键盘中国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码快捷登录

搜索
baidu
查看: 5297|回复: 19

二十一世纪最有可能形成的主流音乐合成技术!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4-10-22 22: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登陆,参与交流。无法注册或登陆请加QQ群:777694204 或Email:admin@cnkeyboard.net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访问神经合成器的创造者哈特曼






美国的KEYBOARD杂志2002年4月份以NEURON合成器作为封面,编者在文章前面写道:Neuron在NAMM引起了很多议论,它完全以新的方式创造声音。英国的未来音乐(Future Music)杂志采访了NEURON的创造者Axel Hartmann,使我们有机会看到“神经合成器”后面的故事。

How are you?

NAMM展会之后还有点累,在展会上表演neuron之前出了一点问题,由FedEX运输的3台合成器都坏了,我们连夜抢修,总算又能用了。后来的表演非常成功,我们完成了这个产品,而且观众似乎喜非常欢它,我真的又高兴又疲倦。 背景我是一个工业设计师和音乐家,从12岁就接触合成器,而且总是企图把我的音乐野心和我的设计工作结合在一起。所以我的大学毕业证是计算机音乐工作站颁发的,90年代的德文版Keyboards杂志曾有报道。1989年开始我在家中为Waldorf Electronics搞设计,首先设计的是Micro Wave,然后参加了直到现在全部产品的设计,例如Wave, the Q Series, Attack plug In等。1995年我和一些朋友建立了自己的设计公司Design Box,从此为多家MI公司工作,像Steinberg, Alesis, Creamware, Korg, Antares, Line6, Prosoniq, Midiman, Novation, Access... ,我们同时做产品设计和图形设计。 你为设计Andromeda做了什么?我负责全部产品设计……盒子外形,按键和旋钮的形状和感觉以及它们放在哪里。我还设计全部产品的图形例如乐器模块“银河”样的布局就是我想出来的,我与Alesis R&D小组密切合作。

什么使你决定制造Neuron合成器?

为其他公司设计了许多合成器之后,我更希望完全自主的设计一件乐器,很多情况下可用性、人体工学等细致的设计都需要服从预算而被忽略。Neuron则不在用户接口、全局外观、或者使用的材料品质等方面有所妥协,它的外形、感觉、显然还有声音都很了不起。当我在德国Prosoniq Software发现Stephan Sprenger设计的声音引擎时,我知道创建新合成乐器的机会来到了。我的有关多层布局用户接口和Stephan Sprenger的神经网络结构就像手和手套一样贴切。所以在2000年法兰克福乐器博览会我们就决定开始。 一个小公司要制作新的硬件,这些日子一定是很不寻常的,为什么你决定独自干?因为我想这是很容易的(最后知道不完全是这样)。但是大概一开始不准确知道等在后面角落里的是什么会更好些。我曾经梦想新的合成器绝对不妥协折衷,经过长时间的工作体验现在我和许多公司的设计观点比较接近了。我想我能处理好所有遇到的问题。比较幸运的是我们选择了很不寻常的方式开发Neuron,我们利用了许多第三方公司的服务,从而把我们公司的费用尽可能降低。我想财务的解决…… 你怎样得到财政的支持?朋友们,他们现在是公司的一部分。 有什么最得意的事情?我们在NAMM之前没有多少时间制作Neuron样机,只制作出少量基本声音,然而他灵活的声音引擎还是非常令我们惊讶。只要移动几下控制棒,我们就能创造出大量不同声音的频谱。Neuron似乎能满足从最严格按乐谱演奏到HipHop制作者两个极端之间的所有需要。

为什么它比任何其他合成器好? ...

Neuron是不一样的,它属于新的乐器类型。基本思想是一台给音乐家的合成器,他们可以从已经很好的声音开始工作而不需要把某些东西放到一起才得到好的声音。Neuron是第一台动态建立参数的合成器——由已经装进合成器的声音决定。你能用先前没听说过的方式操纵声音素材,大概只有再合成的声音才具有这样的可能性。Neuron可以算作第一台“再合成器”。我们设计了全新的接口,同样带有活跃的触觉成分,人们将会喜欢Neuron。它很容易操作,因为它清楚地告诉用户要做什么(例如通过13个显示屏和图形支持的轮形控制器)。无论如何,我不喜欢一个词:“好一点”……比Matrix 12好一点?……比Waldorf Wave好一点?还是比Moog Modular好一点?我不这样想。也许多少年以后一件乐器真正表现出新的声音制作工作方式。而我们已经在NAMM开始后的第一个小时就体验到了,声音引擎和用户界面的结合好像是一个声音的矿藏。

音乐制作的将来会怎样?

