键盘中国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码快捷登录

搜索
baidu
查看: 2114|回复: 3

投资孩子你受益了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4-11-26 16: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登陆,参与交流。无法注册或登陆请加QQ群:777694204 或Email:admin@cnkeyboard.net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来源:北京青年报


  生孩子是一种投资,年轻的父母也许不容易接受这个缺乏人情味的观点,但孩子的效益,尤其是在农村,却是显而易见的。常听人说“孩子都大了,总算熬出头了”,这无非是指对孩子的投资进入了回收阶段,孩子能为家庭带来劳务和经济收入,父母的养老问题也有了指望。所谓“这个孩子算白养了”,正是父母们对在孩子身上“血本无归”的抱怨。此外,孩子成长过程中给家庭增添的精神乐趣无形中也补偿了抚养的艰辛。子女在客观上还能形成所谓的家族效应。

  父母把大部分的收入都花在了孩子的身上。如果没有孩子,他们也许会去旅游、去买车、买股票、买楼或者干脆把钱存在银行。撇开风险不谈,同样一笔钱,因为不同的生活选择会演变成不同的结果:一本世界各地的旅游影集、一辆帅气的跑车、一笔绩优股、一套平价房、一本老存折,或者一个聪明健康、前途无量的孩子。

  -孩子书包里装着一套房

  珠海市曾经做过一次调查,结果显示:这些家庭用于教育的支出呈现大幅增长趋势。而据推算,珠海市民家庭每培养一个孩子,从幼儿园到大学毕业的近20年中,教育费用和生活费用至少在12万元以上,这还不包括请家教和不可预测的医疗费。这相当于中小城市普通居民购房的费用,真可谓“孩子的书包里装着一套房”。

  调查中,认为目前高校费用“高”与“较高”的家庭超过了70%。对大学的培养成本如何构成、收费标准的确定能否公开并广泛听取社会各界的意见等,成了家长们普遍关心的问题。在城市居民的各种消费中,“子女教育费用”高居榜首,居民储蓄的主要目的和未来3年消费投向占据首位的均为子女教育。

  同时,教育的高消费特征还在加剧。2002年1月至8月,珠海市居民支付给学校、幼儿园的各种学杂费、教材及其他教育费用人均453.44元,同比增长近五成。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珠海一些名校在大幅度扩招,家长们为让孩子上理想的学校,不惜重金交纳择校费。日益增多的民办学校更使许多家长付出了昂贵的学费。2002年1至8月,珠海居民家庭用于请家教、上兴趣班的费用增长了两倍。目前有子女在中小学、幼儿园的家庭中,有35%的孩子曾参加过各种类型的兴趣班,月均花费300元,请家教的月均花费400元;有家长定期送孩子到广州请名师指点的,每月花费约1200元。有一个子女上大学的家庭,月均支付给在外读书子女生活和学习费用达1258.18元。商家们纷纷在寒、暑假里推出各种各样的培训、补习和家教服务,形成了一股“特长大拼比”的社会氛围。许多幼儿园也开设了特长班、兴趣班,唱歌跳舞、琴棋书画、武术、体能、英语等供家长选择,每课时一般收费50至100元,各类教材、乐器的支出也随之增长。在珠海被调查的百户家庭中,拥有中高档乐器12件、钢琴10台…… 另外,据调查,目前我国城市消费中增长最快的是教育,增速为年均20%左右,居民储蓄的10%是作为“教育消费”预留的,在我们的采访中,很多教育消费预留的费用甚至是远远超过10%这个比例,不少夫妻认为,房子和孩子的教育是未来自己投资最大的项目,比起孩子的教育消费来说,房产的消费是有形的、可比的、有走势图可以参照的,孩子的教育消费则是难以掌握的,不知道回报的,让父母的心中更没底。

  抚养孩子需要长期大量的投入,权衡孩子的出生将对未来生活造成的种种影响,许多年轻夫妇很自然就接受只生一个孩子的政策。而城市夫妇选择不要孩子,也不再属于什么特别前卫的做法。最近对天津市市区部分新婚夫妇的一项调查显示,已有6.4%的夫妇愿意终生不要孩子。

  -生育超值孩子

  生孩子是一种投资,年轻的父母也许不容易接受这个缺乏人情味的观点,但孩子的效益,尤其是在农村,却是显而易见的。常听人说“孩子都大了,总算熬出头了”,这无非是指对孩子的投资进入了回收阶段,孩子能为家庭带来劳务和经济收入,父母的养老问题也有了指望。所谓“这个孩子算白养了”,正是父母们对在孩子身上“血本无归”的抱怨。此外,孩子成长过程中给家庭增添的精神乐趣无形中也补偿了抚养的艰辛。子女在客观上还能形成所谓的家族效应。

  对此,现代西方经济学家的解释是,人们的生育行为最终由经济利益所决定。如果孩子对家庭提供的效益不足以补偿家庭付出的成本,这个孩子对父母来说仅相当于一件耐用消费品,父母从孩子身上得到的仅是心理上的满足。若孩子对家庭和父母能够带来追加的效益,这个孩子相当于一件耐用生产品,可以产生价值增值,父母和家庭当然需要这个超值孩子。要是孩子向家庭提供的效益与家庭付出的成本相当,家庭和父母是否需要孩子则取决于随机因素。

  -这种做法值不值?

