键盘中国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码快捷登录

搜索
baidu
查看: 7289|回复: 33

单层采样的钢琴音色,你能感受它的"呆板"吗?

 关闭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6-23 18: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登陆,参与交流。无法注册或登陆请加QQ群:777694204 或Email:admin@cnkeyboard.net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我是无意想贬低中低档电钢琴,发这个帖子的意思也就是让很多刚接触电钢琴的朋友了解一下,单层采样的中低档电钢琴音色和万元级的电钢到底音色差别在那里.,5000元一下电钢琴音色基本是单层采样的.包括现在很热门的caiso px310,px700.yamaha p60,p70等等,对于刚接触电钢琴的朋友或许感受不到他们音色和万元级的电钢琴音色有差别.

你仔细听听这两款琴演示,听完p140或p90的细腻多层采样音色以后,接下来听p70,你可以感受到它单层采样音色的"呆板"吗?尤其是非常柔情的慢板片断.....
多层采样的p140和p90

http://www.akkishopping.co.kr/ne ... ode=p140&cat=11

http://www.akkishopping.co.kr/ne ... ode=p_90&cat=11


仔细听p70的单层采样音色:

http://www.akkishopping.co.kr/ne ... ode=p_70&cat=11

好了,听完了吧,你能感觉到p140演奏时候给人带来那种非常明显的力度和音色曲线吗,温柔时候音色很压抑,闷闷的音色透出丝丝忧郁的感觉,力度大时候给人感觉精神一下提起来了.......

p70,从头到尾给人一种当当响的味道,力度再柔情再轻,也无法体现出音色的忧郁感,只是音量小了下来,没有感情曲线在乐曲中......

所以,一分钱一分货,很多人说p60或者px310性价比非常高,的确,他们性价比是高!!但是,当你真正非常敏感多层采样音色时候,或许你会发觉,p140,p120,p90也是物有所值的啦.......

反正,我就是再穷也不买单层采样的电钢琴.

[ 本帖最后由 夫夫 于 2006-6-23 18:16 编辑 ]
温馨提示: 发帖标题请概括内容,回帖请勿使用无意义字符或纯表情。积极参与发帖回帖交流能提高会员等级(提升下载权限)
发表于 2006-6-23 18:24 | 显示全部楼层
电钢琴可以接电脑使用滴
温馨提示: 发帖标题请概括内容,回帖请勿使用无意义字符或纯表情。积极参与发帖回帖交流能提高会员等级(提升下载权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6-23 18:29 | 显示全部楼层
另外我不喜欢雅马哈系列琴的声音   非常不喜欢
温馨提示: 发帖标题请概括内容,回帖请勿使用无意义字符或纯表情。积极参与发帖回帖交流能提高会员等级(提升下载权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6-23 22:4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rino 于 2006-6-23 18:29 发表
另外我不喜欢雅马哈系列琴的声音   非常不喜欢

理由呢?你现在使用roland或者korg吗?如果你觉得casio的钢琴声比yamaha p90以上系列好,那是你对音色理解与众不同啦....
温馨提示: 发帖标题请概括内容,回帖请勿使用无意义字符或纯表情。积极参与发帖回帖交流能提高会员等级(提升下载权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6-23 22:4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rino 于 2006-6-23 18:24 发表
电钢琴可以接电脑使用滴

这个谁都知道啦,但是,即使有10多G采样的高品质钢琴软音源存在,电钢琴同样有它的市场和理由.
温馨提示: 发帖标题请概括内容,回帖请勿使用无意义字符或纯表情。积极参与发帖回帖交流能提高会员等级(提升下载权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6-24 01:04 | 显示全部楼层
很多上G的钢琴音色盘,表现甚至不如容量不足百兆的SRX11
温馨提示: 发帖标题请概括内容,回帖请勿使用无意义字符或纯表情。积极参与发帖回帖交流能提高会员等级(提升下载权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6-24 09:07 | 显示全部楼层
不是把~~~
温馨提示: 发帖标题请概括内容,回帖请勿使用无意义字符或纯表情。积极参与发帖回帖交流能提高会员等级(提升下载权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6-24 10:11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层采样一层的价,差别比较明显。等偶的水平练出来后一定要买台多层采样的。
温馨提示: 发帖标题请概括内容,回帖请勿使用无意义字符或纯表情。积极参与发帖回帖交流能提高会员等级(提升下载权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6-24 10:30 | 显示全部楼层
称霸一时的Yamaha P200,和Kurzweil K系列钢琴(区区4mb!)都是单层采样, 无论独奏还是在mix里听,都无懈可击。
温馨提示: 发帖标题请概括内容,回帖请勿使用无意义字符或纯表情。积极参与发帖回帖交流能提高会员等级(提升下载权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6-24 19:3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rino 于 2006-6-24 09:07 发表
不是把~~~