我愿意在德国回答这个问题……可能更容易一点。总之,我在试验……什么是音乐制作的历史?它总是人们生活的时代的反映。现在是计算机时代,人们用计算机演奏音乐。我们同样仍然面对节奏和旋律,而声音显然不一样……音乐中的计算机技术将显出更多的人性,将有更多的触感控制来到音乐家的桌面。将会有更多的奉献,特别的带有灵魂和性格的乐器,甚至演奏音乐会有更多的乐趣——哪怕对于非音乐家。




NEURON的具体情况大概是:强有力的DSP引擎,64bit浮点精度,32bit信号通路,256MB内存,10GB内置硬盘存放厂家预置和用户定义的神经合成模型,内部记忆200声音和200设置,有“快照”功能。外部备份可以用CD-R,硬盘或smart memory等USB设备。复音数由合成模型而定,16-48不等。6个音频输出可以灵活分配,从6单声道输出到5.1环绕声都可以。61键半加重键盘带有力度和通道触後。

Neuron技术规格

模板由实时控制参数的多成分粒子转换合成驱动

ANN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人工神经网络)控制的变换声音分析用于音乐声音转换

32bit内部信号通路,32bit/64bit数字信号处理器,精确浮点运算,高速CPU,128 MB内存,20GB硬盘。

3个X状摇杆

4个背光LCD显示3个数字参数电平和8个数字参数名字

1个控制中心带有2x16背光LCD显示,X/Y摇杆和无穷旋转的旋钮(编码器)

12个无穷旋转的控制轮(编码器)带有视觉显示

6个无穷旋转的转盘(编码器)

控制器带有中央定位

双向弯音和调制控制器(可以定义)

主音量转盘

位于后板的大型发光电源开关

5个八度(61键)力度感应,轻度加重,通道触後键盘

出厂时带有100模型/200声音/200设置,

4倍多模式

复音数(8-32)取决于选择的神经合成模型

快照功能即时保存和调用编辑的声音

可以自由定义的输出(最多6X单声道/3X立体声/环绕声)

Midi In / Out / Thru

USB口用于外部备份设备(CD-writers, Hard-Drives, Memory sticks 等)和网络

S/PDIF In / Out (digital, 44.1 kHz / 24bit)

耳机,延音踏板,自由定义的开关和连续控制器

耗电: 250W | 体积: 952mm (w) x 98mm (h) x 373mm (d) | 重量: 17.5kg



官方网站

http://www.hartmann-music.com/home/us/news/

[ Last edited by armada on 2004-10-22 at 23:22 ]
温馨提示: 发帖标题请概括内容,回帖请勿使用无意义字符或纯表情。积极参与发帖回帖交流能提高会员等级(提升下载权限)
发表于 2004-10-23 07:38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亲自使用过没有?

音色感觉如何?
温馨提示: 发帖标题请概括内容,回帖请勿使用无意义字符或纯表情。积极参与发帖回帖交流能提高会员等级(提升下载权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11-1 08:34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只是转帖啦 呵呵
温馨提示: 发帖标题请概括内容,回帖请勿使用无意义字符或纯表情。积极参与发帖回帖交流能提高会员等级(提升下载权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11-1 09:17 | 显示全部楼层
顺便对StudioCover所说的小评一下

根据StudioCover所提供的链接http://www.ea-m.com/eshop/pro.asp?id=107的介绍
”neKo 64 i配备了当今最为先进的计算机芯片,这就是芯片之秀AMD公司的64位处理器“
“开放式的系统

neKo 64使用了业界标准的母板与处理器,可以让你运行标准的操作系统,比如Microsoft Windows与标准的PC兼容硬件——不要告诉我你要接上打印机。 ”

”虚拟运行成千上万种虚拟乐器与插件,专门为Windows XP操作系统优化,这些产品包括Steinberg,Native Instruments,Synapse Audio,以及IK Multimedia等等大厂!

