键盘中国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码快捷登录

搜索
baidu
摇滚王勇老师单编弹唱教程第十一集发布
查看: 1696|回复: 3

转贴:苦儿学琴记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4-10-18 03: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登陆,参与交流。无法注册或登陆请加QQ群:777694204 或Email:admin@cnkeyboard.net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苦儿学琴记

施雨

“儿子们,练琴啦!”每天晚饭后,我最不喜欢说的就是这句话。听在耳朵里,老觉得自己是在喊:“鸭子们,上架啦!”我不知道,这时候儿子们心里涌现出来老妈的形像是什么样儿,八成强不过周扒皮的半夜鸡叫。

这一声喊过之后呢,儿子们就如临大敌,马上进入一级备战状态。咚咚咚一阵瞎跑,然后呼啦啦一阵枪栓拉响......,哦!不是枪栓拉响,是卫生间的门栓拉响。他们大约只需花一秒半的时间,就能把自己彻底隐蔽在那扇门之后,不管原先在忙啥,完全就是训练有素的海军陆战队,反应之敏捷,手脚之利索,让人瞠目结舌。

以前读医大的时候,做过一个条件反射的动物实验。每次在给狗喂食之前,拉响一串铃声,这样反复多次以后,狗狗就能在它的大脑皮层上建立起一个条件反射:铃声──食物。然后,有一次你只拉响铃声,不给食物,那只狗也会开始流口水。现在我家里的ABC也有一种条件反射,我一喊练琴,他们就内急,十万火急,刻不容缓,非去卫生间不可。

两个卫生间被无条件地侵占了许久,还没见孩子们出来。我估计着就算人类最难的Business (公务)也应该完成了,就去敲门:“好了吧?该换到琴凳上去坐一坐啦!”

“没有!”里面断然回答。

“已经好久了嘛!”我很想具体地知道里面究竟出了什么样儿的技术性故障。

“好吧!现在开始。”里面无比痛惜地回答。

“才开始?那你刚才干啥来着?”我恨不得破门而入。

“看书。”接着是合上书本的声响。呵呵,看书倒成了热身运动了。真是咄咄怪事,孩子总是在这种时候特别重视阅读。有时两个兄弟挤在一个卫生间里,一个坐在马桶上,一个坐在浴缸的边缘,面对面开怀畅谈,或钻研变型金钢的多种玩法;趁人不注意,还虚掩着门儿偷窥厅里正演得热闹的卡通电视节目。反正他们是使出浑身解数逃避练琴,像逃抓壮丁似的。

好不容易盼到他们移驾坐到琴凳上去了,又是一番斗智斗勇。原先,我规定他们一支曲子弹五遍,谁知不到十分钟,五支曲子就超速弹完了。我只好又追加投资,修改第一版的规定,一支曲子弹十遍。十五分钟不到,儿子们乒乒乓乓敲够遍数又开溜了。我去向朋友取经,朋友告诉我:“不能规定遍数,不然他们会偷工减料,胡敲乱按一气就走人,得掐牢时间来整他们。”我又重新制定宪法,每天练琴时间老大为四十五分钟,老二为三十分钟。真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自从两孩子练琴改掐时间后,他们可是花样百出。三、四十分钟里,喝水三次,上卫生间两次,跑来跑去看时间无数次。在没剩多少挨近琴的时间里,还时不时给你来几个休止符。

“怎么没琴声儿了?”我问。

“在读 Notes(音符)。”儿子回答。

“怎么又没琴声儿了?”我又问。

“挠痒痒呢!”

“怎么都是你在出声儿了?”我还得问。

“是弟弟要和我说话。”

弹琴需要兴趣,兴趣是可以培养的。为了培养两个儿子对钢琴的浓厚兴趣,我和老公常常带他们去听钢琴演奏会。无论是傅聪的,还是某某少年钢琴家的演奏会;尤其是听到某某少年钢琴家是个天才,更是非去不可。这里得说说“天才”这个词,我觉得这个词现在有滥用的趋势,这样对孩子有误导作用,大多数的孩子们都会认为自己不是天才,不是那块料儿,学,也是白学。十九世纪西班牙小提琴家萨拉赛特成名之后,也是被称为天才。他听了以后连连摇头说:“这话从何说起?我每天拉琴十四小时,练了整整十三年,你们却说我是天才?”

