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时间2004-12-16
最后登录1970-1-1
在线时间 小时
主题
精华
积分5249
贡献
ST
道具劵
|

楼主 |
发表于 2010-3-19 15:06
|
显示全部楼层
從Grotrian-Steinweg到 Steinway&Sons
http://musicstudioln.spaces.live ... 6DB07D16E!237.entry
葛洛蒂安(GROTRIAN)鋼琴─史坦威 (STEINWAY&SONS)鋼琴肇始母廠
19世紀初,在德國Braunschweig地方,包括Heinrich和Friendrich Grotrian二人在內,六位志同道合的合夥人成立一家
研製鋼琴的工作室(Heinrich Engelhard Steinweg),1835 年製造出第一台鋼琴。
1849年, Heinrich把德國工作室合夥人權益以2460Taler[德國舊時因銀票名]賣給五位合夥人,留下長子Theodor繼續
在工作室學習,而率領三個兒子移民美國,落腳紐約,成立了『史坦威父子公司』(Steinway&Sons),以原德國工作室
研究的優越製琴技術生產鋼琴,迅即成為美國產製最佳鋼琴。算是樂壇兩個同宗Piano公司各奔前程。
1865年史坦威公司重要成員相繼亡故。Theodor只好結束德國工作室的研習,赴美掌理風雨飄搖期的史坦威父子鋼
琴公司。他在德國原工作室研習的製琴技術,使史坦威鋼琴品質又有了進一步的改良。
原德國工作室產權於1886年全歸葛洛蒂安,這一家族舉足全力投入研究製琴技藝,精心製作,手工精製音響板,使其
產品--葛洛蒂安鋼琴品質更為提高。1917年改為現在的 Grotrian-Steinweg 。其獨特的音質之美,更擄獲了大音樂家
(如:布拉姆斯、李斯特Max Reger、Busoni....)的心。
音樂史上與李斯特、蕭邦齊名的女鋼琴家-舒曼夫人克拉拉(Clara Schumann),更是情有獨鍾-
『非葛洛蒂安鋼琴不彈!』
1880年,Heinrich的後代,William Steinway 家族成員回到德國漢堡設立第二家工廠,1972年,由於龐大的遺產稅所逼,
兩家工廠最後由美國媒體大亨 C.B.S 併吞。C.B.S的幕後老闆們精明幹練,他們想出一個絕頂聰明的行銷策略,即
是與全世界有名的音樂家簽約,要音樂家無論赴任何地方演奏,都應指定非 Steinway&Sone不彈,此舉大大提升了 Steinway&Sone 的知名度。
C.B.S投注龐大的費用造就了Steinway & Sone的成功,但另一個德國 Steinweg的鋼琴公司讓 C.B.S十分感冒,這期間
用盡各種方法協調法律上的爭執,但 Grotrian 總是拿出 Steinway 當初以2460Taler售出之字據, C.B.S實在無法解決,
在雙方律師團研商結果下,是由 C.B.S 以美金壹百萬代價取得 Grotrrian-Steinweg出口的鋼琴改以 Grotrian, 少掉
Steinweg 字樣,雙方各得所需,算是圓滿落幕。現在鋼琴愛用者在德國國內買的仍是 Grotrian-Steinweg。
1974年, Grotrian 於故鄉 Braunschweig 建造了一家現代兼傳統的製造公司,德國政府為該公司對德國甚至全世界
文化貢獻,特別為該公司建造一條高速公路的支路通往公司,以 Grotrian-Steinweg 為名,這表示德國政府對這家163
年歷史,堅持製琴理念的公司的尊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