PCI扩充

这个合成器并不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合成器”。 说得直接一点,这个合成器是一台标准PC + MIDI键盘 + MIDI控制器的合体  呵呵  这个合成器的音色都要靠安装VSTi 插件等软件音源来实现,其性能根本不能像其所标称的那样达到”无延迟开机“ 。而且即使这个合成器用了当前AMD最快的64位CPU Athlon64 FX55  + 8GDDR内存甚至Raid5磁盘阵列,同时运行多个VSTi插件的时候,也难免会顿, 甚至会死机(有一个18张DVD的管弦音色插件,其基本配置就要求2G 如果再同时运行Xphraze Halion Atmosphere... ... ) 呵呵 而且一个Athlon64 FX55 目前的报价是1万元人民币,8G DDR内存 按1G x 8来计算,也要接近1万元人民币,假如再配置上Raid5磁盘阵列(Raid5控制卡 3000元,3块SCSI或SATA硬盘 起码6000元) 整个合成器光计算机部分的成本价格就不会低于30000元;再加上MIDI控制部分、调音台部分、电源部分..(这个系统绝对需要500W左右的电源)这个合成器的最终零售价格绝对不会低于4W;这个价格,可以同时买Motif8 + Fantom X6了。

如果真要模拟配置这样一台合成器,偶会建议:
买一台BareBone架构(就是准系统)的台式PC,配上1G DDR内存 双SATA Raid0阵列,一块好点的声卡,A643500+  17寸LCD
再配合Novation的MIDI控制键盘,效果不会比上面的差很多,而这样的全套配置,也不过1.5万
温馨提示: 发帖标题请概括内容,回帖请勿使用无意义字符或纯表情。积极参与发帖回帖交流能提高会员等级(提升下载权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11-1 11:31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块探讨,越探讨越会让技术为大家所熟知道。

不知道你有没有从事过计算机编程工作,或者是单片机开发之类的事情。

我们一般所称呼的合成器,其实就是电脑,先看一下这个参考:

http://www.studiocover.com/info/753-1.htm

附上一幅图:




然后我再来告诉你,你平时用的合成器其实是最为“低级”的一种计算机,而这种产品,早晚要被淘汰。
温馨提示: 发帖标题请概括内容,回帖请勿使用无意义字符或纯表情。积极参与发帖回帖交流能提高会员等级(提升下载权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11-1 11:32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按照你的这种计算方法,那等于是忽视了技术这一部分。按照某种原理,在家里可以自己组一台合成器,用你的电脑。但是能不能保证稳定性,能不能是统一的整体,这个就很难说了。


而这家公司卖得就是这一点:“整合性”——这个早晚还都得有人做。不过做得早一点的,可能比较亏一些。


这款琴的价格没这么高。


另外告诉大家比较让人高兴的事,这款琴是中国人开发的

[ Last edited by tritonlover on 2004-11-1 at 12:17 ]
温馨提示: 发帖标题请概括内容,回帖请勿使用无意义字符或纯表情。积极参与发帖回帖交流能提高会员等级(提升下载权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11-1 11:35 | 显示全部楼层
象神经合成器,在国外根本就没人用。


让部分公司拿到中国来蒙人。利润高吗。


关键是部分技术助理根本不知道怎么回事,从头到尾都让人当工具用。你自己赚不到钱,还要为别人白宣传,你还以为那是高科技。
温馨提示: 发帖标题请概括内容,回帖请勿使用无意义字符或纯表情。积极参与发帖回帖交流能提高会员等级(提升下载权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4-11-1 12:02 | 显示全部楼层

“神经”合成器荣获美国电子音乐家杂志大奖!