一个很聪明的人,他知道1+1=2 4-2也=2,但是笨人只知道烧饼5毛一个,一块不卖~~~  这些个动辄几G的采样盘,大多属于后面这种不会动脑子的笨人
温馨提示: 发帖标题请概括内容,回帖请勿使用无意义字符或纯表情。积极参与发帖回帖交流能提高会员等级(提升下载权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6-24 19:5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季风季节 于 2006-6-24 19:35 发表



一个很聪明的人,他知道1+1=2 4-2也=2,但是笨人只知道烧饼5毛一个,一块不卖~~~  这些个动辄几G的采样盘,大多属于后面这种不会动脑子的笨人




你用过钢琴采样音色么??  如果你没用过  那么也许你应该去了解一些了


采样的格式分为很多种  容量也有大有小   最小的短歌行钢琴单音色文件 SF2 格式  不到几个M  但是依旧用来做电视连续剧

最大的钢琴采样音色GIGA 动不动上  Gb     那都是从世界上顶级的大钢琴上面采样来的音色  每个琴键都是多层采样  比起一切电钢来说只能好很多   毕竟电钢不能把硬盘和处理器放在里面把    也许将来有可能  但那时候电脑就更发达了~



如果没听过采样音色的品质  那建议你去听一下   但是不是去听9流的垃圾音乐

或者换一个音响  或者监听耳机


HHC·Rino

小希立志耘

[ 本帖最后由 rino 于 2006-6-24 19:51 编辑 ]
温馨提示: 发帖标题请概括内容,回帖请勿使用无意义字符或纯表情。积极参与发帖回帖交流能提高会员等级(提升下载权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6-24 20:1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rino 于 2006-6-24 19:50 发表




你用过钢琴采样音色么??  如果你没用过  那么也许你应该去了解一些了


采样的格式分为很多种  容量也有大有小   最小的短歌行钢琴单音色文件 SF2 格式  不到几个M  但是依旧用来做电视连续剧

最 ...



从最早的1G GIGA Piano (我用过的最糟糕的钢琴采样音色盘),自称要消灭硬件合成器的Hypersonic,著名的菠菜豆腐,还有各种自称史无前例的NB音色,我都有幸用过,我不理解你所说的

"那都是从世界上顶级的大钢琴上面采样来的音色  每个琴键都是多层采样  比起一切电钢来说只能好很多" 还有 “如果没听过采样音色的品质  那建议你去听一下   但是不是去听9流的垃圾音乐 或者换一个音响  或者监听耳机” 。

看来迷信波形容量,唯容量论者还是大有人在的。我只能说,软件采样盘的容量固然接近无限,但是如果设计人员不能针对不同的演奏设备进行量身订制,那么无论多么NB的音源,演奏起来,都会是糟糕且拙劣的(比如轻轻按下键盘,就是一个最强音符;踏板踩下后浑浊不堪)。而且这些NB的音色,往往单独拿出哪一个来,都厉害的不得了,放到一起,就是shit~  波形容量不是越大越好,关键是要做的巧。并且我希望你搞清楚,音色和“音质”是完全不同的,一个拙劣的音源,并不会因为换了个高档的监听、音响,就鸟枪换炮

评分

参与人数 1琴币 +5 收起 理由
夫夫 + 5

查看全部评分

温馨提示: 发帖标题请概括内容,回帖请勿使用无意义字符或纯表情。积极参与发帖回帖交流能提高会员等级(提升下载权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6-27 12:23 | 显示全部楼层
是可以感觉到,
与单层采样的琴相比,
多层采样的琴的表情要丰富许多呢。

