键盘中国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码快捷登录

搜索
baidu
查看: 3108|回复: 17

自己的孩子自己带

[复制链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04-11-26 22: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登陆,参与交流。无法注册或登陆请加QQ群:777694204 或Email:admin@cnkeyboard.net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迫于激烈的生存竞争,许多年轻爸爸妈妈忙于工作,而将孩子全权交给老人。孩子在老人的溺爱下,变得自私、任性、承受不了一点点挫折……为此,有关专家认为,“隔代教育”代替不了“亲子教育”。

  心理专家和育儿专家指出:父母对于孩子身心成长的意义比人们想像的重要得多。如果能更多地参与孩子的培育,对孩子也是一种更持久的幸福。

  儿童教育心理学家认为:父母自己带孩子在孩子个性心理发展上有着不可比拟的优势。母亲与孩子近10个月的共生生活造就了彼此心理上的无比亲密,“母子连心”,这是父亲和任何看护人都无法取代的。只有母亲能本能地觉察孩子的需要和面临的危险;只有母亲才能本能地给孩子安全感和满足,孩子身心的健康成长尤其需要母亲不间断地关怀。而一岁半之后,父亲的作用又在于引导孩子独立探索外部世界,形成独立安全感。所以,不管你现在采用的是何种抚养方式,都应该更多地参与孩子的身心成长和教育。

  自己带孩于的优势

  ·现在的年轻父母都参加工作,文化程度比较高,接触面广。孩子在父母身边,能接触到许多在爷爷、奶奶身边接触不到的东西,这样得以培养孩子多方面的兴趣。

  ·年轻人接受能力强,思想开放,虽说育儿经验少,但现在科学育儿方面的书籍很多,年轻人可以边学边育儿,并能对过去不科学的育儿方法加以辨别、改进。

  ·年轻父母精力充沛、充满生气,经常带孩子出去活动,有利于孩子形成良好的性格,开阔视野,增长知识。

  隔代教育大补救

  生理发育——用新观念改造旧方法

  由于祖父母某些育儿观念相对陈旧,科学性比较欠缺,单凭个别的,表面的经验出发,抚育上对孩子过于纵容,导致孩子养成许多不良的健康习惯,影响了孩子的身体发育,而妈妈们则在抚育孩子上有较为科学的看法。

  看下面的观念对比:

  奶奶:多抱抱孩子,他更容易入睡,也很乖。

  导致结果:孩子只有在抱着时才容易睡着。

  奶奶:孩子睡前闹,给他块糖就好了。

  导致结果:孩子总要含着糖才能睡着,容易患龋齿。

  矫正版:

  孩子入睡前要把他平放在床上,抚养者可在身边陪伴。注意睡眠环境的安静、舒适,让孩子自然入睡。

  解决方案:父母尽可能参与育儿,以科学的育儿观念来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父母工作实在很忙,可以让祖父母多看一些育儿方面的书籍,并参加育儿培训。

  个性培养——教他做一个“小大人”

  祖父母对孩子偏向于依顺和纵容,不太重视孩子独立性的培养,看下面的对话情境,你就能从中看到日常生活中隔代抚养和父母自己带孩子对孩子性格培养的明显不同。

  隔代抚养情境:孩子(五岁):我要喝水!

  奶奶:好宝贝,杯子放得那么高,你自己拿不到,来,奶奶帮你倒上水,现在还太烫,我来吹一下再喝。你的手别碰杯子,奶奶喂你。

  结果:孩子依赖性强,处处都不想自己动手,自己解决问题,且习惯以自我为中心,不会关心别人。

  矫正版: 妈妈(或爸爸)——杯子放在柜子里,自己去取吧!嗯,开水要倒在凉杯里过一阵子再喝,真聪明,来,妈妈也口渴了,再给妈妈倒一杯水来。

  结果:孩子在妈妈的训练下,自己不但学会取杯子喝水,还能为妈妈倒水喝。这样就培养了他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生活小事上自己做决定,还能为他人着想,避免自我中心。

  解决方案:父母适当地参与到对孩子的带养中,设置情境,在情境中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和自主性。情境可以设置为多个,如家庭情境、社会情境、人际互动情境等。在情境中充分接纳孩子,赞扬孩子,从侧面给他适当建议,帮助他纠正行为中的错误,不断提高孩子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

  交际能力——新鲜刺激下的活力

  由于老年人大都喜欢安静而不喜欢运动与外出,而孩子的语言能力和交际能力依赖于不断地与外界接触,激发其兴趣,老人在给予孩子新鲜刺激,培养孩子认识事物、探究事物上的能力有限,还可能导致孩子视野狭小,缺乏应有的活力,不利于培养孩子开阔的胸怀和活泼、宽容的性格。这样长大的孩子,为人心胸狭小,不善与人交际,易产生交际恐惧症。