《电子音乐家》杂志2004年编辑选择大奖

原载Electronic Musician杂志2004年第一期。

《电子音乐家》杂志(Electronic Musician)每年第一期都发表年度“编辑选择奖”的评选结果,这次(已经是第12届)参加评奖的是2002年10月到2003年10月间出现在市场的产品。EM的老编们必需在年底的两个月里完成产品的测试和评选工作,其紧张程度可想而知。因此在前言中通常都要叫苦(其实心里很高兴),然后事先对于有可能出现的疏漏表示歉意,声明评选重点是首次出现在市场的全新产品,老软件只考虑有显著改进的升级。今年的得奖产品分类与过去略有不同,总共包括26类,27个产品。 我们非常高兴的看到本届许多获奖产品都是我们所熟悉的,甚至正在使用中。这一事实说明在使用最新的电子音乐产品方面我们与外界的差距已经非常小了。






获奖的键盘(合成器有2个),它们是Minimoog Voyager 和“神经”合成器

分类:合成器(键盘,模拟)Synthesizer (keyboard, analog) 厂家:MOOG MUSIC 产品: Minimoog Voyager ($2,995) Minimoog Model D是第一台便携合成器,它的声音备受宠爱的时间之长久,没有一件其它电子乐器比得上。现在发明家在21世纪又给我们展示了一件新的单音模拟合成器Minimoog Voyager。 Voyager承继了老Minimoog的全部优点,还添加了许多新特点,比如3个VCO,1个宽厚的4阶滤波器,44键键盘等。它的外壳用实木制作,平添许多情趣。 新特点还包括可编程的记忆、力度感应、足够多的控制电压输入口,以及MIDI带来的全部好处。 象Model D一样,Voyager是手工制作的,结实得象一棵树。外观与Minimoog非常相似,向上倾的控制板同样便于使用,旋钮和开关的布局一如1971年产品。 但是Voyager并不是古董复制品,科技的进展给予它的表达力和多才多艺是昨天的Minimoog无法企及的。其中最显著的是触感控制器,一个大型3座标触控板,你的指尖可以同时控制滤波器截止频率、包络时间和LFO速率,或者你选择的任何3个实时参数。它连续可变的波形,立体声多模式滤波,新的调制路径和许多现代特点可以充分满足时髦合成器家的需要。 它的声音怎么样?这是一台Moog,千真万确,全套古典音色只须按一个钮就出现了,从著名的低音到尖叫的独奏。尽管单音模拟合成器还有许多选择,但是我们建议你先试试这台。




分类:合成器(键盘,数字)Synthesizer (keyboard, digital) 厂家:HARTMANN 产品:Neuron ($4,995) 能够成功地以全新的方式发声,从而在历史上留下里程碑式的伟大时刻,这样的乐器并不多见。过去享有此项殊荣的有Mellotron、Moog Minimoog、Sequential Prophet-VS、E-mu Emulator 等,它们甚至从此改变了音乐家的工作方式。眼下由Waldorf Q的开发者Axel Hartmann与Prosoniq开发者Stephan Sprenger合作研制的Hartmann Neuron也可以归入这一类。 一眼望去已经可以看出Neuron非同一般:它的实时控制器包括5个游戏棒,13个带背光的LCD,14个附带LCD显示的拨轮,改换音色的时候全部参数名字也同时改变。模拟和数字的端口分组排列在侧板上。 但是外观远不能说明Neuron的卓越,它的结构和声音才是新颖和不同一般的。Neuron让你直接介入物理模型的构成,你可以从准备做再合成的样本开始,在模型的分类表中进行选择。所谓模型可以是弓弦乐器到电钢琴到任何类型的声音,有关参数则取决于选定的模型。面板上的控制器也随之改变,原先控制琴弦张力的游戏棒现在可以控制房间尺寸或温度。 掌握Neuron的操作等于学习一种新的音频合成方法。简单振荡器和滤波器已被取代了,你现在要进入Resynators, Scapes, Spheres, Silver的世界。 Neuron从一个声音逐渐改变到另一个声音毫不费力,其结果完全能让音乐家满意。你可以将自己的声音采样后再合成,附带的ModelMaker软件帮助你创建自己的模型。 听烦了老声音?到Hartmann Neuron来呼吸一点新鲜空气吧!




