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时间2004-10-22
最后登录1970-1-1
在线时间 小时
主题
精华
积分0
贡献
ST
道具劵
|
马上登陆,参与交流。无法注册或登陆请加QQ群:777694204 或Email:admin@cnkeyboard.net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钢琴胞组模型
关键词:
DSP 数字信号处理器 (集成电路芯片)
许多“数字化”项目的应用效果介于成功与失败之间,市场因此很难定位,数字钢琴就是其中非常典型的一例。数字钢琴同钢琴比有许多优势:多功能、不需调律、便携、易于电教、可编辑……,可是它有一个致命的弱点——音色不佳,即便是最高档的数字钢琴,其音色表现力也远比不上一台低档普通钢琴。
“钢琴的声音是木头里出来的,数字钢琴的声音是电声喇叭里出来的,当然不一样!” 这是很流行的一种偏见,因为很少有人自问:为何音响中的CD钢琴曲是那样完美,那不也是从电声喇叭里出来的吗?。
现在我们知道,是前端采样音源的先天缺陷造成了数字钢琴的声音硬伤,而不是后端音响系统的毛病,目前市场上的数字钢琴,不论新旧中外、不论何种品牌,无一不是用的“采样音源”技术,毛病比较一致,大同小异:音色单调、呆板和重复。
现在,终于有了一个完全不同于“采样音源”的“钢琴胞组模型”技术,它以“参数编码”的方式构造了钢琴中对声音有贡献的主要部件的数学模型,这些模型在弹奏时会即时形成钢琴完美的声音,而不是预存“波表”的重放,从而完全消除了采样音源的先天缺陷 。
“钢琴胞组模型”是反映钢琴发声机理的数学模型,它按照发声过程的物理原理构造了一组模型胞:碰撞小胞、泛音小胞、音板干胞、铁骨干胞和箱体干胞。每个模型胞的行为规则是可设计的,一旦设计确认,各模型胞将在规则的约束下对外界的刺激做出反应。比如,当某键发生触键动作时,会引起“钢琴胞组模型”进行下列数学运算——碰撞小胞会依据触键力度的大小去直接撞击该键的各泛音小胞,同时还间接的去撞击音板干胞、铁骨干胞和箱体干胞,然后各泛音小胞产生横振动、纵振动和倍频振动,这些振动通过各干胞产生最终的合成输出波形,其它所有键的各泛音小胞也都可以通过干胞的耦合做出不同程度的关联反应。与此同理,随机的连续不断的演奏动作对于这些模型胞来说,不过是无数个刺激的组合罢了。
“钢琴胞组模型”具有开放的结构,非常容易修改和引入新的胞体,它的算法简洁直观,由该算法构成的软系统完全可控,其稳定性的边界条件也是可测的,最重要的是它的信号流程清晰,可以直接用现有高速浮点DSP的指令描述。
不难想象,基于“钢琴胞组模型”技术的数字钢琴继承和进入钢琴市场将是水到渠成的事,而且还会产生对钢琴内外市场通吃的局面,各种数字化应用的新领域自然也会浮出水面,创造许多新的市场和商业机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