  隔代抚养情境:

  孩子:姥姥,电视上一闪一闪的是什么?好奇怪呀!姥姥:别吵,姥姥要睡觉,你安静一些,自己看吧。

  后果:对孩子智力刺激不足。孩子变得懒散,缺乏活力,缺乏交际。

  矫正版:妈妈:那是宇宙飞船在太空飞行,是人类很神奇的创举。(妈妈继续给孩子讲关于太空探秘的知识,孩子被迷住了。)

  结果:满足了孩子的求知欲,激发了他的活力和好奇心,交谈过程中语言能力得到培养。

  解决方案:父母注意不断给予孩子语言上、智力上的各种刺激,耐心地引导他们去探索外部世界,培养他们广阔的视野和良好的言语交际能力。

  安全感——连接亲子的心理脐带

  孩子成长的早期环境直接影响到他成年后的感情关系和婚姻关系,决定了他与别人相处的安全感。如果他从小没有形成良好的依恋关系,那么在他日后与他人建立亲密和信赖关系方面就会出现障碍,比如与人的疏离感,亲密焦虑,缺乏信任等等。孩子刚出生的时候第一本能反应就是寻找母亲的乳头,这是他与这个世界的第一个紧密的、安全的联系。一岁半之前,孩子需要最大程度地和母亲相处,以建立母婴依恋安全感,如果这个时候,母亲不能照顾孩子,那么这种安全感将很难建立,孩子心里会充满对失去爱的恐惧,导致他产生这样的想法:—连我的母亲都拒绝我、回避我,那么这整个世界都是不安全的。

  很多父母把幼儿“粘人”视为缺点,学前专家特别指出,低幼儿“粘人”不仅不是坏习惯,适当粘人的宝宝还直接有利于将来的沟通和交流。

  上海家庭教育研究会副会长、上海师范大学心理学系曹子芳教授指出,0至1岁半的宝宝多半会对父母产生依恋感。如果到了这一年龄的宝宝,还没有对家人产生依恋感的话,就会给宝宝未来的生活打上阴影。所以这段时间的宝宝最好自己带。当今社会,由于生活节奏加快,多数父母已经没有办法全天候养育、照顾孩子,很多家庭只能请保姆或者是祖父母来照料宝宝的生活起居,孩子和父母之间关系疏远了。很多父母还引以为自豪,认为自己生了个不会“粘人”、大大方方的好宝宝。

  殊不知,家庭才是最能够给每个孩子温暖和勇气的地方,而提供这些力量的就是婴幼儿和母亲之间温暖、亲密、连续不断的关系——适度的依恋(也就是“粘人现象”)。这不仅可以促使幼儿找到满足感,而且还可以帮助幼儿享受愉悦感。适度的依恋有助于建立一个人的信赖度和自我信任感,将来能够成功地与伴侣、后代和睦相处。因此,专家提醒,如果在婴幼儿时期,宝宝还没有产生适度的“粘人性”,将来就可能很难和别人沟通,影响他今后的社会生活和家庭生活。

  孩子是这个世界的小天使,每一对父母都有抚育他们的责任,除了在生活上的照顾外,有时候,心理上的育儿更加重要,这也关系到孩子日后基本心理素质的养成。父母适当参与带养孩子,是十分必要的。爸爸妈妈们,工作诚可贵,育儿价更高,尽可能抽出时间到孩子身边,陪伴孩子成长吧,这是我们能给他们的一生中最好的礼物。
温馨提示: 发帖标题请概括内容,回帖请勿使用无意义字符或纯表情。积极参与发帖回帖交流能提高会员等级(提升下载权限)
发表于 2004-11-27 20:20 | 显示全部楼层

