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时间2006-11-4
最后登录1970-1-1
在线时间 小时
主题
精华
积分47
贡献
ST
道具劵
|
一边看电视一边吃饭的,首先要强制把电视关了。如果当时正巧有什么好节目,不然就调整吃饭的时间。
吃饭得追着跑的,是因为他不饿。适当地饿饿孩子,“要使小儿安,三分饥和寒”。平时不是三餐时间少给他吃东西,除非确实肚子饿。
在幼儿园吃得快,是因为和其他小朋友比赛,老师还经常表扬。所以在家家长也要经常表扬孩子,学琴时也一样,“数子十过,不如奖子一长”。做家长尤其要少说“你看人家某某某怎么样”之类的话,要和孩子的昨天比,不要和别的孩子比。你和别的家长比,你就比得过人家吗?
对待孩子,一定要“狠得下心”,不要一看他哭了,不愿意了,就妥协。你妥协了,他知道这一招有效,以后就经常使用这招,不要以为孩子小不懂。比如一个孩子要买一种玩具,家长不同意,他就坐在地上大哭起来,这时,无论他怎么哭,家长都不能妥协,目的是让他知道:“不合理的要求绝不答应,哭是没有效果的。”他哭上一次,此招无效,以后就不哭了,反正哭了也是白哭。孩子不吃饭,有时就狠心饿他一饿,让他尝一下不吃饭肚子饿是什么滋味。
现在的孩子难教,主要原因是独生子女多,家长过于溺爱。以前兄弟姐妹几个,家境又不好,那容得孩子想怎样就怎样。
中国家长的第二个要改的,是不要把孩子当成孩子,要尊重他,倾听他的想法。引导他,但不要勉强他(原则性的不算,例如不做作业,不吃饭,老看电视)。有些东西一定要强制,而有些则要尊重他。主要是不要强迫他学这个学那个。
第三点,中国家长都比较吝啬表扬,而且爱在人前说自己孩子的缺点。中国人向来自谦,称自己的房子为“寒舍”,称自己的妻子为“拙荆”,称自己的儿子为“犬子”……自卑和自夸都是毛病,但在我看来,宁可自夸,也不自卑。孩子刚学说话时,刚学走路时,家长都知道要鼓励表扬,但一旦孩子长大了些,就全忘记了,好像他能够无师自通似的。比如有的家长说:“你看人家某某这么小就会这个,真聪明。”他为什么会?肯定是有人教的。而你不教,却要求孩子自己会,不是太可笑了吗?不但对孩子,对身边所有的人,都不要吝啬鼓励、赞扬,“使卵石臻于完美的,并非锤的打击,而是水的且歌且舞.”
改一句名言:“没有不合格的孩子,只有不合格的家长。”孩子的先天天赋,是家长遗传的;孩子的性格特点,是家长造就的。“人之初,如玉璞,性与情,俱可塑。”小的时候,塑得不对了,修改还来得及。羡慕别人的孩子好,不如学习别人是如何教子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