[ Last edited by armada on 2004-11-1 at 12:04 ]
温馨提示: 发帖标题请概括内容,回帖请勿使用无意义字符或纯表情。积极参与发帖回帖交流能提高会员等级(提升下载权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11-1 12:13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刚贴完,楼下这位朋友又给我提供了一个活生生的例子,你去看看它的英文部分,自己都承认是SOFTWARE了。

另外一点,不要以为是英文描述的就是专业的,就是牛X的。没那么回事。外国人重利比中国人要厉害。广告学就是先从国外传过来的。


只要是能变成软件的合成器(硬件形式),都没什么神奇的。象VIRUS,病毒合成器,前些日子某*音公司吹牛B,现在不是到处都是——而且是从FTP等里下载下来的,或者是已经加到了这种产品上:

[url]http://www.ea-m.com/eshop/pro.asp?id=260

图:





看到没有,VIRUS都被放到这种卡里了,这下大家明白了吧。广告词语参考一下而已,要去探求技术的本质。这样才好讲价,或者避免被人宰的可能性。

只不过是把“软件”放到了一个“低级电脑中”做成合成器的样子而已。与其低级电脑,不如高级电脑,干脆64位算了。


所以买产品时要认清本质,为什么有些厂家或商家有暴利,因为顾客对信息了解得不够多。如果顾客对信息了解得够多了,厂商的价格就必然要跌下来。
温馨提示: 发帖标题请概括内容,回帖请勿使用无意义字符或纯表情。积极参与发帖回帖交流能提高会员等级(提升下载权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4-11-1 12:17 | 显示全部楼层

“神经”合成器参加2004雅典奥运会!

Neuron at the opening ceremony of the Olympic Games in Greece

Let us look back just a few weeks: The No.1 sports event of 2004, the olympic games, are starting up in their ancient homeland of Greece (official homepage of the olympic games / 2004). Athletes from all over the world come together to celebrate this peaceful test of strength between 202 nations.

Also on the tracks: Neuron. Adding to the experience of the spectacular opening ceremony. The typical sound of the neural sound engine is clearly audible throughout the whole event. Every time the camera turns through another spectacular sweep over the illuminated stadium, it is supported dramatically by Neuron's sonic clusters and atmospheres.

Months before the event, "Jack Morton / Public Events" (www.jackmorton.com) approached Hartmann with a request by Greece's top composer and producer Nikos Patrelakis, who was commissioned to write music for the opening and closing ceremonies of the olympic games. Nikos wanted a Neuron for his compositions. At Hartmann, we are happy and proud for having the chance to be part of the games by supplying Nikos with a Neuron synthesizer for his fantastic compositions.



September 1st, 2004

Neuron VS - Neuronal Software Synthesizer

Available in just a few days at your dealer: Neuron VS - the Neuron synthesizer for total integration into your virtual studio setup. Neuron VS comes with , the hardware controller box, and is one of THE new stars in the synthesizer galaxy.

For more information, just click on the graphic to the right!





August 12th, 2004

A view into David's studio

When developing a musical instrument, there´s always a vision of certain sonic aesthetics that keep you moving on. David Sylvian is one artist, whose music Neuron seems to be made for.

David's compositions are characterised by his musical sensitivity and a very personal, "pictorial" feeling for sound. He is a true artist whose zenith never seems to be eclipsed.








July 26th, 2004

Manfred Mann test-drives the Neuron

He is one of the most renowned keyboard players in the world. And the way he plays and performs was and still is exemplary for many keyboarders. During his European tour we had the honour of welcoming Manfred Mann to our premises in Ravensburg, Southern Germany. Manfred first got in touch with the instrument at a store in London, where he was fascinated by a particular sound on the Neuron.

"Neuron does have a really good sounding filter. Besides that, the instrument offers the opportunity to merge sound in a way that opens up a very usable sound spectrum. For my way of performing, realtime control over the sound is one very important feature. While soloing with my right hand, I use my left hand to change and control the sound of the machine. With Neuron I can drive up to four parameters simultaneously with each of the controllers to the left of the keyboard and this fits in perfectly with the way I play."

Manfred intensively tested the Neuron - and this side by side with a Moog Voyager®* as sparring partner. "Analog filters - depending on the setting - do have the peculiarity to fade out thin within a certain keyboard range. This is exactly where Neuron opens up a new perspective by merging sound or parts of sounds through the Resynators and the Blender.

Manfred, many thanks for your visit! At Hartmann, in the upcoming weeks we will work intensively on a Solosynth Soundset that - inspired by Manfred's way of playing and performing - may open up a new side of neural network synthesis.

