键盘中国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码快捷登录

搜索
baidu
摇滚王勇老师单编弹唱教程第十一集发布
查看: 3757|回复: 3

教育就是培养习惯----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论习惯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4-8-20 23: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登陆,参与交流。无法注册或登陆请加QQ群:777694204 或Email:admin@cnkeyboard.net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十分重视少年儿童良好习惯的培养。他认为教育就是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为此,叶圣陶专门写过《"习惯成自然"》和《两种习惯养成不得》等文章。这些文章虽然写于20世纪40年代,但至今读来倍感亲切,文中所阐述的主要思想对当今少年儿童良好习惯的培养,仍不乏启示意义。
  养成习惯贵在躬行实践。作为一位长期从事教育工作的实践家,叶圣陶先生非常强调在习惯养成中的身体力行。他认为,要养成某种好习惯,要随时随地加以注意,躬行实践,才能收到相当的效果。他以常见的事例来说明这个道理。他在《"习惯成自然"》一文中写道,"要有观察的能力,必须真个用心去观察;要有劳动的能力,必须真个动手去劳动;要有读书的能力,必须真个把书本打开,认认真真去读;要有做好公民的能力,必须真个把公民应做的一切认认真真去做"。这样,我们"所知"的才能逐渐化为我们的习惯,成为相应的能力和素质。
  "习惯成自然"就是能力。什么是"成自然"呢?叶圣陶先生认为成自然就是"不必故意费什么心,仿佛本来就是那样的意思"。他举例说,"走路和说话是我们最需要的两种基本能力。这两种能力的形成是因为我们从小就习惯了,'成自然'了;无论哪一种能力,要达到习惯成自然的地步,才算我们有了那种能力。如果不达到习惯成自然的程度,只是勉勉强强地做一做,就说明我们还不具有那种能力"。他进而指出,"通常说某人能力不强,就是说某人没有养成多少习惯的意思。比如说张三记忆力不强,就是张三没有把看见的、听见的一些事物好好记住的习惯。说李四表达能力不好,就是说李四没有把自己的思想和感情说出来的习惯。因此,习惯养成得越多,那个人的能力就越强。做人做事,需要种种能力,所以最要紧的是养成种种的习惯"。
  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习惯,增强能力。叶圣陶认为,"我们在学校里受教育,目的在养成习惯,增强能力。我们离开了学校,仍然要从多方面受教育,并且要自我教育,其目的还是在养成习惯,增强能力。习惯越自然越好,能力越增强越好,孔子一生"学而不厌"就说明了这个道理。
  有两种坏习惯不能养成。叶圣陶认为,习惯不嫌其多,但有两种习惯养成不得,除此之外,其他的习惯多多益善。这两种习惯就是:不养成什么习惯的习惯和妨害他人的习惯。
  何谓不养成什么习惯的习惯呢?叶圣陶用日常生活中的某些习惯的养成来说明不养成什么习惯的习惯的害处。他说,"坐要端正,站要挺直,每天要洗脸漱口,每事要有头有尾,这些都是一个人的起码习惯。有了这些习惯,身体和精神就能保持起码的健康,但这些习惯不是短时间内就形成的,要逐渐养成。在没有养成的时候,多少需要一些强制功夫,自己得随时警觉,直到'习惯成自然',就成为终身受用的习惯。可是如果在先没有强制与警觉,今天东、明天西,今儿这样,明儿又那样,就可能什么习惯也养不成。久而久之,这就成为一种习惯,牢牢地在身上生了根。这就是不养成什么习惯的习惯,最要不得"。这种习惯与其他种种习惯冲突,一旦养成,其他种种习惯就很少有养成的希望了。
  那什么又是妨害他人的习惯呢?叶圣陶举例予以了说明。他说,"走进一间屋子,砰的一声把门推开,喉间一口痰上来了,扑的一声吐在地上,这些好象是无关紧要的事。但这既影响他人学习和工作,又可能传播病菌,一旦习以为常,就成为一种妨害他人的习惯"。
  妨害他人的习惯是恶劣品质形成的重要根源。叶圣陶先生认为某些人的不良品质的形成,一个重要的病根在养成了妨害他人的习惯。他说,如果一个人不明了自己与他人的密切关系,不懂得爱护他人,一切习惯偏向妨害他人的方面,就极有可能成为一个恶人。
  附:叶圣陶简介:
  叶圣陶(1894~1988),中国现代著名教育家、作家,江苏苏州人,原名叶绍钧。曾任人民教育出版社长兼总编辑,教育部副部长等职务。他大力提倡白话文,是我国语文教材改革的先行者,主持编写了新中国第一套通用教材--全国中学、师范学校语文课本。叶圣陶一生著作繁多。

袁校长 推荐
http://www.sqsx.cn/organizationw ... id=113&cat_id=1

[ Last edited by 小灰熊 on 2004-8-20 at 23:21 ]
温馨提示: 发帖标题请概括内容,回帖请勿使用无意义字符或纯表情。积极参与发帖回帖交流能提高会员等级(提升下载权限)
 楼主| 发表于 2004-8-20 23:19 | 显示全部楼层

