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时间2004-3-11
最后登录1970-1-1
在线时间 小时
主题
精华
积分390
贡献
ST
道具劵
|

楼主 |
发表于 2008-12-25 14:44
|
显示全部楼层
备注: 本文原文地址: https://www.cnkeyboard.com/bbs/thread-18665-1-1.html
我这个冒牌DJ做得有声有色,在舞台上摇头晃脑,在大家眼中,我变成了一个平时深藏不露的老板,要么不出手,一出手就糊到一大片。
第一次演出成功后(汗~~~~),极大的激起了我学琴的热情。我又从头开始研究说明书,每个细节都不错过,上次看说明书是被动的,而这次是主动出击,带着极大的热情。
于是,我慢慢了解了这个琴,知道有显示乐谱,演奏助手(这个糊弄人最好),键盘分离,人声合唱(这个实在是太牛了),MIDI输入。。。。。。。。。眼花缭乱的功能让我目不暇接,但虽然我知道有这些功能,却不知道怎么去用它。我一边研究一边为我上次不知天高地厚的“演出”汗颜,再次打算从基础学起。
这次我没要我老婆教,跑到当地琴行,买了两本《儿童电子琴大教本》,上下册。我知道,哈农对我来说太难,我要从零开始!
老婆一见到这个教本,大跌眼镜,继而狂笑,说这也太太太简单了吧,这可是学龄前儿童看看的东东。我强忍住悲痛,说现在我的水平也就是学龄前儿童的水平,而且手指已经僵掉,比他们还不如呢。
于是每天只要有人经过我的办公室,都会听到里面会传出叮叮咚咚的儿童音乐,什么小星星,欢乐颂,玩具进行曲.........如果有人问,我只能说我女儿要学电子琴,我先学学去教她。慌都编不圆,说得我自己都无地自容........
也是在这个教本中,我知道了什么是单指和弦,这对我绝对是个很大的收获!
日子就这样一天天过去了,直到有一天我在酒吧碰到了一个客人。。。。。
准确的说,这是个乐手,吉它手兼歌手,以跑场演出来赚钱,算是个职业选手了,一头妇女式的卷发使他看上去很另类,也曾经在我的酒吧演出过。他以不可置信的眼光看着我讲买了一架PSR3000,在确信无疑后,向我竖起了大拇指~~~
虽然是个吉他手,但乐理是相通的,他也经常跟键盘手合作,甚至也练过电子琴,当然那时还没有PSR3000,尽是些550之类的,740算是不错了,象PA50已经很好了,应付一般演出绰绰有余!
在他看来,这个琴实在是太高档了,至少据他所知,本地绝对是第一架,杭州也不会超过五架。其实我听出他的弦外之音是象我这样的水平没必要买这么好的琴。我只能嘿嘿干笑,告诉他当初买这个琴的初衷,以及不得已我才逼上梁山的原由。。。。
他很是感叹于我的毅力,然后语重心长地对我说了一番话,而这些话,对我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首先,他问我,你买这个琴是干什么用的?是做单编还是大编。用途不一样学的过程也不一样。我说我只想能有一天能跟一个吉它手合作演出,基本就是伴奏。
他说这个其实是简单的,也不用这么麻烦的学。成人学琴绝对没必要从基础学起,而应该倒着学。
倒着学?这我有点摸不着头脑了。他继续解释,其实现在学琴就要急功近利,象我老婆的那种学院派教法虽然能扎实得打好基础,但每天对着枯燥的指法,音阶,很容易让人乏味,甚至半途而废,象我这样的新手没个几年功夫下不来。他建议我现在直接就练歌,过程就会充满乐趣,先练简单一点的歌,慢慢练,虽然慢一点,但每天都会有新的成果,几个星期下来,能完整地为一首歌伴奏,成就感会击发你更多的兴趣,继而引发你去练更多的歌,而在这个过程中,你也在慢慢地熟悉指法,等到那时觉得指法不行,再学也不迟,毕竟有动力在支撑你......
