键盘中国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码快捷登录

搜索
baidu
摇滚王勇老师单编弹唱教程第十一集发布音符之声扩展包豪华版V6重磅发布: s670 770 970 775 975 sx700 sx900 Genos Tyros5
查看: 946|回复: 10

[转]还原被妖魔化的丰田召回事件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3-14 16: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登陆,参与交流。无法注册或登陆请加QQ群:777694204 或Email:admin@cnkeyboard.net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还原被妖魔化的丰田召回事件
文章提交者:zhh809 加帖在 猫眼看人 【凯迪网络】 http://www.kdnet.net

舆论头条:还原被妖魔化的丰田召回事件
时代周报评论员  李铁2010-03-11 02:22:18    第69期
2010年2月 9日,日本,丰田总裁丰田章男鞠躬道歉。丰田召回事件重创品牌形象,丰田称将尽全力挽回消费者信心。


一位赴美定居的车迷老友说到近日闹得沸沸扬扬的丰田召回事件时,提醒我注意,比较中美两国关于事件的报道和评论,基调和判断实在差异太大。与美国媒体一般都是紧紧抓住一手的事实来报道和评论不同,中国的一些媒体展现给公众的,则是一个偏离事实的,变味的召回事件。

这样的提醒让我这个中国媒体人吃惊,当我也重回事实本身,看了更多详细的资料之后,我不得不承认他的批评是对的。在此,我们必须回到事实的本身,澄清一些媒体的误导与偏差,还原被妖魔化的丰田召回事件。

将传言当事实的误导

我们先来看三个新闻标题,它们都出现在几个门户网站上。“美国交通部:丰田故障已致34人死亡”、“丰田被曝献金丑闻,买通美国高官防查隐患车”、“丰田被曝规避监管省1亿美元召回成本”。

这些耸人听闻的标题却与事实存在很大出入。第一个标题,事实是美国交通部公布的是一个消费者的“投诉数据”,尚未经技术验证。但那个新闻标题给人的第一印象是,美国交通部发布的官方意见认定是丰田汽车质量问题造成了那些事故。

投诉不等于就是事实,是否真的是由丰田车的故障引起的,还需要进一步的调查。至于最被媒体关注的,2009年8月发生的一起雷克萨斯失控导致4人死亡的事故,也还在进一步调查之中,现在还不能确定事故确实是汽车质量问题引起的。

从以往的统计来看,投诉中只有极少部分是投诉者认为的车辆故障引起的。比如,在2005年至2010年间,美国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接到的汽车突然加速的投诉,涉及别的品牌的也有很多,福特有387件、克莱斯勒171件,通用152件、本田113件。而最后的技术调查显示,绝大多数原因并非投诉者所说的车辆故障,驾驶员的错误操作和臆断占了大多数。

再说“丰田被曝献金丑闻 买通美国高官防查隐患车”、“丰田被曝规避监管省1亿美元召回成本”这两则新闻。其实这两个都只是传闻,而且经调查,没有证据表明丰田有这样的违法行为。更重要的是,美国交通部长雷•拉胡德在国会已经对此做了清楚的说明:丰田公司确实向美国政府进行了情况说明,减少召回了某些存在“脚垫设计缺陷”的车型,丰田因此节省了1亿美元。但是,“他们省钱并不是以减少安全性为代价的。”这部分车型符合不召回的条件。

传闻绝不等于事实,部分媒体将传闻当事实写,无疑将误导公众。除了网媒,纸媒体也有很不严谨的。南方某著名周报的《丰田章男的自我救赎》一文中,开头讲述的三个事故例子,全都是未经过技术调查确认的案例,都还只是一面之词。文中还臆断丰田买通了美国国会和美国媒体,原文如下:“很难想像,这样一个喝着丰田奶水的美国国会,能调查出多少丰田暴冲事件的真相。”“江河日下的美国媒体,与作为‘衣食父母’的丰田汽车的共生关系更是不言而喻。”这实在是对美国政治和媒体机制的无知。

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召回

要真实地理解这次大召回的性质,首先必须回到故障本身,看看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召回。中国的很多媒体文章都在事后诸葛亮似的谈丰田的教训,而很多作者根本都没有了解具体的故障原因就开始谈了。

召回主要有三批,原因都不相同。先说最简单的两类故障:

第一类:2009年11月25日,丰田在美国召回426万辆车,2010年1月27日,又召110万辆。这两次召回的原因在于地毯垫子。由于驾驶座下面的地毯垫形状设计不合理,太长,地毯垫滑动可能会卡住油门踏板,带来危险。当然,解决此故障的方式很简单,换一个短一点的垫子,或者干脆拿掉垫子。

第二类:2010年2月9日,丰田宣布召回约44万辆普锐斯及雷克萨斯混合动力车。严格来讲,此次召回并不在强制召回之列,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质量缺陷。而是有一些消费者觉得刹车的反应不够快,丰田召回只是升级了一个系统软件,新软件让刹车反应的速度更快。