好习惯——送给孩子的礼物

  叶圣陶说:“教育就是培养习惯。”
  培根说:“习惯是人生的主宰。”
  爱因斯坦说:“什么是教育?当你把受过的教育忘记了,剩下的就是教育。”
  说心里话,我们每个做父母的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成功,都希望孩子有一个光辉的未来,幸福的明天。但如何将这个希望变成现实,采用什么教育方法和教育态度,每个人的回答确是不相同的。古今中外无数杰出人物的成长无不表明,成功与幸福离不开健康人格的养成,离不开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其核心就是高尚的道德情操。
  人们常说“习惯成自然”。行为一旦变成了习惯,就会成为人的一种需要。好的行为习惯一旦养成,将受益终生。对孩子良好习惯的培养一定要从小开始,特别是幼儿阶段和小学阶段,这是非常关键的时期。有人把习惯分成三大块,及家庭习惯、学校习惯和社会习惯。我认为这是非常合理的。家庭习惯决定了一个获取知识、掌握技能的能力,而社会习惯则决定了一个人适应社会、服务社会、发挥自己才能的能力。家庭应该是培养习惯的主要场所。作为父母,日常对孩子良好习惯的培养是至关重要的,父母对孩子的行为习惯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可以说,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是父母的天职,把孩子不良习惯的养成推到学校和社会是不对的。
  我们平时就比较注意孩子良好习惯的培养,从卫生习惯、生活习惯到学习习惯、劳动习惯都很注意,比如,饭前便后要洗手,睡前洗脸、洗脚、刷牙,整理玩具,整理书包,按时作息等。我认为培养良好习惯最主要的就是不要迁就孩子,溺爱孩子。有时孩子学习学得很晚,已经很疲倦了,我们也很心痛,也很想让孩子早点休息,但是为了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还是狠下心来催促孩子自己把书包整理好,准备好第二天用的文具、书本,洗刷后再睡觉。有一次,孩子听说电视上要播一部已经盼了很久的影片,孩子同我们商量,希望能够满足他一次,我们看孩子的神情,真不忍心使他难过,但为了好习惯的坚持我们还是关上了电视。第二天放学回来,他冤枉地嘟囔着说别的同学都看过影片了,课间都在兴高采烈地聊这个话题。我们一方面给他讲优秀人物一定要学会克制自己的道理,另一方面答应他周末到电影院去看美国大片。经过长时间不懈的努力,现在这些都已经成为了孩子日常的习惯,不用我们再督促了。
  为了从小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每次放学回家要求先写作业,然后再玩。记得在小学二、三年级时,孩子在老家的一所“名校”学习,作业特别多,回家经常一坐就是三个多小时,有时晚上八点多才吃晚饭。孩子遇到不会的问题,我们一般不是直接教给他如何解题,而是让他自己查资料或是引导他去正确思考,目的在于培养孩子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现在孩子已是初中生了,虽然学习任务越来越重,但孩子由于养成了好的习惯,一点也没感到学习吃累。孩子上课认真听讲,善于提问,掌握方法,举一反三,学习成绩一直比较优秀。
  为了使孩子有一个健康的体魄,我们鼓励孩子多参加体育活动,经常带孩子去爬山,放风筝,学游泳,学溜冰,打乒乓球,打篮球等,目的是培养孩子的兴趣和群体意识以及团结协作的精神。
  父母对孩子的习惯培养教育,要求孩子做到的,首先自己先要做到,孩子在潜移默化中就接受了。比如,我们全家都不在吃饭时看报、看电视。为了不影响孩子学习,每天看完新闻联播后,我们都关上电视,孩子做作业,我们就到自己的房间看书、学习,给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的环境和氛围。
  孩子时常会有犯错的时候,有时也会产生一些错误的看法或想法,我们既不迁就孩子、放任自流,也不挖苦、讥讽甚至打骂等粗暴的教育方法,而是及时与孩子沟通,摆事实讲道理、以理服人。通过分析让孩子明确知道自己错在什么地方和错误的严重性,并督促和监督孩子及时纠正。我们还经常根据孩子的兴趣讲一些历史故事、经典寓言、伟人、名人的好习惯等教育孩子,效果良好。
  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是培养孩子的重中之重,没有习惯的教育,是不完全的教育。“成功从培养习惯开始”。为了使我们的孩子健康成长,为了为孩子将来的人生之路奠定坚实的基础,好习惯———是父母送给孩子的最珍贵的礼物。

(青岛42中学初三、一班曾若谷家长曾兵)
温馨提示: 发帖标题请概括内容,回帖请勿使用无意义字符或纯表情。积极参与发帖回帖交流能提高会员等级(提升下载权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8-20 23:25 | 显示全部楼层
非常有道理。
温馨提示: 发帖标题请概括内容,回帖请勿使用无意义字符或纯表情。积极参与发帖回帖交流能提高会员等级(提升下载权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8-20 23:28 | 显示全部楼层
恩,打印下来要给家长看看.谢谢小灰熊
温馨提示: 发帖标题请概括内容,回帖请勿使用无意义字符或纯表情。积极参与发帖回帖交流能提高会员等级(提升下载权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2 下一条

微信公众号|领红包|举报|黑屋|手机|Archiver|官方QQ群:777694204|键盘中国 ( 粤ICP备19059169号-1 )

GMT+8, 2025-11-2 08:16 , Processed in 0.041223 second(s), 3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