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时间2004-3-11
最后登录1970-1-1
在线时间 小时
主题
精华
积分390
贡献
ST
道具劵
|
马上登陆,参与交流。无法注册或登陆请加QQ群:777694204 或Email:admin@cnkeyboard.net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电影<人猿星球>(又名<决战猩球>),由二十世纪福克斯公司(Twentieth Century Fox, USA)2001年出品。主演:马克-沃尔伯格(Mark Wahlberg),蒂姆-罗斯(Tim Roth),艾斯黛拉-沃伦(Estella Warren)等人。导演:蒂姆-波顿(Tim Burton)
监制:理查德德-D-扎奴克(Richard D Zanuck)。这是一部冒险科幻片。蒂姆-波顿是好莱坞金牌大导演之一,今年年初的影片<大鱼老爸>,就是他的新作。至于<人猿星球>中的主要演员,也都是出色的演员。这些不再赘述
从网上查到, <人猿星球>的作曲杰瑞•高德史密斯(Jerry Goldsmith),是好莱坞的电影配乐大师之一。今年7月去世。享年75岁。高德史密斯创作了很多优秀的电影音乐作品。比如<空军一号>和<异型>的音乐。是好莱坞顶尖的作曲家。
我今天想和大家讨论一下<人猿星球>的主题音乐Main Titles中打击乐的写作技法。请大家先听一下这段音乐。在附件中。
最开始的弦乐用Spiccato的方式渐进,然后各个打击乐器就好象排队一样走进音乐中。大家可以仔细倾听一下,我感觉作者对各个打击乐器的安排,就好象在组织一场化妆舞会这样的感觉。在整段音乐中,使用了至少15种(以我的听力)不同的打击乐器。一般来讲,打击乐作为噪声乐器,在音乐中主要起到固定节奏和渲染情绪的功能。但是随着人们对配器技法的不断钻研,打击乐器的功能已经被大大扩展了。在Main Titles这个曲子中,打击乐器的使用似乎已经有一种对位的感觉在里面,比如在1分04秒和1分20秒和2分16秒等等这些时候,你会听到,低沉的大鼓在底下走一种节奏型,音调高一些的打击乐用另外一种节奏方式呼应,再高一些的东西(我都不知道叫什么名字),在上面跳跃式的进行,最高的打击乐器,类似铃铛这样的东西,在最上面点缀。因此,仅仅是这些打击乐,本身已经有了一种低音+和声+旋律+对位的感觉在里面,但是这些打击乐器并不是在演奏真正意义上的旋律,而是用节奏的变化来体现一种曲式的感觉。而且更牛逼的是,在整个打击交响乐的上层,还有真实的旋律乐器,比如弦乐群,铜管,还有一些电子音色在你来我往,交相辉映,前仆后继,呼天抢地……整个音乐就是在弱起,高潮,变化,反复,大高潮的行进模式中最后结束。而且除了打击乐声部之外,作者对于管弦乐和电子音乐的写作都是得心应手,充满创新精神而不落俗套。作为一个当时已经70高龄的老人来说,唉…….令我辈汗颜啊。
从Main Titles这首音乐,令我想到最多的还是爱因斯坦的那句话:想象力是最重要的。对于音乐来说,无论是作曲还是演奏(包括演唱),最重要的,就是要充满想象力,这包括对表达方式的想象,表现功能的想象和扩展等等。据说钢琴高手可以把一部很平常的练习曲演绎的跌宕起伏,韵味十足,说白了,这就是想象力的作用。至于美国东海岸的那些爵士音乐大师们,我操,你听他们在即兴演奏的时候,可以真实地感觉到自己在飞翔。一个作家说得好,世界上最美的事物是音乐。但是如果你想飞翔,那么必须要插上想象的翅膀。说来说去,还是回到Main Titles这段音乐,打击乐声部的写作对于大多数作曲家来说,似乎认为是一件乏善可陈的事情。在传统的打击乐写作手法中,不外乎定音鼓的连奏,滚奏,军鼓的一些节奏型变化。但是作为Main Titles作曲,作者的思路就已经扩展到了和电子,POP,ROCK等音乐风格结合,在打击乐器的使用上,增加更具有表现力的音色,然后把一个打击乐器群作为一个大乐队来调配,在每个动机的不停变化中,不但充满逻辑的变化,而且带有故事情节的暗示,更重要的是,听起来,实在太爽了……..
就说这么多吧。下班了。去吃饭。
[ Last edited by 索多瑪120天 on 2004-12-6 at 12:39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