我们再说比较复杂的第三类故障。 2010年1月21日,丰田美国宣布召回230万辆汽车。故障原因在于油门踏板,在长期使用和低温环境下吹暖风两个条件下,油门踏板可能发生卡滞,影响车辆的加减速和行车安全。

关于这个故障,在我国存在很多错误的解读,所以让我们来详细解释一下这个故障。

与日本消费者相比,欧美消费者更爱开大排量的车,喜欢重一点的油门感觉。丰田专门为了欧美消费者驾驶习惯而设计了一个“阻尼调节器”,这个设计可以使油门踏板在运作过程中,增加摩擦力,最终给驾驶者的脚部提供一种独特的“粘滞感”。但是,此次召回车是因为踏板的踏板臂和摩擦杆的滑动面经过长时间使用,表面会变得很光滑,在低温的条件下使用暖风(A/C除外)时,可能在滑动面发生结露,这会导致静摩擦力大大增加,使油门踏板踩下去之后无法依靠自己弹簧的弹力退回原位,从而使车辆一直保持加速状态直到发生危险。

这个故障其实发生的几率极小,必须同时满足几个很极端的情况才可能出现。而且故障相当隐蔽,找出故障原因具有相当的难度,需要长期的跟踪与分析。

还原变味的解读

通过还原以上三个召回的故障原因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一些媒体所说的丰田为了控制成本而忽视质量的说法并不成立,更不是由偷工减料而造成。

在汉语互联网上,有人编造了一些关于丰田如何虚伪,如何偷工减料的帖子,其中一个还被一份周刊不负责地当做事实引用了。这篇《丰田章男的自我救赎》的文章写道:“丰田油门踏板的毛病,根本原因可能是‘两层皮’导致。同样都是油门踏板,同样都是CTS一家出产,为何美国车、德国车就没这个问题?因为人家要求所有的钢材都是一样的。而丰田的油门踏板,摩擦的部位是好钢,不摩擦的部位是软铁。”“相反,等到车子过热的时候,两块油门踏板由于热胀系数不同,一下子就靠在一起了。”

这样瞎编的帖子,和上述技术资料所披露的事实,完全是风马牛不相及。

必须清楚的是,丰田此次故障的本质是技术设计缺陷,对于生产厂家,要完全避免这样一些隐蔽的技术缺陷,具有相当难度。如果说丰田有什么责任的话,也只能是责怪他们没有进行更多的环境试验。但公平地讲,环境试验也不可能穷尽一切可能,相当部分的问题只能是在长年大量的使用中去逐步发现和改进。丰田章男在美国国会提到,没有完美的汽车,道理就在于此。

汽车是一个复杂的合成体,由两三万个零件组成,任何车型都无法完全规避瑕疵和缺陷。因此,每个大的汽车厂商都经历过多次大规模召回,无一例外。

2002年,宝马公司因刹车系统问题,召回了5.6万辆车;2004年,奔驰公司也因类似问题召回了68万辆车;2009年1月,还是刹车系统问题,大众召回了24万辆车。就在前几天,2010年3月2日,因为动力转向电动机存在缺陷,通用汽车宣布召回130万辆汽车。

历史上的年度召回数量和赔偿金额的双料冠军则属于福特。1996年,因为引擎点火开关可能短路,并因此会造成驾驶杆着火,福特仅在美国市场的召回总数就高达790万辆。自1999年以来,福特先后进行了至少7次召回,涉及旗下各品牌共1490万辆汽车。

没有完美的汽车,也不可能通过测试发现所有故障。这就如波音公司曾说的,很多时候,我们只能通过空难去发现故障来改进飞机。

我们还没资格嘲笑“日本制造”

之所以此次丰田召回闹得沸沸扬扬,一方面是因为丰田一直是质量可靠的典范,另一方面也是这次涉及的数量巨大。这与近年来,各国汽车巨头都广泛使用“共平台”、“共配件”的生产方式有关。很多车型都共用一些零件,这自然有其好处,比如降低成本、可以使缺陷更充分地暴露,最终可以提高可靠性。但是,一旦有设计缺陷,涉及召回的量也更大。

到目前为止,没有任何证据能证明丰田故意隐瞒事故,故障也并非主观造成的质量问题。因此,在国会听证会后,美国政府并没有对丰田实施罚款或者禁售之类的处罚。另外,美国的媒体和消费者对待汽车召回的态度更为理性和成熟,丰田的道歉和对今后汽车安全的保证,也获得了大多数美国大众的接受。左格比的民调显示,认为丰田比其它汽车更不安全的,只有22%,大部分美国人,(包括85%的丰田车主)依然认为丰田和其他汽车一样安全,甚至更安全。

有意思的是,与美国消费者继续信赖丰田不同,我们国内出现了不少嘲笑“日本制造”的声音,认为日本企业的“质量神话”就此终结。

实事求是地说,丰田的问题与中国的产品质量问题尚不在一个层次。丰田的质量问题是技术设计方面的,是不完美的问题。而我国最突出的质量问题,还在假冒伪劣上面,还处在如何用制度来防止诸如三聚氰胺、海南毒豆等恶意违法犯罪的阶段。现在就嘲笑“丰田制造”,似乎还远没到那个时候。
温馨提示: 发帖标题请概括内容,回帖请勿使用无意义字符或纯表情。积极参与发帖回帖交流能提高会员等级(提升下载权限)
发表于 2010-3-14 16:14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现在开日系车,下一辆车还打算继续开日系的..... 不过不是丰田而已,丰田空间太小了不适合我们身体胖的人哇,哈哈。