* Moog Voyager® is a registered trademark of Moog Music Inc.



Neuron wins Electronic Musician | Editors' Choice


温馨提示: 发帖标题请概括内容,回帖请勿使用无意义字符或纯表情。积极参与发帖回帖交流能提高会员等级(提升下载权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11-1 12:20 | 显示全部楼层
跟你说多少句你才明白啊,这根本就没有什么新鲜的技术,在里面,换句话说,技术上来说,它是大陆货。


你要讲新技术,来这里,不过一般消费者根本不会去关注,只有音乐学院电子音乐系的师生才会去关注:

[url]http://www.studiocover.com/special/s14.htm



干脆让我们自己来做合成器,这样就明白合成器是怎么回事了。如果你感兴趣,有时间的话,来这里学习一下如何制作合成器,你做得好了,不比神经合成器的弱。而且从技术上讲是一样的道理。

真正的合成技术,现在都在国外电子音乐实验室里研究着呢,现在流行的媒体互动技术。
温馨提示: 发帖标题请概括内容,回帖请勿使用无意义字符或纯表情。积极参与发帖回帖交流能提高会员等级(提升下载权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4-11-1 12:43 | 显示全部楼层
您可以说自己东西非常好非常先进,但是要我提醒您——必须市场承认和用户支持!否则都是空话的。技术细节我就不说,您提到的所谓高技术其实就是软音源而已,必须需要电脑的支持。您到电脑城推销一下看看有没有用户买您的帐?
温馨提示: 发帖标题请概括内容,回帖请勿使用无意义字符或纯表情。积极参与发帖回帖交流能提高会员等级(提升下载权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11-1 12:47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说了很多遍了,估计你没仔细看贴,先看那幅图,我在贴一遍吧:




1、首先,现在的合成器其实就是“电脑”;

2、要有专门的软件工程师为这种低级电脑开发“软件”

BTW,从这层意义上说,合成器硬件也是“软音源”


而——》


神经合成器就绝对是“软件音源”了,我在上面已经给你解释了。我把你贴的文章中的一段给你转一次:

[Neuron VS - Neuronal Software Synthesizer

Available in just a few days at your dealer: Neuron VS - the Neuron synthesizer for total integration into your virtual studio setup. Neuron VS comes with , the hardware controller box, and is one of THE new stars in the synthesizer galaxy.]


看到没有,这是铁打的“软件”,这可是你自己贴的文章中的原话:)。

[ Last edited by tritonlover on 2004-11-1 at 12:49 ]
温馨提示: 发帖标题请概括内容,回帖请勿使用无意义字符或纯表情。积极参与发帖回帖交流能提高会员等级(提升下载权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4-11-1 13:06 | 显示全部楼层
您自己其看看吧。看看别人是怎么做的。不要断章取义!

http://www.hartmann-music.com/home/us/news/
温馨提示: 发帖标题请概括内容,回帖请勿使用无意义字符或纯表情。积极参与发帖回帖交流能提高会员等级(提升下载权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11-1 13:53 | 显示全部楼层
算了……

懒得说了
温馨提示: 发帖标题请概括内容,回帖请勿使用无意义字符或纯表情。积极参与发帖回帖交流能提高会员等级(提升下载权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11-1 15:06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上的,我N年前就知道合成器的核心就是软件技术,这里的人大概都知道,这没什么好争论的吧。
我也不知道你什么意思,让大家都别买合成器,都去用软件音源吗?
你似乎只在意音乐制作领域,合成器还有个重要用途是现场演奏。
你看哪个大师是背着MIDI键盘,抱着笔记本到现场演出的?
还有,国内D版软件泛滥,是很多人纷纷用软件音源的重要原因之一。软件也是要花钱的,把你用的所有宿主软件、音色合成器插件、音色光盘,甚至系统平台,都换算成正版的价格,你再看看是多少钱?
温馨提示: 发帖标题请概括内容,回帖请勿使用无意义字符或纯表情。积极参与发帖回帖交流能提高会员等级(提升下载权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4-11-1 15:20 | 显示全部楼层
不管用什么高技术包装,核心的东西依然还是软音源技术——换汤不换药!兄弟,现在比尔正在抓盗版,您有本事叫他不抓盗版我们就支持您哈哈!

