键盘中国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码快捷登录

搜索
baidu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夫夫

单层采样的钢琴音色,你能感受它的"呆板"吗?

 关闭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7-2 18:10 | 显示全部楼层
人造美女  PK  天然美女

都是人造的

[ 本帖最后由 单位 于 2006-7-2 18:14 编辑 ]
温馨提示: 发帖标题请概括内容,回帖请勿使用无意义字符或纯表情。积极参与发帖回帖交流能提高会员等级(提升下载权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7-2 22:2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ChinaMoBro 于 2006-7-2 17:31 发表

能跑vst的硬件"音源“, Muse Receptor。Herbie Hancock最近的演出已经在用了。


Korg的天价合成器  OASYS 也是一台自带硬盘 内存 CPU 操作系统的“软”合成器
温馨提示: 发帖标题请概括内容,回帖请勿使用无意义字符或纯表情。积极参与发帖回帖交流能提高会员等级(提升下载权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7-2 22:5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季风季节 于 2006-7-2 14:08 发表
Motif ES + mLan 可以通过火线输出纯数字信号,或经过AIEB2也可以以SPDIF输出数字信号,  Fantom X也自带了SPDIF,90年代后期以后的合成器,都有数字输出,采样和输出都可以达到48Khz的精度。并且,现在唱片领域的 ...



从一开始我也没说要拿容量为重  第一帖我记得就说很多电视节目里用的音源都是百十M 的小音色    你大概没明白

那我就再说一遍   的意思是不论从技术上  还是从质量上软件都有无可比拟的优势   数字接口有些硬件装作样的有一个两个的     那又怎么样呢? 仅仅是提供了一接口   里面信号的运算难道不是模拟信号么?  呵呵  这就好比给一辆国产车套上 F1 的外壳  车子跑不快   外壳再漂亮也没用


我说过  并且不想重复   电钢琴 有他的作用   电钢琴追求的是演奏时的手感  练习的便捷    但它不是用来做音乐的      采样音色有好多种  体积大的体积小的都有   我想 根本无须争辩     大家都看在眼里   每个琴键都是多层采样    几百几千兆的音色容量   怎么样也会比  200M   的小ROMS  强很多把


说到盗版问题  呵呵  这个正是软件最大的优势     盗版深入寻常百姓  叫每个人都有机会玩一玩专业的音源    让音乐的门槛儿降低了


高精度会出爆音??   呵呵 季风大概不太了解   所谓  64bIT  是软件内部的音频处理精度   和输出没有一点关系   AC97 声卡都不会有问题   出现暴音大概是其他方面没有调试好    呵呵~~~


说道高精  难道你不看 dvd ?     竟然说没有普及  我无可奈何了。。。。。

跟你说说现在一般的标准 -------9万6千赫兹   16位 或者24位  这是很常见的    CD 品质的 4万4虽然也会有用到的时候,但基本是处理 卡拉 ok  挂点硬件效果器  硬件音源  那都是5年以前的做法  哈哈哈



现在虽然有很多人依旧那么做   但是大家的眼睛是雪亮的  什么好什么次   大家一看就看出来了



呵呵  说几句实情   不想和任何怀有偏见的人争吵     写完睡觉~

[ 本帖最后由 rino 于 2006-7-2 22:59 编辑 ]
温馨提示: 发帖标题请概括内容,回帖请勿使用无意义字符或纯表情。积极参与发帖回帖交流能提高会员等级(提升下载权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7-3 00:0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rino 于 2006-7-2 22:50 发表



从一开始我也没说要拿容量为重  第一帖我记得就说很多电视节目里用的音源都是百十M 的小音色    你大概没明白

那我就再说一遍   的意思是不论从技术上  还是从质量上软件都有无可比拟的优势   数字接口 ...



合成器内部使用的是模拟算法? 那是70年代的Moog吧,当时的合成器依靠电压门限,来控制各种音色,因此被称为模拟合成器,90年代后,随着计算机芯片运算能力的提高,数字采样技术的进步,数字合成器内无一例外使用的是数字算法。如果现在的合成器内部依然是模拟的话,"波形容量"一词就是滑天下之大稽了,真正的模拟合成,只需要依靠振荡器+效果器就能完成。就算是以模拟合成作为卖点的Roland V-Synth,也是VA 而不是Pure Analog。合成器发声的原理,是在合成器内部生成数字信号,然后数字信号经过数模转换(D/A)输出给调音台,或者其他回放设备。 合成器的SPDIF或者YAMAHA的mLan,输出的是真正的数字信号,mLan可以把指定的Motif内部音轨或者音色,以数字信号发送给电脑而且可以返回来把电脑内的音频信号以数字方式返送给Motif,利用Motif内部的效果器进行调制,并且mLan可以与 Cubase等无缝链接,把Motif作为一个VST插件来使用(以硬件作为VSTi 这是一项首创)。而且接上了mLan的motif 可以作为一块高品质的音频接口来用(支持ASIO) 因此,硬件合成器并没有你所想象的那么无能。

