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时间2006-9-11
最后登录1970-1-1
在线时间 小时
主题
精华
积分403
贡献
ST
道具劵
|
马上登陆,参与交流。无法注册或登陆请加QQ群:777694204 或Email:admin@cnkeyboard.net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李觅 于 2013-6-2 23:47 编辑
谈谈对位旋律
最近看了论坛里有很多朋友在问如何在歌曲的伴奏里演奏副旋律的问题,虽然一些热心的朋友根据自己的体会做了一些个人的见解,但没有能够说清楚它的基本概念与目的。在此我想谈谈关于对位旋律的一些认识和看法。
在现代流行歌曲中 , 几乎无一例外地会在伴奏中听到几句对位旋律(副旋律)。写出好的对位(副旋律)旋律 。己成为现代流行歌曲配器中不可缺少的一个手段。
一、首先我们了解一下什么是对位旋律。复调音乐是一种“多声部音乐,复调音乐是“主调音乐”的对称,在作品中含有两条以上(含)独立旋律,通过技术性处理,和谐地结合在一起,同时,各声部又形成和声关系。复调音乐是以”对位法作为主要的创作技法。所以早期称为对位。
复调音乐常用的有如下几种方式:
A、用对比方法所写的复调音乐称“对位音乐”,简称“对位”。
B、以模仿的方式为基础所写的复调音乐,通称“卡农”,即二部、三部、四部的轮唱或轮奏。
C、用衬托的方法所写的复调音乐,称“支声复调”或“衬腔式复调”。在民族民间音乐中,常用衬托、填充、呼应、加花等手法,使音乐更为丰富多彩。
例如杨宗纬版的“矜持”B段和间奏的弦乐部分就用了A、C两种对位写作方法。
所以 我们要注意,并不是所有的第二声部都称为副旋律,副旋律仅仅指具有相对独立性、旋律性较强的第二声部,使前后叠置起来,同时协调地进行为基础,主要衬托与丰富主旋律表达内容的作用。
二、什么时候该用对位旋律
这是一个很难下定义的问题。因为音乐不是方程式,没有一定规范,音乐所需要的只有创造,那么对于这个问题的回答也是一样,但就一般的情况做一些归纳。
一般来说,对位旋律总是在仅靠一个旋律不足以表达当时情感的情况下,对位旋律来补充的,首先它是情绪表达的需要。因此对位旋律 一般都不在主旋律一开始就出来,而是在主旋律已经占据了主导地位,换句话讲,主旋律己失掉它的新鲜感时用副旋律来补充的。如张明敏的“垄上行 ” 在对位旋律出来之前,主旋律在清淡的木吉它伴奏下进行着,虽有和声的衬托,但毕竟是单声部的旋律进行,容易让人产生单调的印象,因此当唱到“ 蓝天多辽阔,点缀着白云几朵,青山不寂寞,有小河潺潺流过 ”。 开始引出对位旋律,这样就使音乐变得丰富好听,解决了主观单调感的危机。
还有一种常见的情况是;当音乐发展到高潮时,光靠歌声己不足表达全部的情感,这时要用副旋律来加强渲染,来深化表现力。
在为歌曲演奏对位旋律时,我认为有几个问题应该注意:首先是对位旋律的音区问题,其次是歌曲对位旋律的流畅性,歌唱性问题。值得提醒的是我们在演奏时并不是在做对位习题,也不是写赋格曲,应该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到对位旋律的可听性上,要力求使对位旋律优美好听,即使有一些技术性犯规,和声上的硬撞也是不要紧的。
还有我们应该用什么音色来演奏对位旋律,我们当然不能把所有的对位旋律都交给小提琴演奏。在演奏时应尽可能地把对位旋律的音色与前奏、间奏中演奏旋律声部的音色区别开来,一般来说,前奏、间奏中旋律要求结实明亮,突出于乐队音墙之“外”,而对位旋律则要求柔韧纤细,飘忽于歌唱之“上”,这种区别要求演奏者有敏锐的音色感觉,先打好腹稿,然后写在谱上(俗话说“好脑子不如一个烂本子)或者记住主要的轮廓,这样在演奏时就会心中有数。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