尤其是对于需要表达细腻情感的演奏者来说,
多层采样是必不可少的呢。
温馨提示: 发帖标题请概括内容,回帖请勿使用无意义字符或纯表情。积极参与发帖回帖交流能提高会员等级(提升下载权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6-27 18:59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合成器加外音源是8是就比多层采样的电钢音色还好捏?
温馨提示: 发帖标题请概括内容,回帖请勿使用无意义字符或纯表情。积极参与发帖回帖交流能提高会员等级(提升下载权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6-28 10:14 | 显示全部楼层

@

楼上是杭州的啊 有机会切磋下呵呵
软的的确比硬的好 这个现在不用争论了
原来我是彻头彻尾的硬件派现在也改了
当然硬件也十分的好
目前唯一怀念硬件的就是ES的EP和他的琶音器
其他的实在想不起买硬件的理由

软的相对来说音色比较干需要效果器的润色才会好
硬件就好比都混所完的成品 音色效果器什么的都加的很到位
出来的效果就很好听了 各有所长
不过要从音色质量上来说还是软的比较好

夫夫说的分层问题每错 分层越多 演奏的时候感情色彩越好
还有就是大家买琴的时候 尽量买高档的
买便宜琴等于浪费钱 等到了一定程度还得换 这样就折价更浪费了
温馨提示: 发帖标题请概括内容,回帖请勿使用无意义字符或纯表情。积极参与发帖回帖交流能提高会员等级(提升下载权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6-28 17:3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辣白菜 于 2006-6-28 10:14 发表
楼上是杭州的啊 有机会切磋下呵呵
软的的确比硬的好 这个现在不用争论了
原来我是彻头彻尾的硬件派现在也改了
当然硬件也十分的好
目前唯一怀念硬件的就是ES的EP和他的琶音器
其他的实在想不起买硬件的理由 ...

是啊!  我也是杭州的,有空向你请教啊!  我是超级菜鸟~
温馨提示: 发帖标题请概括内容,回帖请勿使用无意义字符或纯表情。积极参与发帖回帖交流能提高会员等级(提升下载权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6-28 21:0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季风季节 于 2006-6-24 20:16 发表



从最早的1G GIGA Piano (我用过的最糟糕的钢琴采样音色盘),自称要消灭硬件合成器的Hypersonic,著名的菠菜豆腐,还有各种自称史无前例的NB音色,我都有幸用过,我不理解你所说的

"那都是从世界 ...


你俩没说到一块去...季风说的是实时演奏的听感,rino说的是软采样在混音中的应用。这么说吧,同样做一个出版级的CD,顶级混音师操刀,大容量采样的优势是绝对的。季风你虽然用过不少采样或合成音色,但你对音色调制能力和混音技术的欠缺造成你无法听出它们的好来。或者我们大家不要再做口舌之争,一起来用同一个MIDI制作不同音色的试听效果,公开投票吧,哈哈!
温馨提示: 发帖标题请概括内容,回帖请勿使用无意义字符或纯表情。积极参与发帖回帖交流能提高会员等级(提升下载权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6-28 21:20 | 显示全部楼层
对对,制作一个音乐大家来听听,公开投票象你们这样讨论。太抽象了!
还是有个实际的音乐比较一下,就清楚了!
可别说没有时间啊!
温馨提示: 发帖标题请概括内容,回帖请勿使用无意义字符或纯表情。积极参与发帖回帖交流能提高会员等级(提升下载权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6-29 10:34 | 显示全部楼层
先谢谢夫夫。
仔细听过了。
按照P140--p90--p70--p140的顺序听的。
感觉p140表现力强过p70很多。p140圆润滋滑,收放自如对比明显,p70只能用棱角硬明来形容了。
温馨提示: 发帖标题请概括内容,回帖请勿使用无意义字符或纯表情。积极参与发帖回帖交流能提高会员等级(提升下载权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6-29 16:41 | 显示全部楼层

