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编曲机的使用
PA500是干什么的?它的“专业”既不是MIDI键盘,也不是音源,而是自动伴奏。买它也就是为了要它的自动伴奏。强大的自动伴奏,才是PA系列的灵魂之所在。
说句实话,“自动伴奏”这个东西在我国的电脑音乐制作界似乎一直是“不光彩”的角色。甚至有很多音乐人一提“自动伴奏琴”或者“BB”之类就嗤之以鼻——哈哈,某某某做东西都是用自动伴奏做的……甚至很多人都这样认为,靠自动伴奏做的东西叫“水活儿”,言外之意就是糊弄人的,没费劲给人家做,拿自动伴奏来“凑合”的。所以,编曲键盘仿佛成了偷懒工具,似乎只有用鼠标一个音符一个音符地点出来的音乐才是手工活,而编曲键盘、甚至音频Loop都成了被鄙视的对象。
其实,我一直不理解为什么人们会有这种错误的想法。我认为,我们应当正确对待自动伴奏。自动伴奏并非可以100%的完成一首作品,无论是硬件还是软件都无法做到。它仅仅是一个“铺底”,或者说是作品的“骨架”。一般来说,自动伴奏中只适合制作有着固定节拍的部分,而且仅仅充当一个节奏框架。比如它里边已经有了打击、吉他、贝斯、弦乐铺底等乐器,但依然有很多其他乐器声部需要去补充,而根本不是说全靠自动伴奏就行了。举个例子,和主旋律相呼应的副旋、低音、加花等等,都是自动伴奏所无能为力的,需要人工另行添加上去。因为这些声部往往要对主旋进行模仿和变奏,这是电脑目前还难以办到的。
所以说,自动伴奏的使用是非常灵活而随意的,另外,一首乐曲也并非一定要从头到尾都使用自动伴奏来铺底,一般只是进板的时候用,而散牌子或者节奏感不强的地方就可以不用。或者也可以只用某一个或者两个乐器的自动伴奏,而不用鼓和全部乐器一起伴奏。这样,如果使用编曲键盘本身的音序器是很麻烦的,其实还是需要借助Nuendo等软件来制作音乐。所以说,编曲机仅仅是一个辅助工具,而不是主工作站平台。
另外,自动伴奏还有一个很大的好处,就是可以给音乐人提供灵感。不知道有没有朋友有和我一样的感觉,打开自动伴奏,就可以跟着伴奏自然而然地哼出好听的旋律来。我写歌的时候经常都打开自动伴奏琴找灵感。呵呵,的确很管用。
一提起“编曲机”,可能有没有用过PA系列的朋友可能会觉得,这东西会不会用起来很复杂?哈哈,PA500用起来太简单了,简单得要命!!!我觉得即使是几岁的小孩玩一会也就会用啦。实在是太简单了!下面我自己用PDA对着琴录了一点简单的操作视频。如果您从来没有接触过PA系列编曲机,那么看一下你就知道它使用起来是多么简单了!
当然了,这仅仅是最简单的操作,但也已经足够使用所有的伴奏了。PA500还可以进行更复杂的操作,也可以对自动伴奏进行修改和编辑。用户手册中都有详细的介绍,这里就不赘述了。
下面我们来看一下PA500的界面,开机后是这样的,黑白的界面。如图18所示。
 图18:PA500开机画面,很显眼的CHINA标 PA500打开默认的主界面很简单,左边是伴奏风格的选择,右边是音色选择。如图19所示。
 图19:主界面 PA500的屏幕虽然不是彩屏的,但依然是采用了和Triton系列一样的触摸屏。使用起来非常的方便。直接在屏幕上指点就可以了。如下图,我们选择一种节奏风格,点击一下就可以了。如图20所示。
 图20:点击屏幕,选择一种伴奏风格 其实感觉黑白的屏幕看上去还是比较清爽的。整天彩屏看得太多了,倒是很喜欢这种感觉。如图21所示。
 图21:KORG独有的TouchView触摸屏,黑白的。 选择音色、伴奏类型等等可以用触摸屏来完成。如图22所示,选择一种伴奏风格。点击就可以了。
 图22:选择一种中国民乐伴奏风格 PA500面板左边下边的这一排就是控制自动伴奏前奏、间奏、尾声、加花的按键。通过按这些按键,就可以很简单地使用自动伴奏了。如图23所示。
 图23:PA500面板 我们来看一下这些按键:首先是前奏,有两种前奏。第三个按键是加一小节的空拍。如图24所示。
 图24:前奏按钮 尾声有三种,如果快速双击按钮,可以再重复一遍尾奏。如图25所示。
 图25:三种尾声按钮 PA500的同一种风格里,还有四种不同气氛的伴奏织体可以选择,也就是说,在一首歌曲中,A段、B段、C段甚至D段都可以变化出不同的伴奏织体来。如图26所示。
 图26:同一种风格里有4段体的织体按键 PA500的加花和变换4种织体都很人性化,我们知道,在加花或者变换音型的时候,都是要在拍子上换,如果按的不合时宜,就会很难听。而PA500不会这样,如果你没有按在拍上,没关系,加花会自动准确地加在拍子上的,而不会一按就有。如图27所示。
 图27:加花按键 和大多数自动伴奏琴一样,PA500也有四种工作模式:自动伴奏、歌曲、音序器和音色。如图28所示。
 图28:PA500的四种模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