他说其实现在很多跑场的乐手也就会那么几首歌,歌过时了再去扒几首流行的,翻来复去地去捞钱。如果有人点歌,就说不会,或者就只配个单指和弦。很多键盘甚至连弹都不弹了,直接下载一个MIDI,通过U盘接进去,现场播放,也没人知道,好一点的再给MIDI配个节奏,手在键盘上糊弄几下,现场感强着呢,据说很多菲利宾人就是这么干的.......
我开始有点目瞪口呆~~~~~~
他说练钢琴的人为什么看不起电子琴,就是因为电子琴太容易学,有现成的节奏,单指和弦,预先可以编好曲子再在现场播放,修改音色........这一切,就是为了你操作更简单,学起来更容易........
他给我指出了一条怎么练琴的步骤:找首简单的流行歌曲------先仔细听原版-------在琴上找出节奏------配上单指和弦-------根据歌曲的进度变化主奏段------可以利用风格自带的前奏插入到歌曲中进行SOLO..........一首简单的歌曲伴奏就成功了。
当然他还说最简单的方法是直接在网上下载N首流行歌曲的MIDI,事先修改好音色,节奏,现场直接播放就可以了......
他说如果照他说的练,两个月功夫就可以出手了。等到我练得差不多的时候可以跟我合作,一起上台演出。我说可能我差得多了,他说没事,SOLO不行他可以用吉它过渡,和弦偶尔错了一般人也不会留心。
那时酒吧正在放着一首舞曲节奏的歌曲,他就现在指导:你听这首歌有什么?一个固定的节奏风格,根据歌曲变化的单指和弦,如果找对风格,不用半小时就能拿下来。
我热血沸腾地听着,激动得心怦怦直跳,一个计划慢慢成型,因为我想到了一个更简单的方法........
第二天,我直奔琴行,准确地说,应该是吉它行,找了本吉它弹唱的歌本,带简谱的。
是的,这是我想到的最简单的方法,吉它弹唱有现成的和弦配置,我不用费劲去给一首歌曲去配和弦了,同时也有简谱的前奏间奏,我照着书上的按不就得了吗?活活,我这招不错吧。
接下来我要找首简单的歌曲,那就找个C调的,和弦变化比较有规律的,恩,就是它了:张艾嘉的《爱的代价》!
找节奏风格化了我不少功夫,最后确定的是:MOVIE风格里面的CLASSICPIANOBID,速度定在102。因为这个风格以钢琴的分解开始,高潮也不温不火,中间还有长笛出现,很符合这首歌的类型。
打开自动伴奏,同步,我轻轻按下C和弦,行云流水般的钢琴声就出现了,我根据乐谱换着和弦,跟着节奏轻轻的和唱,天哪,感觉太好了!!难道这就是传说中的伴奏吗?到高潮的时候换个主奏段,换小节的时候加个花,过门的时候就用风格自带的前奏,奶奶的,我只记得当时兴奋得想骂娘~~~~~~~~~
说实话,不到半小时,我就基本能熟练的掌握这首歌的伴奏了,而在这个过程中,我也熟悉了一些在看说明书不得要领的东西,比方说调出混音台,修改里面每个音色和音量。。。。。。
这实在太简单太有意思了,在兴奋的驱使下,我一口气把歌本里面的歌都大致摸了一遍,当然有些风格配得不是很好,但这已经不是什么问题了,因为我知道我已经找到了一条捷径,其余的无非是时间问题,而且时间也不会太久了........
接下来干什么呢?对!我要扒一首歌!我把目光对准了陶吉吉的《爱我还是他》。
这是一首我比较喜欢的歌,刚开始是受周笔畅的影响(俗吧,嘿嘿),后来听了原版就喜欢上了陶吉吉。我先仔细研究了里面的前奏和主奏段的变化(以前是听,现在可是真研究),用笨拙的手指找出了调(B),然后记了谱(都是键盘上一个个找出来的),然后用我大学学过吉它的残余功力配了一组和弦,而且是用C调配的,因为我知道这个琴可以升降调,演奏时我降一度不就可以了,嘿嘿(主啊,原谅我BS我吧!!!!)