软件音源和硬件音源最大的区别是什么? 我想以我的理解来说,软件硬件音源的内部基本原理是一样的,只是硬件音源针对音乐制作设计了专用的底层硬件系统,每一个硬件都具有针对性,每一项指令直接发送给硬件直接执行,具有很高的效率;而软件音源的硬件系统则是一种通用设备,比如在windows下,你既可以打字 又可以上网 还可以玩游戏,作音乐..... 但是,这些都是通过软件层面的模拟来实现的,设计人员要编写专用的代码来告诉windows和你的CPU如何来做这些事情,这种代码的转换会消耗大量无谓硬件资源。比如影视制作领域,一块专用的非线编卡或者MPEG2压缩卡(可能其芯片运行频率只有CPU的几百分之一),其处理速度还有效果会比纯靠CPU计算的软件压缩好上几十倍。其实在硬件合成器领域内,前几年的情况也大致如此,只是随着几年来Intel和AMD的竞争,计算机运行效率有了飞速提高,软件音源的实用性才得到了提高,随着软件音源容量的不断攀升还有采样精度采样率的提高,纯PC在不久的将来可能将无法负荷软件音源的重荷,因此本人大胆的预测,将来的合成器或者硬件音源,将作为一种专用的加速设备+独立演出设备出现。好比现在的3D加速卡。 目前高端领域的ProTools我觉得就是在这领域的一种尝试。:cool:


再就是重申一下容量和音色的关系,大容量的采样是高品质音色的必要条件,但并不是充分条件 没有必要来迷信容量。我曾经从网上下载过一个Triton的600M的Halion采样音色盘,基本上就是把Triton的每一个音都完全的采下来的,但是没有Triton的合成引擎,根本没有办法对音色作出原汁原味的调制。大名鼎鼎的“巨人”综合音源,我想搞过制作的朋友,大概对他的音色都不会特别满意,他属于大而全,但无特色的采样,号称埋葬的硬件音源的Hypersonic就更不用说了,是他们的容量不够大吗?非也 所以“  几百几千兆的音色容量   怎么样也会比  200M   的小ROMS  强很多把”这样的想法,我觉得实在有点不恰当。

关于软件的盗版问题,我实在是觉得很无奈,不尊重知识产权是一种优势或者有利条件吗? 把价值几十万几百万的别人的心血作为一种消遣,不知是降低了音乐门槛,还是侮辱了音乐(比如满大街的三流DJ舞曲还有粗制滥造的网络歌曲)这里扯远了点,我本人使用的也是盗版的windows xp 盗版的cubase,我无权对D版的使用作出批评。




高精度会出爆音??   呵呵 季风大概不太了解   所谓  64bIT  是软件内部的音频处理精度   和输出没有一点关系   AC97 声卡都不会有问题   出现暴音大概是其他方面没有调试好    呵呵~~~


说道高精  难道你不看 dvd ?     竟然说没有普及  我无可奈何了。。。。。

跟你说说现在一般的标准 -------9万6千赫兹   16位 或者24位  这是很常见的    CD 品质的 4万4虽然也会有用到的时候,但基本是处理 卡拉 ok  挂点硬件效果器  硬件音源  那都是5年以前的做法  哈哈哈


1 我的电脑 Opteron146 OC 2.5G  2G内存 4SATA Raid0  Maya Pro44,把采样率设置为96Khz 延迟16ms的时候,会随机出现爆音,如果说我要为此更换CPU 主板的话,那么我觉得这就是软件音源的软肋之一了--------兼容性。

2 Rino兄弟可以到中国大陆 港澳台地区的所有音像店看一下,主流的音像制品是CD还是别的什么。还有HiFi级的CD回放设备采用的是多少Khz的采样率。高精度和DVD也扯不上关系,DVD的音频部分,依然是和CD一样的工业标准。目前超越CD的,只有HDVD 和 DVD Audio或者未来的蓝光DVD。如果Rino兄弟能再细心一点的话,会发现,现在超越CD的主流派,是320Kbs的有损Mp3音频。


最后,希望Rino兄弟能补充一些基础类的知识,像“数字接口有些硬件装作样的有一个两个的     那又怎么样呢? 仅仅是提供了一接口   里面信号的运算难道不是模拟信号么?” 这样的初级错误,难免会贻笑大方。
温馨提示: 发帖标题请概括内容,回帖请勿使用无意义字符或纯表情。积极参与发帖回帖交流能提高会员等级(提升下载权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2 下一条

微信公众号|领红包|举报|黑屋|手机|Archiver|官方QQ群:777694204|键盘中国 ( 粤ICP备19059169号-1 )

GMT+8, 2025-10-23 17:50 , Processed in 0.040576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