[ Last edited by armada on 2004-11-1 at 15:33 ]
温馨提示: 发帖标题请概括内容,回帖请勿使用无意义字符或纯表情。积极参与发帖回帖交流能提高会员等级(提升下载权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11-2 10:1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贴由 tritonlover 发表于 2004-11-1 11:31:
一块探讨,越探讨越会让技术为大家所熟知道。

不知道你有没有从事过计算机编程工作,或者是单片机开发之类的事情。

我们一般所称呼的合成器,其实就是电脑,先看一下这个参考:

[url]http://www.studioc ...


似乎您一再强调大家都熟知的情况: 除了早先的模拟合成器,现在的合成器都是电脑+软件。  大家都知道的,不要自做聪明了。大家说的硬:就是指专用计算机+专用输入设备+软件;大家说的软:就是通用计算机平台比如PC/Mac上的软件。

告诉你现状:
各大厂商拥有的技术是什么? 难倒是硬件? 当然不是, 各大合成器厂商拥有的技术全是软件技术,为了获取最大利润,厂商硬是不肯把其软件实现到主流的先进的计算机平台比如PC上,你想要使用他们的软件,就只能老老实实买他们的“硬件”合成器。

另外, 厂商用“硬件”合成器还有一个理由, 使用专用计算机比使用通用计算机更容易开发/维护/技术保护。

总之: 买“硬”的还是买软的, 其实并不是你我决定的, 是N多厂商导向的,是他们故意弄出“硬”和”软“的界限来。
温馨提示: 发帖标题请概括内容,回帖请勿使用无意义字符或纯表情。积极参与发帖回帖交流能提高会员等级(提升下载权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11-2 23:4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贴由 studiocover 发表于 2004-11-2 09:51 PM:
你去Google.com上搜索一下Proteus X……

现在的价格是149美金,折合人民币大概1200左右。以前价格估计是7千到8千之间。

懒得理你……中国人为什么贱,因为你在为它的利益考虑时,他以为你是在蒙他。这就是中 ...


请注意文明措词,即使是你以前有过开发合成器的"牛X"经验。
温馨提示: 发帖标题请概括内容,回帖请勿使用无意义字符或纯表情。积极参与发帖回帖交流能提高会员等级(提升下载权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11-3 00:0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贴由 发表于 1970-1-1 08:00 AM:


随便猜测一下,那个用AMD64 CPU ARM起来的合成器莫非是老兄开发的?

“如果ROLAND能开发很好的软件,它不会把什么IK MULTIMEDIA、UNIVERSAL AUDIO公司的插件放到自己产品中了。更不会与什么CAKEWALK公司结盟。因为它没有很“高明”的软件开发技术。


这一点老兄理解的不是很对,一个开放的平台才是有活力的平台,故步自封、闭锁的平台最容易走向死亡。抱歉我对合成器的软硬技术了解的并不是很多,所以没有资格来评论您的高论,但是如果您真正搞过计算机软硬件开发的话,这个道理您不会不知道吧。Windows正式靠着众多众多第三方软件的支持,才能走到今天这个一家独大的地步(当然Windows的内核是完全保密的) nVidia击败3DFX,Glide3D走向灭亡,都是因为两个字“封闭”。 把通用PC改造成合成器不是不可以,而是不合适。通用PC要为各种各样的软件平台服务,很难为音乐制作达到最佳优化;比如您所说的那个使用AMD64 CPU的合成器,他要同时运行Windows核心,DirectX图形接口,Explorer... ...无用的进程,这样有接近一半的计算机资源被浪费;而且各个音色插件很难达到最佳的搭配,除非用户有相当充分的计算机应用知识... ...
所以,这里所说的“硬’合成器,按我的理解,就是专门为某种采样、音序等程序设计的专用硬件。
温馨提示: 发帖标题请概括内容,回帖请勿使用无意义字符或纯表情。积极参与发帖回帖交流能提高会员等级(提升下载权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2 下一条

微信公众号|领红包|举报|黑屋|手机|Archiver|官方QQ群:777694204|键盘中国 ( 粤ICP备19059169号-1 )

GMT+8, 2025-9-3 00:02 , Processed in 0.056481 second(s), 6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