下端。该厂家还开发有外观一样的另一款MIDI Peri(USBH),专门用于连接带USB接口的设备,此处不再赘述。

        好啦,采用上述方法当中的任意一种,都可以将电吹管与具有30针接口或者Lightning接口的iOS设备或者带USB接口的PC/Mac声卡连接起来了。为了检验是否连接正常,大家可以在iOS设备中去到App Store里搜索下载非常易学易用的Bismark BS-16i软音源,它具有Core MIDI和蓝牙支持功能,学会并吹响它,相信你就和其他管友有了更多的共同语言。关于它,论坛里有许多专述帖子此处就不再赘述了。

        难免挂一漏万,也不可能穷尽市面上所有方案,但相信对于初入门者足够了。欢迎批评指正。

评分

参与人数 2琴币 +10 收起 理由
安颐爸爸 + 5 感谢系统性的介绍
sylion + 5 感谢经验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温馨提示: 发帖标题请概括内容,回帖请勿使用无意义字符或纯表情。积极参与发帖回帖交流能提高会员等级(提升下载权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2-8 22:34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经验分享,说得很全面。
温馨提示: 发帖标题请概括内容,回帖请勿使用无意义字符或纯表情。积极参与发帖回帖交流能提高会员等级(提升下载权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2-8 22:54 | 显示全部楼层
配几张图供直观参考

IK Multimedia iRig Pro DUO 双通道音频接口录音编曲声卡

IK Multimedia iRig Pro DUO 双通道音频接口录音编曲声卡

IK Multimedia iRig Pro DUO 双通道音频接口录音编曲声卡-1

IK Multimedia iRig Pro DUO 双通道音频接口录音编曲声卡-1




IK Multimedia iRig Pro DUO 双通道音频接口录音编曲声卡
温馨提示: 发帖标题请概括内容,回帖请勿使用无意义字符或纯表情。积极参与发帖回帖交流能提高会员等级(提升下载权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2-8 22:56 | 显示全部楼层

Roland 罗兰 UM-ONE-MK2 MIDI转USB转换MIDI线

Roland 罗兰 UM-ONE-MK2 MIDI转USB转换MIDI线
Roland 罗兰 UM-ONE-MK2 MIDI转USB转换MIDI线2.jpg


Roland 罗兰 UM-ONE-MK2 MIDI转USB转换MIDI线
温馨提示: 发帖标题请概括内容,回帖请勿使用无意义字符或纯表情。积极参与发帖回帖交流能提高会员等级(提升下载权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2-8 22:58 | 显示全部楼层
kring安颐爸爸 发表于 2016-12-8 22:56
Roland 罗兰 UM-ONE-MK2 MIDI转USB转换MIDI线

WIDI X8

WIDI X8

WIDI X8-1

WIDI X8-1


WIDI X8
温馨提示: 发帖标题请概括内容,回帖请勿使用无意义字符或纯表情。积极参与发帖回帖交流能提高会员等级(提升下载权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2-8 23:02 | 显示全部楼层

m2b-s_sml.png M2B-sc.gif

M2B 外置式&内置式
我用的是内置式
温馨提示: 发帖标题请概括内容,回帖请勿使用无意义字符或纯表情。积极参与发帖回帖交流能提高会员等级(提升下载权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2-8 23:04 | 显示全部楼层

TB2HYEeajfyQeBjy0FpXXcXCFXa_!!37817715.jpg TB2o6shae2yQeBjSszhXXcgeVXa_!!37817715.jpg TB2Zr3dahHxQeBjy1zjXXa5YVXa_!!37817715.jpg

YAMAHA MD-BT01
这一款我也在用
温馨提示: 发帖标题请概括内容,回帖请勿使用无意义字符或纯表情。积极参与发帖回帖交流能提高会员等级(提升下载权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2-8 23:07 | 显示全部楼层

QUICCO SOUND mi.1.png

QUICCO SOUND mi.1
这个要多说两句:第一代产品众筹时,我帮朋友测试过,用在合成器上没问题,但用在WX5上,丢MIDI信息,且有延迟。

不知道新版本是否稳定了。

不过体积是真的很小。
温馨提示: 发帖标题请概括内容,回帖请勿使用无意义字符或纯表情。积极参与发帖回帖交流能提高会员等级(提升下载权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2-8 23:11 | 显示全部楼层
说得好,讲的很详细,谢谢老师
温馨提示: 发帖标题请概括内容,回帖请勿使用无意义字符或纯表情。积极参与发帖回帖交流能提高会员等级(提升下载权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12-8 23:14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两位版主! 原本想着有时间补上几张图,Kring版主的神补刀省却了我的工作,感谢!
温馨提示: 发帖标题请概括内容,回帖请勿使用无意义字符或纯表情。积极参与发帖回帖交流能提高会员等级(提升下载权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2-9 10:29 | 显示全部楼层
缺一个关键的图,苹果的数码相机套件。
温馨提示: 发帖标题请概括内容,回帖请勿使用无意义字符或纯表情。积极参与发帖回帖交流能提高会员等级(提升下载权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12-9 11:12 | 显示全部楼层
补文中图,苹果相机套件即USB至Lightning 接口转换线,要购买正品才能确保可靠连接。
IMG_2274.PNG
温馨提示: 发帖标题请概括内容,回帖请勿使用无意义字符或纯表情。积极参与发帖回帖交流能提高会员等级(提升下载权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2-21 13:35 | 显示全部楼层
这篇帖子应该置顶啊,新入手wx5,本贴非常有用!
温馨提示: 发帖标题请概括内容,回帖请勿使用无意义字符或纯表情。积极参与发帖回帖交流能提高会员等级(提升下载权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2 下一条

微信公众号|领红包|举报|黑屋|手机|Archiver|官方QQ群:777694204|键盘中国 ( 粤ICP备19059169号-1 )

GMT+8, 2025-10-6 12:39 , Processed in 0.054269 second(s), 5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