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时间2006-12-20
最后登录1970-1-1
在线时间 小时
主题
精华
积分807
贡献
ST
道具劵
|
真的很感谢斑竹和楼上朋友们的认可, .但是我忘记说了最重要的一点,任何老师要想学生做的好,其实家长的因素很重要,孩子非常需要家长的教育,不是每天的严厉训斥,也不是逼迫和一大堆的讲道理,他们需要的是一个良好的环境,这些环境是要行动来完成的,从孩子小时候开始,家长就应该多陪陪孩子,每天一个故事,一起背一首诗,一起出去散步,或者一起去玩,这都是行动,这种行动会让孩子有一个良好的环境,我无意在这里批评家长,但是我要说:没有多少家长能做到持续的像关心还是婴儿时候那样关心自己的孩子,其实在成人之前,至少16岁以前,孩子都需要家长的行动,这样的行动会促成一种责任感,这种责任感会像人的潜意识一样支配的孩子去做每一件事,这就是为什么有的家长从来不管孩子的学习,孩子学习也特别好,可是有的家长天天盯孩子学习,学习一样会上不去,其实想想,如果每天你自己在和朋友应酬,回家一身酒味的坐在一旁要求孩子练琴,写作业,看书,自己去看电视上网看股票,觉得孩子会肯吗?不肯,因为行动不对.如果我们换一种方式,告诉孩子今天去应酬是因为工作需要,爸爸是在工作,所以没有按时回家陪你,现在欣赏一下你练琴,或者看看你的作业完成的如何,在加上一个:) ,孩子的心情会很好,因为他既受到了关心,又感觉到了被家人所重视,甚至因为自己想表现一下而做得很好.这就是区别,这种不经意的区别从孩子很小开始就一点点形成,这样潜移默化的环境影响了他的那种责任感,当责任感越大时,他就会做任何事都想做得好,至少会尽力,因为我们必须承认人有一种无形的差距,差距是来源于对事物的敏感性,敏感性高的,就是自己最合适的.(吃喝玩乐不算其中,因为是动物本能.)所以我们要得责任感就是用心去做了就行,过程比结果重要.这里的家长要孩子学琴无非就是这个道理,没有想让他成名成家,能不能成是要有一定天赋的,就是我说的敏感性,但是更多的是学琴这个过程中,也许会遇到所有可能碰到的挫折,而且需要一个长时间的过程,这就是我说的为什么家长会不能持续坚持一直像照顾婴儿一样照顾自己的孩子一样,学琴和其他学习一样,是一种载体,让这件事更具体化了,毕竟这是一件要干很久才能干出点名堂的事,生活中很少有这样的事去做,所以家长选择了去学艺术类,相比其他科目,艺术相对没有明显的界限感,弹琴你弹599也好,740也好,其实都是同一种东西,但是1+1和派=3.1415926~~~~~这就完全不同了,中间的过成有时候甚至没有关系,尽管都是数字,但是方式完全不一样,弹琴,方法是一样的,是个积累的过程.好了,说这么多,有点乱,只是在这里告诉家长,你们在生活中的行动,对孩子的责任感起了非常大的作用,他们今后的学习,生活都和这个潜意识的责任感有很大关系,所以,像坚持去学琴一样,好好关心一下他们的责任感吧,当责任感形成到一定时候开始会自己累积的时候,家长就是高枕无忧的时候,相信孩子会给你们很多惊喜,不得不承认人的智慧是无限的,没有不可能的事!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