键盘中国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码快捷登录

搜索
baidu
摇滚王勇老师单编弹唱教程第十一集发布音符之声扩展包豪华版V6重磅发布: s670 770 970 775 975 sx700 sx900 Genos Tyros5
查看: 3666|回复: 22

古代一两银子值多少人民币?(转贴)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12-10 01: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登陆,参与交流。无法注册或登陆请加QQ群:777694204 或Email:admin@cnkeyboard.net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一两银子到底值多少钱,很多人都讨论过吧.现在很多人其实是毫无概念的。特别以当代某某电视剧为极端,居然出现两个馒头一碗汤5两银子,一个少奶奶一次赌博输掉一千万两银子等等荒唐透顶的情节,显示当前中国的创作人无知和不认真到了何等程度,要知道万历年间国库年收入才达到200万两,而且还是经过张居正改革后国库收入丰富才有的数字。甚至包括了金庸这样的大师似乎也对银两的货币价值没有进行深入研究。大家都该记得郭靖初遇黄蓉,被她宰了一顿,结果“一会结账,共是一十九两七钱四分”。看过一些古籍就可以发现,一两银子的货币价值其实相当的高。

《红楼梦》里刘姥姥看到贾府上下一餐螃蟹24两银子,感叹说小户人家可以过一年了。要知道刘姥姥家当时也算中产阶级的,有房有地还雇得起工人丫头,第一次上贾府打秋风,得了20两银子,千恩万谢的。《明史》里也提到七品知县一年的正当俸禄(基本工资吧)只是45两白银。而《射雕》时代在南宋中晚期,白银流通量还低于明清,其价值只能更高才对,这19两多一餐饭,不管是怎样难得的美味佳肴都似乎太过分了。

因为各朝代银两的货币价值都有所不同,那么现在一般推算古币值都采用一般等价物交换的方式来计算,对中国人来说千年不变的民生商品就是大米。以下采用太平年间的大米物价记录为标准,进行一个粗略的推算,大致可以得出银两的货币价值答案。

史载明朝万历年间一两银子可以购买一般质量的大米二石,当时的一石约为94.4公斤,一两银子就可以买188.8公斤大米,就是377.6斤。现在我国一般家庭吃的大米在一斤1.5元至2元之间,以中间价1.75元计算,可以算出明朝一两银子=人民币660.8元。由于《红楼梦》故事虽以清朝为原型,生活状况却以明朝为蓝本,姑且以明朝的银两价值计算,刘姥姥拿到了一万三千多元的过年费,当然很高兴了;而郭靖则付出了超出一万二千元人民币一餐饭钱,还是在张家口这样一个小地方,太夸张了吧。郭靖就算傻,但穷苦出身,不可能不知道钱的价值,黄蓉更不可能挨店家的这一宰吧。

这一两银子要是拿到唐朝就购买力而言更是高得吓人了。唐太宗贞观年间物质文明极大丰富,一斗米只卖5文钱,通常一两银子折1000文铜钱(又称一贯),就可以买200斗米,10斗为一石,即是20石,唐代的一石约为59公斤,以今天一般米价1.75元一斤计算,一两银子相当于人民币4130元的购买力。唐玄宗开元年间通货膨胀,米价涨到10文一斗,也是一两银子=2065元人民币。

最大的问题出在宋朝,主要原因是宋朝的钱币制度极其混乱,而其记载也矛盾重重。宋朝是以“钱”为流通货币的,因为宋朝的社会经济高速发展,工商业也前所未有地发达,因此货币需求量也前所未有的庞大,而且白银的产量和进口量都不高并且当时没有类似央行这样的政府宏观调控管理机构,造成了极为混乱的情况。我们知道一般朝代1000个钱为一贯,等于一两银子,但是宋朝却不是这样的。《宋史食货志》及《续资治通鉴》均提到自真宗朝开始因白银存量偏少不足以赶上经济的发展,银价不断上涨,基本上是2000个以上的铜钱当银一两。而且宋朝“钱法”很乱,有铜钱、铁钱还有铅锡钱同时流通,各州都有权自行铸钱,还存在私人铸钱的情况,钱的大小不一、成分不宜、价值多变,“随时立制”,非常混乱。川陕地区通行铁钱,十个换一个铜钱,江南和江北流通的钱还不一样。一贯实际有多少个钱也是不确定的,有800或850个为一贯的,也有480个为一贯,还要下诏以770个为一贯,并且各州“私用则各随其俗”,完全是笔糊涂账。

根据《宋史食货志》提到“熙、丰以前,米石不过六七百”和《宋史职官志》“每斗(米)折钱三十文”的记载,姑且以2000个铜钱折银一两计算,太平时期米价是1石600—300钱(靖康之乱前后到南宋初期有一两银子一石米的,不在正常计算范围)。1两基本上可以买到4—8石大米,以宋石66公斤计算,1两银子相当于人民币近924—1848元;(一说宋石为96斤,就相当于1两银子672—1344元)。假定南宋银价与北宋相差不多,那么郭靖请黄蓉一餐吃掉了少则一万三多则超三万的钱,难怪小姑娘一下子就被感动得一塌糊涂了。