国产车质量这么差,就缺人去炒作而已,呵呵。

我当时是看了汽车论坛国产车版块(如奇x神车类,还有专搞山寨的比xx——那个什么f3买了即刻换上丰田车标打肿脸充胖子后,然后又抵制日系的.....),那些会员用户的发帖时候反应出的嘴脸,让我坚决不买这些车.....逼人最讨厌粪青,路上看到伪装成丰田花冠的比xx——f3,我就想给它一个砖头。

哪个要喷,先把你手头的琴砸了在喷吧(我想90%以上都是弹日本琴的了)
温馨提示: 发帖标题请概括内容,回帖请勿使用无意义字符或纯表情。积极参与发帖回帖交流能提高会员等级(提升下载权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3-15 18:32 | 显示全部楼层
丰田吗。。。。
我还在后怕,如果我爹开丰田上高速,油门坏了,那就。。。。。。。。
温馨提示: 发帖标题请概括内容,回帖请勿使用无意义字符或纯表情。积极参与发帖回帖交流能提高会员等级(提升下载权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3-16 11:26 | 显示全部楼层
夫夫

丰田有大车哦

凯美瑞!
温馨提示: 发帖标题请概括内容,回帖请勿使用无意义字符或纯表情。积极参与发帖回帖交流能提高会员等级(提升下载权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3-16 11:33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感觉真要保证行车安全,那么就是减速慢行、开车时集中注意力、遵守交通规则、经常保养车辆,大部分事故往往都是人的原因,一股脑把责任推给机器是不是有点那啥了
温馨提示: 发帖标题请概括内容,回帖请勿使用无意义字符或纯表情。积极参与发帖回帖交流能提高会员等级(提升下载权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3-16 11:37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一直很喜欢丰田的车。

最喜欢威驰。。。。。

国产车。。。想说爱你不容易啊。。。。
温馨提示: 发帖标题请概括内容,回帖请勿使用无意义字符或纯表情。积极参与发帖回帖交流能提高会员等级(提升下载权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3-16 13:22 | 显示全部楼层
夫夫

丰田有大车哦

凯美瑞!
luwen 发表于 2010-3-16 11:26

其实丰田车再大  纵向空间也不如日产的宽敞  我喜欢别人坐我车时候 再后排可以翘起二郎腿的感觉。

这个日产连最低配的骊威都做得到。我感受过皇冠 三四十万的车 后排腿部空间还不如我的日产骐达宽,绝对的。

本田空间也很ok(比如飞度都非常好)  但丰田的威驰 卡罗拉之类 大个子的人一坐进去估计就会放弃他

一直不喜欢欧洲紧凑型车 就是他们空间大多做得不好 polo神车啊 后排简直就不是人坐的了
温馨提示: 发帖标题请概括内容,回帖请勿使用无意义字符或纯表情。积极参与发帖回帖交流能提高会员等级(提升下载权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3-16 13:34 | 显示全部楼层
呃。。。夫夫老师。。。不光是琴和教弹琴的砖家。。。

对车也是了解的这么透彻。。。
温馨提示: 发帖标题请概括内容,回帖请勿使用无意义字符或纯表情。积极参与发帖回帖交流能提高会员等级(提升下载权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3-16 13:46 | 显示全部楼层
晕……

把皇冠都毙了

看来偶的别克君越更不能如夫夫的意啦……

温馨提示: 发帖标题请概括内容,回帖请勿使用无意义字符或纯表情。积极参与发帖回帖交流能提高会员等级(提升下载权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3-16 13:47 | 显示全部楼层
对了

偶有一个兄弟说过

私家车不是商务车公务车

90%是一个人开,没有乘客的哦!
温馨提示: 发帖标题请概括内容,回帖请勿使用无意义字符或纯表情。积极参与发帖回帖交流能提高会员等级(提升下载权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3-16 13:52 | 显示全部楼层
对了

偶有一个兄弟说过

私家车不是商务车公务车

90%是一个人开,没有乘客的哦!
luwen 发表于 2010-3-16 13:47


哈哈 俺的车子经常载人的。人人坐上来都说很舒服 空间大 座位厚宽,自己开得也爽嘛.....有个刚买了雪铁龙世嘉的朋友 他坐一下我的车 非常不平衡 ,同是2600的轴距 怎么空间差这么巨大 小日本真鬼精
温馨提示: 发帖标题请概括内容,回帖请勿使用无意义字符或纯表情。积极参与发帖回帖交流能提高会员等级(提升下载权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2 下一条

微信公众号|领红包|举报|黑屋|手机|Archiver|官方QQ群:777694204|键盘中国 ( 粤ICP备19059169号-1 )

GMT+8, 2025-9-24 08:57 , Processed in 0.044407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