@

呵呵 楼上的楼上是老乡 这两天刚好回哈尔滨休假呵呵
温馨提示: 发帖标题请概括内容,回帖请勿使用无意义字符或纯表情。积极参与发帖回帖交流能提高会员等级(提升下载权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7-1 03:05 | 显示全部楼层
又开战了。
我前面说的Kurzweil 4mb钢琴和Yamaha P200,也只是在硬件范围之内的比较。硬件比较低的采样容量,根本没法采集“整音”,必须使用looping和amp/filter envelope来作音身和音尾。能把这个做得好(换句话说,能把looping掩盖好),就是硬件厂商们较劲儿的地方了。现场乐队使用中,8层采样和单层的区别微乎其微。而专业出版级的录音,10层采样的电钢琴也没法欺骗稍稍有点水平的耳朵。
至于和动辄几十G的软件音色相比,它们根本就不在一个量级上。
btw,一个月后,我负责编曲的棚就会有一台steinway了,真家伙啊。。
温馨提示: 发帖标题请概括内容,回帖请勿使用无意义字符或纯表情。积极参与发帖回帖交流能提高会员等级(提升下载权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7-1 10:4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qubo 于 2006-6-28 21:20 发表
对对,制作一个音乐大家来听听,公开投票象你们这样讨论。太抽象了!
还是有个实际的音乐比较一下,就清楚了!
可别说没有时间啊!



呵呵呵  好啊   我的用软银元制作的音乐现成的   随时可以发过来  就是不知道季风斑竹大人怎么样呢? 呵呵
温馨提示: 发帖标题请概括内容,回帖请勿使用无意义字符或纯表情。积极参与发帖回帖交流能提高会员等级(提升下载权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7-1 11:3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rino 于 2006-7-1 10:43 发表



呵呵呵  好啊   我的用软银元制作的音乐现成的   随时可以发过来  就是不知道季风斑竹大人怎么样呢? 呵呵


呵呵 感谢您以大人称呼鄙人,本人才疏学浅,实在不敢板门弄斧和各位高手比什么制作,本人只会用键盘弹恶俗流行,还有老掉牙的古典曲目,至于用鼠标弹琴的高深境界,本人实在体验不来~
https://www.cnkeyboard.com/bbs/v ... E%B7%E7%BC%BE%BD%DA
温馨提示: 发帖标题请概括内容,回帖请勿使用无意义字符或纯表情。积极参与发帖回帖交流能提高会员等级(提升下载权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7-1 12:39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  那叫编曲  您听到的那些流行歌曲  几乎都是这样用鼠标 “弹琴“   弹出来的       当然也会有制作人用键盘子输入midi     比方说大觉者   这是习惯问题

http://www.163888.net/person/index.aspx?id=4312204
温馨提示: 发帖标题请概括内容,回帖请勿使用无意义字符或纯表情。积极参与发帖回帖交流能提高会员等级(提升下载权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7-1 13:2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jamduck 于 2006-6-28 21:05 发表


你俩没说到一块去...季风说的是实时演奏的听感,rino说的是软采样在混音中的应用。这么说吧,同样做一个出版级的CD,顶级混音师操刀,大容量采样的优势是绝对的。季风你虽然用过不少采样或合成音色,但你对音 ...

这么比较没有任何意义,因为应用的方式不一样。
季风的主要应用是现场演奏,而不是用鼠标点音符做音乐。
同样的,关于键感、采样的争论,每个人的应用场合也是不一样的。

季风、夫夫等在影音区有很多录音,那些作品都是实时演奏录音,一遍成的。我很佩服,那是真功夫。
我不否认用制作的方法,甚至用鼠标点音符精细调节力度效果,也能做出好音乐。但那和实时演奏是两码事。实时演奏可以show给人家看,可以和现场观众互动,其魅力是幕后制作没法比的。

本区是电钢区,主要讨论还是电钢琴的实时演奏性能和现场应用。要比较制作领域的采样软音源什么的,还是在《电脑与音乐》区讨论比较合适。不同的应用条件,这样的争论没有意义。
温馨提示: 发帖标题请概括内容,回帖请勿使用无意义字符或纯表情。积极参与发帖回帖交流能提高会员等级(提升下载权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7-1 14:4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rino 于 2006-7-1 12:39 发表
呵呵  那叫编曲  您听到的那些流行歌曲  几乎都是这样用鼠标 “弹琴“   弹出来的       当然也会有制作人用键盘子输入midi     比方说大觉者   这是习惯问题

http://www.163888.net/person/index.aspx?id=431 ...