有道理

有道理
温馨提示: 发帖标题请概括内容,回帖请勿使用无意义字符或纯表情。积极参与发帖回帖交流能提高会员等级(提升下载权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11-29 18:31 | 显示全部楼层
张北往往更溺爱孩子,有时会有负面影响。而且,孩子要自己带感情才深,对孩子也更了解。
温馨提示: 发帖标题请概括内容,回帖请勿使用无意义字符或纯表情。积极参与发帖回帖交流能提高会员等级(提升下载权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12-2 09:52 | 显示全部楼层
“隔代教育”确实代替不了“亲子教育”,我非常赞成这句话。
温馨提示: 发帖标题请概括内容,回帖请勿使用无意义字符或纯表情。积极参与发帖回帖交流能提高会员等级(提升下载权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12-2 12:38 | 显示全部楼层
说归说,做归做,说起来简单,做起来问题一大堆。
温馨提示: 发帖标题请概括内容,回帖请勿使用无意义字符或纯表情。积极参与发帖回帖交流能提高会员等级(提升下载权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12-2 13:35 | 显示全部楼层
是的,做起来不容易,但是一定要坚持自己带孩子。因为老年人往往一味的疼孩子,而忽视对他的正面教育。这点在年龄比较大的老年人身上体现的就更明显
温馨提示: 发帖标题请概括内容,回帖请勿使用无意义字符或纯表情。积极参与发帖回帖交流能提高会员等级(提升下载权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12-9 21:43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就是自己带孩子的,有时真得好累,真想把孩子交给大人带,可又不放心,特别是孩子学琴以后每天晚上没有了自己的时间,脾气特别大,控制不了自己,有时想做丁克家庭也不错,不知何时才能放轻松.
温馨提示: 发帖标题请概括内容,回帖请勿使用无意义字符或纯表情。积极参与发帖回帖交流能提高会员等级(提升下载权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12-13 09:48 | 显示全部楼层
确实应该自己带孩子,正象文中所说的"陪伴孩子成长吧,这是我们能给他们的一生中最好的礼物。"有些家长振振有辞"多多挣钱,为孩子铺好路,也是为了孩子,顾不上带孩子是理所当然的."但孩子却失去了父母的最好的礼物.

那小学呢?小学一年级开始是不是就可以送小孩到寄宿学校了呢?7岁孩子开始过集体生活好吗?有待讨论吧.
温馨提示: 发帖标题请概括内容,回帖请勿使用无意义字符或纯表情。积极参与发帖回帖交流能提高会员等级(提升下载权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12-17 08:39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对小学生住校是持反对态度的,因为我觉的小于12岁的孩子更需要的是
和父母的依恋,有安全感,才有自信心,才有欢乐的童年,对孩子的一生都有好处的.所以小学也需自己的孩子自己带.
温馨提示: 发帖标题请概括内容,回帖请勿使用无意义字符或纯表情。积极参与发帖回帖交流能提高会员等级(提升下载权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05-1-11 20:59 | 显示全部楼层
老婆刚怀了孩子~

但我一早就有计划:不会让其他人教我的孩子的,只有我和我老婆,

孩子是我们生的,为什么就要让别人来教育和带着生活了,他身上是我们的基因,只有我们的教法才会适合他的成长,我会把我一身的"绝世武功"传授给他~~照顾他生活的每个细节~也会在日常的生活教导他生活的道理~~

因为我们身边任何一个人都比不上我们对这个世界的了解,

我要我的孩子接受连惯,思想统一的教育,不能一时就是其他人的思想,一时就我们的思想来教育,这样小孩才会形成一种强烈而鲜明的性格,

楼主说的矫正是不可能的,

墨染在纸上是擦不掉的~~
温馨提示: 发帖标题请概括内容,回帖请勿使用无意义字符或纯表情。积极参与发帖回帖交流能提高会员等级(提升下载权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05-1-11 21:0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贴由 xiaweixf2008 发表于 2004-12-17 08:39 AM:
我对小学生住校是持反对态度的,因为我觉的小于12岁的孩子更需要的是
和父母的依恋,有安全感,才有自信心,才有欢乐的童年,对孩子的一生都有好处的.所以小学也需自己的孩子自己带.


人到了20岁还是依懒性很强的~~特别心理上的依懒~~可能到了50~~60~心理上还是有一种依懒~~

我们这里广东很多贵族学校~~小孩从一年级就在学校住宿~我说那些父母一心就是想自己落得清闲~~怕带孩子麻烦~~

不利孩子成长~

高中我去别的地方读书~~住宿~结果书没读好~幸好`~学了别的本事~`但跟我爸的理想是差很远了~~
温馨提示: 发帖标题请概括内容,回帖请勿使用无意义字符或纯表情。积极参与发帖回帖交流能提高会员等级(提升下载权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1-11 22:32 | 显示全部楼层

诶!

看了你们的帖子,我更坚定以后不养孩子了,尽管我很喜欢孩子!
我也坚持,孩子一定要自己带。但是自己是替代不了全部教育的,尽管学校教育有太多问题。
温馨提示: 发帖标题请概括内容,回帖请勿使用无意义字符或纯表情。积极参与发帖回帖交流能提高会员等级(提升下载权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1-12 10:4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贴由 白开水 发表于 2005-1-11 22:32:
看了你们的帖子,我更坚定以后不养孩子了,尽管我很喜欢孩子!
我也坚持,孩子一定要自己带。但是自己是替代不了全部教育的,尽管学校教育有太多问题。


我只是想说我身边的一个例子,可不是开导你啊,我喜欢有个性的人,我知道自己选择自己喜欢的生活是最快乐的事情.