总觉得和弦配得有地方不对劲,在这里,我要再次感谢我的那位乐手朋友,我把我自己配好的东西给他看了以后,他一眼就找出不对劲的地方,比方说这首歌第三句有一个离调,应该配Fm。借此机会,他也好好给我上了一堂简单的乐理课,比方说和弦应该怎么配,之间怎么过渡,受益匪浅!!
风格我找的是BALLAD里面的LOVESONG,速度70,接下来的事情就好办了,活活。。。。。
在扒了歌以后,我开始在网上找MIDI,天哪,网上的MIDI资源实在太丰富,但下载下来插到琴上总觉的怪怪的,有的甚至象手机铃声!于是我又开始学着修改MIDI音色,这里我要向各位大师请教一下,我怎么储存我修改好的MIDI音色?我咋就找不到呢?
在跟那个乐手交谈过的短短一个星期,是我感觉进步最大的时候,因为我找到了一个方法,而这个方法,相信能应付很多东西了。
一个星期后,我又蠢蠢欲动了,我想搞个汇报演出,而这次的演出地点没选在酒吧,而是向我的老丈人和老婆去汇报........
2006年4月22日,我驮着琴回了家(我的琴一直就放在公司,还从没有拿回家过),跟上次去酒吧的惶恐不安不同,这次我算是胸有成竹!
插上话筒,接上音箱,把老婆叫到面前,说,来,唱个《爱的代价》,我来伴奏。
我明显地看出她眼中闪过一丝不信任,但为了不扫我的兴,勉强同意唱一首。
但当我打开伴奏并准确无误地和上节奏时,她的态度变化了,唱得也越来越投入,等到我打开人声伴唱的时候,她出现了一种兴奋而又奇怪的表情,是的,这真是个奇妙的效果。
于是唱了一首还不够,她开始不断在我的歌本里点歌,并啧啧称奇这个琴的效果,她虽然弹钢琴,但我知道,她一直对电子琴有偏见。而这个琴,让她彻底改变了对电子琴的看法。
不一会,老丈人也凑了进来,他那架GW-7就在PSR3000边上,可惜也是明珠投暗,他就从来没用过一次(他是搞民乐的,所以选择GW-7),一是不知道怎么用,二也是没时间,可能也有对电子琴的偏见。但一见电子琴有这样的效果,也蠢蠢欲试。
于是我下场,父女俩轮番上阵演奏,而我在旁边给他们操作功能键。看着他们的手指在琴键上行云流水般的游走,深深的自卑感又出现在我心中,我知道,那指法,我可能一辈子也学不会了。
感叹于这架琴的效果和功能,老丈人当即决定,自己也要去买个3000。鉴于他的水平和经济实力,我极力推荐他去搞一架Tyros2玩玩,最主要是我也想见识一下这架传说中的牛琴~~~~~
最后,我请他们对我表现评价一下,他们总结了几条:
1。演出效果不错
2。但效果不错都是琴的功劳,我不能算是个演奏者,顶多算个操作者!
3。手指僵硬,基本功不扎实(可以说没什么基本功),不能单独演出,只能配合演出。
虽然对我评价不高,但我已经相当满意,演出不就讲究个效果吗?谁会留心你的音乐是怎么做出来的?电子琴不就是为了简单才做出来的吗?但我也深深知道,我的学琴之路还很长,我目前所学到的,还远不到这个琴的一半的功能。我之所以在题目中说我在暴殄天物,因为我自知象我这样的初学者,550足够了,用3000确实是鲜花插在牛粪上。我只是希望我能一如既往地保持现在的热情,直到有一天熟练地掌握这个琴的所有功能,也算对得起这架名琴了。
=================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