每一次听钢琴演奏会,孩子们总是在开场之前就达到了兴奋期,黑眼珠滴溜溜东张西望,和邻座的孩子们打得火热。演奏会一开始,他们就兴致锐减,因为在昏暗安静、只能听到钢琴声的音乐厅里,不能随便出声。演奏会的前半部是他们的无聊期,两个小鬼不停地贴在耳边嚷嚷:“妈咪,我可不可以咳嗽?”“妈咪,我口渴。”“妈咪,我想小便。”演奏会的后半部比较好对付了,他们进入了睡眠期。只有在这个时候,我才能全神贯注欣赏一会儿,然后和老公一人扛着一个孩子回家。有次演奏会结束散场后,在停车场巧遇一位很要好的朋友一家子,他们也是带孩子来培养兴趣的,那家的先生扛着睡熟的孩子问我老公:“觉得怎么样?弹的。”

我老公说:“没听清,犯困。”

那家的先生又说:“我一点儿都没听,睡熟了。”

“能睡得熟么?在里面。”我好奇地问。

“可不是睡不好?老有一阵阵的掌声儿把人吵醒。”

一位钢琴老师告诉过我,有一次她让一位朋友逐一询问去她那儿学琴的五十三个孩子:“你喜欢弹钢琴吗?”孩子们在没有老师和父母在场的情况下全部都回答: “I hate piano!”(我恨钢琴!)没有第二种答案。这五十三个学琴的孩子里有亚裔、西裔,来自不同的国家,源于不同的种族。听到这种事,我浑身冒冷汗。总是听到做父母的抱怨孩子不明白父母的苦心,可是,做父母的又有几个能了解孩子们的心苦?

昨天,我终于发现一个朋友没有再要求他家的儿子学钢琴了。我好奇地问:“大家都在学呢!你真的答应他不学啦?”朋友说:“他说不喜欢弹钢琴嘛!为什么要强迫孩子学呢?哈瑞森·福特学琴了吗?埃伦·格林斯潘学琴了吗?比尔·盖茨学琴了吗?”是啊,他们学琴了吗?我不知道,但我知道这位朋友的儿子真是个幸福儿哪!


*据说,格林斯潘唯一的文凭就是在朱利亚学院拿的(Juilliard School of Music; New York University (1948))。看来此君也是苦儿一族。

(选自《美国儿子中国娘》)
温馨提示: 发帖标题请概括内容,回帖请勿使用无意义字符或纯表情。积极参与发帖回帖交流能提高会员等级(提升下载权限)
发表于 2004-10-18 11:5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贴由 墨水河 发表于 2004-10-18 03:02 AM:
苦儿学琴记

施雨

“儿子们,练琴啦!”每天晚饭后,我最不喜欢说的就是这句话。听在耳朵里,老觉得自己是在喊:“鸭子们,上架啦!”我不知道,这时候儿子们心里涌现出来老妈的形像是什么样儿,八成强不过周 ...


还是涉及到那个老问题,弹琴的兴趣。反正偶还是那个老观点:孩子没几个懂事的,如果随着他的性子,他不想作什么就不让他作,那么孩子的未来是让人忧虑的。

最近偶对“音乐的兴趣”这个问题又有了新的理解,孩子之所以不喜欢弹琴,是因为以他们的年龄还有阅历,不足以理解音乐当中的意义。小孩子能够理解并欣赏的,是直观、具体的东西,比如漫画、动画片、床头故事(简单的说就是一看一听就明白的东西);而音乐则是相当抽象、主观且“虚无”的东西,大师的作品、优美的音乐,让孩子去听,他们只能理解成“各种声音的集合”;就像让一个6岁的孩子去看《战争与和平》,他看到的只有一大堆的文字。

呵呵 而练琴又是个很讲究“童子功”的技巧,错过了练琴的大好时光,等到能够真正理解音乐的时候,他所能做到的也只是“欣赏”,剩下的则是后悔了。

由此引出的一个问题,如何引起孩子对音乐的兴趣? 偶认为以后可以有这样的办法来引起孩子的兴趣:

1 教孩子弹他们喜欢的卡通歌曲
2 将“故事”融入到孩子平时练习的曲子中,比如孩子弹到汤普森的某课,老师可以编一个故事,告诉孩子这个曲子讲得什么故事

至于练琴的一些方法,偶也有下面几个建议:

1 不要过分的物质奖励,有些家长经常会以“弹X小时琴,就给你买XXX“来”鼓励“孩子练琴,但是长此以往,孩子会养成”弹琴只是为了买XXX”的坏想法。

2 最好能让小孩子间互相竞争。这个方法已经在各个领域里面“屡试不爽”,

3 培养孩子的“荣誉感” “义务感”,不要让他觉得弹琴是为了父母、为了别人,适当得让孩子“当众丢脸”未尝是个坏事;同样,让孩子经常Show Off(炫耀)一下也是个好事;因为丢脸的“愧疚”感和炫耀的“成就感” 都能极大刺激孩子的上进心、积极性。

就写这么些~
温馨提示: 发帖标题请概括内容,回帖请勿使用无意义字符或纯表情。积极参与发帖回帖交流能提高会员等级(提升下载权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10-18 13:00 | 显示全部楼层
强力支持季风的观点!!
孩子嘛,让他去理解音乐,好象是难了点!更何况枯燥的联琴了,厌烦的情绪肯定是有的。别说孩子了,就算成年人练琴,时间长了也会觉得枯燥(特别是初学的时候)!只不过成人的毅力比孩子要强,所以自己能坚持下去!而孩子呢责是在家长的监督之下弹下去!
      爱玩是孩子的天性,可以给孩子们自己一些空间。可是对于孩子练琴,却不应该太随意。我看到过这样的情况,家长让孩子学些东西,在上小学之前就开始了,现在都要上初中了还在学。学电子琴,学画画,学唱歌,学跳舞,学长笛,学游泳,学乒乓球,学英语,学奥数,学作文。。。。。。好象可以学的基本都去学。弄的孩子很累,但是什么东西学好了呢。这么多基本都没坚持下来, 英语,奥数,作文现在学习也用,所以继续。其他的可能就画画还在坚持,唱歌,跳舞,学琴都停了!孩子的家长是这么认为的:“多学些东西对孩子的成长是没有坏处的”。其实也对,这个孩子学的东西多,知识面肯定也广了。
      为什么举这个例子呢,出于两点考虑:
1.现在很多家长看着孩子辛苦,觉得有没有必要让孩子学这么多,比如说学钢琴!答案是肯定的,家长不必有疑问,多学东西没坏处,只要你的孩子有那个精力!但是,应该有主次,着重一样,其他的辅修!
2. 就是 对孩子学琴不要一味迁就,   就象季风说的那样,孩子没几个 懂事的。这次对于弹钢琴妥协了,那么下次对于其他的事也是会妥协的。那么到最后孩子到底能学到什么呢?孩子就是树苗,是修剪他,还是随意让他长,家长都明白!
      至于说学琴 的方法,我觉得季风说的很详细,也很有效。我补充一点,不知道管不管用。我看到很多孩子对家长都有依赖性,孩子学习总希望家长来陪,特别是孩子的母亲。如果家长和孩子一起学,参与其中,估计效果会更好吧。因为孩子的效仿力特强,自己做事的时候总喜欢看看别人在做什么。 别人做作业,我就做,别人看电视,那么我也看。家长的行为对孩子很起作用的!看见论坛里的很多家长都陪孩子一起学,我想这样的家长是真的为孩子的学习付出了,孩子也一定会取得成绩的!!
      祝愿所有的孩子都能成材吧!!
温馨提示: 发帖标题请概括内容,回帖请勿使用无意义字符或纯表情。积极参与发帖回帖交流能提高会员等级(提升下载权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0-10 21:18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幽墨的文采,顶一个。
温馨提示: 发帖标题请概括内容,回帖请勿使用无意义字符或纯表情。积极参与发帖回帖交流能提高会员等级(提升下载权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2 下一条

微信公众号|领红包|举报|黑屋|手机|Archiver|官方QQ群:777694204|键盘中国 ( 粤ICP备19059169号-1 )

GMT+8, 2025-10-26 05:36 , Processed in 0.099319 second(s), 3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