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时间2004-10-11
最后登录1970-1-1
在线时间 小时
主题
精华
积分57
贡献
ST
道具劵
|
马上登陆,参与交流。无法注册或登陆请加QQ群:777694204 或Email:admin@cnkeyboard.net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贝多芬第一钢琴协奏曲 Op.15 C大调
这首钢琴协奏曲,是为他在1796年到布拉格、纽伦堡、莱比锡和柏林的旅行演出所创作的。第一钢琴协奏曲完全遵循着以莫扎特为代表的维也纳协奏曲的传统。但是,在钢琴独奏声部的发展,和乐队方面的加强,又可以感受到这纯属贝多芬自己的风格。这首钢琴协奏曲充满青春的光辉的饱满的毅力,其中民歌音调的诗意表现最吸引人们的注意。
这首协奏曲以奏鸣曲式写成,第一乐章可以明显看到莫扎特的影响。例如,它的主题结构匀称,独奏的全奏段落的轮番交替配合有序,频繁出现的音阶式乐句多半是本主题素材的装饰,而不是主题本身的发展。钢琴独奏部分八度强奏乐句如同一串耀眼的光柱,乐队在呈示部结尾奏出了坚定昂然的进行曲,气势宽广清新,富丽堂皇。
第二乐章示贝多芬认为最有分量、最倾注深情的慢板乐章。也是贝多芬风格的形成和演化的一个范例,它象一首优美悦耳的小歌,但旋律进行中的朗诵式停顿和自由的节奏结构,都有一定程序的戏剧性效果。
第三乐章是一首富于技巧的回旋曲,这里是无穷无尽的幽默主宰着一切,整个回旋曲始终保持急速的进行,它的基本主题具有十分活跃的舞蹈因素。第二主题同前一主题相对置,它的进行更为流畅,接近奥地利一首提罗尔民歌,全曲在一小段钢琴华彩之后进入尾声,音阶式的乐句聚集越来越紧张而激烈的力度,突出,出现了一个简短的休止,这个突然减慢的速度,更加强出结束时的欢快情绪。
贝多芬第二钢琴协奏曲 Op.19 降B大调
贝多芬第二钢琴协奏曲,降B大调,OP.19,作于1794年,当时贝多芬23岁。这部作品其实比第一钢琴协奏曲创作的早,但因出版得晚,所以排为第二。
它包括三个乐章:1.朝气蓬勃的快板,仍遵循莫扎特的协奏曲范本,由乐队陈述主题,然后钢琴以弹奏自己的副题变奏进入,直到乐队再一次插入才弹奏正主题。
2.柔板,一支沉思的,宽广的旋律。
3.回旋曲,结束时的跳跃性小回旋曲建立在一个具贝多芬独特的切分音的叠句上。
贝多芬第三钢琴协奏曲,C小调,OP.37,
创作于1800-1802年,1803年4月在维也纳首次公演,钢琴独奏是贝多芬自己。
这个作品包括三个乐章:1.朝气蓬勃的快板,在钢琴进入前,现有一大段乐队介绍主题材料。钢琴进入时,单独演奏了三个凶猛的C小调音节后导至主部主题。
2.广板。钢琴奏出宽广而动人的旋律,然后再弦乐和木管之上,用琶音演奏出生乐朗诵的效果,有人形容说:“编织出了动人的花环”。
3.回旋曲,快板,它的基本主题以机智的不断重复巧妙地不断创新,短小的华彩乐段后,是生气蓬勃的极板收尾,这部协奏曲更多的强调了坚毅。
贝多芬第四钢琴协奏曲,C大调,OP.58,
创作于1805-1806年,1808年12月22日在维也纳剧院首次公开上演,贝多芬自己担任独奏.
这部作品包括三个乐章:1.中庸速度的快板,开头是一个安详的动机,钢琴直接奏出第一主题(实际是命运叩门的动机的翻版),作为对比,小提琴与双簧管则奏出第二主题。
2.稍快的行板,这个乐章中钢琴与乐队精彩的对话,李斯特曾喻为是“欧斐厄斯驯服野兽”。
3.回旋曲,乐队从上一乐章钢琴的叹息中转为喜气洋洋的开头,这个乐章又充满意想不到的对比,在华彩乐段后,以得意洋洋宏伟的急板收尾。这首作品钢琴的表达非常浪漫,是一种热情洋溢的抒情。
贝多芬第五钢琴协奏曲——“皇帝”简介
降E大调,第五号钢琴协奏曲《皇帝》是贝多芬所有的钢琴协奏曲作品中,规模最为庞大的一部,故常被人称为《“皇帝”协奏曲》。而事实上,本曲也确实具有堂堂王者风范。但是“皇帝”这一标题并不是贝多芬自己命名的,也不可能和某一位特定的“皇帝”有关,公认的说法是由于本曲在当时被誉为无可争议的“协奏曲之王”,故此得名,并沿用至今。在本曲中,作曲技巧炉火纯青的贝多芬,又设计出众多崭新的思路,整部作品在工稳的结构中蕴含着壮阔的波澜、变化无穷的旋律,尤其以主奏钢琴的花奏开始的第一乐章,一开始便给听众以极端宏伟、华丽的印象。
全曲共分三个乐章,其中第二、三乐章连续演奏:
第一乐章 快板,降E大调,4/4拍子,协奏风奏鸣曲形式。 主奏钢琴即以花奏方式弹奏出分解和弦,进而引出了管弦乐部分演奏的乐章主题,非常简洁而又华丽绚烂, 此处可以看出贝多芬的作曲手法之精致。乐章经过高潮之后,在极强的兴奋状态中结束本乐章。
第二乐章 稍快一些的慢板,B大调,4/4拍子,自由的变奏曲形式。和传统的钢琴协奏曲第二乐章一样,本乐章同为优美的徐缓乐章。乐章的主题似牧歌般悠扬、恬静, 经过管弦乐部分对主题的充分演绎之后,主奏钢琴像编入万千光彩的绵绵音乐一般,持续奏出这一祈祷性的、淳净恬美的主题。
第三乐章 回旋曲,快板,降E大调,6/8拍子。在第二乐章逐渐减弱之时, 主奏钢琴就开始反复轻轻提示出第三乐章的主题,突然主奏钢琴以爆发般地,以无比猛烈的威力奏出辉煌的主题,标志着全曲进入了第三乐章。旋即由管弦乐对这一主题予以反复。主奏钢琴继而导出曲折的新主题,交响曲和协奏曲交相辉映,手法精致绝伦,充分反映出贝多芬超人的写作技巧。乐章结尾时速度再度转快,作最后冲刺的主奏钢钢琴猛然跃起,最后由管弦乐部分强而有力地结束全曲。
在贝多芬有编号的五首钢琴协奏曲中,第一、第二号明显继承莫扎特与海顿的传统,其艺术表现追求的是一种和谐、平衡中的美,第三号协奏曲中,开始出现贝多芬个性追求的那种戏剧性冲突,钢琴被赋予明显的激情。第四号协奏曲增加了阴柔与阳刚的对比,乐队更富动力,钢琴的个性更给予充分的发挥。而第五号协奏曲因为华彩乐段与乐队效果的烘托,使整部作品成为高涨的情绪与豪迈的写照,闪耀着辉煌而又耀目的美。这五部作品,尤其是后三首为浪漫主义协奏曲的发展打通了道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