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时间2005-7-2
最后登录1970-1-1
在线时间 小时
主题
精华
积分29
贡献
ST
道具劵
|
马上登陆,参与交流。无法注册或登陆请加QQ群:777694204 或Email:admin@cnkeyboard.net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kable 于 2012-10-26 01:44 编辑
唏嘘啊.。
记得当年是丈夫还是谁来着说了一句类似“即使是从4,5岁开始学琴的人,最终还是以成为业余选手而不是专业钢琴师结束。”这样的话。
这句话其实说明了一个事实啊:钢琴师是很稀缺的人。
这是个很简单的逻辑问题,例如我提问:一个女子,她4岁开始学钢琴,拥有艺术天赋,感性等等特质,那么她的职业可能是? A: 出纳, B: 钢琴家。
呵呵,想必很多人会选择B钢琴家。
但是这符合逻辑吗?我们明显知道社会中出纳的比例是远远大于钢琴家的,为什么拥有了诸如“艺术天赋,4岁学琴”这些特质,就让人往小概率事件联想?
其实这只是一个很基本的心理学问题:一厢情愿,wishful thinking.
既然生而为人,就必须承认,人是有其自身的人性弱点的,例如,人们一般存在这些共同的心理弱点:
1.一厢情愿 wishful thinking
错误地倾向于相信自己想要相信的。(推销员常利用这个)
2.注意力异常 attention aromalies
在一些复杂的问题上分不清主次之分。 其中人们的注意力会受到社会背景影响(social basis for attention)即人们倾向于关注其他人正在关注的事。
3.代表性原则偏误 representativeness heuristic
人们在作出决策时会受到记忆中类似事件的影响,而非考虑事件真实概率。人们有时会夸大一些罕见事件的概率。
4.神奇式思考 magical thinking
有时一些纯粹巧合发生的事件,会被人们误认为是其自身的策略英明行之有效,导致他们自我膨胀并认为自己是聪明人。
那么,这与真钢电钢有啥关系呢?
其实很有趣的是,“概率”probability这个词,直到17世纪才被发明。而像标准化表格这种我们习以为常的东西,则在19世纪被发明。
我想说明的是,很多东西我们在头脑里有一个观念,但是因为不知道合适的表达方式,而没有被很好地表达出来。例如亚里士多德在《论天》中就说过类似于“投掷一万次硬币,结果都是正面是很困难的,而只投掷一次则为正面则很容易”。注意亚里士多德使用了“容易”“困难”这种字眼。这是因为当时,在古希腊,并没有“概率”这个概念。
那么当我们谈及电钢和真钢的时候,是否也存在这个问题呢?
我认为人与人语言上,特别是非面对面交流而通过文字交流的时候,这种问题是普遍存在的。
有时当我们旁征博引,力争理据去证明“电钢终将取代真钢”。但这时其实只是想说明:电钢的普及化势不可挡。例如:预计未来每一万人但中,将会有一百人拥有电钢或者真钢。其中这一百人里,又有90个人拥有电钢。
而那些捍卫真钢的人,也是涛涛不绝。而不看清一个事实:真钢,至少质量合格的真钢,在人类历史上从来都是只存在于少部分人手里。
人类的历史其实是个发明的历史。这除了物质上的发明,还包括一些方法的发明,例如概率学,统计学。
而人总得相信点“指标”。 GDP CPI A股指数,惠誉穆迪评级,什么的.
那么为什么不从数学,以及逻辑的角度看待电钢和真钢的问题呢?也许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减少一点人性带来的心理弱点。
在这里我只能很个人地给出一个定性分析结论:电钢的诞生和发展,极大地开发了键盘乐器市场,将一些本来并不考虑或者没有条件考虑键盘乐器的人带进了键盘乐器的领域。而真钢则一直维持少数人占有并使用的情况,正如百年来一样。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