键盘中国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码快捷登录

搜索
baidu
查看: 1910|回复: 1

儿童语言、数概念的发展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2-13 15: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登陆,参与交流。无法注册或登陆请加QQ群:777694204 或Email:admin@cnkeyboard.net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一、语言与思维
思维是产生、学习和使用语言的心理条件,人的思维一旦离开语言,高度抽象思维活动就无法进行。(注意,这个地方说的语言不是单纯的发声言语)儿童要说什么、为什么说、怎么说等等,都得实现规划或者边说边想。思维合乎逻辑,则儿童的语言表达也会相对的清楚有条理,而思维混乱,儿童则表现得语无伦次。思维对语言的具有制约作用,表现为:1、制约词的概括能力,个体词语的发展是以先掌握具有具体形象的词为基础,随着归类、概括、匹配能力的发展,进一步掌握高级概念的词;2、制约语法的复杂程度,语法是人类思维长期、抽象化工作的成果,是思维成就的标志之一。思维的复杂化程度直接影响语法的复杂性。儿童出事的语言只有语义内容,没有词语之间的语法关系,儿童掌握语法规则是以对客观事物关系和联系的认识为依据的,儿童对词概念的掌握有赖于感性经验的积累和概括抽象能力的发展。所以个体语言的发展受思维水平的制约。
语言对思维的发展也有促进的作用。思维过程是离不开语言的,因为语言是标志一般事物和现象的符号,借助语词,人类才有可能对事物进行间接、直接的概括反应。而作为思维结果的判断、推理等则需要字词的固定才能成为现实。所以语言和思维在个体发展过程中总呈现相互关联、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状态。
研究曾表明,语言暗示对3岁儿童的概念获得不起促进作用,而对4岁儿童概念形成的成绩有明显的影响,这也告诉我们4岁是儿童语言能力发展的关键期。一些研究结论还表明,年幼的儿童在解决较困难的思维任务时,要么用出声的自言自语、要么不出声,但可以观察到嘴唇的活动来帮助思考,这明显地表现出,语言对解决思维任务时的工具作用。在我们电子琴的教学中,除了老师多说,多做,让儿童多听以外,还应当让儿童多唱多说,多动。如果接触到4岁左右的儿童,那么老师除了教儿童弹的技能以外,鼓励儿童说、唱就是必要的,并且鼓励儿童用一句相对完整的话来学习一个音乐概念是有可能的。

二、儿童初步数概念形成的普遍规律
感知集合的能力
2岁前由同类物体组成的总体的概念,如:知道一个娃娃和很多娃娃。
2-3岁能用积极的词说出单个的物体和笼统的数词。如:知道在其注意力中的“所有”。
3-4岁能感知到集合的界限,对集合中 的元素由泛化过渡到精确,能初步分类。如:一个杯子配一个杯盖。
4-5岁能够准确地感知集合及元素,分类能力进一步提高。能按物体的色彩、形状大小等分类,同时也开始理解包含关系。
5-6岁分类能力进一步提高和扩展。儿童能按集合的两种以上特征对事物进行分类。
计数能力
2岁前个别的词与物体建立联系。
2-3岁出现对集合的数量进行比较的兴趣,知道大小、等量等相关概念。
3-4岁形成最初的数概念,能说出总数,标志着儿童能把一定的数量作为一个数群来把握;并能按物取物,进而按数取物。儿童需要一一对应来学会1、2、3、4……从而了解数的实际意义。
4-5岁较好地掌握计数活动,并初步达到数守恒。
5-6岁能够进行简单的按群计数。
数概念形成
2岁前能笼统地对数量不多且差异较大的多与少或大与小作出认知,并优先选择多、大的一方。在成人指导下按序数1-5。在具体形象的支持下理解1。
2-3岁对数量笼统的感知,区分明显的数量差异。能进行10以内的“按顺序数数”。能够手口一致地对5以内的物体进行按物数数,但较难说出总数。
3-4岁能够在按物数数后,说出总数,初步理解总数的意义。开始理解数,懂得1代表所有一样东西 的集合。基本上能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两组物体的多少、一样。
4-5岁能正确掌握计数。初步理解相邻两数的多1少1关系,能够进行排序活动。认识序数,知道基数和序数之间的差别。基本理解数守恒的意义,但掌握得不稳定。
5-6岁对10以内的数能保持守恒。理解三个相邻数之间的关系。基本掌握按群计数。初步掌握数的构成(等分、互补、互换关系)。

很多时候都会碰到家长们这样的问题,4、5岁这么小的孩子能学会乐理吗?看了上面这样一个列表,我想家长们应该相信孩子可以接受这最初步的乐理学习。音符的时值、音符时值的组合,音阶的排列、音程的距离、和弦的构成这些基本的乐理,实际就是儿童数概念发展程度的一个体现。家长和教师可能更多地不应该停留在孩子能数到几,唱出谱表上一个位置上的唱名,一首曲子来,关注的是孩子是否在教师唱弹完后就基本能记住旋律,而更多地应该帮助孩子去区分、思考这些音符时值的组合、与手的对应的关系。这样的活动对出学的孩子来说,弹的机会在一次教学活动中很少,就如同上数学课一样,但是我想通过这样几次训练,孩子所谓的识谱能力会有更好的效果。而且也让孩子从另外一个方向理解到弹琴也需要动脑筋。

[ Last edited by 白开水 on 2005-2-13 at 16:17 ]
温馨提示: 发帖标题请概括内容,回帖请勿使用无意义字符或纯表情。积极参与发帖回帖交流能提高会员等级(提升下载权限)
发表于 2005-2-14 19:30 | 显示全部楼层
对各个时期儿童发展特点有所了解很有必要,了解孩子是教育孩子的第一步。
温馨提示: 发帖标题请概括内容,回帖请勿使用无意义字符或纯表情。积极参与发帖回帖交流能提高会员等级(提升下载权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2 下一条

微信公众号|领红包|举报|黑屋|手机|Archiver|官方QQ群:777694204|键盘中国 ( 粤ICP备19059169号-1 )

GMT+8, 2025-11-3 01:28 , Processed in 0.038880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