需要补充说明的是宋朝以前白银总量太少,价值过高,还没有成为流通货币(想想看,拿一张面额2000元以上的纸币去市场买东西……),只存在于朝廷赏赐与会计结算当中,比如税收、国家支付(如向金、西夏送交的岁币“银帛”多少之类),实际上明朝以前,市场流通均使用铜钱(北宋局部地区出现了纸币)。银两成为流通货币只是明清两代对外贸易活跃,外国白银大量涌入以后的事。但为何在很多人心目中一向以为银两是历来的流通货币呢,笔者认为主要是因为明清小说的盛行,均按照当时的生活情况为常识对前朝进行描写,如《水浒》、《金瓶梅》、《三言二拍》等等,而这些作品中的银两价值均以明朝的银价为标准,与原有的文、贯、缗、铢等货币单位搅合在一起,并且对后世影响很大,因此今人所写较多以中国古代为背景的历史小说、武侠小说作品如《射雕》等书中也跟着把古代流通货币统统说成“银两”。但毕竟现代人比起明清时代的人时距更远,对前朝货币制度及银两的实际购买力的认识更加不足,才会经常出现天价馒头、天价酒菜,而认真的读者或观众出于对古代经济情况的好奇应该对“银两”的价值有一个比较清楚的认识。

评分

参与人数 1琴币 +2 收起 理由
大海 + 2

查看全部评分

温馨提示: 发帖标题请概括内容,回帖请勿使用无意义字符或纯表情。积极参与发帖回帖交流能提高会员等级(提升下载权限)
发表于 2006-12-10 11:40 | 显示全部楼层
长见识了……
温馨提示: 发帖标题请概括内容,回帖请勿使用无意义字符或纯表情。积极参与发帖回帖交流能提高会员等级(提升下载权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2-10 12:37 | 显示全部楼层
好象看到过以前一个铜子买三个馒头,一两银子2000个铜子就是6000个馒头,拿现在馒头5毛钱一个来算,应该值3000元了哦。。。。
温馨提示: 发帖标题请概括内容,回帖请勿使用无意义字符或纯表情。积极参与发帖回帖交流能提高会员等级(提升下载权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2-10 13:32 | 显示全部楼层
真的很长见识,这个转贴转的好。
温馨提示: 发帖标题请概括内容,回帖请勿使用无意义字符或纯表情。积极参与发帖回帖交流能提高会员等级(提升下载权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2-10 17:1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大海 于 2006-12-10 13:32 发表
真的很长见识,这个转贴转的好。

:) ;)
温馨提示: 发帖标题请概括内容,回帖请勿使用无意义字符或纯表情。积极参与发帖回帖交流能提高会员等级(提升下载权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2-10 20:11 | 显示全部楼层
现代的银饰品和古代白银之间有什么样的换算关系呢?
温馨提示: 发帖标题请概括内容,回帖请勿使用无意义字符或纯表情。积极参与发帖回帖交流能提高会员等级(提升下载权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2-10 21:12 | 显示全部楼层
以前看过的资料说,清朝的1两银约合现在人民币270元,有部电视剧中描写到,清朝末年有官员给李公公送礼,一次就是官银五十万两,让偶算一下:
         五十万两=500000*270=135,000,000=1.35亿人民币。
     可见,现代人送礼还是小气一些。
温馨提示: 发帖标题请概括内容,回帖请勿使用无意义字符或纯表情。积极参与发帖回帖交流能提高会员等级(提升下载权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2-10 21:26 | 显示全部楼层
在看电影电视的时候也感觉不对,太夸张了,经过楼主这么一说,那是相当夸张了,
这个贴好,长知识了,收藏。
温馨提示: 发帖标题请概括内容,回帖请勿使用无意义字符或纯表情。积极参与发帖回帖交流能提高会员等级(提升下载权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2-10 22:2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abc2507 于 2006-12-10 21:12 发表
以前看过的资料说,清朝的1两银约合现在人民币270元,有部电视剧中描写到,清朝末年有官员给李公公送礼,一次就是官银五十万两,让偶算一下:
         五十万两=500000*270=135,000,000=1.35亿人民币。
   ...

1 斤16两, 50万两=3万斤 =15吨 ,用马车拉要几十辆吧?
温馨提示: 发帖标题请概括内容,回帖请勿使用无意义字符或纯表情。积极参与发帖回帖交流能提高会员等级(提升下载权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2-11 02:24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
温馨提示: 发帖标题请概括内容,回帖请勿使用无意义字符或纯表情。积极参与发帖回帖交流能提高会员等级(提升下载权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2-11 02:3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hmhlolo 于 2006-12-10 22:21 发表

1 斤16两, 50万两=3万斤 =15吨 ,用马车拉要几十辆吧?