是我的同事,和我一样大,学习特别好比我考的证多,自然在单位就是骨干力量了,她一直主张不要小孩,每天活的特滋润,休息的时候和老公旅游了,单位
出差从来没有后顾之忧了,经常让我羡慕不已,但就在去年爱打扮的她突然不化装了,也不穿高跟鞋了,这我们过来人一下就看出来了,她要小孩了,我问她为什么改变主义了,你猜她说啥?
她满脸欣喜得说:"我怕以后后悔呢,就这样."
今年休够产假就是不想上班,说什么:害怕孩子看不到妈妈太可怜了.
我发现当了母亲就都一样了,什么都是孩子第一,孩子是母亲的生命.
温馨提示: 发帖标题请概括内容,回帖请勿使用无意义字符或纯表情。积极参与发帖回帖交流能提高会员等级(提升下载权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1-12 11:37 | 显示全部楼层
白开水,夫妻俩感情再好,终有相对无语的一天,新鲜感再强,也总有腻烦的一天。孩子会给夫妻带来数不清的烦恼和快乐,让父母整天为了孩子开心,争吵,这个是永远都不会腻的。就算是报上登载的不良少年,父母为他们呕心沥血,他们也心甘情愿。趁着年轻,早一点要孩子,精力充足,对孩子也照顾得好一点。真地等岁数大了,精力无论如何是比不上年轻时候,带起孩子来要吃力许多。
温馨提示: 发帖标题请概括内容,回帖请勿使用无意义字符或纯表情。积极参与发帖回帖交流能提高会员等级(提升下载权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05-1-12 11:5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贴由 白开水 发表于 2005-1-11 10:32 PM:
看了你们的帖子,我更坚定以后不养孩子了,尽管我很喜欢孩子!
我也坚持,孩子一定要自己带。但是自己是替代不了全部教育的,尽管学校教育有太多问题。


不要?!!

自己老了时侯会怎样呢?

而且我觉得自己是个有一些优点的人,我希望我的优点能传下来,

我想大家都有这样的想法啊,

这是自己本身的延续,自己死了, 但我的儿子,孙子还在,

把自己的知识传授给下一代, 把自己的智慧延续下去,

有条件(钱,还有老婆身体好)的话,我想生很多很多!
温馨提示: 发帖标题请概括内容,回帖请勿使用无意义字符或纯表情。积极参与发帖回帖交流能提高会员等级(提升下载权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1-12 12:52 | 显示全部楼层
孩子千万不要生太多,我认为一个就好了。如果你的孩子很乖,下一个不如他时,你会很失望;如果第一个就不乖,第二个更不乖的话,你会悔青了肠子。一个最好,不用担心手心手背的问题,不爱也得爱。
温馨提示: 发帖标题请概括内容,回帖请勿使用无意义字符或纯表情。积极参与发帖回帖交流能提高会员等级(提升下载权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1-12 22:08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

一个回复引来如此反对,看来得思考了:)谢谢大家的提醒。
温馨提示: 发帖标题请概括内容,回帖请勿使用无意义字符或纯表情。积极参与发帖回帖交流能提高会员等级(提升下载权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1-13 16:3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贴由 cathy-soongc 发表于 2005-1-12 12:52 PM:
孩子千万不要生太多,我认为一个就好了。如果你的孩子很乖,下一个不如他时,你会很失望;如果第一个就不乖,第二个更不乖的话,你会悔青了肠子。一个最好,不用担心手心手背的问题,不爱也得爱。


单纯从教育来说,一个孩子的教育过程不够经济。

可惜我没钱,否则多生两个。
孩子一出生是有个性的,但是后天的知识的接受完全是一张白纸。

假如我有钱,一定多生两个。
中国的古代胎教最科学了,生出来的孩子十有八九都不错。

唉,可惜我没钱!
温馨提示: 发帖标题请概括内容,回帖请勿使用无意义字符或纯表情。积极参与发帖回帖交流能提高会员等级(提升下载权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2 下一条

微信公众号|领红包|举报|黑屋|手机|Archiver|官方QQ群:777694204|键盘中国 ( 粤ICP备19059169号-1 )

GMT+8, 2025-9-17 00:42 , Processed in 0.052956 second(s), 5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