  有人说:“美国人的钱在犹太人的口袋里。”资料表明,占美国人口不足4%的犹太人,拥有全美国20%的财产。海涅、贝多芬、门德尔松、马克思、爱伦堡、爱因斯坦、卓别林等一批伟人和名人都来自犹太民族。1948年至1989年迁往以色列的犹太移民中,具有博士和博士后、教授头衔者不下10万人。以数量论,这个民族并没多少优势,但它以在世界各地取得的非凡成就而令人瞩目,原因就在于重视人口素质的培养。重视教育是犹太人的传统,在他们中,接受高等教育者的比例相当之高。投入的方式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产出的效益。父母们可以选择,是增加教育投入得到一个高素质的孩子,还是以较低成本抚养一个平庸的孩子,这两者的价值差异是显而易见的。孩子有价。从某种意义上说,作为特殊的投资品,如果投资得法,带来的收益也非同一般。网坛明星格拉芙的父母堪称深谙此道。格拉芙4岁时接受网球训练,作为她的经纪人、教练员、陪练员、保镖和监护人,父亲老彼得把培养女儿作为自己投资的事业。

  随着球艺的提高,格拉芙的年收入也从上百万马克增至上千万马克,这其中自然少不了她父母的一份。1996年,老彼得被指控为格拉芙偷税,金额高达1300万美元,媒体纷纷指责他的贪婪。过分强调孩子的投资和效益会令金钱关系销蚀掉家庭中的父子亲情,然而体坛上的经纪人父亲的确多起来了。谁又能否认他们将从这份投资中获取回报呢?

  更为普遍的情况是,随着生活方式的转变,现在家庭中孩子的经济收入和养老保险效益已在淡化,但相应地,父母们对孩子的精神效益的期望值与日俱增。令许多父母梦寐以求的是拥有一个爱因斯坦或贝多芬或索罗斯式的孩子。

  -投资孩子还是买辆跑车?

  进入9月,校园开始热闹起来。北京市朝阳区二年级学生李月到学校报到,除了交学杂费共176元外,还交买口风琴用的200元。现在流行在电脑上学习,同学们陆续用上了自己的电脑,李月回家一说,父母没怎么犹豫就花6800元找人买她攒了一台。

  “我们俩的收入大部分花在了孩子身上。钱还是小事,平时操的心根本算不清。我们的观点是:不能让孩子吃专职。孩子吃的、穿的、玩的都丝毫不能马虎,交朋友、选课外书都得严格考察,市面上一有个风吹草动就要赶紧行动,学书法、学电子琴、学芭蕾、请家教,样样不拉。冷不防孩子犯个小毛病,一家人就鸡犬不宁;一听说有拐卖儿童,少年犯罪什么的,我们就整天担心……”

  李月的父母把大部分的收入都花在了孩子的身上。如果没有孩子,他们也许会去旅游、去买车、买股票、买楼或者干脆把钱存在银行。撇开风险不谈,同样一笔钱,因为不同的生活选择会演变成不同的结果:一本世界各地的旅游影集、一辆帅气的跑车、一笔绩优股、一套平价房、一本老存折,或者一个聪明健康、前途无量的孩子。
温馨提示: 发帖标题请概括内容,回帖请勿使用无意义字符或纯表情。积极参与发帖回帖交流能提高会员等级(提升下载权限)
发表于 2004-11-27 10:50 | 显示全部楼层
没想过什么回报,对孩子的所谓投资,只是希望孩子将来能更好的在社会上生存。
温馨提示: 发帖标题请概括内容,回帖请勿使用无意义字符或纯表情。积极参与发帖回帖交流能提高会员等级(提升下载权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12-1 19:11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想,绝大多数家长在孩子身上花钱,可能都没想过要回报,都是希望自己的小孩更优秀一些。如果想要回报,就觉得有点变味儿了,毕竟父爱母爱都是无私的。虽然孩子会花去我们很多的钱,我们不能买漂亮的衣服穿,不能去旅游,不能买汽车。。。但孩子给我们带来的快乐和满足感是无可比拟的。有了孩子,夫妻间的感情更深厚,责任感更强,看到孩子能健康成长,那种成就感是无法言喻的。如果现在让我再选一次,我仍然会选孩子,而不是汽车洋房。
温馨提示: 发帖标题请概括内容,回帖请勿使用无意义字符或纯表情。积极参与发帖回帖交流能提高会员等级(提升下载权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12-17 20:24 | 显示全部楼层
同意 当人老了以后就会对金钱看得没那么重了   风烛残年  只有孩子是我们的一切
温馨提示: 发帖标题请概括内容,回帖请勿使用无意义字符或纯表情。积极参与发帖回帖交流能提高会员等级(提升下载权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2 下一条

微信公众号|领红包|举报|黑屋|手机|Archiver|官方QQ群:777694204|键盘中国 ( 粤ICP备19059169号-1 )

GMT+8, 2025-9-16 22:39 , Processed in 0.055856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