银票啦,很轻的啦
温馨提示: 发帖标题请概括内容,回帖请勿使用无意义字符或纯表情。积极参与发帖回帖交流能提高会员等级(提升下载权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2-11 08:17 | 显示全部楼层
又长见识了,呵呵
温馨提示: 发帖标题请概括内容,回帖请勿使用无意义字符或纯表情。积极参与发帖回帖交流能提高会员等级(提升下载权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2-11 09:2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abc2507 于 2006-12-10 21:12 发表
以前看过的资料说,清朝的1两银约合现在人民币270元,有部电视剧中描写到,清朝末年有官员给李公公送礼,一次就是官银五十万两,让偶算一下:
         五十万两=500000*270=135,000,000=1.35亿人民币。
   ...

呵呵,可见编导得好好得学习一下这个贴子。
温馨提示: 发帖标题请概括内容,回帖请勿使用无意义字符或纯表情。积极参与发帖回帖交流能提高会员等级(提升下载权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2-11 09:2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salenz 于 2006-12-11 02:38 发表


银票啦,很轻的啦

温馨提示: 发帖标题请概括内容,回帖请勿使用无意义字符或纯表情。积极参与发帖回帖交流能提高会员等级(提升下载权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2-11 12:55 | 显示全部楼层
金庸最会扯淡了,他就是知道大陆人好骗,头脑简单,容易相信人,所以瞎掰,海阔天空般胡说.

而金庸的瞎说又跟大陆的国情很配套......

[ 本帖最后由 jarri 于 2006-12-11 12:58 编辑 ]
温馨提示: 发帖标题请概括内容,回帖请勿使用无意义字符或纯表情。积极参与发帖回帖交流能提高会员等级(提升下载权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2-11 12:5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jarri 于 2006-12-11 12:55 发表
金庸最会扯淡了,他就是知道大陆人好骗,头脑简单,容易相信人,所以瞎掰,海阔天空般胡说.

不要乱批金庸,金庸的书还是不错的。小时候还常常在课堂上偷看“射雕”呢
温馨提示: 发帖标题请概括内容,回帖请勿使用无意义字符或纯表情。积极参与发帖回帖交流能提高会员等级(提升下载权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2-11 13:2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高山流水 于 2006-12-11 12:57 发表

不要乱批金庸,金庸的书还是不错的。小时候还常常在课堂上偷看“射雕”呢


知己啊

我现在看过央视和83的版本就更有心得啦

83的黄蓉真是可爱啊:cool:
温馨提示: 发帖标题请概括内容,回帖请勿使用无意义字符或纯表情。积极参与发帖回帖交流能提高会员等级(提升下载权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2-11 13:4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jarri 于 2006-12-11 12:55 发表
金庸最会扯淡了,他就是知道大陆人好骗,头脑简单,容易相信人,所以瞎掰,海阔天空般胡说.

而金庸的瞎说又跟大陆的国情很配套......

:cool:
温馨提示: 发帖标题请概括内容,回帖请勿使用无意义字符或纯表情。积极参与发帖回帖交流能提高会员等级(提升下载权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2-11 14:1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salenz 于 2006-12-11 13:29 发表


知己啊

我现在看过央视和83的版本就更有心得啦

83的黄蓉真是可爱啊:cool:

央视版的都让张大瞎给糟蹋得不成样了,看看那个郭靖、杨过,看着都难过,看了周迅版的黄蓉,都不知软胃甲还能穿上?还有杨康,服装太差了。
温馨提示: 发帖标题请概括内容,回帖请勿使用无意义字符或纯表情。积极参与发帖回帖交流能提高会员等级(提升下载权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2-11 14:40 | 显示全部楼层
黄金是按照每“克”来起价算价格的,好像现在是180元每克左右吧。想知道一下现在我们国内银子卖是怎么算的?那么古代一两银子折合现在人民币到底是多少呢?
温馨提示: 发帖标题请概括内容,回帖请勿使用无意义字符或纯表情。积极参与发帖回帖交流能提高会员等级(提升下载权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06-12-11 14:41 | 显示全部楼层
温馨提示: 发帖标题请概括内容,回帖请勿使用无意义字符或纯表情。积极参与发帖回帖交流能提高会员等级(提升下载权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2-11 16:1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高山流水 于 2006-12-11 14:10 发表

央视版的都让张大瞎给糟蹋得不成样了,看看那个郭靖、杨过,看着都难过,看了周迅版的黄蓉,都不知软胃甲还能穿上?还有杨康,服装太差了。


我感觉央视版的拍摄技巧,灯光,外景,特技远远超过83版许多倍啦,虽然黄蓉的话音一开始听上去是折磨人,后来听听也习惯啦 ,83版唯一好的也就是演员,拍摄真是太呆板啦.
温馨提示: 发帖标题请概括内容,回帖请勿使用无意义字符或纯表情。积极参与发帖回帖交流能提高会员等级(提升下载权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2-22 21:33 | 显示全部楼层
有点复杂啊。。。慢慢算清楚。
温馨提示: 发帖标题请概括内容,回帖请勿使用无意义字符或纯表情。积极参与发帖回帖交流能提高会员等级(提升下载权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2 下一条

微信公众号|领红包|举报|黑屋|手机|Archiver|官方QQ群:777694204|键盘中国 ( 粤ICP备19059169号-1 )

GMT+8, 2025-10-24 19:29 , Processed in 0.066664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