鼠标基本上胜任不了比较侧重演奏的编曲作品。我最近接的整张专辑基本都是实弹的,钢琴等声部绝不量化。当然这也乐曲风格有很大关系。
温馨提示: 发帖标题请概括内容,回帖请勿使用无意义字符或纯表情。积极参与发帖回帖交流能提高会员等级(提升下载权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7-2 10:32 | 显示全部楼层
争论到此为止吧, 我承认个人的观点有点偏激,上面的帖子有些不合适的话希望大家理解. 软音源在制作编曲上确实有传统硬件音源不可取代的优势, 但是我个人更喜欢硬件音源,因为硬件合成器电钢琴, 使用方便, 演奏性更好, 音色的设计也比较讨巧, 也许有一天,我开始认涉及制作领域的时候 我也会爱上软音源
温馨提示: 发帖标题请概括内容,回帖请勿使用无意义字符或纯表情。积极参与发帖回帖交流能提高会员等级(提升下载权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7-2 13:20 | 显示全部楼层
不想争论   不过使用硬件想达到噪音小  音质好   需要耗费大量的物资   毕竟是模拟信号  矗立起来诸多限制


软件的大趋势已经深入各个领域    不仅仅是制作音乐      触摸屏的  Triton  合成器   曾经多么辉煌  现在看来  不到200兆的音色  姑且不论其容量      就是从听觉上来说   16  Bit    44.1  Khz  的精度   也只是入门级   要知道  Sonar 5 早已经实现  64 Bit




当然现场演奏另当别论    有时候我也会干一些现场演奏的活计    电钢琴只是一种工具  他是用来演奏的  不是用来编曲制作唱片的    完全没必要去追求电钢琴在所有方面都超越软音源    即使是最好的现场武器  就是我刚才说的  吹疼    也不及软件来得容易和廉价    (也许你也可以认为它音色好  呵呵)         使用软音原来改善电钢琴的音色  获得更好的效果   只是我的一点个人建议    大家参考着玩   目的是为了声音更好听    也许将来会有一种有硬盘的电钢琴也不一定
温馨提示: 发帖标题请概括内容,回帖请勿使用无意义字符或纯表情。积极参与发帖回帖交流能提高会员等级(提升下载权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7-2 14:08 | 显示全部楼层
Motif ES + mLan 可以通过火线输出纯数字信号,或经过AIEB2也可以以SPDIF输出数字信号,  Fantom X也自带了SPDIF,90年代后期以后的合成器,都有数字输出,采样和输出都可以达到48Khz的精度。并且,现在唱片领域的主流采样精度,依然是44.1Khz,DVD-Audio HD-CD依然是概念类的产品,而且,以我的经验,如果要以96Khz 64Bit的精度来驱动VSTi,会很容易出现爆音(民用级的入门级声卡差不多都是这样,不知道工业级的声卡会不会有这种现象),除非增加延迟时间,以使软硬件有足够时间缓冲,这样一来的结果,就是从输入音符到听到声音,会有很长时间的滞后,我想这种滞后很不利于RealTime演奏的乐手或制作者。还有,音色容量不代表一切,现在有多少上百兆的软件音源,都是在模仿70年代的电子风琴、Clavi、EP? 再说电脑、声卡哪样不需要钱,软件来的容易和廉价,是中国特色,我想如果大家机器里的软件音源都是正版的话,呵呵
温馨提示: 发帖标题请概括内容,回帖请勿使用无意义字符或纯表情。积极参与发帖回帖交流能提高会员等级(提升下载权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7-2 17:3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rino 于 2006-7-2 13:20 发表
也许将来会有一种有硬盘的电钢琴也不一定

能跑vst的硬件"音源“, Muse Receptor。Herbie Hancock最近的演出已经在用了。
温馨提示: 发帖标题请概括内容,回帖请勿使用无意义字符或纯表情。积极参与发帖回帖交流能提高会员等级(提升下载权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2 下一条

微信公众号|领红包|举报|黑屋|手机|Archiver|官方QQ群:777694204|键盘中国 ( 粤ICP备19059169号-1 )

GMT+8, 2025-10-23 17:51 , Processed in 0.066797 second(s), 8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